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但为什么不是?今陪你聊清楚

作者: 我是江无情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9-02 11:00:00 浏览:4937107 次

它不是,但为什么不是?今陪你聊清楚

饮素尘:
恐怖的地方难道不是全文背诵吗[tv_目瞪口呆]

【回复】如果我在高三,那么这么长的文章我能一天背4篇 但我现在在大三,楼下那么大碗的猪脚饭我能一天干4碗[脱单doge]
【回复】还行吧,至少当时真的背出来了[妙啊],现在叫我背就觉得很恐怖了
【回复】这个不恐怖 巅峰智力的我多读几遍基本都能背下来 我们英语老师动不动就抄一遍整本书的单词那鸡儿才叫恐怖呢
哦--乐子神在上:
有没有可能那个洞是过场动画 为了加载地图用的[滑稽]

【回复】众所周知,隧道,走廊,电梯都是加载地图的常见地点。
【回复】属你小子能掰扯[脱单doge]
【回复】“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不是也是因为桃花源的地图没加载完所以一直处于加载动画中[doge]
奇怪怪的小朋友:
有没有可能,陶渊明早期写《桃花源记》的时候,就想写刘子骥了,但刘子骥还在,不方便写,等到晚年才补上[doge]

【回复】你别说还真有可能,总不能人还在就把人写死了吧[doge]
【回复】回复 @CDWT233 :刘子骥:听我说,谢谢你!因为你温暖了四季[doge]
【回复】回复 @辰梦掷光 :其实他俩好像是亲戚,关系应该还不错,应该就是“梦幻联动”而已[doge]
爱思考的小达伦:
我上这节课的时候,和我同桌说:为什么找不到桃花源那个洞口了呢?因为地壳运动。而且地壳运动产生了二氧化硫,刘子骥前去寻找,结果二氧化硫中毒了,于是很快就死了[doge]

【回复】地壳运动也不能这么快,也可能是山崩了[doge]
【回复】地壳移动太快了 是那座山因为地壳运动引发的地震崩掉了 然后海啸直接淹掉了碎石 刘子季去那里找 结果那附近有火山 引发有毒气体 飘过来毒死的刘子骥[doge]
【回复】回复 @鹤归山林ざ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脱单doge]
6607-03:
最恐怖的地方就莫过于后人过度解读然后出题让学生来猜出题人怎么解读的

【回复】这不就是现在语文试题吗,甚至都有活着的作者发视频说自己没那个理解[微笑]
【回复】回复 @墨染青丶 : 这就是语文课本只选已故之人的文章的原因吗(部分自己编的除外)
只想在家里咸鱼的西楼:
这篇文章我还是更倾向陶渊明抒发心中对美好社会环境的向往,毕竟从古到今和谐美好的社会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向往吧,要实现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事,陶渊明的美好愿景也是很多人的愿景,我们的生活还是积极方面多一点的好[保卫萝卜_哇]

【回复】就是这个意思吧?哪怕是真的渔人死后进了桃花林,也可能是像牡丹亭一样用这种超自然现象来表达实现不了的愿望的啊
【回复】中心思想不就是向往美好的社会么[热],不知道这些人总是喜欢过度解读[热]
【回复】结合陶渊明的时代,我觉得他向往另一个世界是很正常的[热]
洋葱爱眼泪:
这篇文章是靠唯心构造世界观来表达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渔夫第一次能进桃花源,因为有一颗悠然无求的心,而第二次是为了官府赏赐,追求名利,进入桃花源的路就像过滤网,包括后来的南阳名士,都没有澄澈到陶渊明认可的程度。这点跟逍遥游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了,解读成恐怖故事的人就是永远无法抵达桃花源的人

【回复】初中学的时候就很奇怪渔人出去为啥要找太守而非父母孩子什么的家人[辣眼睛]
【回复】回复 @某不知名网友血笙 : 想通过当导游这个挣w,但第二次没买票
【回复】毕竟他们已经脱离文本主旨了
不吃牛奶糖捏:
小时候把滕王阁序和桃花源记直接被岔了,庆历四年春,武陵人捕鱼为业[藏狐]

