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多少单词才会说英语?5000 还不够吗?【学习观 | 问与答02】

作者: YJango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0-08-30 18:57:49 浏览:391352 次

背多少单词才会说英语?5000 还不够吗?【学习观 | 问与答02】

我是王学士:
对这个方法我深以为然,因为我的英文就是用了类似的方法才提高的。运用记忆来学习和运用模型来学习这两个例子其实不难找。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和查尔图就是一组很鲜明的对照组。查尔图用记忆的方法来学习,认为凡事背下来就可以了,可是呢,一旦碰到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这套方法就出问题了。(不懂古印度语的查尔图想把演讲稿背下来,却不愿意理解演讲稿的具体意思,这就导致了他无法注意到自己的演讲稿被兰彻偷偷改了一个词汇,最终闹了笑话)而兰彻呢,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觉得他肯定构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型。电影中,他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譬如他用既能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什么是机械,又能生造出书的具体定义去怼老师,被赶出教室后,他到处蹭高年级的课居然还可以吸收并消化掉这些他没学过的知识,也能在停电的状况下,及时地帮产妇接生。)最后校长也把他的原子笔送给了兰彻,兰彻也一直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查尔图一直都只能排老二。当时看完这个电影,我就在想,怎么才能灵活的学习?几年前,重新学了英文之后,我才明白这种学习模式的高效和科学,科学高效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

【回复】回复 @大龄车神 :语言学习吗?磨耳朵,泡脑子。先把基本的字母、日常会话学会,然后开始听简单的新闻,对话,先让你的耳朵适应你要学习的外语声音,等你的耳朵适应了这个声音之后,就可以玩可理解输入和精听、泛听训练,用你喜欢的原版有声书或者电影来做听力材料,材料的选择由简到繁,你自己决定。等你听得差不多之后,词汇量就上来了,之后的说读写就容易了。
【回复】回复 @你的猫正在密谋干掉你 :用毛主席的话说——学习要到底,要搞清楚来龙去脉,不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学习要靠“挤”和“钻” ——“读有字的书要做到’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就是说想建自己的模型,深度和广度都必不可少。
【回复】回复 @你的猫正在密谋干掉你 :三傻里面的主角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我觉得大多数人也无法学他,个人觉得要看你的个人需求如果你是为了考试,读文章,背单词无疑是最快的办法。如果你是为了写文章,多看多写才是正道,
雲遊天下:
abandon v. (不顾责任、义务等) 离弃,遗弃,抛弃; (不得已而) 舍弃,丢弃,离开; 停止(支持或帮助); 放弃(信念); n. 放任; 放纵;

【回复】鹅搬凳,搬不动——放弃[doge]
【回复】我都没背过这个单词,被你们刷的看一眼就认识了
【回复】回复 @书衍AA :wc,可以啊,一下就记住了,我大概忘不了了
羽落了罗:
1.英语单词,推荐欧路词典,载入多种辞典,推荐 柯林斯,新牛津,葛式。再随便选个词汇计划表,例如四级英语。背的时候多看例句以及英文原文解释 2。BBC Learning English ,包括但不限于这个,Ted 也行,六分钟英语也行。从简单到中等,长难句,快速语句的听力,同时也有跟读的功能可以使用 3.剑桥英语在用。外研社出版,三本,纯英文语法教材,当成阅读来做 4.上rediit. Twitter. YouTube. Quote ,等英文社区找人对线,或者刷外文文献 这是我目前的英语学习方法[呲牙][呲牙][呲牙]发出来希望同大家交流吸取一些建议

【回复】软件不背单词,基础差的可以对初中单词进行广撒网式学习,一论可以设置10/15/20的单词,背完后会有拼写模式,加强细节的记忆;后期可以看单词的电影例句学习,同时也适合睡眠时听讲单词例句。
【回复】找人对线也太真实了吧[喜极而泣]
【回复】Quora这个类似知乎,但是质量比知乎高,单词放在语境里来背效果好,坏处就是太慢了(短期来看),词汇的背诵是做减法,真正灵活使用的有7000词左右(麦克米伦词典)
Man-of-Steal:
建议开展一个新学科,学习的学问,简称“学学‘”

