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如何评价曹丕?5分钟看完历史上真实而隐忍的曹丕和他曲折的帝王之路

作者: 御史房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8-06-04 18:00:06 浏览:153986 次

【名人传】如何评价曹丕?5分钟看完历史上真实而隐忍的曹丕和他曲折的帝王之路

一条甜甜的咸鱼: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 书生轻谈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回复】个人认为,轻谈冢中人是可笑,但是连轻谈冢中人的勇气都没有,那就是可悲了
【回复】回复 @睇眄中天 :可以有所思,但不能有所谈,没思索才是可悲,要谈也会给自己的轻浮再加上些无知的勇气。
雪零沙:
袁家、刘家废长立幼,直接GG。曹家长幼争端,虽然最后曹丕上位,但还是GG了。司马家坚持立长不立幼,最后也是GG。这很科学( ´_ゝ`)

【回复】谁都会死,所以你这个gg不成立。而且曹丕是死的早,并不是把魏国搞亡国了。那才是gg。蜀国是因为内部制衡失败,晋国是昏庸。你的说法不成立,段子逻辑都有问题。——老实人
【回复】回复 @雪零沙 :你这话确实有歧义啊,汉朝姓刘的那么多,照你那么说,老流氓当初也要废长立幼呢,400年后汉朝不也是gg了
【回复】司马家立嫡长子没有错,错在无视嫡长子是一个傻子的情况下。立嫡立长没有错,还有一个原则是选贤选能
你的猪队友:
曹丕是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这一点就是开创先河

【回复】说道“三曹”,他们都想曹植、曹操,但是曹丕也很好啊TT
【回复】这是别人家孩子19岁的语文成绩。
【回复】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账号已注销761:
真希望别太片面的说历史人物,看见很多人骂曹丕呢,可是一件事有多个方面嘛,更何况是历史。曹操的诗大气,曹植的诗华丽,曹丕的诗有凄美的意境,一起称为三曹,才华可不输前两人,能骑能射、从小跟着曹操南征北战、而且文章华彩。

【回复】看过典论论文就不该低估曹丕的文学素养,反正在我心中凭这篇就可高于曹植
【回复】回复 @estallalin :曹植倒是因为写灵运毒那句才高八斗,以及因为野史显得高了,实际上文学成就并未高出他哥
【回复】曹丕是第一个写七言诗的人
声音好听的Z先生:
在长兄曹昂这个曹操有意栽培的钦定继承人死后,他是所有文采好的兄弟最会打仗的是最会打仗兄弟里文采最好的

【回复】回复 @cbhcbhhh_ :燕王曹宇[藏狐]
宝妈蜜芽儿:
喂蚊帝,点赞的这个夏天再也不怕蚊子了[2233娘_耶]

涛哥瓜子:
曹丕除了命短还有点寡恩之外没有多大问题,三国二代君主中也算得上第一了,另外觉得对于帝位有点操之过急,过分妥协世家埋下太多隐患。

【回复】再不急他就要死了,曹丕从小就患有疾病,他自己知道自己不能长命,当了七年皇帝。
【回复】征吴确实有点心急了,太希望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干出点功绩了。
【回复】回复 @溺死在空气 :司马懿没有吹得那么牛,牛到曹家三代人都要提防。
青莲中的鲸:
感觉曹丕很全面,文是三杰之一又开系统品诗的先河也有不少文人好友,学驴叫那事如果是真的,那是真的很皮了。武,从小跟着曹操虽不及曹彰但应该也比较优秀。说曹操不喜欢他吧,又给他官职给他磨练,真不想用他那就应该是放着他吧

【回复】回复 @白咲花天使 :“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
【回复】还有和一个武人用甘蔗打架,打赢了还要装个比,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算了吧,还有说朱棣吃猪屎的呐,看看就行了
夏贺秋: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一句就足够让他在史书上发光了。

淋雨不会停:
如果交朋友,请交曹丕,你待他好,他待你也非常好,当然你待他差,也别想好过。恩怨分明

【回复】回复 @乡居假日叫人家 :其实不是借东西,是曹洪原来向着曹植一派的
【回复】交朋友不去找刘备,找什么曹丕[嫌弃][嫌弃][嫌弃]
【回复】报之以李还之以桃[滑稽][滑稽]好像哪里串台了?[滑稽][滑稽]
曹子桓魏文帝:
贾诩就是曹丕的贵人,曹丕的嫡长子位,都是贾诩辅佐张绣,导致的。

【回复】说实话,当贾诩决定干一件事时,他就已经知道结果了
【回复】贾诩度士也,曹操忌惮他
【回复】曹昂死得早,子建又不羁
汀兰长生:
作为权二代,能力和孙权差不多,完爆阿斗。但是感觉曹丕对内的权谋长于对外的博弈,当然也许是他刚立国矛盾众多的原因。总的来说曹丕和他爸一样性格复杂,但也是上流君主。

