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盛明兰完成了“有效弑父”?知否主角团的弑父暗线

作者: 香芹又青了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3-11-10 21:54:17 浏览:706962 次

为什么盛明兰完成了“有效弑父”?知否主角团的弑父暗线

兔子饲养员n:
翻到去年自己写的一条评论,发现又和香芹共脑了。再看明兰和父亲摊牌的那一段仍然觉得十分精彩。东亚子女在父权影响下即使对父亲不满、想要反抗,它的底色更多的也是“父亲,你为何不爱我”的质问。而明兰的那段摊牌已经完全超越这一层次了,“父亲,我远远比你自己还要明白你。我明白你看重家族的兴衰,不在乎宅里内斗,我明白你的才华和能力,虚伪和冷漠,我更明白你首鼠两端,左右摇摆,只有最核心的利益,才能打动你。咱们这一家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把日子过下去算了,何必追问这么多呢?”明兰已不希求所谓的父爱了,她将盛纮的本质剖析得一览无余,甚至从这里开始俩人的权力关系就对调了。

【回复】明兰那段话最妙的就是,我比你更明白你自己,红狼的未弑父悲剧性也在这句话里,下期打算聊聊!
【回复】这让我联想到了哪咤—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这一行为和故事形象。当孩子意识到了自己不认同父母的精神和行为,而又不甘心同流却无力更改时。就会产生自我毁灭的想法,进而在不幸运的时刻实施。
【回复】回复 @平静的胖白 :是的,因为总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深了剖析就会发现人的身体的自我处置权都是父母的,所以哪吒只能用这种最决绝的方式去反叛才能够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新生的哪吒便是只属于自己的
BLAIRbibi:
整个知否78集里,前面明兰谨小慎微,步步为营为母报仇;后面打怪升级跟小秦氏斗智斗勇。但让我觉得最爽,最酣畅淋漓的剧情就是审判康姨妈事件尾端,明兰坐在书房里直面盛纮,平淡冷静又略带轻蔑地揭露她爹的本质说的那一段话"我知道你首鼠两端..."。盛纮心虚背对着明兰,最后哭着捡棋子的样子让我觉得这个女主真的牛叉死了!这是诛心啊!盛纮此生再也不敢小看这个女儿了,不仅仅是因为明兰嫁得好,而是看到了明兰的锋芒,智慧跟决然的态度!赵丽颖这里也演得特别好。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审判康姨妈那里,明兰最后冷冷地说"板子不是打在自己身上。。。",这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明兰那种冷眼相待,直戳人心的话真的很厉害。

【回复】这里赵丽颖的平静冷淡的表现很符合人物逻辑,看到有的up单拎出这段,不结合明兰人物逻辑和前因后果,说她这里演的很差,真的很生气。炸裂式演技才能入得了有些人的眼吧
【回复】我之前刷了几遍知否都是从明兰传召书开始刷,我仿佛已经默认了盛宏的冷漠,默认了明兰的清醒,默认了明兰从不对他抱有期待。前段时间心血来潮打开第一集,看到明兰在路上等他,往他怀里扑的那一幕,我一下子就哭的不行。她不是一直如此,她曾抱有期待的,一次次的期待,然后一次次的失望。
【回复】回复 @土豆苗子 :赵丽颖这个剧,这个大女主是立起来了的,前后人物行为逻辑统一。很多细节是她对人物专门的塑造跟理解。我觉得有人挑刺儿也正常,因为同剧很多老戏骨。但是赵丽颖的表演没有落下太多,她如果演得不够好,这个剧会大打折扣,长尾不可能这么好。她是大女主,穿针引线,从头到尾,重头戏一出接一出。她是体验派演员,很多地方有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处理不一定能让所有观众满意。
万千荷殇:
看书的时候,我对这位父亲的感情真的是一波三折。 起初,我觉得他偏心,可是后来在明兰的讲述里,我知道他会问儿女身边仆人自己孩子的近况而不是直接听大夫人的汇报,墨兰抢了她的东西,他也会找相近的补上,家里几个女孩子颜色好,他从没想用女儿为妾攀附权贵。他似乎不错,但又很冷漠。我第一次直观的觉察到这种冷漠,是在康姨妈用自家庶女逼迫明兰给二叔纳妾那里,这个爹很愤怒,我当时很震惊这一点,因为他自己也有好几个妾啊,姨娘啊,我以为他是个心疼女儿的,结果一句话把我镇住了“他还没吃上肉呢,就有人来分了”。我当时震惊的,真的目瞪口呆。

