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华语音乐走下坡路是必然的?采样到底是个啥?都是小孩唱吗?

作者: 阿张RayZhang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3-11-23 19:46:09 浏览:532396 次

为什么说华语音乐走下坡路是必然的?采样到底是个啥?都是小孩唱吗?

宇宙超级大宝贝儿:
老哥能不能搞一期 华语音乐 好歌好专辑推荐? 那种普及度不是很高 但编曲技术音乐性很强的 民乐融合 爵士啥的 给大伙上点硬菜啊

【回复】Hopico都是这样的视频,推荐国内外新的好的音乐,视频底下仍然有很多高赞评论说着:“这太小众了”或者“还是老歌好听”🤷‍♂️
【回复】有人比我做得好 不喜欢做 太累了
【回复】你觉得他愿意做吗,做完有流量吗,骂现在捧以前才是流量密码
MrSelf-Destruct:
我倒觉得华语音乐还是在前进的,当下可听的东西比之以往还是更多的,而且20年前所谓的神仙打架还是吹过头了

【回复】就像贫富差距,不过是精神上的贫富差距,精神富有的人做音乐一定是一直往前的,但是也是绝对少数
【回复】歌的品类扩展了是真的 但是和20年前相同品类的歌的巅峰水准下降了。 其实你只看阿张的ray评就知道了,越往现在,虽然还是满屏幕《难选》,但是真把03-05年的那些没赢的歌平移到10年后,就显然不难选了。
【回复】明显比20年前的差啊,近几年感觉也没多少好听的
dolangzon:
日韩有音乐榜单、打歌舞台、红白歌会、年末颁奖等,很多歌曲的火都是全民性的而非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就是大街上随便找个人都会唱;而中国现如今的音乐大环境决定了华语乐坛的一潭死水,就算是有好歌也没有传播途径,近年来很难再找到一首大街小巷能流传的新歌了,哪怕是一些烂到不行的抖音热歌你爹妈估计都没听过。音乐传播不够全民化是问题根本

【回复】确实,而且说起日本的全民性,他们从高中就有很多人玩音乐,组乐队,虽然也有很多人是瞎玩,但人家基数大,一年总会有一两个成功的,当然这里面大多数可能都是一首成名曲之后就销声匿迹,但他们一直都在给日本乐坛不停的输送着新鲜血液
【回复】国外音乐榜单是审美教育成功的成果罢了,国外b榜uk榜公信榜和国内网易云榜qq榜一样都是通过播放量来排的名。国内这些音乐榜单一直是网红歌榜,尽管这两年b榜和格莱美都成工业粪坑了,但在这之前为什么很多新人能通过这些方式成名,就又要说到国外唱片产业发达以及rym,pitchfork等乐评平台的兴起了..连台湾都能通过金曲奖和唱片产业保持良性竞争与新鲜血液,大陆落后了版本至少30年,各种榜单和奖项没有大众审美的支撑都跟笑话一样
【回复】回复 @糖糖宝宝2022 :我们国家每个学校也才一两间band房,总不可能好几个乐队挤在一起排练吧,除开学校以外,就只有大城市才能找到排练房了
五百雀林檎:
现在是正在实习教音乐的大学生,我目前的体验就是国内的音乐教育和氛围嗯。。。。。。当然我只看到了我带的几个班,只是一面之词。学生比起上课更爱上自习写作业,教唱歌也不张嘴,大家普遍觉得音乐没用,只是听着乐乐,这四十分钟比起唱歌不如写卷子写作业,说自己欣赏音乐可能被说很矫情。其实我觉得教材也要背点锅,教材上有的歌实在太老太旧了,别说他们,我平时也不怎么听,编排也是,看下来一头雾水(这个可能是我菜)。而且说到底音乐课要教什么呢......但我也还是个学生也想不出什么明确的东西,只觉得有时候挺无奈的

