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 三国最聪明的人 第一毒士

作者: 奇墨说历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3-03-18 08:42:21 浏览:128469 次

一口气看懂 三国最聪明的人 第一毒士

霍贝茜:
贾诩大半辈子都在刀尖上跳舞,稍有差池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结果。但贾诩却能活到老。就凭这点就强的一批

【回复】最强的是全部家人都被他几乎保全了,一起舒服的过了一世
【回复】回复 @非常的带劲 :其实也不是很舒服,贾诩过于谨慎了。他为了安全,几乎谁都不结交。他活着的时候,全家几乎都是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状态。
【回复】第一次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就纳闷,贾诩是怎么敢投降曹操的,曹操为什么不给儿子和典韦报仇!纳闷了好久好久[笑哭]
董先森不是很懂:
身居幕后,一生近乎算无遗策,用计毒辣。前面的文和乱武和他有莫大干系。后面处处小心,辅曹丕,登太尉终其一生。在当时那个时代对自己和个人家族的自保而言近乎做到完美;但是对天下而言,前面洛阳搅了个天翻地覆,洪水滔天。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个角色确实也是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毕竟谁能拒绝那句:哭喊吧,哀求吧,挣扎吧,然后死pa[doge]

【回复】我自冷眼看世界,不问天下是与非[doge]
【回复】回复 @hearn123 :袁本初点了个赞[doge]
空白绘卷:
贾诩本身就是聪明 他做的事情就是就是被迫自保,哪怕闻名古今的文和乱武,本质也是为了保命 说白了就是, 我一个人没啥用啊,我得拉人来保我,至于后果会变成啥样,或者谁来承受, 我不管,反正不能是我 你也不能说有什么错,但是就是有那么点缺德,但是你说乱世这么做有啥问题,也没啥问题 后续张绣那事,说实话,研究下,投降曹操确实是唯一选择,贾诩给自己找了最好的下家,也其实没有坑张绣 也没有所谓的什么一言不发,他一直干的就是一个一流谋士的活,真没什么明哲保身,曹操那干的事真不叫明哲保身,那叫知道什么b话不该说,比如杨修

【回复】顶级公务员罢了,你给他多大权和信任他给你办多大事,张绣待他如亲爹,基本上言听计从,他肯为张绣反曹操,业务能力强会说话会办事懂站队,人精一个。
【回复】回复 @在等等我好吗 :他自己也觉得做的过了,李傕郭汜回攻后,也没要大官,还帮了大臣和皇帝跑路,自己也趁着奔丧的理由跑了,总之还是觉得这事做的太过了,估计当时也没寻思到会这么夸张吧,小瞧了其他人面对权力的贪欲,贾诩本身还是一个很正常的人,毒士确实不至于,算无遗策倒是真的
【回复】回复 @我自冷眼看世间 :基本做人的道德还是要有的,不然你看吕布把所有的上司都坑了个遍,谁还想要他?贾诩虽然换了不少主,可他其实也没坑谁,董卓,段煨,张绣及二次投奔后的曹操,他的目光还满长远的
大泗洲咸鱼:
贾诩将谋字发挥到极致,谋己谋人谋天下。只有他一个谋士时,他会在主公问他,他才说。有多个谋士议事时,他通常是顺着别的谋士的计策补充一下,即肯定了同事的观点,又做到了自己的分内事。什么事做到给自己留后路,大智慧

【回复】司马父子只有谋诡没有贾诩的心术。
【回复】小时候喜欢张飞,关羽,长大后经历过一些事后才明白贾诩的聪明和智慧
【回复】醍醐灌顶,今天又学到一点点[打call][打call]
热爱和平的老毛子:
抱董卓大腿,找张秀过渡,抱曹操大腿,抱曹丕大腿,可以说汉末三国每个时期的大腿都被他牢牢抱住了[doge]

【回复】回复 @悲伤的三井寿 :没那个实力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贾诩去段威那儿,段威都怕贾诩,那叫没有实力嘛
【回复】回复 @账号已注销 :没那个想法,不然李傕,郭四,贾诩三个都是平级的校尉,为啥是李傕当老大
下饭公考:
上智谋国,能养民力,定国策,如荀彧诸葛,中智谋军,能以正合,以奇胜,如贾诩法正, 下智谋身,能独善己,得富贵,如董昭谯周。

【回复】谯周这种人怎么还有人吹啊,
【回复】带投大哥都能吹,什么玩意儿都是
【回复】回复 @下饭公考 :今日座上宾,他日阶下囚。我非大王旧臣,却得大王宠爱,言听计从,已招人妒恨。
蕉皮冻:
说贾诩毫无廉耻,他对家人的那种执着的保护都没人看到。乱世中的他也有过国家大义,他也保护过刘协。但最终保全家人才是最根本的。看历史看那么片面也是够蠢

