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觉醒!一口气看完上海古代史!【历史的天空16】

作者: 御史房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1-08-29 18:40:06 浏览:251090 次

魔都的觉醒!一口气看完上海古代史!【历史的天空16】

绘里老婆大人:
静安寺,建于三国时代,又称赤乌古刹。 以前旧居就在静安寺地区,小时候长辈经常训诫:好好读书,不然只能去庙里做和尚。[微笑] 然后长大了才知道,和尚也是需要本科甚至硕士学位的。 [辣眼睛]

【回复】当和尚很差吗? 有一个从和尚到皇帝的重八哥。 梁武帝萧衍为了当和尚甚至放弃了皇帝宝座。 [脱单doge][吃瓜][吃瓜]
【回复】一般来说,你们全家收入加一块比不过静安寺扫地的沙弥
【回复】什么叫“甚至”?静安寺普通编制和尚一年除开工资以外的收入都有上百万[doge]
bili_281753678: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真希望去上海看看夏完淳墓

【回复】人家就义的时候十七岁就有小孩,在座诸位有女票了吗?[妙啊]
【回复】小时候把夏明翰和夏完淳搞混过
雷之:
我松江[OK]曾经是上海的上级现在成了下级[藏狐]

【回复】回复 @gs200000 :确实,你现在去松江看,遍地都贴着一句标语“上海之根,文明松江”
【回复】我碰到的每个松江人都会跟我说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
【回复】三百年河东,三百年河西[doge]
绘里老婆大人:
另外,中国人的姓 也是历史的重要依据,上海本地人(世居上海的)的姓氏,以顾、陆、沈、钱、周、张、陈居多,他们正是当年跟随孙吴大帝建立东吴的将领以及当时的江南几大氏族的后代。 [OK]

【回复】吴四姓顾陆张朱,钱来自吴越钱氏,吴兴沈氏也是大姓,还有一些沿海大姓徐周成之类的
【回复】回复 @小约瑟可汗 :因为老孙家在江东不是世家大族
岛上黄瓜:
上海建国后在最困难的几十年贡献全国六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占自身财政收入百分之九十以上,无数上海工厂工人搬迁全国各地,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国基建一半的财政收入来自上海,很多老上海人建设全国一辈子都没能回来,这一段历史已经没多少人知道了[微笑]

【回复】知情上山下乡,还有上海重工业支边支三线,我家亲戚直到现在还在兰州
【回复】谁都不容易改开不全国往几个城市输血这也是历史钱不可能凭空来
全双刻:
Up主你好,你做的视频非常好,给你点个赞!不过其中有两点可以补充完整,这个与进几年的考古工作成果相关,所以在过往的历史教材中还没有体现。一是上海与良渚文明的关系,这是上海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留下的足迹,另一个是上海作为航运贸易城市起源的考古发现,青龙镇遗址。如果你有兴趣完善的话,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回复】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国际学术界已经公认良渚是古文明了。
【回复】回复 @加我获取硬币 :崧泽文化
Archer_啊呆:
御史房,是个好up主,历史类博主因为历史篇幅的局限性。也挺不容易的。支持好久了。就是有时候看见播放量突然有点心酸。

【回复】他们怎么愿意了解上海呢,了解了还怎么黑
【回复】我每次都投币支持,难得的好up主
猫神辣火酱:
你和他们聊上海历史,他们才懒得看。知道了还怎么黑你这小渔村。[藏狐]

【回复】小渔村就小渔村吧,我村里人我骄傲[doge]
【回复】回复 @猫神辣火酱 :偏偏那些伞兵中相当数量现实中还削尖脑袋想进这个“小渔村”
踏花火木炑:
你就是把证据拍在那些人脸上,他们也不会承认。那些说上海本来就是渔村,靠解放后全国支援才起来的,我拿数据给他们看,都不承认。

【回复】再怎么样也不可能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笑哭],不然解放战争就没必要不动用重武了
【回复】他们不会承认上海1949年受战争影响下的工业总产值都比以工业著称的东三省之和还要高[笑哭](尤其是关外的,张口就是关内数据都是作假)
【回复】回复 @JaJaBinks :不是这个原因,他们压根就不知道上海的变迁,只是纯嫉妒,三人成虎。
天才腹黑加:
[doge]传下去,上海哪有渔村,全是鱼!