【回复】我的感觉是,孩子们不懂,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只知道写完作业我回家就能刷短视频了
【回复】感觉大环境鼓励孩子们读书,玩音乐算是歪门邪道了,所以音乐课会变成这样也算正常。
【回复】教材的锅我觉得更大些,小学学红歌,高中教材还在学红歌,我都服了。
叉叉鸽鸽:
调查了几年吧,大概是搞明白了其中的原因,这个情况其实不仅是在音乐圈,其他圈子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音乐圈看上去总体水平是在下滑的,但这其实是表象, 因为流行音乐在中国传播也就是上个世纪的事,上个世纪能常听歌的也不算是一般家庭了,经济水平不一般,那时候能做音乐的人也基本都算是先锋,审美质量自然有保障(也不是没有烂的,只是因为传播介质原因做的烂不容易火),而如今互联网的发达,让流行音乐的受众从小众转向大众,制作门槛的降低也让音乐制作从小众转向大众,只是大众刚吃饱饭都没几年,音乐审美自然是普遍不高的,再加上互联网上活跃的都是没什么阅历的年轻人,音乐圈的普遍质量自然就下降了,这种情况看上去是音乐圈现况,实际上是社会现况,作为个人,给朋友推荐好歌,作为制作人,做好歌提高群众审美其实就够了,听众水平提升是时间问题和民生问题。 至于有没有时间享受音乐这回事,实际上从建国到现在,能有空闲时间听音乐的人,一直都是少数,更别提制作的人了,真正有闲工夫的还是学生,但是学生也没多少能在毕业后继续深耕音乐制作的,只能说碰到好的音乐人,鼓励支持一下,就是我们能推动乐坛进步最实际的方法了

【回复】回复 @11510565757_bili : 不一样的,认真体验的内容跟随手放一边看个热闹的内容,要求不同
【回复】跟空闲时间有关系吗,电视剧和综艺更费时间不照样刷[思考]
【回复】回复 @11510565757_bili :有关系的。就像电影以及你说到的电视剧,甚至综艺,现在短视频以及B站上都一堆“xx讲电影”给观众总结概括。一集几十分钟的电视剧,一部几个小时的电影,可能给你压到10分钟甚至一两分钟内讲完,就这还有一大堆的播放量,许多人看得乐此不彼。假如每个人每天都大把空闲时间,谁还看这种
阿麦05:
碎片化的时间注定了现在人做事难以完全投入,不是不愿意,而是讨拒绝刚开始沉浸于自己愿意做的长事儿里,就被一个工作或者家庭电话拉回现实。不只是音乐,一切对美的鉴赏,音乐,画作,影视,乃至游戏,都做不到专注的体验。这是这个时代所注定的悲哀。

【回复】其次,请你说说原因和结果分别是什么。以及,日本人跟碎片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他们时间就算更碎片化,中国人的生活依然碎片化,重点不在于谁比谁碎片化,而在于我们不能阻止自己的瞬间变得碎片化。还有,开车听歌并不是沉浸式,因为只是作为开车时的消遣,听歌的目的并不纯粹。
【回复】有点感触 虽然是双休 但是周末仍在随时被领导call 居家办公 开一把游戏没几分钟 领导说有急事 刚躺床上五分钟 让修改材料 楼里说 再碎片化一周也有三小时 那倒确实 可惜我这三小时也是各种碎片时间凑起来的 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三小时 连看一部电影都会被打断 鄙人除睡觉时间 几乎全天电脑不离手 有幸体会过在KTV加班 在出租车上加班 在拍写真的半途加班等等……
【回复】前两年我可以每周末去学钢琴书法画画爵士舞,偶尔还健身,做手工,做饭。现在有时间,但是我周末两天只想躺着😂
KEKED0314:
做音乐的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结果做出来的东西还火爆了,当别人问为什么能做出来这么好的音乐的时候,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说“那些嫉妒我的人他们一辈子也做不出这么好的歌”。这算不算愚者千虑偶有一得。

【回复】回复 @HwangJack :广东话,博大精深?
【回复】本来就是广撒网,能火一个就是赚到[辣眼睛]
论萌Maki的重要性:
我反正这两年都去听日本和欧美去了,不过欧美这两年也有点下滑,不过也还行。日本音乐市场倒是感觉一直在稳步发展,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流派也以前很多了