【回复】回复 @夜影ae :别做圣母,太平盛世的时候说说就好了。乱世之下你会选择保自己还是别人?反正都得有人死,但死的人不能是我。 乱世你舍己为人人家还笑你傻呢。 怎么,真到了乱世有人想你代他们去死换他们活你干不干?或者你耍点缺德事就能活下去你干不干?这不就高下立判了? 都乱世了,保命重要。那种情况下谁管你有没有道德,不缺德都算好了!
【回复】回复 @夜影ae :那是你觉得恶心,每个人选择不同。他选择了明哲保身,其他人选择了心中坚持的大义。谁都没错。为了心中坚持的信念赴死的人不少,古代更多。他们都坚信“义” 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看法,别人如何不多评头论足,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他们愿意挺身而出我也发自内心的钦佩,因为他们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而我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别人的事不多管不多问,活好自己就好了
【回复】回复 @夜影ae :被袁绍刘表曹操夹在那,不赶紧站队怎么生存?就张济那点旧部,要不是贾诩出主意能打退曹军吗?这跟曹操天命所归有什么关系?当时情况是曹操挟天子,曹操袁绍关系越来越紧张,曹魏势力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张绣带人站队曹操,曹操都既往不咎的话,可以向天下人展示他的气度,没投奔袁绍是因为袁绍不能容人,他和他堂弟袁术都能打成那样,张绣势力这才投靠的曹操,祸乱长安的本身就是李傕郭汜,贾诩错的地方在于给这俩玩意出主意了,创造机会了,到长安之后贾诩看出来那俩玩意不靠谱,迟早要出问题,所以划清界限,然后在那俩内斗的时候保的刘协,从保护刘协和大臣这点上来说,他也知道自己给李郭出主意是造孽了,从来也没人说文和乱武是对的,但是这跟贾诩这个人智商高情商高又不冲突,明哲保身和为大义献身都是一种选择,两者没有对错之分,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去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真正理解站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做出那个决定,我们做多也就是揣摩,诸葛丞相选择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流芳百世,审配选择的是为大义献身面北而死,所以他的气概即便是以我们现在的眼观来看也令人折服,贾诩选择的是明哲保身,所以他被称为毒士,但是他在乱世之中保全了自己和家族,从他的行为模式来来讲,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因为他不在乎别的,他就在乎保全家族和自己,并没有人洗贾诩的污点,因为文和乱武本身就是自保之下的毒计,但是这不代表他的一生所为都是错的,毕竟他追求的都是在乱世生存下去,人都是复杂的,再不堪的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比如贾诩的不堪是他用计的不择手段,他的闪光点是明哲保身,你的不堪我不知道,可能你没有不堪和难以启齿的地方,但是你也有闪光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不能因为讨厌一个人就全盘否定这个人,比如我觉得你是个很主观的人,这并不讨喜,但是你很执着,也许这就是你的闪光点,好了很晚了,不说了,助你晚安
与蝼蚁同同苍生亦:
毒士后人评价罢了。人家正经为了活着。还救过汉献帝。

【回复】你去打马超,曹操领兵打不过,贾诩一封书信解决了,曹操的一群谋士怎么出不来计谋?
【回复】贾诩为人应该是一个很谦逊情商很高的人
【回复】回复 @法王说罗翔 :可以,私聊
♀弦月♂:
贾诩最令人佩服的就是,老曹嗝屁之后,,曹丕找张绣算了旧账,但是贾诩没事,还被曹丕重用[doge]

【回复】曹丕找的是张绣儿子,还是被一个事牵连死的。
【回复】曹丕可没找张绣算账,曹操也没有,曹丕登基没几年贾诩也嗝屁了。
【回复】曹丕上位的时候张绣都死多少年了
宁静智渊:
贾诩的谋都是对自己出发的,司马懿的谋呢是谋的天下。诸葛亮谋的是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忠于汉室。

【回复】回复 @KeKe吃炸鸡 :诸葛亮是诸葛家在蜀汉的投资,曹魏,东吴都有人,诸葛亮知遇之恩是有,但更多的是共谋天下的理想伙伴
【回复】回复 @帅破天7 :为什么我觉得说的没问题
宁静智渊:
挟天子以令诸侯,最早是沮授提出的。可以袁绍竟不从之[doge]

