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疑似)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白和自救 | NPD系列2

作者: 鲁本芭娜娜banana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3-12-13 18:08:23 浏览:9421 次

我,一个(疑似)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自白和自救 | NPD系列2

Salted:
感觉npd和bpd有相似的内核. 有博主认为网上出现的很多npd受害者, 其实自身有很强烈的npd特质, 并且博主认为他们口中的多数"npd", 其实更接近bpd. 我天生的矫情和敏感,就是我的bpd(一名bpd的自白,以及眼里的npd) - 神棍糊的小海滩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8452160 我感觉中文互联网上的npd一词(同样包括pua这个词) , 已经被模糊了语义, 成为"恶人"的同义词. 大家太害怕承认自己不会经营一段亲密关系, 以至于一定要找出一个加害者, 来维系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和现实.

【回复】点头 尤其是最后一段 好多书都把陷在这种关系中的人描述成无助的受害者 我觉得很偏颇 因为我自己的体验是双方可能都不是什么好人[doge]
【回复】你们以为的npd,其实很多都是bpd。而有些自我认同为受害者的人,才是真正的npd。 - 神棍糊的小海滩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9377938
【回复】然后解决方法就是:离开 或者谴责对方 就ok了 其实这种动力挺复杂的 有很多跟“受害者”自己很相关的素材
EdwardYong:
分享个人经验。当自毁程序启动,当我探索到世界的边界,得到的答案并不能使我好起来,当我毁掉自己所有能被毁掉的部分。在某一刻,我意识到,自己喜欢自己,认可自己,不需要任何理由。那一瞬间躯体化的症状在心口就像火烧,一个很小的光点,我称之为灵魂,诞生了。一个无法被击穿的存在,一个哪怕是我自己也无法击穿的存在,我存在了,就是存在了。生存和存在,不需要论证。

【回复】我自毁完了后又重新走了一趟自己走过的路,比如逃避,比如自卑,自恋,不过这次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选择了。
【回复】回复 @米线檀香_ :抑郁状态(≠郁抑症)的开始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毁
【回复】回复 @米线檀香_ :“毁掉”只是个描述性的词,准确的说,像是“自我质疑,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否定自己”等等的自我否定的过程,都算某种程度“自毁”,但不是说所有的“自毁”都是不好的。心灵结构,心灵世界,能建立起来一次,就能重建第二次。如果最初的心灵世界构建的不好,重建也可以。
谜底里没有的字:
现在颇有妖魔化npd的倾向,很多参与者(以部分《再见爱人》观众为例)在语言中表现出的也并非多么健全。尽管心理学发展已经让心理疾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为大众接纳,但当下的情况也只能用受众下沉或者知识产业畸形来解释。感谢up一直以来近乎掏心窝子地分享,时刻提醒我,心理学工具首先要对准自己,对准生活中的真实。

【回复】文字,乃至整个语言系统,都是残缺的。干讲道理是没用的,人体会不到,长不到人的身体上,就等于没有。漫天飘的都是知识,对于个人就像废纸,个人只有实践过,感受到的才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就是知识。一个人拥有知识财富,也可能自毁,而一个人目不识丁,也能收获的幸福和成就。所以怎么帮助人更好的实践,体验,感受,这里面是不是很美,是不是有大把的钱赚[doge]
【回复】回复 @EdwardYong : 反正我心动了
Neal2766:
自恋是正常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是另外一个纬度的问题了,程度不同。良好的自恋,在保证对自己的喜欢的基础上,相信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边界,不扭曲对现实的认知,保有对他人的同情。

【回复】自恋是人类的基础心理,一个婴儿来到世界是全能自恋的,然后通过慢慢地养育,与心理发育,就不会有那种极端的我是神,我创造天与地的极端思维了,而是辩证看待有好有坏,并且也能接纳,变得灵活且弹性,所以自恋并不可怕,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能成长发育到中位自恋均衡自信。
沙漠中的一轮明月:
up太善良了,很多在我看来是回避型的心理特征,npd有回避的一面,其过去的经历虽然有值得同情的地方,但npd学会了利用他人的善良以及利用自己的过去博同情卖惨,以及用自恋掩盖住一切丑恶和撒谎,视他人为工具般存在,这点真的让人很难接受,固然这有些表面人格,底层是自卑与软弱,但他们在这表面人格中活的自在难以改变,npd不是回避,只是有回避的特质,回避也不是npd,有没有同理心是分辨这二者的最根本,某个瞬间接触npd,感觉他们的血是冷的,有种既物化自己又物化他人,空心的模仿,up这样深度换位与同情思考,不像npd

