罗老师的思维与表达课-不要轻易说人诡辩,你都不知道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夸奖~

作者: 罗淼_吐槽用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2-06-17 19:11:05 浏览:111435 次

罗老师的思维与表达课-不要轻易说人诡辩,你都不知道这是多么了不得的夸奖~

麦仔鱼丸:
个人理解,罗老师在这里是把诡辩定义为悖论的一种,而平常的语境里有时候大家是把“诡辩”当成“狡辩”在用。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视频的背景音乐音量有些大了,收音条件好像也不是很好,全靠罗老师洪亮的嗓门撑着了。如果罗老师主要打算做这类谈话科普的内容的话,也许可以考虑升级一下设备。简单买一个普通的麦克风应该就会好很多[tv_点赞]。另外,深度的内容也许配一个柔和点的音乐会更合适。(不过您这期视频确实有点浅了,时长虽然长,但还是短视频的风格,有点划水哈哈哈哈[调皮]

【回复】你看,我胸前不就是有一个鲜艳的普通麦克风么?
【回复】回复 @麦仔鱼丸 :哈哈哈哈😂这个是办公室,短视频是在家,没想到吧
【回复】仔细看了看,您的确是用了麦克风的[笑哭][笑哭]但似乎这次的收音还是不太好,您在(应该是?)办公室录的短视频就清晰很多
雨雾一杯清酒:
哦,以前还真没有去思考诡辩的定义。 也就是当前时代的逻辑体系漏洞中,诞生的产物嘛。 换句话说,“诡辩”存在,反而是好事,证明了当前体系的bug…更有利于理论体系的完善。 “白马非马”在当时不算是“思想体系bug”吗,我感觉也是吧,“稍微学过一点逻辑的人”都知道,可那时候应该没有“逻辑学”吧(提出疑问,不是反驳)

【回复】你说的是对的哈~ 我们传统文化里从来就没有逻辑学
【回复】其实辩论的诡辩是运用了逻辑符号的剩余,符号无法完全解释人们所想表达的东西,中间产生的剩余就可以做到一些转移效果
【回复】中国诡辩大师不是庄子吗,天天在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吃瓜]
Red_ddYyy:
在验证出是诡辩之前,我们如何分辨诡辩与看似荒谬又逻辑严密的真理呢,诡辩这个定义有什么意义,是不是只是马后炮

【回复】视频有点快,我说一下哈。诡辩出现了,就不需要“验证”,处理的方法只有两种:要么补完有缺陷的逻辑体系,比如历次数学危机,危机解决之后诡辩就被回答了,自然消失;要么接受结论,发展新的体系,比如相对论,有了相对论之后所谓诡辩就成了新的普适理论了。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不存在的哈。
【回复】回复 @Red_ddYyy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逻辑错误这个概念就能描述和处理“白马非马”,就没必要在上面再硬套一个“诡辩”的分类,因为除了方便骂人之外,对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没有额外帮助。老实说我就是看了百度的定义实在太差劲,才发的这个视频。当然,定义有逻辑错误的论证就是诡辩,也没问题。但一来杆子扫太大,所有逻辑错误都是诡辩,这和直觉不符;二来,像芝诺乌龟这样当时逻辑严密的案例,反而不是诡辩了。
【回复】就跟天赋人权是一个道理[doge],可以去看看新国辩天赋人权那场熊浩的点评[doge]
PanGYP_:
罗哥,请问一下陈铭兄在奇葩说里关于时间不能自由贩卖的一段阐述,他质问对方问妇女婴儿能卖吗。这句话如果我们站在对方的话,该如何拆啊,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好久了[生病][生病]

