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任是无情也动人||用3分钟领略薛宝钗的一生

作者: 绛瑛jy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18-07-27 04:24:04 浏览:97647 次

【87版红楼梦】任是无情也动人||用3分钟领略薛宝钗的一生

太阳好大天气好热:
我喜欢宝钗,真的超吃她的颜,至于所谓的心机虚伪,就得看个人怎么看了,反正有些人踩的那么厉害都忘了她是群芳之首……那她后面的……不知道是什么想法,感觉像是某些人把红楼当成言情小说看了,什么心机阴谋,搞得我以为我看了假书。

【回复】不管怎么看宝钗都不是什么虚伪,世事通明,却是醇人,这是清张汝执对她的评价,非常合适。 那些骂宝钗心机虚伪的人根本没看过书更没看过脂批,宝钗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典范,无论曹雪芹还是脂砚斋都是这么评价的。
【回复】是啊,可是很多人都把红楼当言小看,各种阴谋、心机,明明书里并不是这个意思
【回复】如果宝钗虚伪的话没必要事后私下告诉林妹妹西厢记的事啊,当时就会说出来( ´_ゝ`)
苏来卿:
我看应该是——道是无晴却有晴。宝姐姐是封建社会下最明显的体现,正因为这样,所以我才觉得她比黛玉更真实,也更踏实。黛玉就像小龙女,可望而不可即,是个仙,是曹公心目中的白月光。但是宝姐姐的言行更像一个真实的人,正因为宝钗的现实,所以我特别喜欢宝钗。当然,我不是说黛玉不好,毕竟适合宝玉也只有黛玉。我只是心疼宝姐姐,明明也是个悲剧,非有人说自找的,说是第三者,说是虚伪,说是势利,但是宝姐姐的苦几人知道!(极端黛粉勿回!!!)

【回复】红楼里的姑娘,有哪几个是没有缺陷的呢,黛玉有她的小心眼,宝钗有她的圆滑,但都是封建社会下智慧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
【回复】这个人 讲真 比仙还难做
【回复】我觉得正相反,宝钗这样事事周全有谁能做到,倒是林妹妹就是个会生气吃醋可爱的邻家妹妹
落月清风书灯:
蘅芜君毕生追求的境界是 太上忘情,对众人是月映万川

【回复】回复 @水瓶木知 :钗黛是一样的通透与聪明,但是黛玉是出世的任性的,宝钗则入世而玲珑。所以有说法“钗黛本为一体”嘛
【回复】懂。你太懂了。所以我是很钦羡宝姐姐这般境界的。虽然我也喜欢黛玉的赤忱小性。但是更愿意向宝姐姐学习。 懂得人自然懂阿。
Atropos12:
我觉得宝姐姐不是圆滑世故。这么说太看不起红楼梦了。曹公说宝钗是“山中高士”,是“蘅芜君”,那是和黛玉不一样的一种风姿品格,大气,端庄,慧而不伤,不会轻易为“小情”而动摇心境,所以显得“无情”。也因此她可以将方方面面照顾得很周全,也就是某些人说的“世故”,其实只是大家闺秀的一种范式而已。颦儿便不同,颦儿和宝玉一样,是至情至性的人,她会争“口舌之利”,会撒娇会怼人,因此有些事,与其说她是不会做,不如说是不想做。 但是这两个人,其实都是世外人啊,一个有情无心(世俗之心),一个有心无情(世俗之情),不论是山中高士,还是世外仙姝,都是镜花水月,可见而不可得。(所以钗黛合一呀) 有的人总说黛玉适合做情人,宝钗适合做夫人。我真的是……没有贾宝玉的命,还要操贾宝玉的心。贾宝玉是什么人,神瑛侍者,也是个有情无心的槛外人。这三个人谁都不是凡人好吗?拿世俗理论去揣度这些人,太可笑了。

