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清什么是炫技,什么是真正的音乐!用心感受会有答案!

作者: 张璇老师教你学小提琴分类: 演奏 发布时间: 2022-10-19 10:30:34 浏览:267426 次

要分清什么是炫技,什么是真正的音乐!用心感受会有答案!

大寒点冰PhenixZhang:
差不多18年前李传韵来厦门演出,结束后,大家在后台聊天,场上突然放了个流行歌曲,他闲着没事,一下子拉了一段同旋律的花,给年幼的我的心灵受到了冲击:真把小提琴当成身上的器官了,如此自由熟练

【回复】回复 @ParadoKr :这样的话其实可以不说的。。
【回复】不熟练无法表达感情,就像字都不会写,怎么写文章一样
【回复】回复 @牙膏恐惧症 :人家在回忆童年回忆美好,可是你突如其来的事实很煞风景。。无关对错。就像魔术师表演了一个魔术,大家都在惊叹不可思议之余,你跳出来说“大家别被他骗了其实他是这样这样做的…”。而且楼主也说了,十八年前,十八年前的美好回忆,就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留存下去不就行了。你们作为专业人士,非要跳出来说,这不过雕虫小技,入门基本功,哦这样啊,可我们门外汉还是觉得他牛啊…,你们能做到我也会毫无保留的给出赞美和崇拜
秋辰道:
不这么弄,他很难受,只是准确和传达原曲韵味是满级入门,长久满级的状态下肯定要发泄的,去他妈的原有韵味,我要任性的表达我现在的情绪,就这样而已。

【回复】音乐本来就是用来表达嘛,不管什么段位的人都可以随意应用发泄啦,只要在学习和练习的时候遵循规则,脚踏实地练基本功就好啦
Darkeeelord:
满级小提琴家 已经需要转职了 可能是作曲 可能是指挥 小提琴家这个职业已经束缚住他灵魂太多

【回复】看他的裤子是不是顺丰的工装服???
【回复】回复 @迪拜刀法001 :这意思是转职转去顺丰了?
【回复】回复 @迪拜刀法001 :送快递找灵感去了[热词系列_知识增加]
我真的是老杨:
这曲子都快听吐了,但听李传韵拉琴,我竟然完整的听完了

【回复】一样,开头真背惊艳到了!
秩序之眼:
我挺喜欢这“炫技”的改编。虽然把原作有点改的面目全非,虽然死亡变奏部分有极轻微吞音和极不明显的走调抢拍,但是不妨碍整体完全鲜明的情感抒发,哪怕是炫技提升了极高的难度,但这种炫技一点都不多余,反而能够拉动人的心弦。对于喜欢古典的一些人可能难以接受,但是我很享受这个改编版,我给投币点赞。

【回复】个人认为小提琴在使用高难度技法时候出现的一些难以把控的音色上的异变恰恰也是小提琴的魅力之一,有种演奏者的强烈情感呼之欲出的真实感。我也认为并不是所有风格的音乐都是和谐,美好,循规蹈矩的,这位“音乐鬼才”所表达的更是内心对音乐的狂热和对技巧的追求。
【回复】你其实说的没有错,并不是炫技,也不是所谓的改编,一千个人心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小说永远比影视剧更有影响力或者是更好看呢?因为小说的表达是存在想象空间的,而平时的乐谱就像是影视剧一样,拍出来是什么就得是什么,而且所有学生练习乐谱的时候就必须按照像固定的影视剧一样,按他拍好的样子,去复原乐谱上的音乐,一个音一个节拍都不能错。一点想象空间都不能有。练习的时候就很多人会按耐不住觉得原来的乐谱这样拉不好听了,加快点或者改慢点会让人练习起来更舒服,更不枯燥。如果说大部分人能将这种枯燥完美练到大师级别,稍微带点自己的风格那就是过去的古典音乐,那新一代的古典音乐,必然会更愿意追随自己心里的那个声音,而非乐谱的那个声音。试问一直压抑自己内心的声音,谁能一直忍受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呢?
【回复】回复 @duolaameng111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影视剧的音乐改编成古典音乐时更动人,录音版流行歌曲在演唱会改编了原本的旋律和稍微少许的加些改编的调调会更好听的缘故了,故事是一样的故事,但讲述的方式要随着时代的改变来改变的。可惜他身在中国,这种压抑可能要一辈子跟随他了。
MAGNVS:
我一直都觉得李传韵是第二个帕格尼尼,小提琴的所有技术对李传韵来说都已经炉火纯青了,只有李传韵从演奏家转为作曲家才能给小提琴增添一些新的东西。