【回复】好家伙,你一个评论串了三篇啊哥们[笑哭]
【回复】前半句不是岳阳楼记吗?
【回复】我们班有长的[藏狐]晋太元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缘溪行,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忽逢桃花林,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渔人甚异之。复前行,嘱予作文以记之[藏狐](看点赞量随缘更新后续[滑稽])
蒲公英里奥:
为什么会里面和外面的人穿着一样呢?这个其实挺简单的,就好像为什么西游记写的时候,西域各国各种风俗,衣食住行都跟国内差不太多是一个道理,要么是作者不知道,要么是作者没想写。

【回复】你是说好莱坞电影里面法国人俄罗斯人甚至外星人都说英语吗?
【回复】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个外人不是世外的人的意思吗
【回复】回复 @蜻竹木蝶 :二次元:全世界都会说日语[脱单doge][脱单doge]
铁锤妹妹1998:
里面那个武陵人其实挺不讲究的,人家都跟他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了,他为了得到点好处把人家卖了[藏狐]

【回复】回复 @七色的黄昏与黎明 :在桃花源里面的住户对这个渔夫已经够好了,免费供他吃喝玩乐“设酒杀鸡作食”,在他出去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就是劝他不要把他们的事情说出去。可他为了从太守那里得到好处(太守拿下桃花源的话,土地,赋税,人口都会大幅度增加,到时候肯定会好好赏赐他),却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还不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从桃花源人那里得到了一份好处之后,还想着出卖这些人去得到更大的好处。
【回复】回复 @知网是啥 :村民跟渔人说的
雷电下的旅人:
古代皇权不下县,有些偏远地区真的很闭塞,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抗日战争时期还有八路军战士发现明代遗民建立的村庄——离北京还不远!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估计是以自己某次行走山村和老乡们愉快的玩耍为原型的。

【回复】愉快玩耍?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那种嘛?哈哈哈 陆放翁先生这是上老乡家串门上瘾了呀[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回复】这个是在哪里看的啊,指个路我去了解了解[脱单doge]
【回复】搜了一下,说是贵州屯堡。
火与岩浆:
如果桃花代表邪物,那么唐寅的《桃花庵歌》岂不成了偷坟盗墓的意思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在桃花坞这个地方有一座桃花庵(桃花坞有一个坟) 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庵里住着一个桃花仙(坟里埋着逝者) 桃花仙人种桃树:桃花仙种了很多桃树(逝者有很多陪葬品) 又摘桃花换酒钱:我取了一些桃花换酒喝(我拿了一些陪葬品去卖钱换酒)

【回复】有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 怎么解读其实都可以的。只不过和主导向不符合而已[妙啊]
【回复】卧槽你这样一说还有可能是真的毕竟过去事谁也说不清
__仙子伊布__:
怎么可能是恐怖故事啊,没做过阅读理解吗?[辣眼睛]

【回复】过分解读 忽悠人夺人眼球而已啦[笑哭]
【回复】阅读理解要得分必需要按规定的模式来写,很明显就是过度理解,很多时候别人随手写的一句话,没别的意思就是看着舒服写的,那些阅读理解都能抠出一个8分题来
【回复】各作者:[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我的文章是原来这个意思吗?我自己都不知道?!!
akiollo:
关于近亲结婚那个并不是陶渊明疏忽,应该是近亲结婚在古代还蛮普遍的,他们并不知道近亲结婚的危害

【回复】回复 @Bincius :表亲结婚亲上加亲还是很常见的
【回复】不过中国人对此一直很讲究的,不能和一个姓的人通婚
【回复】有道理,清朝《红楼梦》里贾宝玉父亲和林黛玉母亲是亲兄妹,到了民国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里觉新和周蕙,觉民和琴表妹也是表兄妹,亲上加亲在南北朝或许已经很常见了。
EC-滑片P:
N年前就看到过,甚至当时还用ppt做过一个游戏,灵感就是来自于这个谣言[tv_笑哭] 桃花源记+百慕大三角 双谣联合(草

