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剧情】红楼梦 33(1987)【欧阳奋强/陈晓旭/张莉】

作者: 迷影社分类: 国产剧 发布时间: 2020-06-12 12:00:06 浏览:3449965 次

【经典/剧情】红楼梦 33(1987)【欧阳奋强/陈晓旭/张莉】

疯蜘蛛Illusion:
宝姐姐的演员张莉在节目上说,她有一次去见晓旭,临走的时候晓旭想留着她再说说话,但当时宝姐姐不知道她病了,留下遗憾,多年后宝姐姐哭着回忆说:“当时太大意了没注意到晓旭的意思,剧里有一句早知她来我就不来了,没想到今天真的来不了了。”[大哭]

【回复】她那时候的样子是真的很难过,快要哭出来还要憋着的样子,而且她每年都悼念晓旭。她俩关系是真的好,唉
【回复】回复 @颜希夕 :她俩当初一个宿舍的,而且这个版的宝姐姐当初试戏的时候一直都是在试紫娟的戏(她俩试戏的时候就一个宿舍) 后来导演看上她让她最后演的薛宝钗
【回复】早知她要走,我就不走了[大哭]
折木声烦:
能在b站看固然是好,但希望弹幕、评论都能友好一点,在红楼梦这里开撕或是辱骂人物,会破坏很多人的情怀的。

【回复】看了一点八卦营销文就在红楼梦里浅显的标签化撕来撕去,那可真是侮辱红楼梦。
【回复】借楼希望大家少一些吵架的弹幕,包括但不限于:林粉薛粉互撕,莫名辱骂袭人妙玉,和前面的弹幕吵架(善用屏蔽,你就算怼他他也看不到是不是)
【回复】本来不开弹幕的,看了这楼,看弹幕就想看看能有多无语的弹幕。结果证明不听劝的后果很严重,心里很受伤[大哭][大哭][大哭]
小小小蜗abcd:
掉包计对每个人来说都太ooc了,把主角一下都恶俗化狗血化了。老太太放在心尖上宠了八十回的亲外孙女,突然就不要了放着她自生自灭。宝钗是个聪明人,早都明了宝玉黛玉的情意,先不说她本就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是品行高洁之人,就单说从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之后她和黛玉的情意,“钗黛合一”她跟黛玉何尝不是知己,宝钗怎么可能在明知黛玉病重的时候还选择嫁给她的心上人夺去她生的最后一丝希望,宝钗怎么肯答应这样的事。如果她那样做了又怎配列为十二钗。 宝玉那样心心念念的姑娘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是被宝玉亲自断了,哪怕是浑浑噩噩的状态也是对宝黛爱情的背叛,更不要说后面还写黛玉死不久之后宝玉就对宝钗动心了,前面八十回要动心早动了,结果前面没动心,反而黛玉死了,他明知自己的婚姻直接促成了黛玉的死的情况下他对宝钗动心了??这是什么狗血小说桥段?宝玉多情但他对黛玉绝不可能渣,宝钗圆滑世故但绝不是绿茶! 更何况宝玉是反抗世俗礼教的化身他怎么可能真正接受礼教给他安排的姻缘,他怎么可能这么快妥协又爱上宝钗?要真爱上了红楼的立意还有啥啊主角直接向世俗礼教妥协了还反抗个啥啊?就真成爱情小说了呗。 掉包计对宝黛钗贾母恶意都太大了,宝钗就算嫁给宝玉也绝不会在黛玉活着的时候,贾母在最后都应该是爱着黛玉的,而宝黛的爱情是悲剧但不应该是以这样恶俗狗血的结局悲剧,他们的爱情应该是干净的,是他俩对于封建礼教反叛的直接体现,应该是世俗礼教下的牺牲品,应该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男女悲剧的浓缩,而不是这样的流于俗套充斥恶意。 人生一大憾,红楼未完。真想看看曹公笔下的结局。