【回复】所以第二点的重点在于荒谬 你的论点反驳恰恰是你强调妇女儿童 不能买卖 事实上你的前提恰恰在事实层面逼的不是人贩子 而是男性 翻译一下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给自己物化他人找到理由的 每个地方的社会生产力永远会有不足 永远会有地方落后 永远会有人有【匮乏】 需求永远在 每个人都天生有这种需求 而你强调人不应该被物化将它设计成一定值希望他人遵守 设定的标的恰恰是【妇女儿童不能买卖】 而人的这种需求不被承认的时候 人只能被动找【其他地方散发】 并且人会觉得【既然妇女儿童不行 那我就不要承认你成年男人是被物化的 遮掩不看就行了】
【回复】当然这是一个质疑的框架 实际辩论中 最后还要切题到 【所以 今天我们应该承认人就有自由贩卖的需求 必须先承认这件事】 在此基础上再去设定法规法条 比如【妇女儿童人身财产不能被交易】等一系列措施 这个时候对方反驳 那你这个做法跟我有什么不同? 答:当然有不同 因为在我方的世界框架下 成年男性劳动力 成年男性人权被承认了 这本身就是一种利益 在舆论场上 恰恰是这部分男性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替你砥砺前行 结果你天天网上重拳出击
小猫豆奶:
我觉得是因为罗老师没有系统学习过康德的理论,所以本期视频才无法展开。 除非罗淼老师专门出一期视频讲一讲,我才信[doge][doge][doge]

【回复】[doge]对,专门出一期视频,大家才信[doge][doge][doge]
_Nyar:
确实,哲学生加辩论队成员听到诡辩这俩字就很烦,和听到有人瞎用“人是目的”一样烦

【回复】回复 @烟云_- :现在我都不知道她们说的是谁[思考]
【回复】回复 @烟云_- :请问一下罗某人是谁
雨雾一杯清酒:
你不是诡辩 但不妨碍观众用诡辩 有的是用错了 有的是故意用错了 比如 “诡辩的意义和用诡辩来评价你,并没有必然的相关和互斥…你就是诡辩,想让我不用这个词,诡辩哼”[doge]

【回复】哈哈哈哈,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斩影only:
你要是主讲的是这一类东西,那按目前的粉丝量我觉得翻一百倍都完全正常

【回复】回复 @罗淼_吐槽用 :确实 相对来说 我更爱看这一类的东西 毫不吝啬三连[脸红]
薄荷轻日记:
就是,想问,如果诡辩是一个伟大复杂的词,那在辩论时辩手会提出一些,结果很明显已经错了的,但是因为逻辑严谨跟着他的逻辑走,就是这个结果,不好反驳甚至有时候不能反驳,以前我认为这就是诡辩,那现在我想问问淼哥有没有形容词来形容这个啊。

【回复】回复 @薄荷轻日记 :要是加强语气就是显而易见的谬论[doge]
【回复】回复 @仲夏不吃蔬菜 :就是直观上感觉就是错的,或者说不成立之类类似的意思
秋裤且漏风-:
这知识储备真是令我佩服,你说你是哲学家我都信。[哦呼][哦呼][哦呼][哦呼][哦呼][哦呼]

三の輪銀:
庄子的诡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种属于什么呢

盈舒:
辩论的本质应该是论,而不是辨,当辩论沦为用看似合理的语言去攻击对手,用庞大的信息量让人没有时间去思考只能认同的时候辩论就变成了诡辩,而且现在所谓的辩论赛也都是诡辩,真正的辩论不应该是把想法强加他人,而是互相提出疑问找到一个合理的可行的途径,一个相互妥协的认知,辩论应该就是两个观点相互妥协达成一个相互接受的观点,当他变成一个必须决出输赢比赛的那一刻,这就已经不是辩论了,而是诡辩了,而诡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不过是一场可笑的表演,坐而论道为的是相互印证是一个追求真理的途径,而不是为了可笑的输赢,我觉得为了辨而辨就是诡辩,达成双方统一认只的结论才真正的是辩论

咕噜叽里呱啦呱啦:
罗老师可以自己跟自己打辩论吗,想看(

狸猫不Real:
我超,原来我已经是老粉了吗[打call][打call]

Veeco_Lee:
咦,请问罗老师诡辩和悖论有什么区别吗

【回复】好了我看了后一期视频我懂了
洋芋儿花:
你们能把罗老师打全吗,我一看全是罗老师,我这罗老师是罗翔老师

原初大帝:
个人认知的诡辩:转移话题,偷换概念,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的[吃瓜]

【回复】转移话题有时候挺好用的 总有人推的这个逻辑往同结构别的东西上一放就跟个笑话一样。 我这边经历的对付诡辩都是往下问为什么,诡辩自然有漏洞。

辩论 科普 教育 趣味科普人文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