【回复】没错。就他们那些评论,分明是自己俗还评价别人俗。
【回复】回复 @Kastary :十二钗都是大家闺秀
【回复】我觉得薛宝钗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万缕千丝终不改:
任是无情也动人也动人指的是没有儿女私情,不徇私情,公正端庄,而不是冷酷绝情。 这里的无情的反义词的是“风流多情,重人情轻公义”,而不是善良热心。 从宝钗帮助香菱,湘云,黛玉,邢岫烟,提点探春,同情尤二姐,迎春,体谅各个下人等事情就能看出宝钗的热心。从她训斥哥哥,不用自己的婆子去管理等事大观园能看出她不徇私情,从她扑蝶,对哥哥送的泥人儿发呆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在的少女纯真。 这一切都说明宝钗根本不是什么冷酷无情之人。 至于说她对金钏和尤三姐之死的“冷漠”,对前者,她是不知真相的,直到她拿来自己衣服给金钏陪葬,看到王夫人训斥宝玉的时候,才猜到了几分,原文有明证。对后者,她是没有义务去关心的,虽然她哥哥和柳湘莲好,但她又和他们无关,面都没见过,而尤三姐的名声非常不堪,宝钗这种洁身自好的人不喜欢她也正常。顺带一提,柳湘莲也是个浪荡子,宝钗未必喜欢看到哥哥和他混在一起。

【回复】对对,无情是指公正不阿、原则性强、能帮理就不帮亲(在她身为女子能干涉到的前提下)还有一个应该是指不因外物影响自怜自艾,保持开阔乐观的心境。
【回复】对对对,终于有人能将宝钗姐姐的这个"无情"翻译到点子上了
【回复】这句不能单独拿出来,更不能把无情两个字单独拿出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得放回到原诗里去读,意思是假设牡丹能说话肯定是倾国倾城,假设/就算是无情也动人,是一个假设嘛,牡丹能说话吗?不能嘛!同样后面说的是假设无情嘛,说明不是真的无情。
蓬莱仙客常慈安:
宝姐姐是女中君子,还请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回复】蘅芜一词出屈原的离骚,同时蘅院内所种植物是香草和药材,稍微有点文学素养就知道蘅芜和香草连接香草美人(就是君子寓意),从清到民国到现在大部分红学家一致忽略。
【回复】回复 @94130806122_bili :不过我个人不太看好宋江,但你说的形容词还是很恰当的
【回复】回复 @softczky :哈哈,我也不是太喜欢宋江。但是宋江身上的挺多优点和宝姐姐挺像的。我觉得像女中宋江指的都是宋江的优点哈[惊喜]
万缕千丝终不改:
87版的张莉姐姐真是非常好看非常符合宝钗形象了,可惜剧本有黑宝钗的嫌疑,宝钗不会那个红麝串远看着二玉做出思索的表情。宝钗也不会拿着对牌若有所得,更不会在被赐婚的时候笑得那么得意开心,绝对不会呵斥紫鹃。这些都是受了政治红学毒害搞出来的东西。 原书里面根本没有赐婚这种东西,皇帝没这么无聊,贵妃也没这份权力。林黛玉也不需要宝钗去求亲,书中多次提示贾府上下本来就钦定了林黛玉为宝二奶奶,可惜她死太早。红麝串是数珠儿,是大家都有的东西,宝钗戴着没有任何不妥,宝钗和宝玉才有而其他人没有的是芙蓉簟和凤尾罗两样。