【回复】这这么说起来我好像还看过这个改编的漫画,在知音漫客上的,说的是这个桃花源是一个国主怕自己早夭的女儿做的一个带阵法的大墓,他女儿可以在里面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然后渔人误入还让国主女儿喜欢他,结果后面渔人发现了真相跑了,渔人轮回到现代再次误入桃花源,解开国主女儿的心结,散了大阵,国主女儿也可以正常轮回转世了
【回复】回复 @妲己身上攻 :我想起了成龙演的神话
克小猴:
看到这个视频我就想到前阵子看的小说,里面的那个版本我很喜欢 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而当时处于战争时期,太守这个时候去桃花源显然不是为了做人口普查的,要么拉壮丁,要么抢粮食,而渔人并非找不到去的路,而是他们真的找到了桃花源,并做了不人道的事情,太守为了封口才对外谎称没有找到 (小说二创加上了我自己的理解)

【回复】也许陶潜写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我还是更加倾向于相信真的只是高中时阅读理解中的意思,但是我觉得在一定范围内对这种故事进行一些猜想和假设也不为过,毕竟这故事原来也是陶潜胡扯的[脱单doge]
【回复】回复 @沈思亿 :传说管理局,番茄上的,已经完结,作者逻辑挺严谨的[妙啊]
bili_410510846:
一开始看到是恐怖故事的解读我是很感兴趣的。并且也算有理有据。但是也没有纠结那么多。只是把恐怖解读当成另一篇故事来看而已。确实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回复】回复 @不东哎 :多重解读确实不奇怪,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有人把这个当真就不好了,就活脱脱变成一诡异恐怖文了,完全偏离了文章意思吧,而且有理有据真不至于,这些无情基本都给出解释了
【回复】多重解读是不奇怪,但前提是有理有据,而不是无中生有。桃花源记的多重解读明显是在无中生有。
【回复】回复 @浮华乱世中偷天 : 恐怖视角的解读是完全成立的,且这种解读方式往往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摆出了符合自身恐怖逻辑的解释方式,这就是为何恐怖视角的桃花源记能流传甚广得以相信。但该视角最大的疏漏便是忽略了作者与其时代背景的继承性,这就像只是提取了一个逻辑体系下的某个小分支来自圆其说,仅仅针对单独的文章发酵恐怖,这便是江无情的解释能在逻辑完备性上更胜一筹的原因。
星星间的尘埃:
为什么刘子骥找不到呢?其实太守这样的俗人找不到桃花源这样的美好社会在桃花源记这个“寓言故事”中理所当然,但刘子骥这样的“高尚士”也找不到,这便体现了陶渊明对当时社会的失望。陶渊明所向往的就是桃花源中美好、人民自力更生自给自足、无战乱无压迫的生活,而刘子骥或许就是陶渊明自己在故事中的映射,为了心中的向往生活贫苦,历尽艰难。或许他也看到了结局,自己会在清贫中离去,映照刘子骥寻病终,而后遂无问津者则是陶渊明看到当时社会的混乱,已经没有人有这种高尚的追求了。

【回复】主要是表达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同时又表明,连这种生活都只是乌托邦的幻想,实际是不存在的,和潼关怀古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回复】遂无问津者 载上无人问津的温柔 摆渡寻处去忘忧~
【回复】陶渊明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他是辨证主义者。
法海摆烂人: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回复】小学就背了,初一去学校直接震惊全班[妙啊][妙啊][妙啊]
【回复】回复 @来信就是来信 :初中的时候我是我们班第一个背完的[doge]
夜宇生凡:
我一开始读到这篇文章,以为他想讲的是人要诚信渔人把桃花源的事情告诉了太守旧不诚信,所以找不到,后面学了之后,老师说是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我就觉得很离谱

【回复】没有很离谱啊,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刚结束的三国时期,是十不存一,千里无鸡鸣。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稳定反而连年战乱。 普通人逃避现实,佛道两教迅速扩张。文人高士逃避现实,就研究发展玄学服用五十散。更有很多人逃难到山中过隐居生活。陶渊明希望能有一个不受战乱影响的美好世界太正常了。
【回复】回复 @夜宇生凡 :没有,一个人的创作逻辑是连贯的,如果他有一篇关于诚信的名篇,比如这一篇。那么就会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平庸之作。如果没有这些内容,说明诚信就不是他的创作主题之一。
【回复】回复 @夜宇生凡 :陶渊明又不是写寓言故事,如果整篇故事主旨是讲做人要诚信,也太落入俗套了

传说 文学 历史 吐槽 营销号 贴吧 陶渊明 桃花源记 谣言 历史人文档案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