【回复】回复 @tsamkong :难绷,谁家永乐大典记载jpop和jrock啊[笑哭]我都不知道你是串还是真爆典🌿多少逆天
【回复】回复 @论萌Saber的重要性 : 一眼串啊,狗头都挡不住了嘛[妙啊]
别来打扰我上进:
下坡就下坡呗,有什么大不了,对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根本产生不了一丁点影响。听歌的人百分之九十九根本就不会在意各国乐坛怎么样,华语不行听韩语,韩语不行听日语,日语不行听欧美,还有各种小语种,没歌听了就听老歌,马路上听到好听的就去搜搜,这才是常态。

【回复】人家是搞音乐的,你觉得不重要不代表别人也这么觉得
【回复】确实是,华语欧美听烂了最近转战jpop了不过每年台湾金曲奖还是有一堆高质量的歌曲的[笑哭]
【回复】鼠目寸光,这种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出来的。
二次元小黑子:
完了[大哭]被西方卡脖子了,中国音乐人要同心协力,突破西方封锁,发扬主观能动性,积极打造中国风的、有意义的、遵守核心价值观的音乐,让中国音乐再次复兴,让中国风吹满全世界

【回复】为什么日流和韩流那么成功呢?你看日本的流行音乐和韩国的流行音乐韩流最开始是抄袭日流和欧美流的还不是抄袭过日本和美国韩国的偶像产业是日本玩剩下的那个时候日本的什么早安少女什么的秋元康,杰尼斯事务所之类的,还有就是那个美国的流行文化不是有很多吗?都是复刻欧美的采样曲,采样了欧美的流行音乐,变成了韩流文化他们搞视觉特效和概念比较强大,还有就是hybe搞的全球女团选秀,在美国打造了个美国女团Sm娱乐尝试打造英国男团他们已经开始搞这个了,咱们呢还没有搞想好这些呢
你拨打的电话正在冲澡:
我就是小学音乐老师,学了十几年钢琴考的公费师范生,怎么说呢?我也是怀着一腔热情想让学生们去聆听音乐,走进音乐,但是他们的表现实在是让我很生气,基本都是明显很不重视这门课的,我也深知教材的弊端,民歌多,戏曲多。孩子不感兴趣,还有所谓的音乐鉴赏那些古典乐曲,西方浪漫派乐曲,根本无法聚集学生们的注意力。即使你再变着花样的讲,天天上课就是维持纪律,都让人头大。[藏狐]

【回复】多少会留下一些种子吧~我还记得小学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踏浪这首歌,当时觉得怎么这么好听;高中音乐老师带大家看了莫扎特电影,久石让的歌曲赏析,还有一些音乐剧,我都记忆犹新。我还是蛮感谢我的不同时期的音乐老师的。
【回复】我小时候音乐课 有点听不懂..也没有赏析能力 大了之后慢慢才对音乐感兴趣..
【回复】也不愿孩子,等啥时候生活条件特别好,没那么内卷了。差不多就能欣赏了[保卫萝卜_白眼]
塞伦浅吟小夜曲:
短视频时代,我们留给一首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回复】连看电影都变得匆忙,“五分钟带你看完xxx”,更别说阅读了[doge]
【回复】回复 @塞伦浅吟小夜曲 :之前以为大学以后能有很多时间读书的,开学买了一直想看的两本书,一章都没看完…心静不下来了
【回复】“能不能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抱歉不能❌”[doge]
我自愿出生的:
我觉得这也是要提高福利待遇等等的原因之一,为什么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动画那么牛逼,因为只有艺术创作不再是为了温饱,不用迎合市场,艺术家能吃起饭的时候才有可能创作出好东西。现下不谈流行乐,各个音乐种类我觉得都很浮躁,只想赚快钱。社会节奏太快,都没法沉下心好好欣赏什么作品。所以说这不是某个小集体团结就能改变的,这是整个的的问题。