【回复】另外还有些黑宝钗的点,非常膈应,比如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她和宝玉黛玉怼完之后,脸上那种非常得意的表情,这个是原作宝钗绝对不会有的,原作里宝钗看到二玉羞了,就“不肯”再追击,非常宽厚,绝对没有得意洋洋。 原作妙玉是拉了宝钗黛玉两个人去吃茶,而电视剧是只叫了林黛玉一个人,搞得宝钗好像跟着去蹭茶似的,说不是故意我是不信的。 原作元妃省亲的时候,宝钗写诗敷衍了事,因为她不屑写应制诗为皇权歌功颂德,由此可见,最后她对宝玉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这句话意思是不想和元妃相提并论,不屑趋炎附势。然而87版不但完全没表现这意思,还添油加醋,对宝玉的眼神动作极其暧昧,好像非常喜欢宝玉把她和元妃并提为“姐姐”。
【回复】回复 @广告时间去看他 :连红楼梦的版本都张口就来,连鬼本的宝钗都可以接受,连拥林派的无脑黑钗言论都拿来当宝,还口口声声说喜欢宝钗,我感觉宝姐姐这个词被你说出来都是一种侮辱。你怕不是看了点电视剧和网络分析就以为自己懂完了。
【回复】回复 @广告时间去看他 :极端?我按原文指出真实的宝钗和87版不同就叫极端,那些拥林派无所不用其极地污蔑宝钗的言论反而是客观咯?你的三观还好吗?看来你喜欢的不是红楼梦,是87版电视剧,是被别有用心者歪曲成“坏人”的那个宝钗,你没资格说什么喜欢她。
孩子王何平:
宝钗是个外儒内佛的人。“不爱花儿粉儿”“住得像个雪洞”等类似的描述,看得出她对世俗享乐诱惑看得很淡。选女官,“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又说明她有上进心,想振兴家族。 长兄不成器,薛家没有能支撑家族的男子,宝钗小小年纪就要和母亲一起操心家计。 她聪明识事,又不像贾宝玉那么没有责任心自顾享受,所以表现出来就不如黛玉孤高傲岸,不如宝玉叛逆清高。她心中有“山中高士晶莹雪”的净土,也能融入世俗中,我觉得她有种“大隐于市”的佛性和智慧

【回复】宝姐姐关于读书那一段的高论明明是说书应该给好人都,无论男女都不是分内之事。本来读书就是成本很高的事情,人要活命,当人要从吃饭糊口说起,女孩子关注女工是因为女孩子擅长女工,这又什么不对。就算以后家庭败落了,有好的女工手艺也可以活命啊,不必当寄生虫,一脱离寄生就饿死。很多傻子都读不懂,还说宝钗认为女孩无才是德,后面会嫁给贾雨村。。真怀疑这些人读过书没有。。。男人读书报国明理就很好了,如今,确并没有这样的人。。贾雨村这种坏官不是,贾政这种庸官也不是。 女孩子本不需要读书,如果读书了,就读些好书。读了不正经的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药了。这说的有错? 那些爱情小说是当时的闺阁女孩儿该看的书么?别人也就罢了,林妹妹这种敏感多情的人看了不是更加受害? 为甚么林妹妹多愁善感,晚上总睡不好觉,然后身体差?这些都很有关系的。。不说那些黑子了。。
【回复】回复 @蓝丘丘丘 :宝钗是个务实的人,她什么都明白,只不过跳不出去就选择融入罢了。 有人说她冷血,我觉得她只是理智而已,只要她能力或者责任范围之内的忙,她肯帮,比如香菱差点被卖掉那次,她就挺身而出了。超出能力或者责任范畴的她才会表现得很看得开,比如对金钏儿。不像道德帝们胡乱热血,答应了又办不到,中途反悔。 我觉得她和黛玉内里很像,难怪判词都合为一首了。
【回复】回复 @蓝丘丘丘 :薛家宝二爷才过子建,貌比潘安,人品俊秀,前程似锦,甫一露面便俘获了大观园众小姐的芳心,而贾家宝二爷沦为陪衬
好吃的贞子酱:
宝钗是红楼里最让我纠结的人物(=・ω・=) 喜欢林妹妹就是因为她情感充沛,我以前以为缺少感情的人是不会美的 但宝钗确实外热内冷,确实虚伪圆滑,又特!别!美!她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封建淑女的优雅娴淑品德与经济仕途、毫无自我思想的结合体。 87版红楼里的宝钗真的把那种美表现出来,也把她的无情表现出来。“任是无情也动人”是对宝钗最好的概括。

