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上来啊”

作者: 汐露霑衣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3-09-17 23:31:17 浏览:778892 次

“王佳芝,上来啊”

溜圈耶:
电影里已经很甜了。电影里易先生多少对她有点感情的。原文里易先生对王佳芝几乎没有感情,甚至王佳芝死了之后他还感到一丝得意,得意于自己人到中年了,魅力竟然还大到有女人愿意为他送死。

【回复】回复 @只卖跳跳糖 :作家们,尤其是对生活研究的特别透彻的人,总有一种刻薄的真实感。
【回复】小说很符合真实男人[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只卖跳跳糖 :张爱玲对男人的心理是看得特别透彻的,有些人说张爱玲小资只会谈恋爱的话,那就是根本没看过张爱玲的原著,看完她的原著会觉得要寡一辈子了[笑哭]
此间少年眷风烟:
她在喊“快走”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再也走不了了。 她的生命是有多少凉薄,才会惦念那一点点戏里半明半暗的莫辨情意。

【回复】回复 @快乐的林小北 :更可悲的是,在张爱玲原著里,易先生甚至不爱她,而是单为自己这把年纪还有人格魅力吸引美人舍身为自己赴死自得,电影里至少是有痛心的,对佳芝来说算是难得的温情[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此间少年眷风烟 :没有那点爱,那就真的让人意难平了,会让人无限心疼这个缺爱的孩子。
知君のsoulmate:
剪得太好了,眼湿 王佳芝这辈子太苦,亲人同学直属上司,没谁真的暖过她为她付出为她着想过,家国大义下竟却多得是阴暗歹毒的人性,“爱国”很容易,爱具体的人太难。易或许也没有真的为她想过,但他听天涯歌女落的泪、珍视般看她戴上戒指说那句“你和我在一起”、王佳芝死后他沉靡抚摸她留下的床单褶皱、两人在性里传递的体温和权力逐渐改变的性模式,李安改得太好太温柔了,他不忍王佳芝纯真一生却悲哀到底,他让易先生真的为王佳芝痛过、哪怕只有几个时刻,但在飘零的时代,他们一起悲哀一起空虚无力过,在共享悲痛和空洞中,他们得到了彼此的一点理解、一点相惜、一点真情,也就没那么空洞了,无怪佳芝冒险放他走。

【回复】还有很讽刺的一点,邝裕民一开始鼓舞大家所引用的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汪精卫还没变节时蹲大牢作的诗。色戒这部电影真很值得细品。
【回复】回复 @解刨台上的真理 :怎么说呢其实爱从来不分格局,她遭受了这么多蒙骗没理由再选择把最后一点希望都奉献出去了。该责怪的是世事不公而不是他们的无力选择,历史的重担不可能让一个人来承担
【回复】回复 @解刨台上的真理 :问题看了整个故事,这群学生最开始就是被利用的,易都准备投诚了,所以王佳芝她们本来是不用卷进来更不应该为了这个刺杀丢掉命,与其是王佳芝的提醒害了同学,不如说一开始老吴就没打算让几个学生活
取鱼河鲂:
“还杀不杀,再不杀就要开学了。”是这部电影最震憾我的一句话,它把这群学生的无知、莽撞暴露无遗。王佳芝是悲剧的,作为一名战士,她没有受过训练;作为一名学生,她还未能用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作为一名爱国人士,她保卫祖国的方式过于儿戏。所以,她最后为自己的无知莽撞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回复】她的感情太过充沛,让至于她在看电影时会哭出来,以至于她面对同学的无理要求时会为能帮助到喜欢的人妥协,以至于她在执行荒唐任务时会为自以为的保家卫国麻痹自己。她读了一些书,便觉得自己有做些什么的必要;可她只读了一些书,便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这大概是她悲剧的来源。
【回复】不是无知莽撞,是亲情的缺失让她渴望友情爱情,而这两者利用了她对大爱的认同让她牺牲,对爱的渴望让她愿意投入这场可笑却被大义裹挟的闹剧,甘当最大的祭品
【回复】回复 @包子wwwwwww : 看完电影只有心疼王佳芝,所有人都在利用她,没有人真正在乎她的死活,所以她会为了那若有若无的爱情献出生命
由八兑:
“快走”不是对易先生的爱,而是王佳芝对同伴和社会的报复。如果你们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要满足你们的期望呢?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回复】感觉就是,一个一直被各种洪流推着走的小人物一辈子终于想为自己活一回。她的家人不在乎她,她的同伴也不在乎她,她豁出自己的身体为他们杀人而这些所谓的战友对她甚至还没有敌人温柔,她估计就是绝望了
【回复】回复 @Lucresha :确实,他们背叛了她,辜负了她创造的很多次机会,失望是积累的,心寒也不是一天凉透的。一群猪队友,就她一个人在战斗,而他们像看戏的观众。
【回复】说出“快走”的那一刻是王佳芝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作为主体的时刻
观云候月:
真的感觉张爱玲胆子挺大思想挺超前的,普通人的感受在家国大义面前可能永远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一个人直面自己内心时候痛楚却无法回避也和旁人无关所以他们也根本无法也不会理解