【回复】我最第一次看知否最难受的时候就是忽然意识到红狼在那个时代其实已经算很不错的父亲了。
【回复】回复 @维_贴咩_管住手_恩 :是的,这是做悲凉的,明明红狼做的很一般但是在当时背景竟然已经是很不错的父亲了
【回复】他不让女儿为妾攀附权贵本质上不是因为爱女儿,而是因为他要文官清流的名声。他是一点都不爱明兰的,因为大娘子两次让明兰填坑,他都默认了
煦怪物:
如果你慢慢开始讨厌你父母,你慢慢清楚的看到他们身上不成熟不得体不健全的行为,再看清楚一点,你就看到了他们的童年,看到了父母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分别经历的种种苦难,那种同情又无奈的感觉会升起。 这一刻,你才真正算开始爱父母,看见了真实的他们。 他们不再是可敬,可爱或可恨的父母,也只是可怜的小孩,你与父母之间,从盲目的爱,到激烈的恨,再到深深的看见,你终于成为了一个成熟,与世界和解的成年人。

【回复】是的,然后你就会在心里升起一种无力感,因为你的不公平遭遇不知道该向谁去追责。当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难处之后,最后也只能告诉自己算了。 而这个“算了”,才是你真正人生的开始。
【回复】说的太好了,不是算了吧那种无奈的感觉,而是真正能够和解,与父母和解,与过去的经历和解,与自己和解。
【回复】回复 @海参皮蛋配花雕 :算了才不是人生的开始呢。你仔细看就知道,家里面的那点事都那样,是很难脱离环境和认知的。而人的认知和生长环境很有关系,你明白了外环境对内环境的影响,你才真正理解了你父母和你自己。你算了,只能叫你懒得看,但你某一天夜深人静也会又纠结起来。
土豆苗子:
祖母就说过明兰年纪不大,有时却心如枯槁。可能也和她母亲难产变故,看透父亲有关。我记得当时有人说丽颖在这剧里很呆,像木头,没灵气了。但如果懂明兰这个角色,就像祖母说的,这本来就是她那段时间的心态

【回复】是的,她独立居住的院子叫“暮苍斋”---日暮苍山远,给人感觉她对这人世留恋的不多,所以知否婚前剧情,我感觉气氛特别压抑让人抑郁,反而婚后虽然经历凶险,却看得舒心多了
【回复】是的,赵丽颖是懂明兰的,她的演绎让盛明兰这个人物更具层次感和复杂度,看不懂盛明兰的人骂赵丽颖很木没有灵气,这恰恰正说明了赵丽颖演技有多高超,这可是提名白玉兰视后和金鹰视后的角色,对比赵丽颖以前的花千骨尹新月碧瑶这些灵气到掐出水的角色,就知道赵丽颖这个演员塑造角色的能力有多强。
【回复】回复 @UID428011128 :哇,院子名字的解释很妙,当时初次看还以为暮苍斋是大娘子或者祖母的院子,暮即将逝去的太阳,苍有种苍凉老态之意,斋更显整个人欲望低沉独守己身,确实很衬她当时的心境,枯朽如槁木,暮气沉沉
谓之苏:
“因为怨恨本质也是逃避,是意味着你还在期待对方去改变,是意味着你对对方的人格依然抱有幻想。”谁在骂我……[藏狐]

【回复】这句话真的太动人了,我小时候还会怨恨父母的某些行为处事。长大了不知道是释然还是累了,打从心底明白这些东西就刻在他们身上,没办法改变,也不指望改变,开始跟他俩过两招了
【回复】所以我现在尽量的让自己放下,不要怨恨过去,不是因为我原谅了他们而是因为我不想我未来的人生在跟他们有过多的牵扯,我有我自己的好日子要过[OK]
【回复】人也不能完全规避掉这种负面情绪,向我对父母有怨气,也几乎没有期待他们改变,也不想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德米安的小熊:
明兰看清父亲的虚伪,没有要求他悔改,也知道他不会悔改,而是与这种虚伪保持距离。现实中“弑父”的最好结局也是保持距离。

