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实余华,自己的作品被选入高考,结果题目自己做不出来

作者: 集墨成趣fighting分类: 明星综合 发布时间: 2022-05-12 17:30:27 浏览:523401 次

人间真实余华,自己的作品被选入高考,结果题目自己做不出来

Baldman47:
“不同的人会带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去理解”,余华说的很委婉了[吃瓜]

【回复】我觉得余华说这段话没啥讽刺的感觉,很中肯的评价
【回复】余华是认为后现代的视角合理的而已,不过他的作品应该就是现代的
【回复】回复 @我去接你罢 :如果你要这么理解也可以,但字面意思不也是一种答案吗,连一句话都能被解读成很多种意思,一篇文章又何尝不能呢
点三酱:
现在考试不就是在定义你的思想么。比如小学语文选择题: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答案里有一个开心的玩,居然还是个错误选项[疑惑]

【回复】当年初中那会有一次思品考试考了86老师很惊奇,因为高分基本上都是90/95之类的固定,答案是固定的能背下来就是高分偏离固定答案基本上都是大题就丢分,我是看自己的想法去写答案的,所以得了一个非标准的的高分,说真的我永远忘不掉老师当时疑惑的表情[笑哭]
【回复】回复 @Vergissmanet :这劳动力最好还是廉价的。
【回复】回复 @点三酱 :说白了只需要劳动力
RYANIE_めちゃ元気:
高考的标准答案是出卷的人定的,因而学生只能去尽力符合出卷人题干中的要求。作家做不出答案当然很正常

【回复】我记得有一年一群人去问那年高考小说原作者,结果那个作者当年的写作思路和答案牛头不对马嘴[笑哭]
【回复】蓝色窗帘代表忧郁心情。 作者:我家窗帘就是蓝色的[doge]
【回复】回复 @夙白脱发了 :那个诡异的光,专家分析了一大堆,作者说,我不知道啊,我瞎写的
光头周蜀黍:
也正常,希区柯克帮孙女写的他自己的电影的影评,也只得了个c

【回复】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语文老师说:《雷雨》的作者自己本来没想写那么高的立意的,结果看了读者的解读才发现还能写得这么牛逼,然后就多写了一点[笑哭]
【回复】出题人:你去问希区柯克,他不可能这样想的,都不是我…啊?是本人写的[思考]?
【回复】回复 @拂晓破车 :是你懂希区柯克还是我懂希区柯克?[思考]
我真想睡一觉忘记一切:
说实话,这年头语文的答案很大程度固化了学生的一些思想,其实,一些思想的题没有标准答案的

【回复】现代版八股文,我们老师早说过了
【回复】回复 @奈熏 :我语文老师就是这么说的,不过他说的是写作文好比作八股[tv_白眼]
上课爱跑神:
这不很正常嘛? 解读文学作品的人创作不出,创作文学的人赏析不来 就像教练也不是世界冠军,世界冠军也不知道怎么样训练

【回复】问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标准答案一大堆,结果作者本人就是当天赶稿子很急,乱写的。[抠鼻]
【回复】回复 @观明域 :所以建议不要选还活着的作家的作品作为考试内容,很容易被打脸
【回复】创作者在创作时潜意识中就包含了个人价值观,时代特色等等,这些作者未必有所察觉但在创作中已经包含进去了。而看的人基于自身用不同的方法、角度观察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看的人不会创作,创作的人看不来”你的这个观点让我笑了,创作的人不会看就不可能会有创作,创作是建立在已有的基础至上的,文学创作的人如果不看文学,那连文学的基础结构都无法完成,怎么会有文学呢?教练不是世界冠军,我举个例子 刘国梁 世界冠军 教练,没问题吧。世界冠军不知道怎样训练?哪个世界冠军不是训练出来的?不知道怎么练能练到世界冠军?训练方法就是运动员、教练等等的团队以前琢磨出来的,没有运动员的实践,方法就出不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时崎卍凌风:
想起来一个笑话: 一个小孩子做了一篇阅读 问:作者写文章时想的是什么? 答:想陪我玩。 老师批卷时看见很生气并找了家长 家长来了,说:我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但是想的就是赶快写完陪我孩子玩[doge]