【回复】[doge]孤高的名门不需要队友,放箭就完事了
【回复】各个阵营都有,由于种种原因罢了。比如那个时候袁绍权势滔天,天子反而是个累赘[保卫萝卜_白眼][脱单doge]
【回复】四世三公,不屑为之[脱单doge]
胖胖的月亮:
能在这么战乱的时代活到最后终老,确实是最聪明的

【回复】说句实话贾诩用骗苟活了吹成那样,那廖化可是装死背母回到蜀地的,战场廖化是前锋他贾诩连个战场前线记录都没有,论寿命廖化也完暴他贾诩,把贾诩吹成三国第一聪明人真不要脸[辣眼睛]寿命成指标那也是牛逼,更何况还有个言听计从的主公,竟然在三国里留下了带主投降的美名!牛逼哄哄的呢
【回复】那我廖化可不也是聪明的一匹 碾压贾诩 毕竟贾诩跟的是曹老板。我大廖化跟的是流皇叔
Jason_-ho:
我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doge]

【回复】得了吧夹着尾巴做人的人就别装了[辣眼睛]
【回复】up主不能一天三更的意思吗[doge]
核武镖师白敬祺:
小时候装太尉孙子,长大后成为太尉[doge]

【回复】武威人贾诩祖上乃是西汉长沙王太傅贾谊,贾谊师从西汉宰相张苍,张苍师从儒学三巨头之一的荀子,张苍乃是荀子的关门弟子,得意门生。而张苍的侄儿就是西汉赵王张耳,而巧的是前凉张轨就是张耳的后裔,后世居于武威郡。而贾氏一脉也和西汉张氏如出一辙,世居于武威郡。武威郡贾氏一族可谓正统的儒学豪门。贾诩年少时,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
隐雪白桃味气泡水:
别人都是奔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类的宏愿,为理想而不惜身去活这一生的。结果你们推个“善终”的人出来说,他比那群功绩显赫的猛男更强。 我只能说,不是谁的愿望都是,过好自己就行。

【回复】贾诩谋划的反攻长安确实是乱世开端,不过即使没有文和乱武,也会有其他导火索,因为从刘焉主导的废史立牧开始实行,就注定了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相互攻伐,我个人觉得喜欢贾诩的人,崇拜的是其那种身处乱世却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多次转变阵营却把旧主也安排好的能力,应该没谁会去歌颂贾诩的行径,因为他的想法和出发点本身就跟诸葛丞相那种思想境界高的人不同,贾诩比之更像是小民,毕竟他追求的并非尽忠职守,而是明哲保身,贾诩是个很复杂的人,说他不负责吧,主公问计他会帮着出主意。说他负责吧,主公要是不听他的计划,他不像别的谋士那样继续谏言。说他毒吧,他会在李傕郭汜霍乱长安的时候保护刘协和大臣。说他不毒吧,他能提出收拢西凉军队反攻长安这种毒计,以他的智商肯定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是为了自保还是说出来了,可见也是心狠手辣之人,总的来说,贾诩本身就跟歌颂这种事不沾边,纵观其一生的处世准则上来看,他本身也肯定不在乎这种事情哈哈
【回复】回复 @夜影ae : 别人把自己家人保住了,你说别人精致利己。给我整笑了。小朋友,少看点降智的东西。别看脑残片,把脑子看坏了。
【回复】回复 @推心置腹贾文和 :他在李郭霍乱时帮助刘协,是因为他对李郭二人的判断失误了,脱离了他的计划安排。他没想俩人为了权力竟然会这么丧心病狂,导致他不得不开始着手洗白自己的操作。后续他做的一切,基本都是给他那次判断失误善后。如若不然,李郭二人失败后,早就轮到他了。贾诩只有最早期为官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董卓进京后,就是全新的贾诩了。而且不要说,“我不做,肯定也有其他人做”这类话。你做了,就是你做了,就要承担,不管是荣誉还是骂名。
iaoun2001:
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句话说评价一类人,和安邦定国毫无关系。论治国之大才,三国应该是首推曹操,诸葛亮,荀彧

摄政王洛瑟玛:
最初吹诸葛,前些年吹郭嘉,现在吹贾诩,过几年吹徐庶吧

【回复】贾诩是因为他在乱世明哲保身很聪明,而且做到了算无遗策。他经历这些事情,就没见过人能活着到善终的
【回复】看时代吧,乱世活着就是本事。武侯再吹一千年也不过时,郭嘉嘛,啥事儿都往他身上搁,郭嘉不是郭嘉,是魔征人口中的郭宇宙。
【回复】回复 @你叫也没用 :今天吹,明天黑

三国 人物 历史 贾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