【回复】张爱玲真的非常非常超前,她和鲁迅是中国作家里不可多得的触及现代性的人。
【回复】其实很多宏大的叙事下,会把个体的喜怒哀乐消解的。对于被牺牲的个体来说,其实是非常残忍的事,是违背人性的。很多士兵在前线,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妻儿在后方,他有足够的理由为了最重要的人牺牲;但是在这个故事里王佳芝已经被自己家庭抛弃了,她其实没有那么多理由牺牲自己的。诶,乱世里她能保全自己就不错了,稀里糊涂地卷进来,不清不楚了死去了,其实很可怜
【回复】回复 @绣衣夜行 :张爱玲和鲁迅,一个说女性有奴性,一个说国民有奴性,真的很超前。
暴躁老哥在线取名:
其实刚开头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也许在那个时代王佳芝不算最悲剧色彩的底层百姓,还读的上书,吃的上饭,也许她的痛是小资色彩的。但是后来想到也许正是这样的一点幸运导致了她最深处的不幸,她有了思想所以不能再麻木的活,有了一点温暖就会想不断的拢住那一点点火星,哪怕是烫伤了皮肉都不敢不愿意放开,比起肉体上受的伤更怕又陷入灵魂里无人回应的冷,哪怕是假象是伪装,她也愿意在这个假象里“只当自己是麦太太”,所以很感谢李安导演变成的车夫给了王佳芝最后一点的温暖,好像弥补了一点这种悲剧底色。(解读的很有限[保卫萝卜_哭哭])

【回复】正是因为王佳芝读过一点书,不再麻木,敢于追求光明和大义,她才答应参与计划。可是这个学生团体是脆弱的,制定的美人计是幼稚的,以学生浅薄的见识,外加不了解王佳芝的人生和心理,还有后面对王佳芝的态度也变了,更低估了易先生的手段,种种导致了计划失败,葬送了王佳芝。我个人还是认为学生团体认识有限且涉世未深,组织没有很好的培养和引导,同学间的利用和态度转变都是压垮王佳芝的稻草[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回复 @盐汽水bulub :所有人都抛弃她了,导演给了王佳芝最后的温暖,这个车夫是全片最阳光充满希望的人,他背上的数字是李安导演的生日,她还想再试一试回家,音乐欢快起来,车夫蹬车的速度仿佛能超过其他任何人,风车在她眼前转动着,心绪不停的被拉扯,只求快一点再快一点,可惜后来特务的车子还是设下路障讲他们拦下,福开森路那是易先生给她的公寓,他们差一点就一起回家了
【回复】回复 @盐汽水bulub :车夫可以看做是李安自己,车夫剧情的画面是整部电影里少有的暖色调,且车夫背后的数字也是李安本人的生日,李安在戏外接受采访时也表达对王佳芝有很深的感情。李安把自己对王佳芝的喜爱和欣赏通过车夫这个角色刻画出来,他希望自己是带着风车飞向王佳芝的使者,能够拉着王佳芝的手逃离这个人间地狱,所以车夫骑得飞快,他想要带着王佳芝回家,但故事的结局已经注定,李安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于是车子还是在桥前被拦下,王佳芝的命运也注定无法改变。
不要回头不要回头不要:
我不喜欢的一点是,李安赋予了易先生更多的人性与爱意,原著里的“易先生”给人的感觉要冷酷与卑劣的多,他与女主之间性的成分更多,因此原著女主看到易给她买鸽子蛋觉得易爱他之后直到结局的寥寥几笔,给人的感觉是讽刺意味更多。 李安的改编确实更唯美了,但是又把部分观众的重点转移到爱情上去,特别是易先生这个角色的那一点点温情被拿来反复提及,原著那种带点锋芒的故事性被削弱了。怎么说呢,原著中众生皆有原罪,即使是女主;电影版却突出了女主的身不由己与她的爱情。倒也不是不喜欢李安的重新演绎,但作本人还是更喜欢原著那种站在女性角度对自身对世界的冷酷审视与锋锐的批判性。