【回复】回复 @标杆兄弟 :他的性格只是放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儒学框架下看不透而已,更何况孟子和董仲舒之后的儒学走向讲仁德、信天命的道德主义,他的理念更接近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一边,既尊儒家,又非儒家,觉得他很冷血,但是他的诗文又非常深情,感人肺腑。曹操多偏向法家兵家,兵者诡道也,从他做法来看也是多猜忌的那个。但曹丕是用人不疑的,疑人会用但不会重用,比如刘晔,没啥权力但是是曹丕身边的侍中,他俩关系很近,但由于东汉宗室的身份没法进入他的政治圈,曹丕从来没用过他的策略,也是曹丕错失夷陵之战的原因。司马懿算十分重用了,但还是留了一线。他死时司马懿还是文官,最多摸了五千兵权,兵权一直在曹夏侯手里,司马懿真正带兵打仗还是曹叡时期的新城之战。他苛禁曹植曹彰,但对曹良这个小弟弟又像亲爹一样疼爱;她赐死甄夫人,但是他死时候又遣散了贵人以下所有妃嫔(曹操《述志令》里说自己死后姬妾可以回家,但死前又下令把她们都关到铜雀台了,真正遣散后宫的反而是曹丕)这看似又刻薄又宽宏,非常矛盾,他的诗歌和政策放在三国战乱的人口经济大环境下,就能看出逻辑是相通的,但逻辑一词是近代才从西方翻译过来的,推荐看一下曹丕的《营寿陵诏(终制)》思想真的非常先进,非常符合辩证唯物主义。
【回复】回复 @释然丨混沌 :蒋琬死后阿斗就一直主政了。只不过阿斗本人能力不行,因此他还是得扶立其他人理政。比如说陈祗,黄皓这些人。名声不好,但的确是得到了阿斗的支持才上位的。
【回复】回复 @标杆兄弟 :掰开看吧,能写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之人,绝不能用冷血概括
熔融态氢氧化氢当水喝:
曹丕还可以,曹睿也不错,就是都太短命了。这也还行,要命的是曹真曹休也短命。不过最要命的就是选了曹爽当辅命。司马很大程度是被逼反的,反了之后就没回头路了。其实司马不反说不定曹爽也会反。要是夏侯氏的夏侯霸夏侯玄能当辅命,曹魏也不会这么快完蛋。所以亡曹魏者,实则一为短命,二为曹爽。最讨厌什么士族不士族的说法,肤浅滑稽,曹氏立国已过多代,和士族早已联姻,没有司马比曹氏顺眼的说法。又不是司马上位了,司马能和其他士族平分天下,士族就不用磕头纳税了。

【回复】曹睿的宠臣刘放孙咨与原本的辅政大臣曹綮夏侯献关系很差,又畏惧曹宇的权威,所以私改遗诏才令曹爽上位
【回复】回复 @我想升到五级 :是糖尿病,他母亲遗传的。
【回复】曹家是不是有先天性心**
嬴美出天稷:
假如曹家只是一户寻常人家,曹丕是一个很疼曹植的哥哥[大哭]

【回复】我觉得吧。。。感甄赋,给汉朝哭丧这两件事出来还没被整死。曹丕对曹植已经足够好了,有的时候不是曹丕不想,是他不能对曹植好,否则他身边的谋士帮他往死打压曹植,他转头兄友弟恭,人家谋士该咋想。
【回复】曹彰:我不需要疼吗?你们夺嫡,我当透明人……
【回复】回复 @sailess37 :是《感鄄赋》吧
Ci橘:
如果我用一句话形容曹丕,就是北溟鱼的一篇小文的题目——在这样对人生的失望里,保持微笑。不能再贴切。 年少的时候明明也是才殊于世却被曹植的所谓才名压一头,面对父亲甚至所有人对弟弟的偏爱仍然要不形于声色规规矩矩干活。好不容易熬出头,建安二十二年,瘟疫流行。曾经陪伴过他的朋友,徐幹陈琳应瑒刘桢都死了。所以曹丕有一种特别的彻骨的清醒。 在他之前的许多时代里,长生不老都是很多人(尤其是皇帝)最值得追求的目标。但他非常神经质地一遍遍说,不是的。生长,衰老,时间的流逝,繁华的凋落都是不能避免的规律。他做了皇帝之后更加变本加厉,曹丕登基为皇帝的第三年,他颁布了《终制》对自己死后的陵墓做了安排。但在这时,他却用了《吕览》——吕不韦对别人冷酷的观察被他用在了自己身上。于是,一个开国皇帝,在帝国肇始的第三年,写下这样一句话:“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凌厉直白,触目惊心。以前的皇帝,总想着要活万岁,长不死,传国玉玺上盖着“既寿永昌”,好像如此一来他们的国家就能百代千代无穷无尽地传承下去。而曹丕带着冷笑说了一句——醒醒,别做梦了。 这样的冷酷,未必不是一种伟大

那就都交给时间吧:
丕如果活到他爹的岁数,评价不会比他爹差太多

芝士小浣熊:
其实曹丕还有曹叡在政治还有文学上都是颇有建树,两人执政时间长的话魏国的政权更替可能不会这么快……然而架不住短命,没有遗传到曹操的长命啊_(:3」∠)_

【回复】两个短命鬼加起来都熬不过司马懿,没辙

原创 文化 日常 历史 人文 科普 涨姿势 趣味科普人文 御史房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