【回复】回复 @kijum :野坂昭如,《萤火虫之墓》的原作者,当时是女儿的作业正好是父亲的文章,就回家问父亲当时写文章的时候心里是什么感受,野坂昭如说当时出版社天天催稿,赶的要死。女儿写上去后被老师批评了,叫家长来结果发现文章就是野坂昭如写的[藏狐]
【回复】的确有这个事,好像是个日本作家和他女儿,不记得名字了
【回复】好想知道当时老师的表情
张一鸣19:
我高考语文有篇文章是一个女抗日英雄具体叫什么我忘了 题目问 从哪些细节中能看出她的文学气质 我愣是没找出来 后来看标准答案是养花 我有一个亲戚没上过学也是喜欢养花啊 这题对我来说怎样都是做不对的

【回复】养花关文学气质p事,就是为了凑够点方便给分瞎出的[疑惑]
【回复】我去我知道这篇文章,我就想知道出题人是没有题可出了吗?
【回复】哈哈我还清楚记得我记得好像是 哪里体现出军人气质和哪里体现出文人气质 说实话应试的东西。。你是为了这包醋而包的饺子
A5Ti:
说真的,我现在读一些文学作品,会很自然的想到一套模板,把作者所谓的思想之类的套进去,真正自己读出来的理解自己都不知道

【回复】回复 @bili_10676218906 :不,说明他刚高考没多久,或者还没高考。我高考语文116,不算高但也绝地不算低。现在大三了,再让我写阅读理解,就写不出来了
【回复】那说明你可能真的已经不适合读文学作品了。。。
CaptainQute:
语文的教学,是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了解,思考,深入,同时变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但我们需要量化[doge]所以前面的不重要[doge]

【回复】如果是高考之前说这段话你可能就考不上211了捏[吃瓜][吃瓜][吃瓜]
【回复】这就是六级号的威力[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回复】回复 @百里酚菜V2O5 :大学都快毕业了[doge]
Monster哞:
我感觉初高中语文加入mba的逻辑思辨题目和作文比较好,普适教育阶段锻炼学生的记忆和逻辑思维能力就够了。 至于文学作品就让他们根据自己喜好和经历选择就行,非得万人一面干啥,他们在怕什么?[辣眼睛]

【回复】你怕是不知道逻辑学这门课 中国百分之95以上的大学都不开了[滑稽]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回复】回复 @梦随风尽去 :包括前苏联 逻辑学这门课都是本科教育很重要的一门通识课 但是有了逻辑 确实就不好洗脑不好控制了[辣眼睛]
【回复】请写出你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doge]
美好的事情即将:
高考阅读理解就是在培养二极管,总是要表达什么什么,然后对着答案再次理解,这就是思想僵化啊,你让鲁迅去做八成也会做错。

【回复】鲁迅要是去高考语文作文绝对不超过20分,我家门口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你敢这么写批卷老师就敢给你0分
【回复】那不然语文怎么考?考了怎么评分?评分的标准在哪里?还是说去掉高考?或者去掉语文课? 一篇满分作文,有人给他打满分,有人觉得他就是跑题,每个人看法都不同,高考又应该怎么弄才“公平”呢。作文可还只有60分而已。
【回复】回复 @鞍山精神科 :他可能是蕴含了鲁迅深刻的思想,但是批考卷的人十几秒一篇作文可不会细细品味
御坂11376号:
穿越者:我们穿越了,现在是什么时代?诶刚好旁边有份语文卷子和答案 穿越者:信息不足,只能推测出是明朝之后 [藏狐](八股取士从明朝开始而且我觉得这玩意以后也会在,封绝王朝用八股我能理解但现在21世纪怎么还有这种东西,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回复】八股文不简单,固死的是文章形式和出题范围,也就是说考生写什么内容是没这么大限制的,八股文能写好的大部分也有点东西,虽然说它不是一个积极的制度
【回复】你真的做个语文卷子吗??? 我真的不觉得语文卷子有多么禁锢思想,一篇阅读,你言之有理,都会给分的。 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参考答案给的也真的蛮合理的。 阅读题也不单单考感情,也会考很多技巧性题目,而那些题目,比如叙述视角,叙述人称之类的东西,也是有必要去学习的。
【回复】是啊,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强行统一,那岂不就是木头?
丫神启动:
经典。浙江语文高考阅读题《一种美味》(“诡异的光”)的作者做自己写的文章的阅读题却做不出来。

