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地下核工程,6万人修建了18年,能防百万吨级空中核爆

作者: 白小强分类: 出行 发布时间: 2022-10-23 15:45:44 浏览:154790 次

816地下核工程,6万人修建了18年,能防百万吨级空中核爆

泡发的泡芙:
816工程遗址洞体内厂房进洞深度400米左右,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体可以预防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冲击和1000磅炸弹直接命中攻击,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回复】回复 @泡发的泡芙 :别进步了,1000磅,连钻地弹这个弹种都没有,即便有,只要覆盖层是泥土不是空气就能防得住,更不必说1000磅炸弹大多是装药质量20-50%之间半穿甲弹/高爆弹,对于地下掩体的损毁能力无限接近于零
【回复】回复 @孤影自裳 :我寻思着100万吨当量的氢弹还不如炸弹之母吗?[尴尬][尴尬][尴尬]我不太了解这些东西,但是我还是感觉你说的有点离谱[笑哭]
【回复】一百多米厚的覆盖层只能防1000磅炸弹直击?
15931943017_bili:
老爹在那当了4年兵,8342部队,好多年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当时在干啥[喜极而泣]

【回复】没去正好,再等几年。现在还有至少50正在开发
那个慵懒的午后时光:
前两年出差去丰都,回重庆主城的路上经过涪陵,和同事去了趟,[笑哭]嫌门票太贵,在门口拍了两张照走了,现在想起来真是个遗憾

【回复】回复 @山水余人 :当年去100多,刚刚查了下45
【回复】回复 @山水余人 :刚去的60带讲解和观光车
【回复】回复 @湖北崽漂泊在广东 :疫情、工作、生活琐事,暂时身不由己。以后会去的。给小强投了两个币,这次就当是进去看了。
卧云庵:
其实可以作为数据中心使用,贵州不是也是用山体挖空建的吗,这个安全系数更高哈哈

【回复】数据中心最重要的散热。有更好的地方,何必要这。成本无底洞
【回复】重庆太热了。不像贵州。贵州六盘水可是为数不多南方供暖的地方[捂眼]冷的一批
沸腾麻辣鱼:
整个工程牺牲的解放军战士的陵园就在旁边的白涛镇。当我穿过反应堆的应急门时,一股巨大的悲壮、崇敬、无畏的情绪瞬间充斥心头。如果真的需要人工来排除燃料棒变形卡住的风险,那无疑是在为祖国、人民献身。一个人,只有一分钟的时间,排除故障。一分钟后,必须撤离,下一个人顶上。而进来过的战士,也将在三个月后,饱经核辐射的痛苦后死去。勇士们每天都在锻炼身体,只为能在需要的时候忍受高温高辐射,有力气拔出废料。

【回复】核设施根本就没启用,主要是在开掘过程牺牲的
【回复】和封住切尔诺贝利反应堆得勇士 们 一样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得勇士
【回复】回复 @然小兵 : 皮套G上打分
_fallen:
只有敬佩,躺在床玩手机的我每每看到前辈们的丰功伟绩就只能怀疑人生[捂眼]

【回复】说句实话就算亲身参与的人感觉也就是到水泥工地施工,自己感觉不出来什么伟大反而因为保密问题感觉在坐牢,某个养老院退休老员工和我说的的亲身体验[喜极而泣]
【回复】咱俩一样我也是躺在床上看的热血沸腾 没有先辈的付出哪来现在的安详 我想我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个伟大的工程,所以就翻了一个身,我去充电线太短不够,又翻过来了。
岳阳小丰:
岳阳 有个6501工程 我去看过 好家伙 把东风2号。。放山里面,打开山顶的盖子直接就能发射。。整个山都挖空了。里面可以走4条车道! 佩服老一辈人的智慧!

【回复】回复 @asillyboy006 : 组合起来岂不是成了东风21[脱单doge]
【回复】苏联也有大量的固定发射井,现在都是车载。
坝上人阿春:
我爷也是当时其中的一员 他们是第二批去的 最后因为埋雷蹦出的落石砸断一条腿 前年我们一家六口去过 我爷讲的很详细 比导游还专业 后面跟了一大群人

【回复】为什么不录下来呢,有点遗憾
【回复】回复 @上善玥水 :是呀现在有点后悔 失去的永远就都失去了
【回复】亲历者,牛啊。满是回忆
抖抖的拖拉机:
来的早没啥事,就祝小强早日脱单吧[吃瓜]

【回复】回复 @而忘记 :你给他生的孩子[疑惑]
【回复】回复 @楼下阿龙 :没有吧,之前up说过他弟弟结婚了,他没结过婚的
【回复】回复 @还魂伞 :为了看视频,那就再苦一苦小强同志吧![doge]
星空已然:
废弃有部分原因是核技术设施落后了,如果核发电反应堆出问题,防止污染扩散,只能封洞,同时离涪陵太近了

春困秋乏夏热冬寒-睡:
84年停工就是原子弹不如茶叶蛋的时候么[吃瓜]

【回复】对,同期的还有核潜艇和东风系列导弹。
爱老婆的陈小磊:
桁车100t指的是起重量,不是桁车自身重量

【回复】起重100吨,自身重量也不会轻。
【回复】回复 @欧阳奈夜 : 倒链吧 几十吨的倒链都有
窝们要金坷垃:
那个排气筒目标太大了,战时会很显眼的,如果是防核爆的话还是要改进

【回复】回复 @单车顽童 : 在卫星地图上,超高建筑的影子是非常巨大的,一眼可见。主要是不知道这个工程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发电,不如直接建普通地下核电站,把汽轮机放在地面上即可,世界上是有这种模式的;如果是为了战时隐蔽,也没必要把反应堆装进去,内部搞柴油发电就行了。
【回复】1970年代的卫星拿头拍烟囱…以当时的技术这个地方就是绝对安全的
【回复】回复 @窝们要金坷垃 :听说原来是准备修好后用作中国第二座核燃料生产基地,生产核燃料。
carson456:
十多年前,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

【回复】对我最有感触的就是最后坐车那里,有个未开放的超大的洞,很高很深很远,洞里面到处又是坑洞,横七竖八叉着很多钢筋,钢筋上零零散散竖着灯光照到最里面,映出816几个字,很震撼
【回复】回复 @先随便取个昵称嘛 :[支持][呲牙]
罗拉罗兰:
建议大家不要听这个建议,我上个月去的,如果对于核工程稍微有一点了解就知道816有多值,在七十年代因为技术原因和政治需求我们不得不掏空山体建设一个巨大的石墨堆,在816里我们可以实际看到巨大的主反应室和堆底,真的是难得的机会,至于没有开放的地方本身就是因为816还没有完成建设。

奇闻 高能 三线厂 核工程 探秘 跟着UP主出行看世界 bilibili打卡中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