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1085.99公斤

作者: 新华社分类: 热点 发布时间: 2021-09-29 10:14:48 浏览:65945 次

创纪录!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1085.99公斤

小鲸鱼YN: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保佑]

【回复】道理我都懂,但你这个头像[doge]
【回复】不只头像,你们看他主页
【回复】回复 @青年俊声 :弹幕数亿生命的试炼,着实把我逗了了
隐剑宗:
亩产一千公斤,我的妈呀,这是打算把当年公社吹的牛实现吗。[笑哭]

【回复】啊这,还差一个肥猪赛大象
【回复】属于退步 当时打底儿万斤田[笑哭]
【回复】麻城建国神社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喜极而泣]
账号已注销:
亩产一吨,什么概念,种够25亩,相当一个人一辈子的饭量[打call][打call]

【回复】回复 @爽到啊爽到 :够!专家说了,人一辈子就吃25吨,谁先吃完谁先走[doge]
【回复】回复 @爽到啊爽到 :不够的部分用肉蛋奶补上[打call]
煮酒饮笑谈:
是村子爆出来的产量,不是实验室产量,这就厉害了

【回复】也要考虑经济成本,村子里的也是试验田,肯定有补贴。供肥就比非试验田充足。
【回复】回复 @赤酱守护 :着急脱手?
【回复】回复 @赤酱守护 :又疯一个[doge]
鬼畜界外的清风:
我们当时要政治中考划考点,前一天才划到袁老和他的成就,第二天袁老就去世了[大哭][大哭] 袁老千古

阿凯凯兔子:
当奋前世之余烈,继续推进粮食方面的研究[水稻][水稻][水稻]

【回复】回复 @三-羽-乌 :没错[支持]
【回复】回复 @三-羽-乌 :秦奋六世之余烈,定天下[呲牙]
战术AI:
苏德战争结束之后,斯大林同志看着摆在自己桌上的两份战斗机方案犯了难:一份是拉沃奇金设计的螺旋桨战斗机集大成之作拉11,一份是米高杨设计的新型喷气战斗机米格9,到底要生产哪一种好呢,于是他将拉沃奇金叫到了办公室询问他的意见,拉沃奇金思索片刻说到:“如果新的战争明天就爆发,您应该生产拉11,因为它可以快速形成战斗力,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那您应该生产米格9,它代表着未来“,经过一番思考,斯大林最终同意两线开工 如果把拉11换成杂交稻,米格9换成人工淀粉,上面的描述也毫无问题,所以不要争论人造淀粉和杂交稻的优劣,都是我们伟大的科研成就[OK][OK][OK]

【回复】是的,科技树一点点攀,一点点累积,人类离遥远的50年不远了[OK][OK]
【回复】毛子飞机挺好,就是备蛋太地狱,人均狙击手
汐夜枫雨:
袁老保障了中国人的粮食安全!看看我们大豆产业,看看智利因为粮食被美国肢解!我一直认为粮食安全和核弹一样,是一个国家能挺直腰杆站在世界的底气!

【回复】所以前段时间的那个二氧化碳转化淀粉的技术是不亚于核轰爆的,这可以让我们挪出更多耕地种植我们需要大量进口的粮食
【回复】回复 @萧萧落木得万千广厦 :高耗电产业。。。。得等核聚变商用,实现用电自由再说
【回复】大豆其实是被迫放弃的,因为当年必须优先保证主粮安全。 当年我们是和国际四大粮商打过粮战的。
真白与猫:
我感觉亩产三万斤也不是不可能[脱单doge]

【回复】好家伙,浮夸风就是你带起来的吧[笑哭]
【回复】回复 @期待着吧 :并不是哦,这个技术之所以震惊世界是因为他将自然界中生成淀粉的60步反应精简成了11步,同时中科院之前还公布了他们的绿藻太阳能电池技术,可以配套使用,不需要核聚变供能,这个主要就是该考虑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合成的淀粉如何去加工成食品。我觉得将来肯定就不需要农村的老人去辛苦种田了[Cat_chips]
q谦x坃p:
三优2别给我打电话了,我怕合成淀粉误会;什么?合成淀粉还还没量产? 我(暂时)永远只吃三优2 [doge]

SMarry: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时刻铭记袁老及农业工作者,他们是我们能吃饱饭的恩人。我们也需节约粮食,为世界出一份力。

司机老泰姆:
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下一步就应该解决用水用电,21世纪20年代了,以后不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鲲游AuZn:
亩产一吨多啊,多少人想都不敢想啊,这沉甸甸的是袁老的梦想啊[大哭][大哭][大哭]

生活 袁爷爷 人民 粮食 杂交水稻 致敬 袁隆平 水稻 水稻之父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