【回复】其实还有一点是梁朝伟太帅,原著易先生就不好看,李安本来选张艺谋但是他没演。换个糟老头子来演就不会有很多人磕cp了,这部电影更应该破关注的是山河破碎下女子的命运。
【回复】我倒觉得美化易先生没什么问题,易先生的角色越复杂,越能让观众共情女主的挣扎
【回复】回复 @踹踹啊踹踹 : 支持。如果易先生真的那么冷血无情,观众只会可怜王佳芝、觉得她傻。但正是因为易先生对王佳芝的感情复杂,观众才会觉得悲哀,才会深思爱情背后的东西
月下小兔腿:
一个思想已经被启蒙觉醒的女孩,沉浸于别人定义的善恶中,从大世界观来看,她做得不对,可是从她自身去看,让一个无辜的女生舍弃一切去追求别人口中的大义,何尝不是一种残忍。 “以我渡苍生,何人知我谁?”

【回复】她没有被爱过,又凭什么要求她热爱
【回复】回复 @余化 :你口中说的同志很多在后期也变成令人发指的特务汉奸了,汪精卫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抗日当然是绝对正义的一方,可是参与抗日的人可不是从头到尾都代表着正义。你自己不也说了王佳芝前期参与抗日后期叛变,事实上像她这样的,比她更过分的只会多不会少。这部片子就是要展现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摇摆不定,伟人的思想高度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那就没有伟人了。
【回复】回复 @余化 :有没有可能学生很多时候只是跟着同学,他们只知道做“正确的”,却不知道为什么,所以大学生是最好被煽动的,凭着一腔热血做事。 就像电影里那些大学生只知道爱国救亡是正确的,却不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真正面对的是什么,完全不切实际,他们甚至说“再不杀就要开学了”。 不是被逼的,却不代表她是主动追求大义,而且那些不是抗日的人,而是她的话剧社同学,王力宏那个角色估计还是个她有好感的校草人物,就像大学里的风云人物,她完全就是随波逐流。 人没有深刻认识到要付出的代价,就根本没有足够的觉悟。 所以她最后放走丁默村我觉得合理,那么多苟且偷生明哲保身的普通人,为什么要求一个本就没多少觉悟的少女是完美的呢?如果她对人生都绝望了,还顾得了什么别的。 小说没有称颂任何人,讽刺女主恋爱脑可悲可笑,为了一点温暖命都不要了,丁默村杀她毫不犹豫,只有沾沾自喜的虚荣。讽刺丁默村的丑恶恶心,讽刺同学的自私自利,打着爱国名义胡作非为,讽刺那些乱世中的人,把别人当工具利用的人… 时代下的人物是立体的,复杂的,多样的,如果什么都要主旋律,非黑即白,政治正确,故事人性多面一点就是洗白,好人好报恶人恶报结局好人获得胜利,看新闻联播就好了。
快乐的小粉丝儿:
王佳芝能骗过易先生是因为她很忠诚地呆在这个假身份里,可她那么忠诚,那么用力,那么虚假,又那么真实,怎么会不被这个身份套死呢? 王佳芝任务失败是一一个个节点串成的非常流畅的线,因为热血而生的勇气消磨浸湿在鲜血里,她的坚定随着被一次次放弃而逐渐冻结,最终走到破碎。