【回复】你说得对!我小时候看的版本就是程高版的书,那时候看了很多遍,虽然那时候很小但是还是不理解为什么最后凤姐和贾母那样对黛玉,凤姐之前揶揄宝黛二人说明她不是不知道两人情意,贾母失去女儿之后对黛玉也是真真切切的疼爱,这俩人会使掉包记我就觉得不对。而且薛姨妈怎么会那么委屈自己的女儿,我看的书里写只用一顶小轿抬了进去,一不合礼节二不符合人设,薛姨妈应当是很疼爱女儿的怎么会这么委屈她,而且之前她也有撮合宝黛的意思。再说宝姐姐,她最知道宝黛的心意了怎么会这么就同意嫁了[大哭]她给黛玉送补品给两个人创造机会,她怎么会就同意了[大哭]
【回复】回复 @山海顾野 :我都还记得,凤姐有一次跟林黛玉开玩笑说"怎么不嫁到我们家做媳妇?"说明王熙凤是希望林黛玉和贾宝玉在一起的,可是后面续写的版本,确是王熙凤提出让薛宝钗和贾宝玉成亲,而贾母也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回复】就是! 那个姓高的就是在胡编乱造,我觉得宝钗虽然的确有心计,但是她绝对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她真的是姓高的笔下那个绿茶,那她连金陵十二钗都不配进! 还有,自始至终宝玉心里都不可能没有黛玉,更不可能去爱别人
感觉有名字会中奖:
林妹妹是来还泪的,泪还尽了就走了,所以我总觉得她应该不是带着对宝玉的遗憾走的,很多版本呈现的基本都是黛玉爱而不得抑郁而亡,虽然也能逻辑自洽,但是我总觉得还泪还泪,还完了应该是两不相欠,然后各自走向自己的命运。如果妹妹是爱而不得抑郁而亡,就成了宝玉欠黛玉了,还是没还完。

【回复】没错,正解。 还有她的死,我觉得都没对上“冷月葬花魂”这个意境
【回复】回复 @鬼面戒 :宝钗的结局也是怎么也对不上,还有湘云,妙玉,只能说,作者写得太奇特,不是他自己写到最后,都不知道是怎么安排的
【回复】红楼里人人都是求而不得,无论富贵高低,皆是心愿难遂,这正是人世间的苦乐。绛珠为还泪而来,便是不带感情只为报恩,可这人间的事又岂能顺心,泪还尽了,却又生出了缠绵难清的情债,也许下一世下下世,三生三世神瑛和绛珠也不能真的还清,这不便是人间情缘的真意了
心炉铸剑:
个人认为87版安排比续版好,续版黛玉死的不甘心,87版是黛玉以为宝玉有噩耗忧惧死的

【回复】我也觉得,潇湘妃子这个典故就是娥皇女英听闻舜的死讯后撒泪亡故
【回复】87版的林黛玉听闻宝玉死了,是怀着爱而不得的遗憾走的,没有怨恨。很多红学家反对程高版宝黛结局的重要原因就是让林黛玉怀着怨恨溘然长逝。
【回复】回复 @万世仙草 :我宁愿相信这样,总不至于是含着怨恨走的,此时定是对宝玉的忧思更甚
凌凌漆的扇子酱:
判官:“此间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 贾宝玉:“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 判官:“故人是谁?” 贾宝玉:“姑苏林黛玉。”

【回复】回复 @白莲女团C位小秦氏 :程高版的后四十回宝玉听闻黛玉死了,魂魄出天到阴间找黛玉遇见判官时说的这一段话,判官最后也说了黛玉不在这里
【回复】黛玉死了不是应该回天上吗?怎么是阴曹地府?
【回复】可惜,这个是程高本的续,本不是红楼梦的真正结局
小小小蜗abcd:
高鹗续写的四十回里最让我气愤委屈和意难平的就是老太太到最后对黛玉的无情,崩的太厉害了。老太太就一个女儿啊,曹雪芹通过王夫人的口写过贾敏在的时候是怎样的千娇万宠金尊玉贵,黛玉是贾敏唯一的孩子啊,是老太太唯一的亲外孙女,且样貌品行各个都好,宝钗再好也是王夫人的亲戚,和贾母一点血缘关系没有,她怎么可能舍黛玉而选宝钗啊!!我相信曹公写的结局里老太太在最后也会护着黛玉的,直到她护不住了。感谢87版给黛玉的结局,起码在这个结局里,隔开宝黛的没有亲人赤裸裸的抛弃和背叛,老太太在最后也是疼林丫头也是爱她的,宝玉也没有被迫瞒着林丫头娶宝钗,他们的爱情到最后也是干净的,隔开他们的应该是封建时代世俗礼教的悲哀,而不是那些腌臜的利益算计和人心凉薄。