IggyTyan:
词汇量是必须的,只有词汇量是没用的

【回复】回复 @Tellytelly :婴儿只是会日常口语,那是因为她在母语的环境内,但他是不会写作的,会的也仅仅是日常英语而没有了解背后的原理。我个人觉得这不叫学会一门语言
【回复】其实只要有很少词汇量以为能学会英语,否则婴儿就没法学会语言
【回复】回复 @Tellytelly :婴儿所谓的学会只是会沟通,也就是别人说话能听懂,自己说话也能让别人听懂,这不代表他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发表感人的演讲,这还是需要大量学习后才能完成的,不然这世上就不会有文盲了
YJango:
这个视频重的内容以前都讲过,主要是扩展了几个例子。也没有什么主题,老年人的闲谈乱侃而已。

【回复】先学会几个基础的单词,然后用它们去学语法,不断重复造句,不断利用句子再学新的单词。(这是我从编程上悟出来的,为什么我能学会编程却学不会英语,大概是没有学以致用,不用就会忘,程序的结构和固定语法就类似英语语法,程序的关键字就类似英语的基础单词)
【回复】收藏永不停止,学习永不开始
【回复】回复 @老衲爱编程 :因为没有反馈,程序写错了,编译器会报错,英语说错了,除非周围有精通英语的人,不然没有人会告知你说的不对。就像what's wrong with you是一种错误的问人身体情况的句子,但是由于没人指出,很多人错着用了许多年
某科学的一方靓仔:
在美国够用,但是海淀区可能不太够[妙啊]

【回复】真实,我海淀的初中背高中单词,太难了
【回复】回复 @鹅肝肝肝 :我一个高中生却从初中的1600词开始补[捂脸]
【回复】现在我初二刚开学,都已经发八年级下册的英语书,然而我其实八年级上册的英语词有的都还没记住[捂脸]
解忧影视基地:
如果是为了高考,考研这类考试,单词是根本,记住单词和他的意思,英语真的变得很简单,所谓长难句,做的多了,看的多了,都会变得很简单,所以我仍然觉得单词是首要!考研英语76分的感悟

【回复】回复 @发里浮捎 :本质上你这也是背单词
【回复】对,不过高考和考研还有区别,考研对语言逻辑细化的要求并不高,毕竟没有单项选择那种依靠语言逻辑的知识积累的题型,所以读懂句子很大一部分只是依赖于语感和词汇量。
【回复】我高考考研都没有拿单词书背过单词,也没有特地去提升词汇量。只是刷题,然后把不懂的单词记起来然后只背那些不懂的单词。
啦啦啦·法兰多:
英语考试是英语考试,和你会不会英语没有关系。

【回复】但是除了语法题,其他题目都需要运用阅读能力,还是得学会这种运动类知识才能加快速度(我之前就是翻译成中文,慢的要死)[笑哭]
【回复】回复 @公园鲨鱼 :英语最好别翻译成中文,做阅读不要翻译,实际上英文单词并不能和中文一一对应,换句话说翻译过来没内味
妖子霜:
相信我,多看多听,这样就等于被动学习了! 于此得出:看番剧学习日语。 看英剧学习英语。 我说的!我是在学习!不是在娱乐。

