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明军和北方明军作战差异

作者: 亦禅队中猫分类: 运动文化 发布时间: 2023-11-22 21:35:54 浏览:852892 次

南方明军和北方明军作战差异

白胡子老和尚:
其实当时有很多火器,三眼铳,佛朗机铳,叶公神铳,鸟铳,铁铳,铜铳,将军炮,五雷神机,一窝蜂火箭等等等等一大堆火器,但是很多将领并不相信火器,而且虽然改进研发这么多种类,但效果没想象中那么好。 那时候的火器拥有射程近,威力小,精度差,上弹繁琐,火药容易受潮等等缺点。 三眼铳曾经在北方骑兵部队非常流行(相对于其他火器),因为这玩意打完了可以当锤用。 其实明初,南方还有沐王英还搞出来三段射击,但到了明后期,反而对火器没有明初那么多运用。 尤其是北方骑兵对战。因为当时的鸟铳等等,最多100多米的射程,80多米弹丸完全不知道飞哪,50米外打不穿甲,50米内骑兵瞬息而至。 这也是视频里南北军队对于火器的作用不同的主要原因。 那时候虽然火器种类繁多,但多为华而不实,而且很多粗制滥造的产品,这就导致了从将军到士兵都不太相信火器,而且维护也费时费力费钱,还要有专门的人去做。

【回复】戚继光包括很多将领都很重视火器运用,一窝蜂等等,尤其到后来,明军车营战术更是重量级。 但是火器面对北方游牧适合打防守战,要是追击敌人火器就捉襟见肘了,加上北方超大纵深和恶劣天气,用骑兵效果有时候的确会比火器更好,因此需要辩证看待。 威宁海子就是典型的,明军日夜奔袭捣人老巢的经典战役,是日晚上就风雪交加而且很远,骑兵在其中的突袭发挥了很大作用
【回复】回复 @天刚刚是我 : 还有呢,这才是几个人,戚继光俞大猷之后,还有多少用火器的名将,这些人对于明朝历史占比多少,很多资料都可以证明,明朝火器有过被重用的时候,也有被轻视的时候。 种类繁多,粗制滥造这也不是我编的吧。比清朝质量好,不代表自身就质量好, 也不代表质量差是明朝的基础标准,只是做不好,没钱做罢了。戚继光不就说过,练兵实纪里写过,“惟有火器,是我所长,但火器又有病痛。”之后说的都是长枪的那些病断。 而你说的那些记录,你没发现么?其中大量的火炮,而不是火器,因为火炮差也是比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火炮差,但对比弓箭刀马,火炮的威力还是很大,所以用的很多。 对于当时的火炮功效和缺点,焦勖的火攻掣要说的非常清楚了。 其实要想说明朝重视火器,首推的就是朱元璋,明太祖实录记载的战术,“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他儿子朱棣首建了火器部队,神机营。 但之后呢?技术封锁,不许外传,不许民间研究制作贩卖相关的产品。逐年的封禁和压制,再加上少有外力能抵抗明朝大军,外在压力几乎没有,火器的研发工作一度毫无进展,其中的时间跨度非常大。 没有技术支持,加之中后期朝廷财政逐年压力增大,没能力做,也没钱做。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很多将领,没机会用,不喜欢用,不习惯用。
【回复】鸟铳确实叫鸟铳比较合适,那玩意只适合打无甲目标。想要破重甲还得用重型火绳枪这个威力大。
一朵云片:
北方明军:例行公事放一枪,打不打中无所谓砍就完了。 南方明君:奶奶滴,这子弹还没好,对面冲过来哩!

【回复】回复 @香泽花菜爱玩游戏 :例如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的幸存者,后任吏部尚书的李贤,他在《古穰杂录摘抄》中提及了正统朝明军火铳战法以及对蒙古骑兵的问题,虽然军中火铳手通常是列成三、四排进行轮射,但是蒙古军只要抓住明军铳手装放弹药不及时的间隙,便会骑马冲入阵中。
【回复】你以为只有一排?一般都是第一排打完退到后排填充然后第二排发射…一般安排三排就可以持续输出
【回复】真有刺刀普及是1700年,是线列中期的产物,已经到康熙时期了。
卧湿泥巴:
我个人理解是北方多平原,骑兵也比较多,等你装填完,骑兵也差不多冲到你脸上。 但南方不一样,大部分都是山地,你可以在山头拿着鸟枪去打山下的人。 而且你也不用担心人家冲到你面前,爬过山的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等你冲到别人面前,人家指不定枪都打两轮了。

【回复】并不是,主要是期明中都是剿匪型战争,火桶需要大规模列装才有效果,小规模打剿匪效果不大。
【回复】明军就是治安战打多了,打正规战就不行了。
【回复】回复 @明日早时 :明朝一直都列装火铳(不是火桶),无论抗倭剿匪还是外出海战,炮和铳都是必不可少的。
POY仆从军:
见过国内最像原图的全铁甲,其他的都一股子暴发户味