【回复】个人感觉原稿中应该是林黛玉死在贾母之后
【回复】回复 @离魂离魂 :而且就判词和之前的伏笔能看出来黛玉可能是吊死的 虽然我自己都不太愿意相信
【回复】回复 @米柚大人 :吊死的就别乱说了,玉带林中挂就吊死的,金簪雪里埋难道是冻死的
Arialyuna:
柳絮 作者 陈晓旭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将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海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至今我仍记得这首小诗,灵气才情透纸而出袭人面来,晓旭不只是剧中的林妹妹,更是我梦中的林妹妹,悼念难释,孤怀自嗟,我为林妹妹一大哭

【回复】同为妹妹一哭。小时只觉得红楼哭哭啼啼不爽利,不愿多看,没想到成年后捡起来就放不下了,陆陆续续看完书再看剧,只能感叹敬仰。再去翻看拍摄时期的各种花絮,各种新闻,了解剧组众人之后的生活,最让人心疼的还是林妹妹,还是晓旭。她在节目里说她最开心的还是观众称她是林妹妹,我却不敢想她是怎样从这场红楼梦里慢慢醒来,回归生活。愿绛珠仙子回到三生石畔后再无烦忧,愿已经西去的晓旭永得安息。
【回复】虽然,但是我还是要说 晓旭写的是大地的角落,不是大海啊
血の十字架: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林黛玉去世和薛宝钗结婚同时进行的版本,使了调包计,宝玉直到揭开盖头才知中计,悲喜对比极其明显,后来找不到了,不知道可有大佬知道是哪一版?

【回复】小时候87版记得黛玉是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去世的,身边小伙伴也都确定是87版,有网友说是当时87版拍了两个结局,现在看不到了
【回复】我记得还有黛玉死之前喊“宝玉你好————”的剧情,记的特别清楚,黛玉当时滴表情语气都记得,但是现在怎么都找不到了
【回复】我也记得这一段,还有宝玉中举,跪别“贾政”。很多人都以为记错了,但这么多人记得有而且有人很肯定应该是拍了双结局的。
你再走一步试试:
黛玉这样的结局我觉得最干净。调包记我小时候看过,但是后来就没有了,个人不喜欢那种结局。林妹妹还完泪应该是怎么来怎么走,和宝玉互不拖欠了。质本洁来还洁去。

【回复】对,我也看过,一堆人说我们记忆错乱,难不成这么多人都记忆错乱?
【回复】我也觉得,这个结局最好
【回复】我也看的是那个结局[笑哭]
自闭的河道蟹:
这集袭人找王夫人建议去请示元妃定下宝钗。这一段按剧本是麝月去的,但是麝月的演员被剧组开除了,只能让袭人来说。而且按照原剧本此时的袭人已经为了宝黛私会主动背锅被王夫人万般不舍的撵出去了,并说出“好歹留着麝月”(还原脂评)。因为资金支持等多种原因87版后边并没有拍完整(感兴趣的建议网上找一找,这是红学家一块研究出来的结局部分,可以说是很珍贵的续本了)。本来就有很多人觉得晴雯是被袭人害的…(建议多看看原著和脂评),而这段直接破坏老太太定下的宝黛婚事更是让人觉得“坏”。观弹幕多有唐突袭卿者,实属不忍,以为多有不知实事或未曾阅原著而从剧中度人者,着此文示之,望诸君思之。