【回复】在电影里,王佳芝从开始都没成功骗到过对方,包括和她打麻将的那一桌女人们。谁都看得出来她是安插过来的新手女间谍,只有她自己不知道。你多看几遍细节和她周围人的眼神动作,就能看出来了。
【回复】回复 @去小鸡岛练号吧 :你可以去看风吹大泽的拉片解说,她一出现易先生就知道她是特务了,只是易先生想留后路就没杀她一直留着她问他们那边什么想法,但没想过王这边不是来劝的是来杀他的,易先生跟她的第一次船戏也不是被勾引了,而是生气了所以很暴力,易先生后面一直留着她就是想投诚留后路
【回复】回复 @余化 :她不是向汉奸投怀送抱。她知道让老易逃走之后自己大概率也是死路一条所以她出来坐上黄包车也依然很茫然找不到归属感。她是因为对组织一次次利用和抛弃她还有她本身性格里对一点真情的渴求,这些点组成在一起构成了最后的结局。谁都可以抛弃她,没有人真的爱她。
荷子127:
每次看到老吴烧信那一段就心梗到不行[辣眼睛]

【回复】老吴对学生们就是利用,任务结束之后让学生们去背锅,所以只要稳住王佳芝就好了,哪里需要真的寄信给她爸爸呢[doge]
【回复】还有一个细节,片尾秘书说有几个枪手从影院后门逃了,可见老吴派出的枪手都有电影票,所以可以逃脱最后的搜捕,但几个学生明显是没有电影票的。
【回复】回复 @hello_Mint :不止这些,这封信相当于她的绝笔书,她想让老吴告诉她爸,这个被他抛弃的女儿是为国牺牲,堂堂正正死的,老吴这都不愿意。
蜜糖风信:
王真的好惨。每个人都利用她,她的父亲抛弃了她。邝喜欢她,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牺牲王。王本来根本不需要走到那个境地的,她本来都回上海可以念书了,可以开启新的生活,但是邝找到了她的时候,她还是愿意回去扮演麦太太。对她好一点的也只有易了。

【回复】原著易对她不行,老男人只会得意有女人为他赴死
【回复】她继续念书也很难开启新生活 她觉得她周围人都抛弃她
【回复】回复 @蜜糖风信 :对的,这部电影让我更确信艺术审美需要门槛,当然广义的艺术可以不需要。
出售去污粉:
唉,原著更残忍,原著里的易先生连虚假的爱都没给她过,李安好歹给了王佳芝离去前最后一点温暖色调

【回复】爱佳芝的不是易先生,不是邝,不是张爱玲,是李安。爱佳芝的从来只有李安。
【回复】回复 @Elaine-bbb :是的,李安不是要洗白,不是要拍什么所谓的爱情,只是想给王佳芝一点爱,而梁朝伟看💩都“深情”的双眼和演技给了这个角色机会(个人理解)
【回复】回复 @超讨厌吃各种姜 :梁朝伟看💩都“深情”的双眼和演技[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喜极而泣]
弦字亦琴:
小说里王佳芝也没爱过易先生,易先生也不爱她,王只是恨同伴那么对她,易先生起码还舍得花钱买个钻石呢,所以最后放走了易,她知道自己必死,这世上没有她可留恋的