【回复】你看他的裤子,是不是和顺丰的类似
【回复】回复 @lililililbivib :他站我面前我可能真会以为是送快递的[笑哭]
天涯行囊:
脑子里面大概的场景是这样的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走入一个酒吧,他又一次失败了,眼前仿佛没有了任何希望,父母一年前的离开让他的意志无比的消沉,仿佛已经再也无法凝聚起一丝信念,只能靠着酒精去麻痹自己,给予自己短暂的宁静,让自己,在无尽的愁苦中可以得到一丝安睡的契机,哪怕醒来之后是更加痛苦的感受,让他更想要了结自己的这一切 突然,旁边舞台的灯光乍亮,一袭火红的长裙跃然于台上,她完美的身段在舞台上如焰火搬闪耀,用快到难以置信的舞步诠释着活力与热情,裙裾闪耀的装饰仿佛夏日的烈阳,挥洒着一切属于生的意义。 他眼前的时间仿佛慢了下来,目之所及的热情随着裙摆的飘动一浪又一浪的席卷而来,温暖着他几近干涸的心房。他想起了,想起了童年的温暖,想起了最爱的紫藤罗花,想起了好多自己已经许久未曾回忆起的片段。 是了,那是自己离开了许久的家乡,宁静的村庄,潺潺的溪水,一望无际翻滚的麦浪,还有自己那再熟悉不过的,火热的骄阳。 视线再次聚焦,热情的舞蹈还在继续,他为自己点了一杯血腥玛丽,用那强烈的醇和酸让自己获得了一丝清明,忘我的投入到了同样随着音乐舞动的人群中。是了,或许在人生的路上遍布荆棘,但我们依然可以成为一个舞者,一个可以让自己须臾间的生命燃烧的更热烈的那个舞者。

【回复】突然掏出了芝加哥打字机小提琴箱里全是100发弹股。的那种
【回复】回复 @百夫长PenPen :也行[doge][doge]
大块头有大智慧233:
杂乱,累赘。查尔达什本质是舞曲,可以说律动被改的稀碎。lassau部分的元素调性被改的像极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人家是风情万种,李这是分崩离析。friss就是门外汉凭借着一丝所谓的乐感在演奏吉普赛爵士的华彩乐章。李的基本功很扎实,但是乐曲并不是左右手协调好就能演奏的。演奏者有主观的表达请自己去创作,别用添油加醋来误人子弟

【回复】演奏者有自己的二次创作很正常吧?怎么但你这变成添油加醋了?你懂不懂音乐?
【回复】做不到就硬酸,啥时候能有人家0.0001的炫技水平再bb吧
【回复】本来就是二创 听的人听的也是二创 说白了 如果查尔达什一开始就这么写 你还会这么叫嚣? 当成一个变奏听就行了 音乐本来最基本的诉求就是好听 音乐起源于对与好听的诉求 既然好听 就没必要吹毛求疵 说白了大部分人想这样随性地二创也做不到 李虽然有些疯癫 但这个曲子说实话就是李独一无二的表现 大家拉得都一样说实话反而没意思了
影子の大神:
再难的曲子,他都毫无压力。甚至需要自己增加点难度玩。真心是目前活着的拉小提琴最牛逼的人了。可惜精神问题,天妒英才。

