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苏州人制作午餐全过程: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看着真香!

作者: 影像历史先生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2-17 23:21:47 浏览:324170 次

80年代苏州人制作午餐全过程:三菜一汤荤素搭配,看着真香!

Muhamuhamude:
难怪会有那些专家说平均存款300万的,这些媒体都觉得八十年代的三菜一汤是普通家庭。我记得九几年除了过年杀鸡之外,平常就偶尔买点猪肉吃,七几年我叔那代估计都是饿着长大的。

【回复】那时候苏州吃猪肉确实不能顿顿吃,虾鱼天天吃超级河没有污染去河里洗个米都能抓到虾,这是天然的优势,水域面积和陆地面积对半开的地方你是不能理解的
【回复】我八三年的。。大概我有记忆开始就跟爷爷去抓田鼠抓其他野味吃了。。禾草熏过的田鼠和黑豆一起煲。。现在想吃要花上百元呢。。当年的野味换成现在的价值也算很贵了哈哈哈。小孩的美好回忆。。
【回复】90年的表示 10岁的时候 那时候过得很苦 过年过节可以吃肉 平常是 冬天白菜土豆 夏天豆芽土豆 和一些季节菜 吃煎饼 大酱 和米茶 就是稀饭有米味道 蒸米别想了还想天天过年
汉堡怪兽司:
苏北00年初都做不到三菜一汤。。这绝对不是普通人家

【回复】苏北一直都是全国文明的穷地方
半勺-土豆长芽不长牙:
你知不知道什么叫普通人家,普通人家怎么会被拍摄,现在很多人对普通家庭失去了概念 特别是以前那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吃不饱穿不暖,过这这样的生活,即便现在也有这这样的家庭

【回复】真的同意。我200几年的时候,四五岁,吃菜就是拿馍馍沾点酱油。
【回复】回复 @小王来一芐 :看我的IP,河南最后一批贫困县,0几年的时候我家也没说吃馒头粘酱油啊,基本上也是顿顿有肉爷爷是小学教师,农村普通人家,不是县城里面,那时候县城的胡辣汤店开遍地,80年代苏州吃虾不很正常,人家那就产虾,就跟我们这吃鸡蛋没啥区别
【回复】回复 @bili_1744033657 :搞笑,在当时这本来就是苏州乡下普通家庭的一顿饭,当时河虾不值钱,蔬菜鸡蛋都是自己自家的,还用的着来骗人[吃瓜]
小菜Eady:
原来我不是输在起跑线,是起跑线建的时候已经输了[呆]

【回复】是修赛道的时候就已经输了。 别人都不是和你一个赛道的。[给心心][doge]
【回复】对啊,比赛也是要有资格的,输在起跑线可是说我的变量劣势,但是我们是不变量和变量都没有比的必要,比较需要控制变量和不变量
桃夭momoko:
86年苏州土著一枚,普通工人阶级家庭。看了下菜色和我小时候吃的差不多,并且我爸说那时候河虾并不值钱。

【回复】那个时候大闸蟹,河虾,甲鱼都不值钱。我爸妈小时候吃的不要吃了。这视频里基本就是普通人家的饭菜,大都是自己种的,米的话那个时候是管够的。
【回复】我98年的,家门前就是河,从小我姑父就摸虾和螺丝给我吃😂,这东西以前是真不值钱
【回复】是的,我爸妈都说那时候一摞鱼换不了一斤肉,外公打渔的家里不缺鱼,但是缺米缺粮,只能吃咸菜配粥还有就是鱼虾蟹[笑哭]那时候可能河流还没污染吧苏州又是鱼米之乡,鱼虾蟹不值钱但天天吃也很腻,老一辈也不可能换着花样烧鱼也没有调料可以买,全是吃咸鱼[笑哭]要不就是水煮
长天弦歌:
我不太确定这菜怎么样,但我00后的刚出生的时候,家里的菜也没这么好,家里不是萝卜就是白菜没见过一点肉🥩,两块钱一包的榨菜,我吃的津津有味[原神_喝茶]