【回复】谁说宝钗没有自我思想,我觉得宝钗是看透了,但是她选择了屈服,这反而是适应社会的聪明之举,像宝玉那样的性子没了贾家根本活不下去,宝钗确实圆滑但绝不虚伪,她对林妹妹的感情绝对是真的,她可能会有点嫉妒林妹妹,但是嫉妒的同时又心生怜惜,宝钗绝对不是封建思想的代表,她对于官场的态度其实跟宝玉是一样的(看宝钗劝书那一段)只是她更现实一点,她屈从了现实,我觉得这一点她比宝玉强,如果说林妹妹是梦想,那宝姐姐就是现实,而宝玉从来都是逃避现实的一个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从来都不喜欢宝姐姐的原因
【回复】回复 @好吃的贞子酱 :宝钗嫁人是曹雪芹遗失的一部分,我们都不知道后面的剧情是什么,绝对不会是什么替嫁和冲喜,看判词(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都说了举案齐眉,所以不可能有什么替嫁,而且宝姐姐的婚事她自己从来都做不了主
【回复】回复 @好吃的贞子酱 :其实在红楼里也就宝姐姐和黛玉两个最有才了,有的时候黛玉说的冷笑话别人都听不懂就宝姐姐懂,我觉得她们两个是互相嫉妒羡慕却有惺惺相惜的。
雁在云梢:
宝钗的视频下还有人扬黛抑钗,弹幕评论礼仪考试怎么过的?

【回复】回复 @广告时间去看他 :那照这么说我也去黛玉的视频发表黛玉刻薄尖酸的评论也不算ky喽
【回复】回复 @广告时间去看他 :你可能是有点过激了,本来这就是一个宝钗向的视频,发表自己意见没有错,但是在该角色的视频下贬低角色就很招人厌了,本来是一个宝姐姐向的视频,突然冒出个人夸其他的角色并贬低宝姐姐,或多或少不舒服,更何况还有很多言辞尖酸刻薄之辈 合理讨论是欢迎的
【回复】回复 @姑射澡雪 :人家的意思是尖酸刻薄的话在哪里都不应该说,就算在黛玉的视频下踩宝钗也是不对的,合理讨论的话在哪里都可以啦~
袋鼠不愿烤面包:
在戏园子里,她迎着贾母点热闹戏文、甜软点心,但她的屋贾母不喜欢她,因为她没有人间气。这些个东西,从贾府到宝玉,她不是真在乎。活到贾母这个份上,资源都在手里,不怕人惦记,只怕人不惦记。不惦记的人,她看不透,更无法掌控。元春未必没看到贾母看到的这一层。只是她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元春之命运,和宝钗之命运如出一辙。若只凭宝钗身为二奶奶身份的责任心和身份束缚,也可期待结果上的安心。但贾母不会甘心。心头宝物舍出去,买家识货、买得起不够,还要惜货承情才行。宝钗未曾承过贾家的情。贾母可能说不清自己对这个姑娘的感受,但直觉上一定抗拒。繁花锦簇遇上满原荒雪的恐慌。华林生雾,遍体生凉。感受到凉意的,贾母一个,宝玉一个,黛玉一个,可卿一个,探春一个,宝钗一个。贾母合眼听筵席上乐声儿孙喧闹。宝玉以为这凉意来自流水落花春去。黛玉在夜里睡不着,担心这园子,更担心自己落茵何处。可卿活着时保全自己尚且不能,一枝徒然草。探春以为一番革新可推开天地。宝钗站在冰水里,睁着眼睛,感受着寒意寸寸侵肤。这寒意和冷香丸一样,于她是滋养,完善着她对世界的认知。至于自己会不会死在这冰水里,不是很重要。叫醒别人,逃出去,驱赶这凉意,更不重要。来自知乎云衡大大,我觉得是对宝钗最好的诠释