【回复】私を信じって よく見るよく聞く 、これで無意識に勉強しなりました すると アニメを見ることは日本語を勉強する 英語ドラマで英語を学ぶ 言ったでしょう、私は勉強している、遊びと言うことない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技能の習得はそんな簡単にできたら 世の中で失敗した人間が多くの情報は不思議ですだい
【回复】那你得用英文,日文的字幕。
哒耳帽兜_:
只背单词对应试教育涨分是很有帮助的,高一期末我英语26分,靠着抄背单词和做题高三100多分了,但也只能应付考试,而且我在河南不考听力和口语的,导致高中毕业两年了还在准备应付四级。如果你要想掌握一门语言最好还是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来,如果你是学渣我还是推荐上课没事抄背单词,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回复】我觉得四级就是多做真题,做完以后分析。当时大一我们辅导员也是这么说,一开始也不信,后来快考试了,天天做题,也过去了。现在马上大二了,英语我感觉就是应付考试的工具吧(个人看法),感觉英语对我来说就是纯应试,因为我们大部分人也不出国,身边的人也不说英语,英语环境也差,个人对美剧也不感冒,所以学英语只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就好[思考][思考]
【回复】回复 @冷淡的豆腐 :拿着3500乱序版或者周计划,一次抄背一两节内容的,每次背的时候难的单词多抄几遍,抄写纸叠着用,日后复习方便。其他课预习好才有精力抄单词,一节课45分钟是可以背会40多个。 其实现在回想这个效率并不高,说多了误人子弟,如果有条件最好是先学会发音,按正常办法读写更实际些。英语成绩上去还得考刷题和语法,抄写这个笨方法不实用,不要首选。
【回复】你是正确的,应付考试背单词足以,高考30到90只是花了十几天背3500词,但是如果真想学习一门语言,还得按于博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应试教育的英语被人说哑巴英语,确实= =所以自己选吧,有得有失,应试教育背单词快速提分,却失去很多,于博的正确学习英语,却也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慎重选择
针-尖:
某记忆宫殿一直在反驳学习观,但反驳依据很奇怪 1.反驳学习观对学习的定义,然后列举了一个反向骑自行车的例子,说记住了不代表学会,我想了想,这好像正好和学习观里的“学习不是记忆”相匹配? 2.反驳学习观,说学习不是找规律,然后反手一个费曼学习法,我想了想,这个费曼学习法不就是从很多例子中总结出了人脑学习规律的吗? 3.反驳学习观,用一些小学生的私信截图作为依据,目前有且只看到过一个私信图。如果这种能作为判断依据是不是那么多于博士的粉丝每个人都私信截图,更能证明学习观的正确性呢?但在他眼里不行,他的粉丝都是正常人,于博士的粉丝都是被洗脑的韭菜,然而他的课几百块起步,还得看他脸色,轻则被踢,严重的会被挂出当众贬斥。 4.说于博士的学习观只要是个生物学家神经专家随随便便就能指出基本逻辑问题,但目前没见到过有类似专家出来“打假”,如果有请放出链接来,欢迎讨论。 5.记忆宫殿评论区一片和谐,正常讨论的评论也会被删除并将用户拉黑,这一点实在让人怀疑其品行。

【回复】我看过这个视频,很长。其中都很多矛盾的地方,被自圆其说了。对于我来说,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是否对我有效。很显眼,我更偏向于学习观的。我很不喜欢语气冲的,删评论(嘴臭除外)。这不是一个辩证者应该有的,更像是个地痞流氓。
【回复】回复 @淹没一朝风漪 :那个自行车例子我觉得真是完美的印证了“学习不是记忆”这句话,于博士说的运动类知识也被他嘲笑,但这个例子恰恰也同时印证了运动类知识,不经过意识的参与,就如反向骑自行车,根本没时间让人有意识的去调整
【回复】对于第五点表示认同,我当时看到他的视频的时候,看了第一个观点觉得他的逻辑并不成立,便没有往下看了。直接去了评论区,有很多正常讨论的评论,他也有回答。觉得既然有回复正常讨论这UP也就观点不同也可以接受。但是过了段时间再去看的时候,没有讨论的评论了哦。清一色是认同他的评论哦[妙啊] 对于你说的其它4点我没有看完无法给出判断
EdmundDrTang:
背单词不如背句子 背句子不如被文章 大家都知道的道理 做的人确很少[嫌弃]

【回复】背文章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看关键词就知道他讲什么
【回复】背文章发现单词不认识,又倒回去背单词。
【回复】但是我觉得背句子要好些,要进阶的话也可以背文章吧。句子简短易背,灵活性很高,而且也可以自己现场造句,就像小学学汉字一样,老师让我们造句[思考][思考]
项恒星:
试图抢了up的活[tv_doge] 运用题海战术最重要是举一反三式做题,就是遇到不会的题就把它搞懂。然后多做涉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 如果知识点是一个模型,但你不会做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就好比模型的泛化能力不足。所以要有同类型的题目(例子)来更近一步构建模型,提升它的内涵。从而加宽它的外延。

【回复】回复 @内涵小威威X :谢谢
【回复】回复 @含意boy :你可以用一下小猿搜题的题目举一反三
【回复】不会做,多涉及同一知识点的题目 是指题目模式不换就改个数字题吗?
神座流歌:
@YJango 就现在考试的题型来看,是否背句子可以完全取代背单词?因为你说不同的使用情况不同的输入方式,那么以现在英语的出题来看,似乎背句子可以完全取代背单词..........最好句子为主,单词为辅,还是纯句子,或者句子和单词并行背诵[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虽然你的视频都看得懂,但希望还是书籍,书籍的细节应该可以比视频更多,可惜等你出来,我特么高考都结束了[大哭],看来我还是得自学心理学和哲学里关于学习的理论[笑哭]