【回复】不要用二元化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来思考心理学问题。任何人都有自恋倾向,都会使用一些自恋者常用的防御机制。npd指的是那些自恋倾向特别严重防御机制过于单一的人。
【回复】她根本不是npd,如果npd有人性就不是npd了。npd根本不会觉得有人会不爱自己。npd几乎很难察觉自己是npd。npd令人憎恶的原因不是因为自恋、欺骗、虚荣、伪装等等。。甚至不是因为自私。npd最恐怖的是没有感情,和以别人的痛苦为食。完全没有感情。他们像是以别人的痛苦为食的机器。“让人痛苦”是他们的出厂设定。
【回复】回复 @yo酱是只猫 :你说得对,他们是无意识的。我的话也不够严谨。但对于你后面说的我能不能这样理解,医生诊断那些没那么严重至少对他们说是可以拯救的人格不健全的人诊断为感冒或者发烧,而npd就是艾滋病,不建议任何人去与他们交往更不要说是深入交往,因为会被他伤害甚至会毁了你一辈子,可是在医学界没有放弃过治疗艾滋病人,社会上也在对这个人群非常重视,预防或者引导大家不要歧视他们。我也认为每一个艾滋病人都想被治愈,而在心理学界的艾滋病人正在被人抛弃,这听起来很悲哀,当然无论医学界还是心理学界的艾滋病人都是报复社会的倾向,但是我们不能抛弃所以艾滋病人不是吗。
何不食肉糜吖:
自己越看越是NPD,但我清楚那只是一部分,相信自己是复杂的[笑哭][笑哭]

【回复】人可以有一部分是npd,但能反省,能止住一些不好的方面,就不算纯npd
【回复】回复 @战斗巫师甘道夫 :谢谢你
【回复】npd不会承认自己的那部分的,除非npd觉得那部分是特别的、好的
幸运的人儿呀986:
说的很对,与事务建立深入链接的时候不会感觉精神劳累,身体劳累仅仅是体力消耗。但是如果精神总是无法进入深入链接状态里就会感到很内耗,俗称心累。

【回复】但具体怎么呢,视频里说的例子我不能完全明白,比如说我应该如何去按照自己的需求与别人交往?我的需求就是我想要可以全身心放松的关系,那我应该去信赖对方,然后告诉她我内心的真实想法吗即使很丑陋我嫉妒我讨厌,让她看到真实的我吗?
EdwardYong:
身体,心中的感受,思维。是“我”的三个不同的部分,哪一个都不能被忽视。无论什么情绪都是ok的,去拥抱吧他,注视他,就可以了。比起情绪,感受不到情绪更可怕,当感受不到情绪,就只会剩下,虚无,恐惧,以及逐渐靠近的死亡。

【回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感受不到情绪这种情况呢 怎么改善这种情况呢
晚风忆星河:
32:29那里,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个耀武扬威的小孩,叉着腰昂着头很自豪地对我说:“hey,big guy,你给我听好了,我现在学会自己吃饭了!” (没别的意思就是突然感觉好可爱啊wwwww)[tv_微笑][tv_微笑][tv_微笑]

终极音乐无敌:
视频无直接关联,纯科普,同样都是表现为自我,区别在于: npd:无真实自我或真实自我脆弱且空洞,无内核,无法深入任何人事物,在意他人的评价,控制欲强,某种程度的害怕自由(不喜欢被人管又希望被人管、害怕不能管人),自我认知模糊或全无 真自我:内核真实自我非常强大,轻易深入任何人事物但不一定选择,不在意他人评价,几乎或完全无控制欲,极度厌恶不自由(不喜欢被人管、也不喜欢管人),自我认知非常清晰

大明会写:
up主真的给我很大的启发,对我来说是很新的角度,我终于发现了自己是虚假的,我内心的声音被自己鄙视着,我为自己感到羞耻,觉得自己的内心恶劣,我总是急着去改变而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即使做到了我所谓的改变也只是表面的,我内心那种被自己看不起的想法好像改变无法改变,我只会变得越来越虚假在别人的眼里好像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善良阳光了,真实的我嫉妒到不愿意面对别人的优点,我因为害怕自己的朋友超越自己而去疏离对方去和别人交好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找到我想要的认同的感觉。我应该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建立以自我需求为出发的价值观,即使在恶劣也是我自己啊,无论是怎样人们都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满的现状都是自己选择的,既然是怎样那我随时随地可以重新选择。过去决定不了未来,去面对问题才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Zoe悦:
我妈妈就是经常打压我,不给我正面回应,直到我已经上高中。我在小学的时候就一直维护自己英语好的形象,这样我才可以让自己感觉到 本我的存在,小时候我经常对自己说,我本来成绩就很差劲了,自己喜欢的英语再不好就说不过去了,后来高中我遇到了一个npd人,和她在一起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她一直都只最在乎自己的感受,被她伤害以后我的 自大的那一面就出来。。。