【回复】回复 @芒果糯米糍w : 你的经历我甚至感觉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自我重建的过程是艰难的,希望我们最后都能建立真正的自我。[拥抱]
那谁能知道:
知否里的男女对立并不严重,甚至比现在的一些作品还要爱女,宅斗里“雌竟”也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儿女过得好,并没有多爱主君,对女儿好为她准备丰厚的嫁妆,大娘子总是惦记华兰害怕她受委屈,将军宁可得罪皇帝也要女儿合离,将军夫人也说女儿是自己很大年纪才有了的,是上天的恩赐,恶毒的康姨妈也有王老太太拼着王家的命运来护,不明白为什么好多人对这部剧带着莫名其妙的偏见

【回复】这部剧除了在仕途方面,好像就没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女性之间的竞争往往也是为了获取好的资源,更多的是以女主为代表,对女性的理解和支持。
【回复】因为有很多是电视剧改得好,原作刚好相反
【回复】因为主要的侧重点在作者本人和原文,小说后面女主kuku生儿子,墨兰“五朵金花多多低嫁”等等。包括作者本人其实是一直在发表一些嫡嫡庶庶的言论的,比如说林徽因“一个庶女”等等
文木果:
从讲解盛家三姐妹精神“弑母”时就有被up的讲解内容吸引到,逐渐通过双亲对女儿的影响以及女儿对双亲的精神脱离 了悟到自己人格思想上的不成熟,总是寻求双亲乃至社会的认同令我不堪其扰、性格拧巴甚至情绪混乱,将自我价值的定义权全权交付给他人,而又压榨否定自我人格。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自身的努力逐渐摆脱现状,形成自我价值认可,成为拥有内驱力、拥有强大自我的人[打call]

【回复】嗯嗯,这期和三兰复制母亲那期可以对照看~
【回复】回复 @香芹又青了 :好呢~再说一句,up做的讲解内容质量真的很高呢[星星眼]
晚来的情意Sheena:
我个人感觉明兰不算是弑父,她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了父亲盛纮的偏心凉薄,自私冷漠,姨母带来小蝶和大夫证明林小娘杀了她母亲卫小娘,她试探盛纮发现他连去玉清观看看卫小娘牌位都不愿意,从那里对他彻底失去任何指望。在嫁给了顾廷烨之后,心理上和盛纮做了切割,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做了切割,这个父亲的角色在她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祖母被下毒之后明兰的反应就看出来了。

【回复】你说的这个就是“精神弑父”的含义鸭
【回复】回复 @江水照流年 :专业这个,我个人觉得最有操作性的是冷静对待父母的建议,听从内心,也不要因为是他们说的就坚决不听,精神独立是我冷静思考了我的选择,尽可能为我的选择负责,而精神独立,一定不是自私
【回复】回复 @江水照流年 :冷漠自私是需要你展现同理心的时候,你只顾自己。而独立是在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本心不同的时候,并不一味的被别人左右。 看你是主动还是被动
囤囤囤囤囤奶茶:
可能因为父母与子女关系是我目前人生最重要的关系命题,所以这几集香芹和又青对于自我价值找寻与向外寻求父母认同之间的关系的讲解给了我很大启发,谢谢~[给心心]