【回复】我也是湖北农村的,不至于,视频中的这些饭菜,基本上都是自己种,自己养都能有的东西。也未看见有什么不属于那个年代或者农村人不该有的东西。
【回复】小时候觉得最好吃的是方便面[笑哭]一年肉都吃不上几次,为啥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有肉吃
【回复】回复 @被你气的答题 :菜是自己种的不卖钱了?家禽养着也是过节吃的,鸡蛋不留着卖钱还天天吃呢?天天三菜一汤00年初的农村也没这么离谱。
无山上-看水流:
我四川北部的,八十年代,我们村为了抢野菜斗殴,家里只有过节才吃干饭,平时稀饭都是我奶奶故意不饿,多匀给我爷爷一点,爷爷吃完好耕田上工。 然后我三爸吃的相对宝一点,因为他出生都八十年中后期了,我二妈才是最惨的,重男轻女,但凡有口饭都给我爸了 那时候木柴是很重要的燃料,小孩子整天去山上找柴火,现在森林茂密的大山,那时候都是光秃秃的,所以晚上走路基本都不怕鬼,因为氛围上不去…… 当然了,梁上的公社粮仓隔几天就要被盗,有时候是监守自盗,有时候是我爷爷他们几个胆大的带着一两个胆小的去盗。 用的法子也是穷尽劳动人民的智慧。 当然了,到了九十年代这种情况就好多了, 仓廪足而知礼节是对的,现在我爷爷一套大号西装穿着,谁又会想到这爷们当年也偷鸡摸狗,是那夜行老贼呢[doge]

【回复】可能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吧,河南地级市郊区普通农民,80年代米面油鸡蛋都不缺,但是很少吃肉,只有逢年过节才割肉吃。
【回复】同四川的80年代后期出身 记得一荤一素一个汤应该还是可以吃的那时候 90年代就更好了外面各种冷饮店火锅店都有了每周家人可以带去外面吃吃的 还有很多好吃的川菜馆 家里人每次说起来还挺怀念的 95年那会儿记得开始都有快餐汉堡超市了卖的东西就更多了 也不知道是那时候物以稀为贵还是怎么的那时候的冰淇淋面包饼干饭店的菜都觉得好好吃
【回复】干饭是指蒸米饭吧?我们苏北也这么叫,而我们那里米饭就米粥
无籽冬瓜皮:
坐标苏州张家港,父母小时候八十年代一串三四两的大闸蟹不过五毛钱,爷爷是码头工人一天工资在五块左右,水产不用粮票反而比肉类家禽便宜[妙啊]

【回复】你家条件好,还有工人工资。像我们务农的,纯粹是自己到河浜里去抓,一碗的量肯定有的。
【回复】我们是常州乡下长江边上,80年代人,小时候鱼虾蟹真的吃了太多
【回复】是的 那时候港区那边渔业社还在的时候,刀鱼是一块二一斤。螃蟹的话,到运河里摸摸就是五六只回来弄个面拖蟹吃。
是宓宓不是密密:
鱼米之乡不是假的,爸妈说小时候他们买螃蟹都是一盆一盆的,而且只吃肚子不吃腿,他们小时候吃多了,现在都没有那么想吃螃蟹,羡慕死我了[酸了]

【回复】苏州80年代确实可以,因为河多水多,河鲜在那个年代不值钱下水随便摸都有,比肉便宜,苏州以外的地方我就不知道了,我妈地地道道苏州人
【回复】回复 @行动派征服世界 :他说的苏州普通人家啊又没有说全国普通人家,再说那个年代鱼虾蟹根本就不值钱看视频里应该是乡下啊,乡下就更不要说了菜都自己种的,鱼虾自己去抓就行了。
【回复】我妈七七年生的,说那个时候他们全家喝稀饭,特别稀的那种,吃红薯。我很喜欢吃红薯,但她可能是小时候吃伤了特别不喜欢红薯的味道
七海的大河派:
逆天,视频本身说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你这个配音只要配句“普通人家”,弹幕评论长得倒是快啊😋你是懂流量的

【回复】回复 @呱唧呱唧QL :凤毛麟角。我父母七十年代也是技术人员,六十年代大学生,你想想,有几个才。我小时候是每天有半斤牛奶的,还能吃到蜂蜜和上海买回来的鱼肝油,回想起来是相当不容易了,坐标东北大城市国企。
【回复】回复 @呱唧呱唧QL :那时候上学免费。即使是普通工人,收入养2个孩子也卓卓有余。
【回复】这些菜就是普通人家吃的呀,我小时候70年代吃的比这好多了,早上餐一瓶牛奶+人参+泡饭+油条,中餐一条青占鱼+其他熟菜,下午红枣+核桃+苹果,晚餐粥+什锦菜。我父母是普通技术人员。
一手橘子一手梨:
80年我爹说他基本刚过了全靠地瓜过活的日子

【回复】河南南阳97年生人,从记事起家里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没有河鲜,是吃猪肉。做饭过程也一模一样,不知道弹幕对做饭有什么好奇怪的
【回复】回复 @没得救的中二少年 :80年代和你千禧年能一样?97年出生记事怎么也零几年了,变化最大的三十年是跟你开玩笑的?我也南阳的,我父母七几年的人,的是小时候还在为碗里多了一根面条少了一根面条和家长闹别扭的…
【回复】我爸妈也这么说,顿顿地瓜,没其他东西。
MANIC-17:
额,虾和鱼放在那个年代确实不值钱啊,而且家里有船的都是自己捕来的,靠着太湖周边还有那么多河,水产很丰富的。