【回复】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太晚了,太晚了。(王佳芝) 他若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易先生) 喧笑声中,他悄然走了出去。 这几句我认为,王佳芝是爱上她了的,因为没有人会在意不在意的东西会不会得到或者最终失去,而且男人,尤其是像易先生那种男人是很能察觉一个女人的情义的,至少他感受到了她对她的情感,出于什么样的情感一个男人会说,他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呢。可能是占有欲,可能是自信,可能是某一瞬间的欢愉里的透出的温情,可能是胜负欲,因为这种事情他碰上了可能不止一次,她甚至也并不是唯一特别的那个,甚至送她宝石也是他拉拢人心的手段,一如他拉拢那些太太,但是不管怎样,在男人的视角里,一个女人要成为一个男人的人和鬼,已经是极其深的纠葛和情感了吧,所以他才说她生是她的人死是他的鬼吧,她说,快走,的时候,他一定感受到了爱,而且某方面可能足够纯粹。(当然我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啦。)
【回复】我感觉是因为王佳芝在易先生给她买钻戒的那一瞬间看到了他的神态,觉得易先生是爱着她的,从没有人爱过她,所以她想让他活着,不过这也是假的。。。
【回复】回复 @上井禾彩 :我觉得她知道是假的,但是她还是被这种虚假迷住了,因为她之前从来没有得到过别人的感情,连虚假的都没有
小雨Yolo:
王佳芝活的太苦太苦了,她从来都是被抛弃的那一个,所以最后易先生那不知真假的情意还是钻进了她的心里,我总还是愿意相信,易先生看着那皱巴巴的白色床单时,他对王佳芝还是有情的[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

【回复】回复 @快乐的林小北 :是的,她真的太苦了[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
【回复】没关系1023车夫(李安)来接她回家了
JigJib:
看完电影之后立马补了这个短篇,想说李安还是比张爱玲要温暖得多,给了王佳芝这个角色一点火光和希望,张爱玲笔下的易先生连半点温存都没有。 一个演技拙劣的蹩脚女特工真的能够毁了爱国救亡运动吗?宏大叙事下的非主流,被所有人利用然后抛弃。所以当她嘴唇颤抖又如释重负轻轻吐出那两个字,是她自己最后一道精神防线情绪闸门的轰然垮塌,又何尝不是这些满嘴主义道貌岸然的“有志之士”不堪一击的样子呢?

【回复】回复 @提燈守夜人 : 但这些学生牺牲了他们的同伴,有预谋坑了王佳芝上路……王佳芝又何辜?反而他们嘴上自然有家国大义,其实电影里也表现了太多人性卑劣的细节,不觉得“比正常人好”。王倒确实是,比一般人坚强太多
【回复】回复 @提燈守夜人 :如果自己宏大的抱负,是用别人来牺牲,而自己躲在幕后指手画脚,道德绑架,那么我的评价就是“书生误国”,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尊敬的青年学生,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等等,少了嘛?张爱玲讽刺的就是这些利用和压迫王佳芝的人,最可笑的是烧掉她给父亲信的却是她的队友[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在里面没有一个好人,全是利己自私的
【回复】请不要用有志之士形容电影里那些人。他们的上司道貌岸然,但他们是一群学生,没有理想信念,只是一腔热血夹杂冲动和怯懦,但毕竟为国牺牲,我觉得比正常人好多了。
彦彦子的老婆:
王佳芝这一辈子,被一群人利用,从易先生这个大特务头子那里靠着虚假的身份得到了一点点虚假的好就已经是这辈子能得到的最大的好,于是选择让他走,而自己却再也没有容身之处

【回复】并不虚假 你说的是张爱玲的色戒 易在明知道王是重庆女特务还让王住他家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包括后面床戏 王用枕头蒙住他的头 他也没有反抗 最后为了取戒指让王开心 明知道街上仍然会有刺杀他的枪手 但还是下车陪王去了
绝色红尘:
我觉得结局拉低了这部电影,原著就很好,男主从没爱过她才真实逻辑更合理,更为现实,男主那点对她的怀念和痛苦是一种虚伪的安抚

【回复】我觉得最后的改编可能也是表达李安导演的内心对于王家芝这个角色的心疼吧。小说的结局或许更符合逻辑,更具有现实感,但是电影的改编也是体现了李安导演内心的温柔。
【回复】结局也是易默成的自哀吧,有点顾影自怜的意味,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死期不远了。(这也是对小说的改编
【回复】没爱过才败笔,那就是王佳芝纯傻了。这个故事探讨的是更深层的东西,一边是社会组织对人的工具化,一边是男女若有似无的爱情。

最强安利王 梁朝伟 李安 电影剪辑 色戒 汤唯 王佳芝 混剪安利大作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