【回复】传下去,上海哪都有鱼[吃瓜]
【回复】传下去,上海的渔村没有鱼[脱单doge]
【回复】传下去,上海的渔都没有鱼[doge]
Evazifan:
治水的故事可以再加一条,明朝的叶宗行,它把下游经常发大水的吴淞江改道,舍弃了原来的下游入海路线(现在的虬江路就是吴淞江的一段旧江道),并把吴淞江和周边的河道连了起来做了个新的入海口,又在闵行闸港做了个引流扩大了黄浦的水势,(地图上现在这段黄浦江有个明显的90度)。 一通操作,来了个主次交换,把上海母亲河的位置由吴淞江变成了黄浦江。

【回复】可以在邵家楼看到他的纪念馆
Evazifan:
其实最终还是经济决定上层建筑,屁股决定脑袋。 这个时代的经济特征,造就了人们对北京上海深圳的刻板印象。这种印象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情上的。 所以咱再科普也改变不了人们的印象。不过,我觉得我们本地的朋友应该加深对家乡的历史,让上海历史文化不至于在我们这代人手上,被资本文明所淹没。 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绝对不只是包邮、钱袋子那么简单。

【回复】很多人都需要那个偏见来定位自己,作为自己现状的解释,所以科普对那些人来说也没啥用
【回复】爱贴标签罢了,什么东西都想三言两语就能概括
晗雪Shirley:
B站也太恐怖了,我十分钟前恰巧在思考上海那块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打开B站首页推送就是这个视频......甚至都不用下滑刷新一下[捂脸]

【回复】我在写暑假作业,有个要与城市发展有关的作文,然后我去浏览器搜了两下上海和广富林,再然后来b站,也是推荐直接出现这个[笑哭]
【回复】回復 @七弦清心さ :我是在查资料的时候(用的还是实体书)偶然翻到了一张黄河故道图,上海那片还没淤积出来。等查完了打开B站想玩会儿,结果被吓了一跳[笑哭]
Daedale:
大家认为上海是个渔村其实并没错。现在的上海是在不断发展的,版图不断扩大。上海的历史看松江,可是松江其实是苏南划给上海的。历史上松江以东的地区大部分时间在水下,后来成为陆地的郊区开埠成为上海。我们可以说这是地理上广义上的重合,但狭义上未必重合。文化上,我们知道市区方言与松江等地是有巨大差异的。

【回复】松江这个称呼比江苏省这个称呼早不知道多少年了,到底谁划给谁啊
【回复】先不说其他,你最后一句就很……我还听不懂我川沙南汇同学说话呢……南方出了村就讲话不一样本来就正常……[捂脸]
【回复】其实任何地方想要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扩大地盘,原先古代的县级中心或者府级中心,到头来只是大城市的一小部分,随着扩张,村落或者渔村肯定会变成城市的大部分区域,任何城市都躲不过这个情况。 只不过,各个古代的国都、大城市在古代本身就比较有名,所以人们不会留下渔村和村庄的印象。。。 其实深圳原本也不是渔村,也是有镇和县的建制的。。。 总结就是,“渔村”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太准确。更科学的说法其实是,这里在古代没有特大的行政单位,古代属于国家的郊区~
坐在海边喝冰红茶:
一句话!只有文盲才觉得上海没历史。 天下税负半江南,江南税负看苏松。。。。这句话都不知道就少废话了。。。

【回复】松江原先是苏州的,你拿了就是你的了
【回复】回复 @冰红茶糖太多却好喝 :1840年以前是中国古代史,上海1843年开埠以后才开始繁华,上海从先秦时期到1840年,历史文化底蕴确实不如和中原关中地区,上海至今没有一处世界遗产,全国大部分省市都有世界遗产,上海元朝才设县,东边历史上很长时间都是大海。还有,上海繁华时期是中国黑暗的近代,那时上海的繁华和中国劳苦大众丝毫没有关系,上海近代所谓远东第一繁华,是帝国买办的繁华,就这一点,它还真比不上洛阳西安开封,这些城市是世界第一大都市相当于纽约,洛阳西安他们的时代是中国的汉唐盛世。
【回复】苏州繁华主要在明清两朝,举例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繁华大都市是南京扬州,但一定历史时期,南京扬州真比不上中原的洛阳,邺城,邺城有多繁华,去读读水经注吧。
棉远:
稍微提一嘴。。。黄道婆在上海历史上更多被叫做【先棉婆】,今黄浦区老西门龙门邨还有【先棉祠街】。听老城区老人们说,早年先棉祠、文庙、城隍庙(现城隍庙里的那个小城隍庙)是上海老城区三大最重要的庙宇,以前当地少女到了乞巧节往往会到先棉祠进行祭拜祈福。关于先棉祠的覆灭坊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先棉祠在抗日战争中杯摧毁,二说是直到建国后破四旧时才进行拆除。

故事档案馆 历史 陆逊 上海 宋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