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的由来和军事意义 | 二战各国步兵师编制梳理

作者: 新雨_Paul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4-26 14:00:00 浏览:954178 次

“师”的由来和军事意义 | 二战各国步兵师编制梳理

滴嫡打的哒:
师,不就是分成高达师和填线师吗[doge]

【回复】你是看不起我四步民兵师,主打的就是一个字拖[doge]
【回复】名为师,实际上是集团军配置,例如以前的八路军(因为蒋记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笑哭]),还有现在的美军。
【回复】钢四pvp其实是高达-蹲坑(防御)-填线三级,只不过大国可以嗯造9步一炮这种蹲坑师来填线[藏狐]
---AK-47---:
美国也在玩这样的文字游戏,师只是字面意义上的“行政单位”以驻扎在南朝鲜的美2师为例,他们按照旅级战斗队进行部署,一般以团为单位执行任务,但是配属的支援武器是按照集团军配置的,甚至有炮兵战术导弹旅。 美2师的总人数将近五万人,(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师一级部队,人数大概只有1万人左右[吃瓜])

【回复】现代的美军师基本是个行政管理单位了 一个师下边配属5-6个旅级战斗队 (顺便说一嘴 美2师去年把他下属的唯一一个装甲旅调到欧洲去了)
【回复】二战就有的习惯了吧,朝鲜战争美军后勤部队都不算编制,标准编制就1.7 1.8w人作战时候总人数少说2.5w朝上。
【回复】回复 @路过的德二球 :美军的师编制对标我们的集团军了
Poloza:
还有一点,大伙在钢丝里总是七步二炮 九步三炮 十一步六炮之类的嗯造,但是实际上很多部队连九步一炮的比例都费劲,中国战场连师属支援炮连都少,钢丝里火力密度跟后期东线苏军一样抽象[笑哭]

【回复】回复 @旅鸽_ :“在关键的攻坚战线,朱可夫将火炮密度提升到每公里295门……”[喜欢]
【回复】钢丝的炮营有36门炮,而且根本不区分口径,后期都能整出500钢丝超人伺候36门155的场面
洛洛洛洛必达法则:
军改后中国的师是很少了 新疆西藏还保留一些师 师这个经典军事单位目前是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了 军直接下辖旅 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回来

【回复】回复 @梦都- : 俄乌战争只能说明毛子军改穷的缘故,绍伊古军改是为了省钱,师改旅的时候,不仅把后勤部队削到只有一个汽车连,还TM把骨干力量的全部士官和一大部分军官全退役,军事院校五十多所裁撤合并为不到五所,新装备也没有,技术兵器和技术人员也没有下放,他的不同兵种和军种之间的指挥自动化的平台都没有联通,各自搞的数据链平台互不兼容。然后苏联留下的三级动员体制也削没了,这下好了,士官没有,合格的义务兵也没有了,它的合成旅有个鸡毛的战斗力
【回复】回复 @梦都- :旅级不轻了,就是剔除了大部分后勤部队,减少了部分作战单位。相对于是挤水分,战斗力损失不是很大。俄罗斯的战斗营头重脚轻,步兵的数量都不足够保护装甲部队,车辆太少,自带的弹药打一两天就哑火了
【回复】我们装甲二师整编成两个旅,五个机关变成了两个,一年以后我们旅还有700多名干部等待转业和交流[笑哭][笑哭][笑哭],作战单位得到补充加强,一大堆干部倒是没事做。
李尔Lehr:
从一个国家师的编制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国力和军事风格。当然步兵师作为主力部队一般来说不会很特别,更吸引大家眼球的多是一些其他师编制,比如装甲师、空降师、海军陆战师和山地师等等……除非加一些前缀或者头衔,比如“摩托化”、“机械化”以及“近卫”、“教导”和“模范”等等……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毕竟不少普通的步兵师也干过很多逆天的活[脱单doge]

