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夺嫡之争(中)敛藏锋芒——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为什么曹操手下的重臣一个也没有参与其中?

作者: 文大郎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0-12-15 19:59:46 浏览:94941 次

(174)夺嫡之争(中)敛藏锋芒——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争,为什么曹操手下的重臣一个也没有参与其中?

瑾姬阳の莲姬:
曹操:贾诩你看立哪个儿子好啊 贾诩不达。 曹操:我那文武双全的好昂儿战陨宛城 贾诩求饶。 曹操:都这样你还不说话吗? 贾诩:我在想袁本初和刘景升 曹操:你的小儿子也成年了,明年入朝做官吧

【回复】贾诩话少,一说话就是语出惊人。
笔头睡沙发:
贾诩:你要讨好魏王,就得先学好当儿子。 曹丕:你早说啊,这些年被挤兑的尽当孙子了。

【回复】绝了,当孙子时间长了,忘了自己是儿子[笑哭][笑哭]
【回复】不是讨好吧?而是要继承曹操的事业首先要拿出自己为人子的诚意,事业不可能让一个讨厌的人继承。
【回复】归根结底,当魏王要的是才干不是才华,三曹都有才华,而子建没有才干!
乐园Elysion:
曹丕和孙权一样,缺少能够驾驭旧臣重臣的武勋。 孙权刚接手孙策的产业时,正是官渡时期,中原的诸侯都么了。孙权年纪幼小,光稳固都耗尽心思。赤壁之战靠着周瑜等一批淮泗将领的帮助稳住了脚跟,于是孙权急迫的发起第一次合肥之战,甚至想要自己当敢死队冲上去,就是急于建立武勋。然后被蒋济一封信骗走了…… 而曹丕时代,留给他的敌人也已经不多了,蜀汉和东吴已成型,都是难啃的骨头,然后曹丕御驾亲征伐吴也都大多有其他的目的。 孙权还能凭借着孙策留下的班底在赤壁之后挣扎一下,到吕蒙死后彻底向士族投降。 曹丕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曹操一死,直接投降。

【回复】曹丕亲征的目的之一,是把泰山地区的一把手臧霸调走,换成自己人以便控制。臧霸原先就和孙观是控制着泰山一众山贼势力的领袖,孙观一死,泰山地区势力全都在臧霸一手掌握。曹操早年也倚重泰山势力,才能放手去征讨四方。到了曹丕时期,臧霸已经功勋卓著位列封侯,势力根深蒂固。曹丕借南征之机,名为调遣臧霸助战,实为削兵权。南征之后,说是入朝升官执金吾,其实就是绑在身边,换成自己人去统领泰山众,又可以以臧霸为质,防止泰山众兵变。曹丕虽文采不及曹植,但御人的手段,是曹植远不能及的。
【回复】实际上,刘备也是和士族利益绑一块的,整个益州 并不是一心,刘备是个外来人,没有士族帮助 根本站不住脚的,刘备死后,能撑住场面的能臣武将只有一个诸葛亮了,武侯一死,刘禅完全控制不了士族,其实曹魏伐蜀的时候,刘禅不投降 也会被士族抬着投降的,主战派被士族压制的抬不起头,调兵权一直在文官集团手里,姜维用了二十年 才拿到统兵权,相比诸葛亮 掌控拥有军政大权,权力还是很低,降将不被信任,此时蜀汉已经奄奄一息了,回天乏力了
【回复】回复 @早起的虫子被鸟吃呀 :没错,诸葛亮时期 刘备的一票旧臣还有剩,尤其是荆襄集团的士族和魏延等人。诸葛亮正是凭此打压的益州士族。可到了姜维时期,没有靠山的姜维就不敢回成都了,只能拥兵自重,回来就是个死。
无双乱搞:
贾诩虽是重臣,但是一直碍于自己降将身份,加上以前的主公张绣害死了曹老板的长子和爱将,所以在人前一直低调处事。夺嫡之争有多血腥已经有无数的前车之鉴,贾诩这种聪明绝顶的毒士是打死不会在曹丕面前站边,用这种类似场面话糊弄过去自保才是真正的聪明,是真的不敢表态啊[tv_鼓掌]

