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中最大的误解

作者: Veritasium真理元素分类: 科学科普 发布时间: 2021-07-14 12:23:40 浏览:86047 次

教育界中最大的误解

戴帽的玳瑁猫:
正片观点: 1.不要将自己归类为擅长某种特定学习方式的人 2.不同的科目需要不同的学习方式,只选你“擅长”的学习方式不一定学得好 3.多种学习方式共同作用可能会更有助于学习

【回复】回复 @Dont-need-love :az一共才十三分钟,不是三十分钟
颜葉渊:
晚上睡觉前把书放枕头边,试图进行渗透学习法[妙啊]

【回复】回复 @波黑熊 :学脑屏障[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根据扩散效应,你的脑袋按理说知识密度应该比书大,不应该会反向渗透进书吗[doge]
【回复】建议把书烤一下撒点孜然吃下去,这叫饱和式学习法[doge]
校长的爱疯:
我是学习型学习者,我要学会了才能学会

【回复】听君一席话,约读一席话[doge]
梅子黄石雨:
总结:框定“学习风格”无助于学习。

【回复】另注:多感官学习有助于学习
【回复】回復 @Kiwashima :和人工智能中多模态很像
信春哥防跨省:
让我想起了我高中时候,物理满分100可以考99,数学满分150只能考100出头。老师都很无语按理说理科好那就都好嘛,怎么会有物理好数学不好的。但是对我来说数学里的那些抽象概念我就是搞不定,你让我做几何证明之类的我能做,你让我去用三角函数公式我就是一头雾水。因为我真的不会背东西,我对于各种知识都是依赖于理解它的推导过程的。甚至在有些时候一下想不起来我会重新推一遍。而三角函数公式那种没有前因后果(当然我知道数学家肯定有推导的过程,但奈何学校没教)就简单粗暴的告诉你这么算的,我就完全没法理解了,也就记不住想不起来。不过这个就跟视频里说的那样,是“理解文字和图片中的信息的过程”出了问题,而对于文字和图片本身的敏感度关系真的不大。

【回复】说白了偏科嘛,你这话里很明白了,人作为动物的本性就是不学习不思考,思考比起吃喝拉撒睡都要痛苦。你都已经在物理上花了这么多时间思考了,剩下的时间多用来吃喝拉撒睡也无可厚非不是吗,何必冒着费力不讨好的风险再去多学一样数学[嗑瓜子]
【回复】三角函数书上没推导?物理99数学连120都上不了?[奸笑]
明天有没有下雨:
感觉给自己贴标签是一种逃避的行为,是潜意识里为了给自己一个学不好的理由和一个放弃的退路

【回复】人本来就在一个符号系统里,没有人能说自己不被标签。 XX型的学习的方法指的是个人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个和用不同眼光看同一个世界是一个东西。 过度的解读只能让自己的偏见,主观判断去占据客观的事实
【回复】回复 @过期米线线喵 :是的,我是觉得不要被自己的标签所束缚住,要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在学习方式上有一定的倾向性,但不能说用给自己贴标签的方式阻断了自己其他的路,从而止步不前
【回复】你这说法有点阿德勒心理学的味儿
不会停的纸飞机:
必须得把书舔一遍的人才能学会的人现在站在这了[doge]

【回复】你就是传说中的味觉学习者吗[吃瓜]
【回复】量子速读表示很赞[嗑瓜子]
Zebartin:
一些人在给质疑vark的实验挑刺的时候,却没意识到vark本身作为一个假说更是空中楼阁[藏狐]

【回复】回复 @请停止无缝996 :确实,之前学统计的时候就经常是先来一个hypothesis再去接受/拒绝。不过实验本身必须保证可靠这没错,但即便不可靠也不意味着能轻易接受这个hypothesis
【回复】因为很多文科假说和部分理科假说都是这样
Fortheliberty:
vark这看起来又是依靠巴纳姆效应而产生的内容,而正例谬误效应让人更加相信,也就是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包装下的古希腊波克拉底血液气质类型,虽然血型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清楚,但他的气质理论还是在被心理学教育学所用,还得考。但感觉更偏向星座生肖算命类的伪科学,一种令人容易相信的过度简化模型