完美生活126:
我开始非常笨拙的探寻自己的需要,我最开始做的一件事就是探寻我和食物之间的关系。第1个是我的需要,而为了满足我的需要,我得学会掌握食物,我尝试着做饭,最初很难吃,菜式也很单调,我保持耐心继续学习,情况很快变好了一些,我开始了解一些关于做菜的事情,火候配菜步骤,然后我发现做饭让我苦闷,因为我要学会处理厨余垃圾和剩饭剩菜,如果处理不好,他们很快会开始腐烂,尤其是在南方的天气,于是又这么磨合了一段时间,我又发现我需要掌握好购买食材的时机和量,不然他们总会太快的腐烂,或者总是没有合适的食材可以使用,然后我又接着围绕着这些事儿。购入了一些保鲜袋来给食材保鲜,我开始记录一本关于我自己的食谱,我逐渐了解了自己的口味。也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反应调整食材的量和味道,现在我和食物的关系好了很多,我能够保证自己按时吃饭,并且不会长时间的挨饿了。如果要我说,我最初以为我懂得做饭这件事,到后来才发现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和一个事物建立起关系,就好像是建立起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你需要知道很多的事,你要掌握很多的事,你要留心很多的事,这就是爱的感觉,这也是真实的感觉。不是麻烦,只有当你不在意这件事,而且只和他建立浅显的关系的时候,你才会觉得是麻烦,真实的关系本身就是善和美是有生命的活着的,本身会给你一些回应,他让你感觉很好,感觉踏实,这只是一个举例,是我从自己的需要之一发展出的一种真实。

完美生活126:
虚假的自体为什么让我们感到那么糟?从刚才的分析,我们能看到最初虚假的自体本来也是为了外在的标准和要求而捏造的自我,我们非常清楚这一点,而成为那个人并不能让我们感到真正的开心。而且我们永远都哀悼着那个成为真正的自我的机会,但我们越是将精力更多的投入到塑造虚假自体上,我们就更绝望死亡焦虑也更高涨,因为这代表着真实自我,拥有的时间和机会也越来越少了,难道是不使人绝望吗?这意味着我们大半生都在过着虚假的生活,更要命的是别人怎么想,我们获得的一把荣誉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重要,在内在我们永远都感觉像一个骗子和一个可耻的背叛者,因为我们背叛了我们真实的自我,如果能重来一次,我或许会说是从来都不是我想要的,但是只希望这种觉悟不要来的太迟。 如何抛弃虚假自体而开始朝向真实呢,我们错过了建立真实自体的阶段,还能拥有一种充实真实幸福的感觉吗?我觉得是可以的。首先这意味着你要意识到你现在的一套价值观的标准,或许完全是由外在标准赋予的。你需要把它切换到一种从你内在的需要出发而建立的价值观上面,你需要从你自己的需要出发来掌握事物,感受到事物给你的反馈,逐渐作出调整,然后再和真实的世界打交道了,相当一段长的时间之后,你再根据你自己的感受和你的需要去建立一个你自己的价值观,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你需要的,什么是你喜欢的,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你要接着去发展的,这意味着你要忘记你所有曾经学会的东西,允许你自己像一个无知的初出茅庐的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对于你所知道的,关于你自己的一切,你都需要重新构建。你喜欢的东西,你擅长的东西,你最想要的东西,如果你没有经过尝试和探索,很快就得出答案,那很可能证明那是虚假的答案。

完美生活126:
自恋者与其说是疯狂的爱着自己,不如说是无时不刻在一种自我消亡的恐惧中。我一直在对抗的就是这种从小不利于他们的处境,小时候他们的恐惧也是真实的,他们原本就已经足够被忽视了。他们如果再不优秀一点,再发出一点声音,他们可能就真的会因此而死去。然而这些成就并不会真正改善他们的自我感受,或者给他们一种真实自体的感觉。在NPD的想象中,他们会给自己设置一些遥远的不可能达到的辉煌目标,在这样一方面,可以一直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感受到在自己世界的进步和卓越,让他们免于空虚。还有就是他幻想着一旦完成那个目标,他就可以真正进入那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他能和那些人在一起,他将感受到真正的满足幸福,被关注被认可,重要的是被他自己认可,那是人类所能做到的顶点,所以不可能不是满足和幸福的。

_辞卿:
芭娜娜是我2024年发现的最闪耀的宝藏,是2024给我的第一份礼物。

我是mary啊:
up主声音好温柔,视频内容做的通俗易懂,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打call]

佩佩佩佩ye:
空虚,很中肯,我感觉自己像是空心人儿

隐形的苦茶子:
评论区很多人在讨论她是不是真的npd,如果说实际的话,其实你能见到的大部分都不是npd,npd的判定是比较严格的(它是精神疾病) ,一个标签随便乱贴的也不算。 我觉得这条视频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一些有自恋倾向的人。视频能帮到人是最好的了

麦林炮灰:
up给出了一个很戳我的标准:要是别人不在场我还会把它做好吗。确实我经常发现很多事情在别人的注视下我是不会去主动把它做好的,比如可以拖延的工作,ddl就是一个很经典的来自于他人的“注视”,谢谢up,我会试着按这个标准去触碰属于我自己的真实[打call]

人文 心理 社会 鲁本芭娜娜 npd 每天一个健康知识 万物研究所·第11期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