【回复】不过甲片没做叠加,原版叠加挺大的
【回复】回复 @李骏泽 :不至于,明代一套棉甲也就士兵三个月工资,这个贵一点也贵不到哪去
【回复】回复 @夜地精萨满 :神tm不值钱,布面甲是暗甲,铁片做手脚也是常有的事,贪起来也是巨额
账号已注销:
个人认为明朝南北军队的主要区别是:北方明军常年和游牧民族蒙古女真人作战且北方平原多所以北军比南方军队彪悍且更擅长骑兵作战,火器方面北军重视野战火炮快枪三眼铳火箭等较为落后的单兵火器(戚继光到北方之前)。南方明军面对的战事少所以很多时候都武备废弛战斗力贫弱,南方地形复杂所以南方军队以步兵为主,后期明朝南方军队经常和倭寇以及西方殖民者打交道所以战斗力相比明初算是有一定回升,火器方面南方军队接触西方人较多所以南方明军接触和普及新式火器的机会也比北军更多,南方军队在火器方面的发展比北方军队更好

【回复】南方要么海防玩铜炮打葡萄牙人,要么在西南杀苗蛮,要么杀倭寇水匪,用到火统的地方其实也不算多
【回复】回复 @旌言ax :南方明军打倭寇也没少用鸟铳,比如戚家军鸳鸯阵的变阵就有鸟铳手
【回复】回复 @快乐的吴子 :但是戚继光开始大力在全军搞火枪是到了北边防御蒙古有钱有权的时候,主打一个见人放铳火力压制
真心為你Shery:
北军凶残又狡猾,南军狡猾又凶残!😡

【回复】孔哥仁且义,孟哥义且仁
【回复】好家伙,信仰囧月二哥是吧
维sirrrrr:
同桌: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我:那能满饷吗? 相视一笑:不能[doge]

【回复】满洲粮饷可不是满饷[doge]
【回复】回复 @拳怪队友 :烂梗王,满清到处抄家屠城,你就很开心?
【回复】准确来说入关之前都是抢劫分配。↗ 入关之后收兵太多明朝军队。导致也有断断续续的欠想。
吞吞敏和敏敏吞:
"北兵不耐烦剧,执称快枪三眼铳便利过于鸟铳,教场中打靶,鸟铳命中十倍快枪,五倍弓矢,犹自不服。"此戚少保语也。

【回复】就这一句嚼没完了,人戚继光去北边也练快枪三眼。北军骑兵不要三眼难道用鸟铳?
【回复】回复 @凤-雏-庙 :明军一辆25人偏厢车就有两门2.6磅野战炮,六把三眼铳,两把鸟铳都是补充火力用的。 北军一个车营的256门弗朗机野战炮,16门灭虏大炮才是火力核心,鸟铳算个卵子。 “三眼快而不准,鸟铳准而不快”,三眼铳最短也有三十厘米,是和燧发手枪竞争的,不是视频里的短四眼号炮,明白不?这玩意甲午战争日本人缴获了一堆,没有杀伤力。
【回复】回复 @罗苴子 :北军又不是只有骑兵,而且戚继光的车营以鸟铳为主,而不是三眼铳
宅魂金毛:
[doge]问题关键不是什么南北差异,而是不满饷啊!田地被侵占,粮饷被克扣,武备自然松弛,卫所和募兵熬到最后,都是三天饿九顿节奏