【回复】这波一眼德棍[doge][doge][doge][doge]活捉喂斯大林
【回复】回复 @VonSandMan :这个up做的视频质量挺高的,就是更的太慢
【回复】回复 @三寸江湖 :up有班上,闲暇时间做的视频
工友老张:
你说得对,但现实中只有三种师:步兵金盾填线师,大编制步炮优火师以及步坦1:1高达师[滑稽]

【回复】回复 @Miheartor :乌军人均手机,通讯连拉满了[吃瓜]
【回复】俄乌战场一堆二十五步加铲子和反坦克支援的填线师
【回复】回复 @Miheartor :还有防空连,只不过从防空炮变成了肩扛式防空导弹
漪澜推浅云:
一提到最能打的师,我第一个想到夜空大佬布达佩斯围城战那一期里,骷髅和帝国两个师1945年了还能在苏军阵地里横冲直撞[藏狐]

【回复】小胡子王牌部队控嘛,后期只加强和补充王牌师,一般的师那就连填线师都不如了。
【回复】回复 @近怣JinU :骷髅师中后期补给也不够,经常收编溃散部队。东线狙击手有说过自己师被打散后团长收编溃散的部队一共十个营边打边撤碰见了骷髅师然后就补充进去了。
【回复】回复 @近怣JinU :不一定,打急眼了啥都干得出来,迪旅长带的治安战部队都有机会分到坦克支援去填线
八域巡天-:
旅:历史最悠久的编制单位   “旅”是我国出现历史最古老的军事编制单位。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那是最早出现国家机器和军队组织的时代。夏朝没有职业化的常备军队,而是采用兵农合一的模式,从以耕地为生的自由民中选拔军队的兵员。《左传》等史料记载,当时的田制以长宽十里之田为一“成”,再划分为64“井”,供576名耕者种植。如果遇到战事,就从这576人当中选拔500人组成一“旅”的单位从事作战,形成了以“一成”土地维持“一旅”兵员的关系。夏王朝在启之后曾出现了长期内乱,统治权力一度被后羿、寒浞等地方势力夺走,夏王的继承者少康为了复仇在外地努力经营实力,就是凭借“有田一成,有众一旅”的基础来逐渐壮大力量,最后重新夺回了中央权力。 旅这个单位出现后一直沿用,但地位不断下降,宋朝以后基本从中国军队的序列当中消失,但它的影响并没有就此终止。古语多以“一旅”指代500人的军队,又将“军旅”并称来指代军事领域。 师:最早的大规模军队编制单位   继承夏王朝而兴起的商王朝以重视对外征伐而闻名,用兵的规模也大大超过前朝,多次征战的出兵记录都达到万人之多。夏王朝时期人数不过500人的“旅”在今天相当于营的规模。因此商王朝开始在旅以上设立“师”作为最高军事单位。 商朝军队的规模相比夏朝增加很大,昔日500人的旅到了商朝已经显得比较小了,因此商王以三个旅组成一“师”,而且旅的人数只计算步兵,而师作为大规模单位还要加入战车等兵种,据称当时师的规模为2000人(还有说法认为达到1万人)。商王直接统领的军队又划分为左、中、右三个师,他们不是常备军,而是战时商王可以动员组织的自由民。与“旅”一样,师作为军事单位在中国古代也沿用到周朝,在春秋战国以后逐渐消失了。后来也随近代的军事变革而作为近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出现。

【回复】现在军改之后旅地位又上来了,只有两个军区也就是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有师级单位,遵循军-师-团-营,其他五个战区都是军-旅-营
【回复】近现代的师旅单位都是为达成战术目标而建立的兵团单位,和古代的同名字编制根本不是一回事。最初为了合成指挥不同部队、达成战术目标而建立的编制就是“旅”。到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术兵团的人数越来越多编制越来越大,行军和后勤管理越来越困难。为了令这些战术兵团可以在不依赖上级单位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战略机动、后勤工作,于是给旅编入了完整的独立后勤单位,这就是所谓的“师”。
【回复】现在的军师旅都只是借名而已。和宗周六师,晋上中下三军完全不同
-普萘洛尔:
期待这期好久了,夜空的苏德战争系列几乎每期视频都有弹幕在那吵43-45年苏军的一个集团军和德军一个军谁编制大,总算有个能讲明白的了[打call]

