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松风、云腴、凌霄芽、瑞草魁...... | 关于茶的奇特别称你知道多少?【摘抄/文学积累】

作者: 付与明年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12-24 17:50:00 浏览:5408 次

碧霞、松风、云腴、凌霄芽、瑞草魁...... | 关于茶的奇特别称你知道多少?【摘抄/文学积累】

付与明年:
【茶】 1、「荼」(chá、tú) “茶”的假借字或古体字,中唐以前对茶的最主要称谓。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荼,古茶也,从艹,余声,同都切。”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作《茶经》,始减一画作茶。” 清·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菜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 2、「槚」(jiǎ) 茶树的古称。 《尔雅·释木·槚》:“槚,苦荼。” 晋·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名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唐·陆羽《茶经·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3、「茗」 云南地区的“茶”之土音,约在东汉时期始用于茶,为茶的雅称。 专指茶芽,或指晚收的茶叶,后泛指茶。也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说文解字·艹部》:“茗,荼芽也。从草名声,莫迥切。” 《魏王花木志》:“茶,叶似栀子,可煮可饮,其老叶谓之荈,嫩叶谓之茗。” 4、「蔎」(shè)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也是茶的别称,古时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 西汉·扬雄《方言论》:“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5、「荈」(chá、chuǎn) 茶的别称,常与茶或茗合称。指茶的老叶,即粗茶。 唐·陆羽《茶经·五之煮》:“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唐·陆德明《经典释义·尔雅音义》:“荈、荼、茗,其实一也。” 6、「碧霞」 青色的云霞,多用以指隐士或神仙所居之处。也指茶。 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7、「不夜侯」 茶的雅号。 西晋·张华《博物志》:“饮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称不夜侯,美其功也。” 8、「茶荈」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孙晧】每飨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回复】回复 @付与明年 : 4、「黄金牙」 指金黄色的茶芽。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牙。” 5、「金芽」 泛指各种植物金色的芽,金色的茶芽,比喻茶叶极为珍贵。 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6、「麦颗」 指茶芽。形似麦粒,故称。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茶芽,古人谓之雀舌、麦颗,言其至嫩也。” 7、「麦粒」 比喻茶芽。 宋·曾巩《尝新茶》:“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自注:“丁晋公《北苑新茶诗序》云:‘茶芽采时如麰麦之大者。’” 8、「乳茗」 芽茶。 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时节·茶】 1、「火前茶」 指寒食节禁火以前采制的新茶。 唐·韩偓《己巳年正月为闽相相召却请赴沙县郊外泊船》:“数醆緑醅桑落酒,一瓯香沫火前茶。” 2、「柳眼茶」 指新茶。因采嫩茶叶尖制成,故以为喻。 唐·路半千《赏春》:“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 3、「青翦」 指初采的新茶。 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建安太守置书角,青翦包封来海涯。” 4、「阳芽」 春茶。 宋·梅尧臣《王仲仪寄斗茶》:“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 宋·周必大《茶诗》:“远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5、「早春」 指秋日所摘的茶。 明·许次舒《茶疏·采摘》:“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
【回复】回复 @付与明年 : 9、「霞脚」 指经煮泡后沉至杯底的茶叶。 唐·曹邺《故人寄茶》:“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10、「仙芽」 茶叶的美称。 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武夷。” 11、「小草」 指茶叶。 宋·张祁《答人觅茶》:“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赖有家山供小草,犹堪诗老荐春风。” 12、「一旗半枪」 指极细嫩的茶叶。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四折:“这茶呵采的一旗半鎗,来从五岭。” 13、「一枪一旗」 指幼嫩的茶叶。 宋·赵佶《大观茶论·采择》:“凡茶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一鎗一旗为拣芽,一鎗二旗为次之。”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盖茶味虽均,其精者在嫩芽,取其初萌如雀舌者谓之枪,稍敷而为叶者谓之旗。旗非所贵,不得已取一枪一旗犹可,过是则老矣。” 14、「雨后」 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 《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15、「玉爪」 指茶叶。 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茶芽】 1、「碧芽」 指翠绿色的茶芽。 清·唐孙华《试院煎茶次东坡韵》:“湘潭碧芽许同煎,武彝紫笋泼清泉。” 2、「茶旗」 茶的嫩叶。茶展开的芽。 唐·皮日休《奉贺鲁望秋日遣怀次韵》:“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 3、「茶枪」 茶未展的嫩芽。 宋·苏轼《儋州》:“茶枪烧后出,麦浪水前空。”
【回复】18、「酪奴」 茶的别名。北魏人不习惯饮茶,而好奶酪,戏称茶为酪奴,即酪浆的奴婢。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觉寺》:“(王)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常云: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唯茗不中,与酪作奴。彭城王勰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19、「龙芽凤草」 古人对茶的喻称。 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七碗徐徐撑腹了。卢家诗兴渺。” 20、「凌霄芽」 茶的别称。 元·杨维桢《煮茶梦记》:“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予内间,予亦悟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 21、「茗荈」 泛指茶。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令访昌祚在湖南遭变之时,亡失纲运之数,命依数偿之,给茗荈万八千斤。” 22、「茗柯」 指茶。 清·朱彝尊《洞仙歌·橄榄》:“更忆夜阑时,配取茗柯,消残醉,满倾坛盏。” 23、「瓯蚁」 瓯中的茶沫,借指茶。 《太平御览》卷八六七引晋王浮《神异记》:“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必)相遗也。” 24、「清风使」 茶的一种。据史籍《清异录》记载,五代时期,有人称茶为清风使。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宋·陶谷《清异录·茗荈》:“大理徐恪见贻卿信锭子茶,茶面印文曰‘玉燀膏’,一种曰‘清风使’。” 25、「清人树」 茶的别称。 宋·陶谷《清异录》:“伪闽甘露堂前两侏茶,郁茂婆娑,宫人呼为清人树。每春初,嫔嫱戏摘采新芽,堂中设倾筐会。”
安之若素yzywh:
长知识了,up主的视频精美,有文化底蕴。[喜欢][打call][星星眼]

煮酒平生不喝酒:
青帆渐落,云华挽香,碧落经喉荡秋霜。 青帆,云华,碧落,简单来说就是大冷天回家了,泡一碗热茶喝暖暖身子。真羡慕你们这样的,我是看不进书了,只能连抄带编了[笑哭]

高阳展如:
可不可以请您讲一下太阳的雅称[星星眼]@付与明年

【回复】我还没有整理过这个,可以尝试,这是很好的提议!谢谢你呀~

年终校园大赏 古风 知识 浪漫 人文 文学 别称 茶 雅称 学习日常打卡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