【回复】回复 @-黒風- :怎么会和金钱不相关呢,贫民窟里能出现几个几个艺术天才呢?苦难是灵感源泉但是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这样啊。而且你都说了以人为本,那么对真善美的艺术追求就更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了(一些负面类型不算),饭都吃不饱了,大多数人到底是会去追求艺术还是忙于生计,你不知道吗? 而且当人不再需要为生活奔波,工作只是工作,不是生计的时候,才有可能沉下来享受生活,你的话太理想化了,人作为社会动物,是不可能不追求物质条件的。
【回复】回复 @-黒風- :苦难是艺术源泉之一,但是不能指望用痛苦教育制造出天才和艺术,人首先是人,才能是一个艺术家
【回复】给了充足的金钱和创作自由不见得总是好事,网飞就是例子,刚开始几年大家觉得被给到这些的创作者做出了很眼前一亮的东西。 现在这几年就是恰钱摆烂、极度个人化放飞自我了。 没那么有必然性。但到不了温饱线肯定影响很大
Mr没事做:
从不刷短视频,算不算做出了贡献[doge]

【回复】刷短视频从来不开声音[doge]
【回复】这是什么东西,我只刷b站
R1koTach1bana:
抖音对我来说唯一的作用就是看烧杯。其余时间上班听歌打游戏 下班要么打球要么看电影。[辣眼睛]

【回复】现在阿b也可以看烧杯了[吃瓜]不下载抖殷的理由加一
【回复】阿b现在烧杯也很多,看的我不亦乐乎[doge]
【回复】老哥实诚,不过我还是觉得b站尺度比抖音宽
理想国的农夫:
华语乐坛走上坡还是走下坡,对于乐迷来说根本就无求所谓,在全球化的今天,乐迷可选择的音乐类型太丰富了,欧洲的美国的日本美洲的非洲的古典的现代的等等等等这辈子你都听不完,所以,对真正的乐迷来说音乐就是无国界的,在音乐这个领域上乐迷就是一个世界公民。

【回复】没听过的就是新歌,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有音乐天赋听众的偏向技术展现,没有的听情绪韵味。 什么下坡路,无所吊谓,现实生活的纠葛你捋顺了吗?[傲娇]
【回复】回复 @过往莫忧 :确实,但其实你仔细想想,能因为想领会音乐的魅力而去学会一门语言,这不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么。我觉得确实好,不少人就是因为喜欢听点术曲,去学会了日语,实际上听Vocaloid的确实大部分多少都会点,喜欢听欧美就好好学英语,这个好处就更多了
【回复】回复 @一看就不是那种正经人 :光靠翻译领略不到精髓的,有些翻译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还会有二次加工,把作者的本意都改了;而且要跟唱的话发音气息都和中文不一样,光靠模仿很困难,最好还是能学会外语
库拉皮卡还没下船:
以前和up观点差不多,直到我听了一个叫键客行的up的观点我感觉挺有道理的,他说这种抖音快手短视频都有自己的受众,既然你自己听得不好听就说明不是你的受众,就像一个吃惯了五星级酒店的去路边摊吃还挑肥拣瘦的,最后说一句做菜的没未来了,感觉这样挺没意思的。

【回复】但前提是那些街边小贩影响不到五星级酒店的生意,可现状是那些垃圾口水歌占据了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实实在在影响到了优质华语歌曲创作者的生存
【回复】我觉得是经济问题,蛋糕如果够分,那没必要抢受众。说唱从18年开始是风口吧,听网络热歌的转到了听说唱。15年我在听的时候还没啥人,比如《带着梦想飞》现在也不算火过。审美挺筛人的,受教育的有古典素养,进一步说就是有经济实力。硬件发烧友肯定也不听这种热歌。所以自己给自己定位很重要,两边通吃不一定能做强
【回复】这话明显有问题,能不能接受烂音乐可以存在和认不认可是两回事。就像好莱坞商业片,漫威前十年也是爆米花,现在这几年也是爆米花,但这几年烂的不行

华语音乐 音乐 搞笑 说唱 音乐研究所 采样 编曲 中文说唱 Rapper 音乐玩家招募令第三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