粗粮-饼干:
看知否的观众,大抵对盛家都是有滤镜的,毕竟是女主的娘家,又搞笑,又闹腾,拍出来大家都喜欢看。大娘子的“配享太庙”,红狼的“我的天爷啊”和土拨鼠尖叫,都是我们的快乐来源。但是这会让我们忽略盛家的不堪与混乱,以及其中人物的恶。 在以嫡长为尊的盛家,明兰是个边缘人,不是嫡女,不是长孙,是庶出的最小的妹妹,母亲也没有荣宠,可谓叠满了debuff。她并不是两个姐姐起争执时决定战局的关键一票,而是站在哪一方都不被重视的炮灰,拉去陪绑也是常有的事。 也许有人会说,她不是还有祖母吗,哪里会这么惨?可是祖母又是家里的什么人呢,她和红狼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占着一个虚名,红狼因为之前的经历对她也并没有多少实在的感情。祖母也是聪明人,从来不多管一件事多说一句话。除了把哪个孩子放在身边带谁回老家这种小事和盛家出事需要撑门面的时候,祖母的每一个要求都有考量,也都会给出相应的代价。 梁大娘子看上明兰那次,要不是有墨兰挡着,她要明兰盛家不可能不给。祖母和明兰是不想要梁家的,但是红狼和大娘子绝对不会考虑明兰的主意。墨兰的事被揭露后,哪怕明兰什么也没干,两人就答应把她也一起嫁过去。祖母能争得过,是因为她拉下老脸去说情,才保住明兰。顾家后来提亲,如兰出了事,红狼和大娘子第一反应还是牺牲明兰。其实这时候祖母没有什么法子了,对顾廷烨这样之前是重臣之子,当今又是新晋权贵的浪荡子,她没把握说服,盛家也绝对不敢得罪。至于明兰,一个无关紧要的牺牲品罢了,没人在意她的命运。 所以这个家,从明兰的角度来看,就是纯纯的虎穴狼窝,她获得的庇护不过够她活着。她每一次设计,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个步骤出错就可能万劫不复。即使拼着毁容的风险,也只不过是让墨兰被训斥几句,跪几天祠堂。她的眼泪和哭喊不值钱,只能压在心里,疯狂生长。这样的成长经历,她不恨盛家,才是奇怪,她不想要逃离,才是不对。 所以有人说明兰大婚,出门那一段不哭,还很高兴的样子,其实没什么不对。明兰在盛家所挂念的,不过只有祖母罢了。祖母没忍住,冲出来挽留,但是明兰已经不能停了,也不会回头了。她不知道顾家是什么样子,但是她知道盛家已经不值得留恋,她要去的是一方新天地。难过固然是有的,但是这不是当下该考虑的事。她停顿一下扶住祖母,随即依旧坚定走向宅门外,以最得体的仪态出嫁,成为新的挑起大梁的当家主母。

【回复】哈哈但是我很喜欢明兰摔筷子那段哎,我觉得她终于在父亲面前,在众人面前展示出了真实的一面。她终于不用再小心谨慎了,她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的厌恶和愤怒,终于可以和高高在上的“父权”正面硬刚
【回复】而且出嫁前晚祖母要求她不能哭,要高高兴兴地出门,所以她也会忍住不哭,上花轿后才流泪。就很多人来杠这场戏[笑]
【回复】所以我最不喜欢看盛家的戏,看上去轻松,但真的很恶心,像毛线团一样纠缠不清,一点也不温馨,尤其用喜剧性掩盖盛纮和王若弗的偏心,冷漠,自私,不知恩图报。相反顾家虽然门道多,但却知道对方是完完全全地对立敌人,而不是要忍受着微薄的家人的爱加百分之九十的算计。
椰青浮木:
盛明兰和顾廷烨在【弑父】上程度的不同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性别的不同。顾廷烨作为男性,不但是“儿子”更会成为“父亲”,他对同为男性的父亲顾偃开有天然的共情思维,他作为儿子吃了受父亲冷落的苦所以疼爱昌儿蓉儿不想孩子重蹈他的覆辙,但作为父亲他对昌儿蓉儿的爱一视同仁时也坚信父亲原本该是喜爱他的;而明兰作为女性,她对男性没有天然的性别共情,作为性别结构的弱者,她无论是作为女儿还是作为母亲,她都能更加看清“父亲”这一父权权威象征的真实与虚伪。

【回复】我也觉得,因为明兰是女性,会收到更多性别压迫。顾廷烨则会更多的吃男性红利
【回复】回复 @阿部察察684x :是嘞,虽然这夫妇俩骨子里是同类人,但表象上看一个外放一个内敛,这也是两人在性别结构里的身份不同所导致的表现不同。明兰在玉清观跟齐衡说的那番“豪门白两银”与“贫户一捧米”将性别处境不同表达的非常直白了。
【回复】回复 @血清素就是叼 :我自己的理解哈,如果顾廷烨真的把什么事都解决得干干净净了,才让明兰嫁过来,那跟玛丽苏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在看一些大女主文的时候老是吐槽女主什么问题都有男主帮忙解决,那现在顾廷烨交给明兰发挥的空间了,这不是很好吗?
脂肪消消乐:
“不再让不志同道合的父母牵扯我的喜怒哀乐和人生走向”如果能早点认识到这一点,不敢想象在人生一些重要节点的选择上我会有多开朗。