【回复】作者:因为它确实就是很诡异的光,没啥特别用意
【回复】鱼眼那个吧 那个跟我一届的 高考完看见这差点没给我笑死[doge][doge][doge][doge]
【回复】原作者对于理解题目给出的答案比参考答案少
小天鹅ovo:
拜托~余老师你只是作者,你懂什么你的作品在讲什么吗?只有出题人才知道你的作品在说什么耶[大笑]

【回复】众所周知出题人理解比余华nb[tv_doge]
【回复】回复 @天钢---- :用上面楼里的人说的话叫,“基础理解方法”,所以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错咯[嗑瓜子]
灯攻一次侑攻一世:
是这样的,因为考试考的不是你创作的内容了,考的是一种解题方法或者说思维方式,与作者其实已经没啥关系了。

【回复】语文不同于数学。这种所谓的解题方法不是解题方法,是粗犷地将细腻的,靠个人理解的文学制式化。
【回复】是这样的。是这样的,可是这种东西真的有存在于学生教育大乘的必要吗? 喜欢看好书的人,至少我是这样,脑子学完那一套的套路之后再去看自己喜欢的书,,那种感觉。。完是真的对不起原作者。。 我觉得这种试题真的很祸害人
【回复】回复 @小铭不会自由 :这个东西我觉得算是服务于多数人的,算是给一些不常看文学作品的人一些切入点吧。不过高考中这些其实都是一个选拔工具罢了,反正大部分人之后也就用不到这些知识,自己就忘掉了
却算游程岁月遥:
这个事本身就是很别扭的。作为一个考试,参考答案是必须的,但参考答案只能给出众多解读中的一个或几个,我觉得也不能说这样就错了,只能说是考试公平的一种牺牲或代价。 对于学生的文学教育,还是要靠学校和家庭培养好孩子的阅读习惯,所以学校也会安排一些课外书书单嘛

【回复】也许还有这么一种思路,那就是解读类的试题就不应该模板化,并出现在考试中。
【回复】什么? 课外书读的越多考试就越烂不是吗?(抱歉,我真的是这样想的。) 至少我本人就是这样。。因为,课外的书的内容还有精神思想实在开阔,再回到试卷中,本该是四面通风辽阔平原式的思想答案都被哪些人给有意的关在了刻板的健身房当中,, 题目让我们感悟大海,标准答案却给了你一缸倒了海水的鱼缸,,然后吹着那只金鱼说:这就是完美的标准答案了,这就是大海的生命的全部了、
【回复】回复 @小葱豆腐半吊子 :这个思路是没问题的,实际上至少在我上学的时候,大部分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只要不涉及行文逻辑或者说叙事手法这样的客观内容时候都会有一个说法叫“言之成理即可”
Dystopia丶:
文科生习惯了。答题走一套脑回路,现实实践再走一套脑回路,好在课本教的东西既为考试服务,又为现实服务。(如果真的学明白,可以少走部分社会弯路,否认的大概率没学透) 点名高三地理题。

【回复】是的,知识当然非黑即白,但这并不代表在生活中也要二向极端滴使用[doge]
真-沙卡拉卡:
语文,通过古人的事迹教做人,教识字,教语言逻辑就可以了。那种根据几句话出题,只能说一点用都没有。还有最开始的阅读选择题,感觉也没啥用,改错题后面有人会用么,主谓宾这种说话方式,,一般人也用不上的。

【回复】因为是基础教育啊,当你觉得用不上的时候大概总是因为你这门课学的太差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好想守护天女目瑛 :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让他做数学题[嗑瓜子]
【回复】数学也不是一样[doge]函数开始就大部分人用不上了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语文识字,成语,古诗词,这些还算正常,实在不行你把公务员考试的言语加进去嘛,真的比阅读理解强

【回复】但是阅读理解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只能说这些都是基础教育。 就目前来看,阅读理解能力“惊人”的学生也不是没有。

访谈 幽默 明星 综艺 采访 余华 作家 活着 喜剧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