【回复】他早就站边了不过,不敢明站着当曹操问起来时注那时贾已是丕的老师,贾知道操已经偏丕了,他得想办法让曹操确定,又不能说自己站边太明显才说丕的最大优势长子
白如初雪:
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默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回复】曹操又问:哦……那我的长子曹昂何在啊? 贾诩卒
【回复】回复 @夜歌葬花魂 :毕竟贾诩当初设计杀了曹昂典韦,也差点杀了曹操,就私人恩怨上来说,也实在不敢说多少。贾诩在曹操手下比较亮眼的时候,也都是荀彧去世后的事了
【回复】这就是聪明人,你问我我不说,你非要我说,我就抛出案例来,如果没有案例,我就给你打气加油,让你有信心(官渡)
诚不欺我z:
曹丕若能多活个十年二十年,也可以成为一个挺有作为的君主。结果40岁就急匆匆地去世了。(也不知道是得了啥毛病)

【回复】多活能取得更多成就也不好说,曹丕军事水平明显不如曹操,还有生前就已经向门阀妥协了之后情况也只能继续恶化下去了
【回复】回复 @白枫殇 :不见得是自然短寿,当时上层流行什么五石散这类,玄学也风行。
【回复】回复 @白枫殇 :曹睿好像不是一般的好色。。。
世界本无情33:
曹操孙权刘备,感觉后人问题上,曹操最好,刘备次之孙权最次,其实刘备玩不出啥花就3个儿子,死时最大的才16,其他的太小了,孙权硬生给玩成了烂摊子,[笑哭]

【回复】回复 @郑秀晶 :我感觉不可以,刘备第一人选一直是刘禅,除非刘永比刘禅强很多,刘备死时一直看不出来,因为太小了,全国上下都是刘禅为第一继续人,换人除非刘永妈妈,他们扶上去,和诸葛亮废帝,否则刘禅帝位一直很稳
【回复】其实次子刘永那时候应该可以继位的。就是描述的太少了不知道怎么样。 三子刘理太小了就不提了。
作死超能:
曹彰才是最可惜的,几个后代里面武力巅峰,为了给曹丕让路,只能去当富贵王爷

葫芦岛历史哥:
曹植就应该来个玄武门之变[滑稽]干掉曹丕[滑稽],让曹丕走隐太子的路[滑稽]

【回复】李世民:关键我已经魂穿刘禅了呀[吃瓜]我又不会分身术[嫌弃]那就下辈子魂穿曹植,累[捂脸]
哈喽哈瓦蚁:
以下选自如懿传小说 嬿婉伸着手指,在松软的棉被上一道一道慢慢划着,指甲划过娇嫩的蚕丝有轻微的沙沙声,她在乌定定的夜里睁着眼,发出骇人的光芒,“世间事未必都周全到万无一失,但有三个字便够了。那三个字,便是‘莫须有’。”   “莫须有?”   “对!莫须有,或许可能有。因为人的疑心胜过一切铁证如山。因为只要他坚信,便一切坚不可摧。但如有了疑心,疑心生暗鬼,哪怕无事也成了是非。历代以来,死在‘莫须有’三字上的,还少么?”   春婵不解,“小主这么说,只消那双如意云纹的靴子便可让皇后和凌云彻说不清道不明了,何必还扯出八阿哥的事!”   “皇上最恨有人在太子之事上作祟。这些年皇上最看重永琪,眼看着一定会封为太子,若知道皇后这么多年对永琪都只是虚与委蛇,以求依傍,又为了永璂连永琪也不放过,那么皇上会作何感想?这件事便传了出去,叫永琪和皇后生分了母子之情,那本宫也净赚了!”

子遠欠你一仟:
我觉得应该是曹昂死后,曹操看不上曹丕,觉得他不适合做继承人,因此一直在物色新的人选,先是曹冲,后是曹植,奈何曹冲早夭,曹植就是一纯文人性格,不适合搞政治。最终不得已还是推了曹丕。

显眼包大美:
曹植文100,武50 曹彰武100,文50 曹丕文75,武75 是我我也选曹丕,当皇上还是别太偏科的好

哈喽哈瓦蚁:
有一说一贾诩真的牛逼,这种人就是属于自己把水搅浑了然后下去趟,上了岸以后,衣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没沾一点水和泥,而且还善终,牛啊

岭上开铳:
杨修的小聪明和贾诩的大智慧成鲜明对比

知识分享官 曹植 曹操 司马懿 曹丕 历史 三国 杨修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