【回复】决定明年过年自己一个人出去玩 不再每天和父母接触后自己默默落泪
【回复】我去年看到这条评论没有什么感触,现在醍醐灌顶了[难过]
圆就是圆:
up主对顾廷煜的解读煜理解太过片面,只停留在剧中明面上说出来的聪明二字,就比如祠堂对话那场戏,从实际举措而言,从后来禹州派的困境而言,顾廷烨是有可能面临同样的抉择,只是那场危机被明兰煜祖母共同化解了,在这个层面上看,顾廷烨确实回避了他大哥的问题,当然他大哥的目主的并不是想知道顾廷烨的回答,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对当年困境的解释,毕竟他现在有求于顾廷烨,

【回复】回复 @阿九九九九九九花 :但我觉得为保明兰和明兰切割 和为保家族利益和明兰切割 意义还是不一样 这就是顾廷烨和他爸选择的区别
【回复】回复 @阿九九九九九九花 :石头常嬷嬷与明兰那个我理解已经是另一个问题了,其实顾偃开的选择,本质是作为长子大家长身份担负的家族荣耀和具体人的选择,是内患重重并不无辜的顾府和自己的爱人的选择,这个问题,顾廷烨已经答了
【回复】大哥最强的就是“诛心”。祠堂对话顾廷烨其实也回避了三分,他没正面回答。最后也是因为赢了太后,如果最后的局输了,他会不会为了保明兰的命而和明兰切割,谁知道呢。
阿弥陀followme:
还记得之前一个视频底下,有人在骂明兰这个角色“媚男权”,觉得她爱死她这个渣爹了,当时想不通这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个人认为超脱出时代局限性的指控,皆为空谈,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抑和规训会把许多天生“自我”不强的人压扁,社会驯化了女性,女性又一代又一代的驯化下一代女性,而明兰则不同,她能超脱出自己的时代,感知到这种“驯化”并努力冲破这种“驯化”,这已经是眼光很超前了,许多看似“依附”于男权的行为也不过是顺势而为,借力而上,这也正是她聪慧的地方,不是只有舍生取义才是正途,也不是只有执掌天下才是结果,能在条条框框的规矩里,给自己规划出一片可以自由活动的天地,已经是很厉害的了,想必那位讨厌明兰的朋友,平时是爽文看多了,以为喊喊口号,伸伸拳头,就能给时代划出一个口子,就能让自己活得精彩漂亮,然而现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得需要一万个小心,八万个心眼,和十万个算计,才能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

【回复】“现实恰恰相反,你可能得需要一万个小心,八万个心眼,和十万个算计,才能过上平淡幸福的生活”,说得好好。
【回复】回复 @一池沼 : 只有理论没有实际的年轻学生是这样的,而且这样还尤其容易被带节奏,无知也就算了,硬给别人贴负面标签不让辩驳,就是一种网络霸凌,这种傲慢又自我中心的高姿态其实很“男”,她们在实质上完成了男权性转
【回复】我记得我看一个视频底下评论也有一个人这么说,说明兰只像林小娘报仇而不杀她爹就是爱男权,即使有人跟她解释了为什么明兰不直接下毒毒死盛纮,她就只会反驳一点,明兰不杀了盛纮就是男权,就是爱男
断梗小荷叶:
说得真好,很多人都批判知否是“逆来顺受”的精神内核,可是每一个看过全剧的人都能明白那种对于权利和结构的无声嘶吼和抵抗。有些人一生无结构不成活,是结构的受益者,比如顾堰开和盛紘这两个父权代表;有的人是隐形受结构压迫却不得不顺应结构以得生存,比如林噙霜和曼娘;但明兰和顾廷烨却展示了对结构的不屑和抗争。顾被污蔑、赶出家门、父母双亡,又由于性子刚烈,那种哪吒样的叛逆桀骜,使他不会像父亲那样选择牺牲挚爱来换取权利结构的稳定(爵位),从外化层面来看他的确是“弑父的”。明兰,很多人说她是封建制度的卫道士,真的很可笑,纵观全剧,明兰的主线为为母复仇,国产剧中少有的为女性出头为长篇幅剧情,而仇的根源就是父权,所以明兰在为母报仇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在冲击父权厚重壁垒。她在了解真相的过程中,发现了同样受压迫却沦为帮凶的林小娘,所以她的复仇不是兴高采烈“小人得志”一般的,她感到悲哀和死寂。在一系列讨要公平的小事件推演到为祖母讨公道的过程中,明兰发现了更大的帮凶,就是自己渴求着爱的那个父亲,她看清了,痛恨了,并揭露了遮羞布,以自己微小的个体向父权投了一封不屑信、请战书。知否是无声战斗的故事,是表达了对所有压迫的怜悯,和对生的哲学的赞美。