【回复】回复 @朏魄 :贾母不愿意去看懂宝钗。 宝钗早已知道家庭衰落,需要开源节流,自力更生,其他的虚假的繁荣都不重要,应该舍去,可惜,整个薛家只有宝钗一人这么清醒有用,独木难支。湘云的叔叔婶婶家里还有双侯的荣耀,不能也不肯舍去,外面的花费还是要撑着,内里却已经大力开展改革,能够节省的开支都尽量节省,主人小姐都亲自上马做针线(宝钗也做),可见史家也很有魄力,在大刀阔斧的改革。 所以后面湘云家才又有了一个侯爵,而且当了大官。这也算是个中兴。而贾家,完全没有靠得住的人,只有一个贾政还在支撑,可是贾政本来就能力很差,虽然人品好,可是治家当官都不行,家里只靠元春支撑。贾母知道家里快不行了,可是她不愿意去想,只想想福,她一生都在享福,没有为家族着想进行改革,也没有好好培养后代,管理后代(贾兰,贾宝玉,贾珍,贾琏,贾环),或者盼望不重用的贾宝玉能够有一天成才,可是 养育贾宝玉的方式只有宠溺,家里只靠卖女儿撑着。 她是一个只知道享乐只关注自己的老人 ,说实话,比较自私。
【回复】回复 @蓝丘丘丘 :从这一点看,我觉得贾母甚至不如王夫人。王夫人虽然没有为整个贾家着想,有私心,可是她培育的儿女都还可以。贾珠,贾宝玉,贾元春,贾探春各个出众,当然贾宝玉因为没有责任心,故而相对差些。王夫人唯一的黑点是没有好好照顾贾环。
【回复】回复 @蓝丘丘丘 :加一点,自私而且偏心。 其实,偏心不就是自私的一种吗?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更加偏心。 贾家小一辈的男孩,如果她能好好教养,贾家未必不能如史家中兴,可是她只会享乐。 宝钗,可卿,探春,半个王熙凤,湘云的叔婶,元春,都是可敬的人!
海边的大龙猫:
up做的不错,虽然一句话也没有,但是能看出宝钗一生的各种节点

努力吃肉-: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宝钗才是冷眼看透世间一切虚伪的人

【回复】回复 @黄桃罐头我爱了 :看来你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宝钗的
【回复】回复 @黄桃罐头我爱了 :不简单也不是那个方向的不简单,宝钗外儒内佛,不喜妆饰,房如雪洞,她和黛玉本身就没有冲突,为何要处处为难?这不合理
【回复】回复 @黄桃罐头我爱了 :这算带着宫斗的心来看红楼吗
星星穿过宇宙_:
为什么说宝钗心机虚伪呢,那些人真的看过书吗?书里都写了呀,宝钗是最安静平和的,从太太奶奶到丫头婆子没有一个说她不好,对长辈孝顺,对下人不耍小姐身份,对姊妹们也真心相待,悄悄接济邢姑娘,嫂子那么坏也没说过重话,都是提点劝说。我真的敲喜欢她鸭。

【回复】因为滴翠亭事件和金钏儿死后和王夫人的对话,宝钗被冠上诸如心机、自私的词,但其实她真的不是这样啊[大哭]
【回复】回复 @书剑路茫茫ing :我个人觉得滴翠亭事件,她去寻黛玉,就叫了黛玉的名字,过多解读真的不必。金钏儿跳井,宝钗并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看王夫人伤心说一些安慰她的话。宝钗头脑清楚性格冷静,温柔妥帖周全,对上对下都没的说,人品贵重,绝不是虚伪的人。
【回复】回复 @许墨我可以啊 :就是嘛,滴翠亭事件完全是个偶然,也有不少人为此做过解释。金钏跳井那是安慰王夫人才说的话,而且在古代小姐眼里仆人根本不能当个人,不只是宝钗一个,其他主子小姐也有这样的阶级局限[OK]现在看红楼阴谋论的人太多。
万缕千丝终不改:
看来你们对宝钗误解有点深啊,,要评价宝钗至少请看完脂评本红楼梦,那才是红楼梦的本来面貌,而不是高鹗伪造的红楼梦,更不是电视剧。 这是我为宝钗正名而写的入门文章,真的喜欢宝钗的话可以看看,给你还原一个真实的宝钗。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15488