【回复】回复 @影子の大神 :这么说吧,你去听听穆特,听听帕尔曼,如果你能听得进去的话,听几十遍他们这种级别的小提琴家演奏的曲子,你再去听一听推特上那些挑战帕格尼尼啊什么的类似的挑战,你会发现大师和很多网友都能拉,你再听几十遍,就能渐渐听出区别,技术好的无可挑剔的小提琴家,这世界上太多了,每一个音乐学院每一届的学生里都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你觉得他是最牛的,我只能说你不是一般的坐井观天。
【回复】回复 @Zpd19828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可以了 真心要笑死了
【回复】他这个技术水平的不说比比皆是,也不少了,你要是拉琴,就明白他的技术有很多瑕疵,正常情况下,演奏者会通过掌控自己的表达力度来减轻技术上的压力,但是他只会横冲直撞,这是因为他的情绪是不受控的宣泄状态,这与所有艺术的本质都是背道而驰的。
满杯茶:
我个人理解艺术一定要 承受人间疾苦 如果富有 就要疯狂的恋爱 只有让情感宣泄过的人 才让声音有生命 要不总感觉就是用一台出错率高低的机器来评判 好不好

【回复】富有就要恋爱,兄弟高情商啊,那叫滥交[吐]
【回复】然后恋爱不过瘾,到不了你的阈值了,就得嗑药了是吧[吐][吐][吐][吐]
KAI酱--:
其实很多音乐作曲家本人演奏和“正统”演奏家演奏都听着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只觉得只要作品不论过多少年都能永恒的吸引到人,并且让人一直有听下去的欲望,都是好作品,也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天天下雨f:
看标题以为要抨击,结果全程跪着听完,虽然我不会小提琴,但不妨碍我听到那些细腻到极致的音色变化时跪的结结实实

【回复】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就像美女,只要在自己眼中是美女就行了
祥祥箱子:
感觉到了 一个少女有了心上人,今夜有一个心上人参加的舞会。在为舞会准备的激动,心中情感的迫不及待。 然而舞会是短暂的,在喜欢的人旁边,时间过的很快 之后安逸轻快,是与心上人漫步在花园的时光。 最后是激烈的表白,爱情的热烈

【回复】爱情缠绵,爱恨交织,唯妙唯俏
【回复】以上个人感觉,不喜请屏蔽
Livingon:
我拉琴到现在也有快30年了。我的老师是盛中国先生的学生,他一直推崇李传韵的技术是世界第一,我也因此几乎听遍李传韵的专辑了。视频中这首查尔达什听着像是08年《名琴复活》那张专辑录制的版本,不知道是不是? 唉,如果林耀基先生还在,也许他能稳住李传韵,让他的艺术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这样的天才如果荒废了,那是全人类的损失啊。[大哭]

【回复】没荒废,人家现在在香港家里也经常拉琴,技术还是一样棒棒的,只是糖尿病做了手术需要修养身体而已
柯的移动城堡:
感觉小提琴炫技会影响欣赏音乐艺术的情绪连贯性和感官舒展度,当然,有的音乐人是想让大家都能被自己的音乐感染和理解,但有的音乐人单纯就是为了自己酣畅淋漓的爽,自己爽了别人能否理解认同无所谓

【回复】说的好,我听李传韵的演奏就很爽
Royce吹逼大神:
所以古典音乐的未来到底是什么?原教旨主义循规蹈矩的在固定框架里摸;还是一点一点的演进,让更多风格开始碰撞?