【回复】她对林小娘,是悲哀和死寂,这个理解很赞
原來還是塔里的:
我非常不解的一点是,为什么被反思和反对的父亲总是一个至少从世俗意义上看很成功的人,真正在执行着礼法的家长。但我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各种父亲虽然也在家里享有无上特权,但却是松垮的、无能的、自己都不知道礼法是什么的角色。

【回复】回复 @红鲤鱼玙绿鲤鱼 :是的。一点都不爱孩子、一点都没有能让孩子仰望的优点的父,孩子是容易割舍、容易做到“精神弑父”走出来的。怕就怕那种他也不是完全不爱你,只是更爱其他子女或者更爱他自己。他也不是完全无可取之处,身边的亲友也有认可他的。所以导致每次孩子被伤到想断绝精神关系时,总会忍不住想到诸如“曾经父亲也替我做过某个小玩具,也抱过我,或父亲的同事叔叔曾经说过父亲是个对所有人都善良的人,这样的父亲应该不至于真的不爱我,不至于真的自私到要牺牲我,替我做人生决定肯定也不完全是想左右我的人生,也是真的是为我好”……这种才是孩子最难摆脱孺慕之情,狠下心,决绝精神出走的。
【回复】我感觉前者更难打破,后者会过早的失望,但是更早的清醒。
【回复】回复 @彩铅玻璃笔 : 怎么说呢,看得出来你大概是非常幸运的一批小孩……“现代社会已经没什么宗族观念了”这句话没错,但我们离完善的现代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实际上,除了几个现代化特别发达城市建设特别好的区域以外,绝大多数的地方、县城、乡镇,完全还是以较为松散的亲缘和人脉关系为社会主结构的,“七大姑八大姨”“邻居”“同事”“战友”“朋友”以及这些社会关系背后的礼法传统还是根深蒂固的,大多数人是生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很难一步登天地获得你认为可以轻易获得的理想精神状态的,比如说在高中和大学有相对孤立于父母社会关系的环境,而很多乡镇出生的孩子甚至未必会读高中,更有可能就近去父母朋友介绍的工厂上班,就算能读高中大学,更多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小孩的第一选择就是“离家近的学校”,而物理上的孤立做不到,精神上的独立就更加困难,一方面因为眼界的限制,很多人是很难意识到自己“可以”不遵循父母的老路,因为社交环境里没有这样的先例,自然也就无从学习,另一方面因为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环境的收益者,会让身在其中的人更难看清利害关系,比如这种社会关系可能能够把人送进你本来分数考不上的学校,帮人拿到你本来应聘不上的事少钱多的工作,甚至让人和你本来可能接触不到的人组成家庭实现阶级跃迁……在这样切实的“利益”面前,一般人其实很难有长远的智慧和勇气去看到这本质是一种控制的延伸并将其断绝,只会更有可能重新成为结构和环境的拥护者
霍去病手提若侯产:
不再寻求父母的认同,是弑父反母命题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一个人若把判定自己能力和品格的权柄交到他人手里,其实就是默认了对方对你的权威。那么你一辈子都不是一个成人,而只是一个期待父母夸赞,等待父母指定的孩子。

【回复】因为不在乎没期待加上保持距离感,所以盛竑阴阳怪气她,她也不会生气还会笑脸说话达到目的。我现在选择就是这样,不期待,保持距离,没有希望就不会失望,万事靠自己,即使是指望别人,也不能指望的太深太多。
【回复】当我意识到我父母是普通人的时候,我就知道用对待普通人的方式对待他们是可行的,他们不再是怎么伺候都不满意的神。
【回复】回复 @大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 :是啊,意识到他们就是普通人的时候。 你活的会更舒心,因为不管是他们对你的好与不好,你都会能够更加平和的看待。你可以去拥抱那些爱,也能去对抗那些不公。

赵丽颖 情绪香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阿道夫 影视杂谈 正午阳光 护发精油 盛明兰 顾廷烨 双11“抄级”课代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