【回复】完全可以背句子代替背单词,不过背诵过程中有些注意点,之后会分享
【回复】回复 @YJango :根据up之前的视频,我觉得背句子的注意点应该有:背句子的时候想象说这个句子的场景,这样等于练speak;看句子的时候不要读出来,想象句子的场景或意思,等于练阅读;听这个句子时候想场景或者意思,等于练听力;写这个句子的时候别读,想意思,等于练写作[呲牙]
【回复】回复 @美妙例子收割机 :多个例句来真正理解单词的意义,以至于出现在任何语法结构中都能识别并翻译出来,现在考试的出题很多都是考翻译和理解,语言使用和做题并没有本质冲突[doge]
神の圆圈:
学习就是“构造”模型,说的真是精彩。作为曾经的理科生现在的高中政治老师很有感触:物理上课的时候其实老师带着在构造各种各样的模型,考试考的是分辨和运用模型。文科上课其实就很难上出这种“构造模型”的感觉,学生又因为超级多的东西需要背,就造成“错误的输入”,还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不知所云。 其实我觉得不论文理都一样,都需要这种建构感,要求掌握的东西都是“用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大脑中构建的知识”,而非“毫无意义如电话号码一样单纯需要记忆的信息”,对应输入输出应该是“问题”用什么“解决”而不是“xx信息”是“正确?错误?”,前者的思考方式,问题解决的正确与否(老师的勾或叉)能够对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法的知识进行反馈,加强对知识的认识,但是后者的思考方式只能把知识信息化存在脑子里,不知道怎么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只能强化对该信息化知识的调用这个知识,跟记电话号码打电话时拨出去是一样的。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老师经常说的多问几个为什么。 举个例子吧(如不恰当请轻喷):历史讲中国古代皇权相权斗争,提到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废丞相设内阁,比如问 “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答“三公九卿制”,是不够的,还应该问为什么要推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是能如何达成其目的的。这样应该就能更好地理解“皇权相权斗争”这个知识而非单纯的知道有这么句话了。 到现在大学毕业了就发现,曾经用心背过的东西现在大多都记不得了,曾经没背过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依然能在用到的时候想起来并且还很清楚。 于博士讲的东西,我其实在高中的时候都有些感性的碎片的认识,而直到学习观18.5期把我这些碎片的感性的认识都整合成了一个系统,让我对自己曾经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教育教学这方面的理想更明确了,更加激发了我前进的动力。倘能不弃,也愿为于博士的将来大作出一份力。

【回复】[OK]你突然让我想到 为啥⊙ω⊙现在文言文上课后意思记得老清楚了 原来老师没叫我们背文言文[doge]
顾盼与失落:
你们说以后等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不会淡化应试教育,让你分科变得不是去几科是选几科 比如说一共八颗,你就用学两科,就是以后工作需要用到的那种科目科目也不止局限于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地理,政治,生物,历史之类的

【回复】你说的是木匠一辈子只学木工,铁匠一辈子只学铁工的那种教育方式吗?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你根本就难以想象,等到一个人培养完之后,会出现什么样的职业变化,确定以后工作需要用的科目根本就不可能。长期趋势肯定是加强教育过程当中一个人的基础能力,比如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基础科目被通常认为是无论从事哪项工作和研究都需要掌握的科目,就是打好基本功,专业选择的事情日后再说。
【回复】回复 @默蓝7 :所以你说的是哪两科?比如金融和计算机吗?那你可要想好你一辈子只学过这两课,你以后所有的就业方向就只能锁定在这两科里了,因为你基本上没有学过其他任何东西,由于教育方案制定时期,你几乎还没有对未来有任何清醒的认识,因此这两门绝对不可能是孩子定的,只能是孩子的家长或者教育机构事前给孩子安排了一生的计划。其次专门化和通才教育本身就存在矛盾,现在很多人担心的恰恰是一些人只懂得自己的专业技术,而对其他领域一无所知,无法培养出多样化的人才。最后还是职业发展的这么快,你怎么确定你今天学到的科目明天不会过时或者发生急剧变化呢?
【回复】现在都需要跨学科人才了,怎么可能会只让你学一两门。 就像建国的博士,他要学至少七门不同学科的知识:心理学、哲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人工智能、教育学 这在上期就讲过了。

开学大作战 高考 英语 考试 背单词 学习方法 高中 经验分享 学习心得 学习观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