【回复】回复 @莫命花开 :后金舍得画饼,反正是别人家的东西,直接许诺封赏就行了[滑稽]事成之后封你为镇南王,平南王,平西王[滑稽]。大明既得利益者太多,都是有主之物,沾亲带故,连军饷,更不用说封赏了
【回复】去后金,饿得更厉害[doge]
【回复】回复 @莫命花开 : 任何一个文明发展到后期,都是利益集团紧密抱团,皇亲国戚,地主豪绅,形成紧密利益纽带,不纳税,收纳隐户,谁也动不得,都是沾亲带故,会集体攻击你,比如王安石张居正要改歌,一个被罢相,病逝,一个死后被抄家。 收不到大户的税就只能拼命收牛马的,牛马负担加重,破产为奴的越发多,税又更重的压在剩下的牛马身上,恶性循环愈演愈烈,也歌改不了,只能等别人来了。 李自成起到这样的作用,把明朝王爷的地和银子拿出来,但是后面没打过后金,后金后面也进行了清缴欠税,分土地,探花叶方蔼欠了一文钱没交,被革除功名,留下个探花不值一文钱的典故。新上位的集团和旧有的集团没有利益纽带,下手自然毫不留情。 明治维新也是如此,幕府打不过列强,又占着位置,幕府大佬井伊直弼要收回幕府周围十里的土地,结果很快黑料满天飞,被迫下台。改歌不成,只能武装倒幕了[滑稽]爱国志士刺杀幕府高层,随后长州萨摩打出大政奉还,尊皇讨奸的旗号,在战场上将不服的全都灭了,还政于天皇,实际上也相当于改曹换代。废藩置县,版籍奉还,废除诸侯,收回诸侯土地,武士一年1500万两银子的俸禄,和八旗两千万一年差不多,下废刀令,废除武士阶级,不发这份钱了,重新丈量分配土地。 明治五年,土地税占全国收入二成,明治十年,土地税占八成,真论修园子,慈禧也比不过[滑稽]明治皇居是明治维新以后盖的,比紫禁城还大,江田岛海军学校,海军在霞关的大楼,一块红砖二两银子,但是此时有新朝红利,新上位的集团个人能力普遍较高,利益纽带还没形成,各层级的损耗少,能收上来钱,能办大事,西化没阻力,诸侯和武士都被打服了,不敢反抗。 大清西化失败,是因为西化本身就触动了利益集团的利益,比如士人集团,全面西化,科举以圣人之道选拔人才的合法性就没了。历朝历代都这样,要动利益集团的蛋糕是最难的,而最后没办法就只能暴力解决了[滑稽]把不服的人全都解决了,也就没有问题了[滑稽]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滑稽]
冷兵器入门者:
全铁甲不止南军用吧,我记得长城出土过疑似全铁甲碎片的。

【回复】长城博物馆就有一件板甲胸甲
【回复】嗯,北边有一件胸甲文物
【回复】北方那套不一定是全铁甲,全铁甲是晚明的产物,在北方装备的概率不大。但是明朝军队也有一种身穿布面甲,然后再叠一个大片甲叶的胸甲的穿搭。
卖死星的小女孩:
其实也不是 北军有个习惯 把大炮藏在第二排 然后接战前第一排精锐突然闪开,然后大炮贴脸喷[doge]

【回复】后面戚继光接收北军,改了改战术,直接让人缩在战车后面,使劲开枪开炮[妙啊],以至于蒙古人直接不在戚继光的辖区里转悠了,导致戚继光去了北方之后几乎没战功[笑哭]
加达里统合部战忽处长:
兄弟们,明日校场领饷,切记不要着甲[doge]

【回复】回复 @_北辰破军 :咋这事不是代明干的?
【回复】回复 @_北辰破军 :没有这事散了人心军心,两亿帝国会被二十万部落剃头?
唐装剑侠:
中晚期北军精华不是都在家丁吗。精锐骑兵。

【回复】中晚期明军已经有燧发枪了,只是可惜天时地利人和都要灭明朝[笑哭]
【回复】回复 @Ppa1204 : 晚期大萌军队其实势力还是凑合的。但是因为长期战争养蛊养出来的八旗战斗力太离谱了,以及大萌整个统治能力已经近乎崩溃。导致正面打不过,也没法靠换血换死。反倒是大萌自己内部先崩溃了
【回复】回复 @Ppa1204 : 少量装备,当时财政压根支撑不起。同时期欧洲中东已经大规模列装燧发枪了,唉,大落后咯。
匿名的怪叔叔:
南方人很精明,能开枪绝不近战。 北方人很憨憨,直接乌拉冲锋。[笑哭]

【回复】和性格没有太大关系,完全是作战环境导致的,而且火铳质量也就那样多次发射不太现实。
【回复】北军:还放什么铳!首级军功要被骑马丘八抢完啦[惊讶] 南军:土匪草寇首级奖赏才区区不过两年工资犯不着玩命[滑稽]
【回复】北军用三眼铳的目的是为了引诱蒙古人冲上来,好噶银头报军功[嗑瓜子]不用鸟枪就是因为怕把人远远打死了抢不着尸首
月见老哥的日常生活:
北军估计是连着骑兵和火枪手,刀盾手,长枪兵一起去和敌人厮杀起来了

【回复】其实就是看家丁队打的好不好,其他的普通军户军队,就没眼看
【回复】回复 @桦树林的守候 :毕竟军饷都扣了一大半只能苦一苦卫所兵 养一些自家的私兵家丁去拼命
艾尔海猫:
明初时期南北军差距并不大,明中期之后开始差距变大,南军很少参与对外战争,只在内陆护送航运,主要敌人是山间的盗匪和水域的贼寇,而北军的敌人却是对中原虎视眈眈的草原劲旅,因为北军装备精良,加上很多士兵都是出自苦寒之地,苦寒之地更能出敢战之士,辽东军的火器火炮和西北军以长枪铁骑,都是外敌难以逾越的高山。

历史 军事 火器 作战 明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