【回复】这一人一大碗米饭就已经不普通了
【回复】回复 @ぢbreeze :苏州乡下不会少的,家家户户有田,一年可以种两季不缺米。
八点钟0有骨气:
我父母说,那时候基本就是一大盆青菜,加上一些咸菜之类的东西,吃饭管饱。

【回复】我妈妈她就不一样了,她是顿顿吃肉,还有水果,糖,零食,76年的,四川农村
【回复】回复 @江右飞白 :主要是视频里说的是80年代[保卫萝卜_笔芯]
【回复】回复 @嵩伯伊布京 :都76年了,还说啥。我母亲66年的。
写最浪漫的词:
看到手表跟白米就知道不是普通人了。

【回复】苏州土著,视频相当于我父母那个年代,那个时候手表是结婚的标配,男的结婚都会有一块表,不一定是新的,可以是父母送的,但必须有。
【回复】一看你就是小屁孩。那个时候手表很便宜,而且那个年代手表是很实用的东西,不像现在的装饰品。我们昆山当年算穷的,也有每个月缺米的情况,不过大部分人家吃饱也是没问题的,肉也是想吃基本都能吃到
资深东亚做题家:
所以为什么说“地区发展不均衡”呢,苏州那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自古以来那就是鱼米之乡,又在改开初期吃了红利,普通人家还真有可能在八十年代末达到这个生活水平……至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这样的生活可能得晚20-30年到来了.

【回复】弹幕里一大群质疑的,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苏州。苏州普通人家80年代这个水平完全正常啊。坐标上海,我们这80初出生的普通家庭,每天都有鱼有肉,每星期还可以吃奶油蛋糕呢。地区发展不平衡,有些人自己家乡没达到这个水平。就不相信别人能达到。
【回复】不过长三角地区确实河流密度在全国无人能比,虾应该是没有肉贵的,农村吃些河虾应该不算困难
【回复】回复 @蓝香芥 :作为苏州边上的江苏常州市的人来说,我小时候80年代生活在市区,大米饭鱼和虾真不是稀罕的东西,天天吃没问题的,江南水乡,鱼虾,米还是很便宜的,我们城市的人还要花钱买,在农村的亲戚,这些鱼虾只要到河道里自己捕捞就行
吸水神伤山:
那个时候普通人家,女性不止要负责家里的家务和琐事,乡下还要种田,市里都是双职工。女性除了工作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回复】回复 @七沐swich :你是反讽吗。
废墟上的斜目而视:
[呲牙]我是无锡的 苏州旁边 80年我外公外婆是双职工家庭 吃饭水平差不多。中午带饭是素的和米饭 晚上有荤的 水产类多 肉比较少。90年后开始就肉和海鲜量足了

【回复】江苏 苏南很富有 70-80年代就活的很好了 他们其他地区的人是不能理解的 我爸爸每天喝牛奶 饭后一个冰棍1976后几乎天天这样
侍其巷:
苏州人,70后,80年代4人就这样的一日三餐,普通人家,那时候都差不多吧!

【回复】江苏种油菜,也种水稻。以前乡下谁家没个几只老母鸡。
【回复】回复 @我在她乡挺好的 :一年里种一次油菜一次水稻,油米就没问题,多了还能卖钱,鸡鸭蛋自己养些就有了,门前就是河,各种河鲜随便吃,蔬菜也是自己种,这样子的一日三餐真的没问题。我爷爷是碾米站的,每天都很忙,他的收入让我家过的非常滋润,也说明大家每天都有大米饭
【回复】回复 @我在她乡挺好的 :那时候家家户户养鸡的,住的平房,我每天最喜欢去外婆家鸡窝掏鸡蛋
不明身份的闲散人员:
老一代河里的虾、蟹都不值钱,肉才是奢侈品。

【回复】回复 @记忆是荒岛 :蛋是不缺,但是那时候很多家庭都舍不得吃
【回复】回复 @寡妇村大仲马 :我们这里南方鸡很好养,它们会自己找东西吃,不然就随便弄点稻糠,丑鱼烂虾,都能养活的。
【回复】回复 @木木不言弃 :农村里都会养几只母鸡的,蛋相对来说不是太缺的,要担心的是鸡半夜被黄鼠狼拖走了[笑哭]
Amatsuka_yuki:
这是有钱人,我家企业双职工,九几年都吃不上三菜一汤,最多就是两个菜,一个新做的,一个剩的。

【回复】苏州啊苏州啊,想想这是江苏的苏州啊

80年代 中国 历史 苏州 珍贵影像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