【回复】很难明白的,刚开始可能齐装满员,时间久了,特别下半场组建的同级人员都不大同[吃瓜]
【回复】打到后期双方都已经打烂了,主要看的是总体军事实力,师之间的对比已经失去了意义
【回复】对,要具体分析,我这期也没具体说清楚,还是得碰到具体部队。
步兵将军冼辉:
师周朝就有,周天子镐京六师,殷八师,全军十四个师。

【回复】周朝的师和现代的师,除了是同一个字以外,没有任何共同点,中国现代的师起源于袁世凯,是袁世凯效仿德国、日本小站练兵以后诞生的产物
【回复】翻译问题,把外国的division翻译成“师”,其实编制不一样
【回复】军、师、旅、团、营都是古代就有的军事名词,现代的编制只不过是化用,和原来没啥大关系
天基王-鹤熙:
我也一直挺好奇这个人数编制到底怎么算的。拿志愿军举例子,志愿军一个满编军大几万人,但是如果按照33制算下来的基础兵力,再加上可能出现的类似火力支援分队这种配属部队的话,直接参与正面作战的人员可能连一半人数都不到,剩下司令部,师机关,野战医院,直属部队等等,占的人数比感觉是个好庞大的数字。

【回复】一万人的师,一线士兵占比接近一半。我国缺乏重武器,一线士兵占比多一些。一万人的师承受2千—3千人的一线士兵伤亡,这个师就很难支撑接下来作战。也可以从人枪比推算这个师有多少一线士兵。
【回复】这个就没有统一之规,每个国家都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同一编制下的人数都有不同。 编制是随时可以调整的,只能在某一时段,执行某一编制表的时候,才会有固定模式。 所以刚入军圈的人,搞不懂编制体制是很常见的。
【回复】回复 @天基王-鹤熙 :初入军圈就愿意拿三三编制瞎套~~ 部队可不是所有单位都按三三编制来,军盲网友自己一厢情愿乱理解罢了
tiem013:
所谓的编制 就是告诉上边参谋自己可以接什么项目干什么活 武器决定可以啃多硬的骨头 后勤决定可以坚持多长时间 人数可以决定摊子能铺多大 轮子可以决定部队机动速度 这才是编制的意义

【回复】回复 @三分之八个人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没有办法去统计 前期崩得太快 很多部队直接建制全部覆灭 而且因为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 根本没有时间去管 直到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苏联才有时间去管这个事情 这么说也不对 但是我表达能力比较差 尽量理解 因为苏联有强大的动员力 但是前期崩得太快,导致很多科班出身的 指挥官不足 像是营旅 之类的 然后也就导致了不好管理 也有因为战争太惨 没有及时给前线部队补员 是直接往前线送部队 才导致二战时期苏联大部分军队缺 因为苏军1941年仍然有新建15,000人的编制 大部分能快速接到补员的是近卫 或者是精锐
【回复】所以苏军师人少 就更灵活机动 再加上军队本身数量庞大 总指组织预备队或突击部队就简单 缺陷是规模太小 只能适应大纵深战略 独立性和持续性差 德军日军编制太大 一般都是独当一面的安排任务 这种单位一旦遇上不高不低的任务时就难免要编个KG战斗群(德军叫法)或者XX支队(日军叫法) 因为是临时编制所以协调性配合度难免会出问题
【回复】为什么苏联在远东要保留战前的编制的步兵师呢?反而在东欧战场采用了小编制。(这是独立的一个问题) 同时大纵深作战突出的就是其持续性,强调多兵种配合在宽广的正面持续推进,时刻保持主动权。在大战役时期都是统一方面军级的后勤,绝非独立。编制的人少(这是相对的)在我看来绝非完全为了某一种战术服务而做出的调整。
火舌苔咸鱼:
师是一个可独立作战,管理,防守的单位。 一个地区能够补给一支军队后勤的食物,在18世纪是1.8万,在17世纪前是6000,理由是马铃薯。东普鲁士能征服南德意志,就是他一个师是1.2万,而南德意志是8000。 步兵师是三个团步兵,一个团3000-3600人。 炮兵师是二个团步兵,但他们会有203口径重炮240-320门,由一个团组成。 骑兵师一个师是8000-9000人,因为战马也算一个人编制。 装甲师,其实也是按照1.8万人布置,因为坦克喝燃料,240辆坦克,削减了炮兵一个团变为后勤。二个步兵团,240辆坦克,一个装甲旅,半履带+摩托化(3000人)。 苏俄战争,因为火炮缺少,只有80-120迫击炮,所以6000-8000组成一个旅,专门补充一个师缺少的团级结构。 而坦克师,因为有美国提供十万辆重卡,坦克师的320辆,步兵数量也从6000增加到12000,所以别看库尔斯克会战苏俄损失1500辆坦克,苏俄依旧可以重整出6个德国标准的坦克师。 苏德战场真不是苏俄战斗能力有多强,是真的火线补员。 苏俄一个师战斗不战死15%那叫小仗,30%才算一次战役,一个师作战二次,补充一个旅。相当于每次战斗三个老兵会死一个,随后新兵补位,就形成二老一新的结构。炮兵旅更是直接取消二个步兵团,直接弥补前线步兵师的损失。 所以苏俄一个师还有更升一级,独立师,也就是多一个步兵团。

