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宇多田光:动容之作《夕凪》情与无情海之殇

作者: 兵哥的神奇口袋分类: 乐评盘点 发布时间: 2022-10-04 18:00:00 浏览:16169 次

解析宇多田光:动容之作《夕凪》情与无情海之殇

应无所住ling:
太赞同兵哥说的: 她的歌故事性很强。不仅歌词更多的表现在旋律和编曲上,所以歌曲层次特别丰富,特别耐听。听了二十年熊光的歌,她是具有深刻思考习惯,哲学思辨和古典乐基础的人。

【回复】是的啊啊啊啊啊啊 我真的哭了 真的很注重感情的推进[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Misty_Lonely:
先说结论,作为粉了熊光10年且被她的人格魅力和创作力深深打动的粉丝,我认为up主根本没有能力和意愿去好好解读这首歌。 看到结尾处up用《行家本色》纪录片中的素材片段,合理推测up主是看过这部纪录片的,那么应该知道所谓的“我认为创作灵感来源于《人鬼情未了》”,“主题是女子为情所困”和“被日本文化压迫”都是极其主观的误读。这部纪录片跟拍了《初恋》专辑中后期在伦敦的制作过程,《夕凪》(意为:傍晚,海风和陆风交替时,形成暂时的海上无风状态)这首天人之作是创作周期最长(达3年之久),也可以说是最有私人性质的。歌词的创作甚至到了录制前还在不停修改,其间熊光结合了对纳博科夫《pale fire》的阅读,歌中数声极具宗教感的saye是不得已的让步之举。《Fantome》和《初恋》这两张专辑,见证着熊光对母亲的哀思从无法纾解的浓烈到化入生命的释然,在从女儿到母亲的角色转化中不断用自己最熟悉的音乐叙事去寻求真我。 对熊光的解读必定是困难的,其中阻力包括但不限于她融通东西的多元成长背景,作品中对不同经典的再解读(仅作品灵感书目就可撑起一个图书馆),音乐技术与情味的应和。对这首词曲一体且留白意蕴深长的作品来说,up主机械地解构编曲只是歌曲解读的一个侧面,远远称不上值得一看的乐评。况且夹杂着些许文化评论的傲慢私货,真的让人怀疑实际的修养是否与年龄匹配。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相信up主本心中必定有对这首歌的喜爱,才会耗时制作这期视频。创作和评论本身互动中智力博弈的成分是文化传播的魅力所在,所以我才真诚地希望up主承认自己对作品的误解,潜心体会作品的魅力并客观地去表达才是对作者和观众的尊重。

【回复】赞同!这个解读讲得客观严谨又具备高度艺术素质!up 主的前面编曲部分很厉害,但是到了总结那边就过于主观了。其实宇多田光待在日本的时间都不多,成长的环境不是日本,包括现在身处的地方也不是日本,说她这首歌是抨击日本妇女社会地位这种解读真的是彻彻底底偏离了宇多田光的本意了……up主说的曲更重要,也不代表要极端化地把词割裂开来,不代表一个解读可以完全脱离出词的表达和作者本身的身世经历。如果大家都以完全主观的视角解读一首歌或是一个作品,那我觉得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有的东西都是你自己的表达,何必要借助其他艺术家之手呢?
【回复】回复 @孤独的信仰者 :回复 @孤独的信仰者 :谢谢你的耐心回复,我相信我在批评中已经尽量将重点放在乐评的事实性错误上,但最终促使我写下批评的是up主视频中流露出的刻板思维:因为歌曲创作者是“日裔女性”,所以必然带有对身份的怨念,进而要在创作中表达出来。熊光已公开自己是non-binary(非二元性别认知者),且拥有生长于美国、生活于英国、儿子日意混血的多元文化背景,所以我不认为不存在任何逻辑漏洞(因为汉语中没有足够准确的人称代词,我对先前对“她”的误用表示道歉)。东亚的社会氛围中已经有足够多的男性说教了,即使艺术领域中意识形态的自由度仍是争议话题,但如果温和理性派都不能为被冒犯之处发声,艺术绝不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
【回复】赞,超认真。不过一个作品被创作发表之后,被如何解读全凭听众感觉。贝多芬的月光曲其实是写失恋的,被解读为了湖面上的月光。这个up主,他就是说下自己的听感,低沉的调子解读为压抑这个很简单,但蕴含的感情未必能懂,又不是宇多田光专家。
Scipio333:
弹幕前一秒在说“是不是没看歌词,这是熊光写给妈妈的”。下一秒兵叔就抛出了词和曲更看中谁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发现原来自己不怎么喜欢听中文歌的原因了,中文歌词就像看柯南旁边有人上来就跟你说这个人就是凶手。所以我的歌单一个是音乐剧、一个是大量日文和欧美的歌曲还有一个是古典乐和交响乐[妙啊]