【回复】虽然掉了很多书袋,但还是看明白你在说什么了[笑哭] 确实,学习风格这个概念被过度简化了,拿这样的概念框定自己和血型、星座分析没什么区别。
【回复】回复 @波黑熊 :掉的很多书袋[笑哭]是靠百度5分钟查出来的
星星幻想:
国内好像并不是特别强调这个概念,虽然有听说过

【回复】所以正说明这个东西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即使不知道的人也能正常学习
【回复】国内的英语必修有一章讲了这个
【回复】国内还是按因材施教,而非简单分类
不正刀客:
哈哈,我想说我是理解型学习,不管什么方式都是要理解了才能记住

【回复】可能是你没有其他偏好,然后现在复合抽象型知识的讲解者有些不太行,导致有基础辨识能力的人本能抗拒,于是突出了你对自己的这个认知。按照你的总结的话,感觉只要讲解得好,那你应该是理解和记忆都运行很顺畅,所以可能问题还是在讲解人身上,很多人滥用术语,在使用前不解释。 对于基础信息型的知识,比如语文的一个字、英语的一个非抽象词,这种总不至于还用上理解型策略吧?
【回复】这种说辞未成年就是懒[doge]成年了就是老了——
【回复】死记硬背不出一个月就全忘了 理解的能记很久
Despicability:
我学数学的时候必须对着书做笔记,把证明顺着逻辑抄一遍,不然没法理解

【回复】这和视频最后的建议一样hh,在单一的阅读之上增加书写,辅助记忆和理解
Hatsune_Sagiri:
我一般是单独学一门语言的x比如现在读英语文章脑子里不会对应中文翻译而是像母语一样理解然后往下走

【回复】这是必须的,要不然先把英语翻译成中文,用中文组织好语言再倒回去,那实在是太太太太慢了。
【回复】是这样,语言是音义结合的二层装置,如果不能直接建立声音与概念的联系,中间加一层母语转换,就很费精力
【回复】回复 @信春哥防跨省 :太懂了
蓁鈽髊:
我反正是觉得这些学习法都用比较好……我就是都用,我学生物的时候就上网上查资料,然后也会去找照片,也会搜视频看别人讲,还有做练习题,基本就相当于都用了。

AierSoul:
我认为是有“学习风格”的,但类型绝对不是关于视觉或听觉这类输入,而应像视频里所说是关于我们如何思考。还是以记忆为例,顺序,叙事,场景,推理等等都是不同的认知策略,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更擅长的认知策略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也会得到更多的练习,就形成了所谓的“风格”来辅助我们记忆。

若小仟:
看到这个视频我挺惊讶的,先说说自己昨天的经历:在学习强化学习的时候,我刚开始不能理解TD算法,教材后面放一张图,看完就没那么迷糊了。感觉视觉是人类感官里信息量最大的,也是最清晰的(近视去配眼镜吧)没有图的书三分钟睡着,有图才有继续演算的兴致(彩色最佳)

Z一代学者:
对个人而言 我想还是退一步比较好 i.e.不去考虑学习上(风格,方式)的问题,而是去关注所选择学习的课题和知识本身 让身心自然的做出自己在学习上的选择

渊亦幻:
我觉得个人偏好主要影响的是容不容易走神。。。我个人是不太能视频课,更喜欢看教材了类型。当然,看教材是综合运用感官的,例如我会默念、画图找联系,自问自答 划死四种风格固然有毛病,但是确实每个人有自己合适的学习方式,这种合适是高度私人化的,需要你在了解有哪些统计上有帮助的学习方法后,身体力行去找到它们在你身上合适的实践方式

科技 科普 趣味科普人文 官方双语 真理元素 Veritaisum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