【回复】东普鲁士能征服南德意志,就是他一个师是1.2万,而南德意志是8000。所以普鲁士为了打赢奥地利,就使劲造师?幸亏他没有规定一个师100000000人,不然世界讲德语了
【回复】回复 @123657her : 当时全德语区也不过4,5000万甚至不到的人口啊,就算现在德语区人口也没有1亿啊(迫真钻牛角尖
bengalcat123:
19世纪初法国新发明的师和罗马时期的军团以及周朝所谓的天子6师在理念和组织框架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回复】的确不一样,不过,没关系的,都一样[doge][doge][doge] 等个大佬,聊聊历史背景讲讲三种“师”的情况,要是能分析分析背后的演变原因,那就更好了,不过,都这样了,如果不预测一下未来的人员结构,那说不过去了,再加个战场对抗模型啥的,还有这这还有那块...都快讲讲,全都要
【回复】回复 @北宫微之 :至少差的肯定比古代的小 因为现在有特别多的兵种 这些在19世纪没有 但是主体框架和意义是这样的
【回复】回复 @安美娜 :[大笑][大笑][大笑]
尤里扬诺夫:
在缅甸的国军战斗力并不比日军战斗力差 比如38师 200师 200师在缅甸同古让日军56师团进攻十几天毫无进展 38师则有仁安羌大捷[doge][doge][doge][doge]

【回复】38师前身税警总团,200师还装备坦克,这俩师放在1940—41年妥妥国军精锐,可惜折在缅北雨林,就38师跑到印度保存不少有生力量。200师回国好像就剩2000人左右,到滇西反攻都没恢复过来,沦为配角。
【回复】回复 @尤里扬诺夫 :是的,当时去缅甸的都算国内最后的精锐了,谁能知道去的是火炉,10万大军,接近一半都死在了野人山。
【回复】回复 @愿赤旗插满全球 :43-44的反击全歼日军18师团 还有在密支纳 中国军人第一次搞了机降作战 那个时候驼峰航线摔了一千架美国运输机 为了援助抗战
Poloza:
另外钢丝里师改旅是可以玩的,但是团级和营级战斗群基本不可能,一碰就碎

【回复】回复 @旅鸽_ :1.10版本有个适合波兰玩的骑兵12宽编制,骑兵里加两个重防空营和一个重坦歼营,通过小编制来拉高装甲率BV1PA411v7TL
【回复】其实能打,但只能打一点,站内有个德国一步师挂满支援空优打穿马奇诺的(但损耗依旧离谱)
【回复】14-18宽还行,再小就打不了了

陆军 坦克 军事 法国 历史 战争 德国 二战 历史人文馆 美军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