【回复】是啊,还因为宝黛私会,怕坏了二人的名声,背黑锅自请出府,剧本写的是真好啊
【回复】其实这里剧本的设定是不合理的,不管是袭人还是麝月,丫鬟们没有资格去插手主子的婚事,且赐婚是脂砚斋批评过的烂俗套路,个人不太喜欢这段情节,而且还是按在了袭人头上,本来袭人背的锅就够多了,唉……
【回复】我觉得这个剧本也有点牵强……麝月在前八十回并没有交代能混到袭人那样对王夫人说关于宝玉婚事这种级别的建议,而且也没有任何对宝钗的倾向性,她去说这种话,既没有足够的动机也没有充足的条件。宝黛私会袭人又怎么能背锅呢……
笔芯er:
前排提醒,这里是阿b买的部分未删减版,里面有41分处下人议论宝玉婚事,60分处宝玉回忆,但删减了焚稿断痴情时和紫娟的对话[大哭]宝玉回来大哭满园找林妹妹。这些经典每一秒都是珍宝![大哭]为什么要删啊

【回复】回复 @g27769614 :找到一个up主上传的高清修复版,画面完整(有手写字幕),而且剧情比b战买的这个版本完整些...https://b23.tv/Drq3g2t
【回复】回复 @人生如孟msg :我的也不是完整版,只是有些片段不同,原画高清无台词的。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App,操作更方便哦。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cYtO3rN1hGPGUHkfIl-Q 提取码:c9o6
【回复】2023年看的,满园找林妹妹应该是加回来了
忧郁的斯皮尔德:
早知他来,我就赶紧来了[热词系列_泪目]

【回复】她曾说过:“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如今她真的不来了[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早知他来,我就不回去了[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少年北顾惟愿君安 :呜呜呜晓旭
夏禾smy_:
弹幕怎么全再说黛玉哭的莫名其妙什么的,你们想想,就不说那个年代,就说现在,你们家本来有钱突然家道中落了,你零花钱也少了,从小一起玩的姐姐妹妹接二连三都死了,你喜欢的青梅竹马也不知道在世界那个边边角角呆着呢,你自己本来还身体不好,你会好受吗,更何况是林黛玉本就多情伤感的人啊!

【回复】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黛玉在贾府没有能说心里话和替她做主的人,黛玉深爱宝玉,而且是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这种爱意也越来越深,这个从紫娟的态度可以看出。再加上晚上睡觉一只做不好的梦,心焦忧惧
【回复】而且黛玉父母都去得早。她好难开心得起来
【回复】对啊!哭是人类伤心的情感,要是遇到烦恼连哭都不许哭,那可活生生把人憋死了。
水晶漂流瓶-:
其实不明白为啥骂宝钗,看完这集感觉最无情的是这个贾府里那些人,黛玉病成这样,贾府都没人看过她一眼,反而是薛姨妈和薛宝钗两个外人在薛蟠闹了这么大事时还惦记她来探望她,好好想想有几个人能自己家里有难还惦记着别人的,就冲这个我也骂不起来她们。府里的人仿佛隐身了一样,黛玉走的时候孤独的让人心惊。 而且我感觉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事主要怨王夫人和袭人,是她们一手促成的(只从这个剧来看),薛姨妈薛宝钗根本没做什么,而且总说宝钗冷酷无情也挺偏见的,除了滴翠亭那个事做的不太地道以外,整个剧没看出来宝钗伤害过任何人,反而尽量体贴周全,被怼了也会忍着,弹幕里骂的太夸张了,这剧里比宝钗冷心的人可太多了。 凤姐比宝钗狠毒的多,惜春也比宝钗冷酷的多,剧里的男人们做的缺德事更是数不胜数了,但是这些人骂声都比宝钗少,大可不必因为宝钗对宝黛的恋情有威胁所以才对她如此偏见。