账号已注销:
以前一直不喜欢牡丹,后来看了西游记女儿国国王和薛宝钗才明白什么叫做【唯有牡丹真国色】!!

【回复】牡丹并不庸俗,而是最坚贞不屈的花,传说武后冬日游园,下令百花齐放,群芳屈服,唯有牡丹抗旨不开,于是被焚烧,被贬到荒野,但却开得更美,世称焦骨牡丹,大家赞赏。 牡丹也是历代都受到大家喜爱的花,尤其唐朝,对它极其推重,否则刘禹锡就不会写出这句诗了。刘禹锡可是能写出《陋室铭》的硬骨头清廉者,他如此喜爱的花能是俗物?
【回复】牡丹绝不庸俗 一年只开一次 花期短短十来天 哪个俗人肯这样清高
万缕千丝终不改:
脂砚斋:宝钗此一戏直抵通部黛玉之戏宝钗矣,又恳切、又真情、又平和、又雅致、又不穿凿、又不牵强,黛玉因识得宝钗后方吐真情,宝钗亦识得黛玉后方肯戏也,此是大关节大章法,非细心看不出。细思二人此时好看之极,真是儿女小窗中喁喁也。 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麝月),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 妙极!凡宝玉、宝钗正闲相遇时,非黛玉来,即湘云来,是恐洩漏文章之精华也。若不如此,则宝玉久坐忘情,必被宝卿见弃,杜绝后文成其夫妇时无可谈旧之情,有何趣味哉! 奇文!写得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何也?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岂于宝钗前反生远心哉?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渎,故不敢狎犯也。宝钗待下愚,尚且和平亲密,何反于兄弟前有远心哉?盖宝玉之形景已泥于闺阁,近之则恐不逊,反成远离之端也。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不然,后文如何反较胜角口诸事皆出于颦哉?以及宝玉砸玉,颦儿之泪枯,种种**,种种忧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辩哉?此一回将宝玉、袭人、钗、颦、云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启后大观园中文字也。今详批于此,后久不忽矣。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听宝卿之评亦千古定论。作者一片苦心,代佛说法,代圣讲道,看书者不可轻忽。 妙!宝钗自有主见,真不诬也。真诗人语。 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讽刺时事。只以品行为先,才技为末。纤巧流畅之词,绮靡浓艳之语,一洗皆尽,非不能也,屑而不为也。最恨近日小说中一百美人诗词语气只得一个艳稿。看她清洁自厉。终不肯作一轻浮语。 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好极!高情巨眼能几人哉!正“鸟鸣山更幽”也。 真是知己,不枉湘云前言。 末二首是应制诗。余谓宝林二作未见长,何也?该后文别有惊人之句也。在宝卿有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

【回复】继续: 池边戏蝶,偶尔适兴;亭外急智脱壳。明写宝钗非拘拘然一女夫子。 是极!宝钗可谓博学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真有学问如此,宝钗是也。 出自宝钗目中,正是大关键处。 拍案叫绝!此方是大悟彻语录,非宝卿不能谈此也。 “也是个”等字,一环的巧妙。其雅量尊重,不在言之表。一句骂死天下浓妆艳饰富贵中之脂妖粉怪。 知命知身,识理识性,博学不杂,庶可称为佳人。可笑别小说中一首歪诗,几句淫曲,便自佳人相许,岂不丑杀?

红楼梦 影视剪辑 87版红楼梦 张莉 宝钗 曹雪芹 名著 任是无情也动人 薛宝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