【回复】古典音乐也是人写出来的,我以前也一直遵守着规矩,觉得谱面大于一切,直到我学了作曲,才发现所有的古典音乐背后作曲家的思路,每个音符都是很自由的。你可以把它当成教条,也可以当成即兴发挥的基础,只要喜欢就好,因为音乐本身就是传递情感信息的东西。
【回复】回复 @陌然MajorC :古典和爵士并不冲突,调性和声的功能非常强大,本质上是从稳定到不稳定的相对的方法论,所以其实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少很多没必要的尝试,最后到巴托克的轴心理论,差不多等于穿透了
百里时中:
演奏没有炫技这一说,只有是否很好的传达了情感,音乐的本质就是通过演奏的媒介传达感情

雨-中-客:
我始终认为只有技巧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更好的诠释感情。

【回复】没有技巧支撑的感情就是无根浮萍,让他重复一遍都做不到。
胡子水暖:
看了下评论,有人拿他和哈恩比,我忍了,还有人拿他和帕尔曼相提并论,我笑了,更有甚者,说他的顿弓已经超越了海菲茨,我是真的笑不出来,果然是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花活! 客观来说,我对他以前的技术水平还是非常认可的,但实话实说,他表演的成分,或者说流于表面的东西太多了,你们把他夸到天上的时候,拜托你们去好好看看他以往的演奏,和真正的大师去对比一下好吗。我敢说有很多大师不需要任何变奏也能表达出比他更加丰富细腻的感情来。 我本来不想贬损他,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看他的音乐视频,不是因为喜欢他,单纯是因为自己也拉琴,直觉上感觉他对音乐的表达方式有问题,但是自己水平有限,始终不能具体说出问题在哪里,但是看了很多大师的演奏之后就明白差距在哪儿了。底下有人说哈恩因为演奏中的情绪而炸毛,可我从没见过哈恩让自己的情绪溢出得如此严重,以致于到了泛滥的地步,演奏者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你就永远只能是个技术型选手,因为不能控制情绪意味着无法选择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追求表达效果,更不用谈情感和技术的整合。 音乐家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表达一定是有节制的,有趋向性的,不管怎么变奏,怎样二创,也是有着统一和谐的风格的,而不是泛滥的、失谐的和发泄的,那些重金属的、狂乱无章的、非调性的音乐就是反面例子,你可能乍听之下觉得很爽,但听久了就像泄欲,古人说的丝竹乱耳,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音乐家被情绪牵着鼻子走,凭直觉和冲动来进行表达,像李这样的音乐家,一场演奏下来,弓毛断了一半,在台上兴奋、哭泣、大吼大叫,如果这样也被理解成天才,这时代的品位也太浮夸、太内卷了吧?这就像是有创作冲动的写作者一样,只会顺着冲动向前狂奔,而不会站在一个受众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感情,那就是空有一身内力却不会武功。 说了这么多,不是要和任何人争辩,大哥们,古典自有其严肃的道理,一个能把整个乐团搞凌乱,把指挥搞崩溃的独奏,从古典乐的角度出发,我是真的不敢恭维。 如果你们不是从古典的角度出发,那就当我什么也没说吧。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李表演的不是古典乐,那小提琴这个乐器本身就限制住了他,毕竟古典乐器是用来表达而不是用来宣泄的,以他的技术,换个带电的乐器绝对能独树一帜。 大师一定是天才,天才不一定会成为大师,冲动不等于才华,李缺乏的是沉淀。 最后的最后,退一步讲,有几个被人盲目崇拜的“大师”也未必是坏事,说不定会给很多人开启全新的大门。

【回复】感觉他不属于古典,他的表达方式属于现代摇滚 金属乐。用古典的标准要求,他乱来了,用金属现场的标准,他是非常优秀人琴合一的
【回复】有空看看李传韵最近的视频,虽然没有正经的演奏但能看出来已经有收敛了。李传韵的问题一直就是情绪推得太满,而且是通过这种取巧的改编炫技方式。作为传统的古典演奏家来说显然这是不合格的,但在这个音乐工业发展如此迅速,音乐的瞬态动态响度照百年前都有质的飞跃的今天,他能给更多人带来听感上的刺激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回复】很有道理,特别同意你“小提琴这个乐器限制住了他”的观点。我看他的演奏有和你一样的感受,就好像是非要送少女心的儿子去上军校,在最合适的地方会更优秀。

节奏 小提琴 音乐 查尔达什 用心 炫技 答案 李传韵 感受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