【回复】宝钗太难了,自己家都凌乱不堪的时候还抽岀空来看颦儿,世人总是带有色眼睛看她,如果说宝钗为了救哥哥嫁宝玉,我理解她,只知道一味的说她这不好那不好,谁能考虑她的左右为难,一边是亲人,一边是朋友,而且她和林妹妹的婚事岂是她自己能做主的。
【回复】回复 @大女不当嫁 :弹幕里说宝钗跟林妹妹抢宝玉的把我给笑死了。宝钗自己都不一定看得上宝玉呢。
【回复】平常和她玩的人 也都不在了 王熙凤本人也病了 所以根本不可能再有人来看她
Reina_丽奈:
愁眉不展,清泪两行。 多愁善感,心性悲凉。 善作好文章。 狂风飐暗香,烟雨湿画梁。 却幸佳人早亡,何堪世事动荡? 倒不如自归去,不思量[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第一次读到黛玉焚稿断痴情真的很难过,为妹妹哭掉好多眼泪。后来再读,突然就释怀了,以妹妹的性子,早点离去也是好事[大哭]于是就写了这么一首词(虽然也不能算词,要平仄没平仄,要词牌没词牌,就是押了个韵脚罢了)
【回复】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听奶奶讲故事,她每次讲的都是些名著或者野史,我听了觉得特别有意思。我奶奶是十分喜欢、惋惜黛玉的,受她的影响我从小就对林黛玉也很有好感。尽管小时候不懂,但咿咿呀呀学着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时候,就觉得她一定是一个非常漂亮非常有气质才华的仙女
弹一半的琴:
哇哦,终于可以在b站看红楼梦了,就是心疼以前那一大堆弹幕

【回复】回复 @弹一半的琴 :下载到一个文件夹,播放视频的时候播放器右上角三个点那里有一个字幕选项,添加文件夹就行了[大笑]我经常看以前的弹幕,大家都是人才
【回复】回复 @靓靓潜潜 :不太清楚,有些人可以搞出来,我就从某大佬手里保存了以前B站87版红楼梦和陆小凤与花满楼的弹幕,就是不知道怎么用[doge]
【回复】回复 @靓靓潜潜 :以前是私人传的吧,估计弹幕留不下来了
莲子亲:
感觉这一集的剧情为了表现封建礼教对宝黛的迫害,有点故意把部分角色往坏处写了,也造成了王夫人听丫鬟的、元春违背祖母和宝玉的意愿强拆宝黛等不合理之处。 如果把情节顺序调整一下,改为:听说宝玉快要回来,薛姨妈先为宝黛保媒,贾母让黛玉和宝玉定亲。黛玉因喜事病势稍有缓和,马上就传来宝玉翻船的消息,大喜骤变为大悲,于是一病不起。宝玉回来时,已经和黛玉天人永隔,贾母、宝玉悲痛不已。此时薛蟠出事,宝钗不能入宫,因薛家形式不妙,薛姨妈求王夫人让宝钗尽快嫁给宝玉,免受哥哥牵连。但黛玉刚去世,贾母、宝玉无心办婚事,于是薛姨妈求王夫人让元春赐婚,元春碍于母亲和姨妈的恳求,加上本就欣赏宝钗,于是为宝钗宝玉赐婚。 这样的顺序下,没有哪个女子是坏人。黛玉从始终悲伤,变为曾有过短暂的幸福,只是败给天意弄人。宝钗也不必插足宝黛爱情,而是变为妹妹死后姐姐替嫁的正常关系(古代妻子死后娶妻子的姐妹续弦是正常情况,苏轼的两任妻子就是堂姐妹)。王夫人和丫鬟不必当阴谋家,元春也不用被当枪使。 曹公写下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红楼梦》,是为了记录下一个个美好的女子。如果非要将书中女子想象成阴谋家、恶毒女,恐怕有违本书主旨。

【回复】这个顺序确实合理,也更叹造化弄人了
【回复】其实元春给金玉良缘赐婚,也是出于挽救贾府的目的,这其中涉及很多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
【回复】这样确实比较符合人物性格
太阳今日罢工: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微笑][微笑]

【回复】程伟元与高鹗是负责整理,后四十回是谁续的并不知道。但他们把红楼梦以完整的形式120回保留下来。如果程高本不合理,87版红楼梦编剧们应该都丢掉。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87版红楼梦也有不当之处。怎么说呢,将87版红楼梦剧本与程高本合起来看,择其善而欣赏为佳。[奥比岛_击爪]
【回复】回复 @相月石榴 :那个是当然的了,虽然续书很垃圾,但是还是保存了相当一部分原来的情节。这个书之所以能补在红楼梦前80回后面,就是因为他是清朝到民国最好的续书了。
【回复】回复 @相月石榴 :程高二人我认为是最有可能看过原著的

古装 马强 红楼梦 剧情 87版红楼梦 陈力 苏可 王羊 杨俊勇 陈阿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