【回复】我也是,我基本不太听中文歌,最喜欢的是鹭巢诗郎的动漫配乐,以及其他类似的古典音乐,影视、游戏配乐,虽然也有喜欢的中文歌,但那种语言的干扰下,所有的遐想都收束合并,听一段时间就腻了,唯有像《星际穿越》的配乐我每隔一段时间反复回味,每次都有新感受
【回复】我的曲库里基本全是日语了,小小部分英文,几首经典华语老歌组成了所有歌单,而熊光独占八斗
【回复】哇!口味一致!!!!快交个朋友!!!!!!
阿冲艹:
樱流-盛夏阵雨-夕凪,我觉得更像与家人还有外界的逐步和解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AhPaooo:
什么时候说一下饭桶!真的每一首都深入人心

【回复】回复 @兵哥的神奇口袋 :宇多田光的复出专辑《fantome》
【回复】回复 @依龙青藤 :荒野之狼真的值得[支持]
小龟_出气不赢哒:
哪里有熊光哪里就有我[打call] 《夕凪》是熊光磨了三年的歌呀![保卫萝卜_哭哭]熊光一直都是一个坚持与自己对话的人,ta的表达从来都是真诚、纯粹的,“我从来不写心里没有的东西”这句在纪录片《行家本色》里的自白就是最好的写照(熊光为了去切身体会悲痛的心情,还去读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落泪以后反思自己为何哭泣)最真诚,往往才最动人![打call][打call][打call]

冰寒入骨:
我觉得光最厉害的曲子是Passion,然后是Letters,和One Night Magic,幸せになろう,Kremlin Dusk,海路和blue,不知道可不可以期待一下[tv_doge]

【回复】letters那首是真的太棒了,最爱的一首
【回复】回复 @VoidDreamZ :letters是我可以无限循环的程度[保卫萝卜_哭哭]我觉得它如果拍成mv一定也很精彩,可惜没有
【回复】passion那一瞬间的爆发力,听着太爽了[OK]
花开陌路何人溯:
三期田光了,可见兵哥有多么喜欢[脱单doge]

【回复】她那个,有没有可能,姓宇多田名光[doge][doge]
泽-Zee:
个人感觉这首歌吧 写的不是爱情[笑哭] 体会起来就像是沉重的天气里略带微妙的心情进入一片森林 或者放出总是收敛情绪的那个自己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小光的几首之一 真的很开心能看到好几个我喜欢的博主关注小光哇 太棒了

因幡的灰仙人:
啊,这首讨论死亡的歌,对母亲死亡的释然怎么就变成肤浅的因为是女性,所以在谈爱的这种几百年前的刻板印象给篡夺了呢[微笑]

【回复】对,纪录片里有说就是对死亡探讨的歌,好像灵感来源于纳博科夫的pale fire吧。但愿我没记错。😂
固力果23:
出生长大于纽约的宇多田光,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也是生活在伦敦,真的跟日本被压抑的妇女没啥关系。要被压抑也不会是光姐

【回复】可能代入某种角色的压抑
PAL_Xxx:
这是歌感觉是熊光经历母亲离世,和自己成为母亲这两件事之后的人生感悟吧,是在写对生命的思考。

师傅_你做什么工作的:
曲就像灵魂,看不见摸不着,每个人有自己的方式将它具象化;词是作者赋予曲的肉身,一定程度上让抽象的灵魂安放。有时候听一首歌并不在意歌词,但听久了偶然看了歌词才突然对它另有感悟

Sting_01:
有个纪录片说光写这首曲子的历程,花了三年才写出来,确实很牛逼 【2018纪录片】Professional 行家本色 宇多田光特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s411K7DS?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19234f32786ee6e34c0223ece6dbb360

宇多熊光cookie:
可以讲讲我最喜欢的初恋吗?就是花后晴天的那首[星星眼][星星眼][星星眼]

UTADA528:
兵哥会扒「俺の彼女」吗?好喜欢这首歌

occeanaaa:
开头像是在雪地里反复徘徊的人,后面加入的和声又添加了一种广阔,可以是大海,也可以是天空,之后所有的声音意向就开始向大海靠近了,雪天的感觉变成了海风的冷,但是不变的是人声始终非常平静,平淡地思考和说出一些了不得的话,是因为什么呢?大概是剧痛之后的无力和麻木。在我看来,seiya更像人很痛很痛的时候的呻吟,因为非常悲伤而呼吸急促的感觉。总之是非常悲伤的,戛然而止也是因为,故事讲不下去了

音乐分享官 宇多田光 流行音乐 解析 日本 乐评盘点 音乐分享官4.0 编曲 夕凪 熊光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