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

作者: 小胖吹厉史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5-16 11:31:27 浏览:249558 次

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馊主意,一个比一个馊

看穿沼跃鱼的一切:
没有六丁六甲神兵我不是很认可,不懂的直接百度,宋钦宗千古一帝

【回复】李纲:跟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保卫汴梁呢?[生气]
【回复】郭京:我就口嗨一下,没想到钦宗真信了[doge]
进狱系人豺:
疲秦计,哄秦国开挖运河,换来了几年的喘息,然后运河完工次年秦国生产力暴涨,为六国的灭亡写下了第一笔。

【回复】一个叫做郑国的韩国人在秦国修了郑国渠[doge]
【回复】回复 @奈亚提斯菲尔 :关键问题是如果你利用这几年能发展的超过对方,那么你的计策确实是成功的,但如果你这几年没有发展只是在内斗,那可能还不如不用这个计策
【回复】回复 @u梦华君u :隋朝可不仅仅是因为开挖运河亡国,就隋炀帝的那些荒唐事情,就算没有运河也得灭亡。。。。
奥利北:
李成梁那个不至于上榜。其他的都是馊主意坑了自己。李成梁养寇自重自己可赚翻了,至于大明怎么样他又不在乎。联金灭辽,联蒙灭金,联虏平寇都应该上榜。

【回复】联蒙灭金很正常,南宋最早还想跟金国谈谈,但是金国被蒙古打了之后搞北缺南补,往南进攻南宋,直接断绝了金宋和谈的希望,纯属自己作
【回复】最重要的是…努尔哈赤真崛起的时候,李成梁都赋闲回家了,等他在任辽东的时候李如松都战死好多年了,他都想办法把努尔哈赤往朝鲜送了,这时候万历又把他撤了
【回复】拜托,努尔哈赤正儿八经的发展起来的时候正是李成梁第一次离职十年的那段时间好不,李成梁离职后,辽东人事变动频繁,总兵死的死,换的换,混的混,加上援朝战争和土蛮蒙古势力入侵,使辽东无暇压制努尔哈赤,等缓过来了,李成梁二次上任时,却发现多了个万历派来的矿监高淮,把本就疲敝的辽东搅得天翻地覆,许多军户逃的逃,跑的跑,李成梁虽然也跟着高淮捣乱,但起码还是做了些压制努尔哈赤的手段,比如让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与自己的儿子结亲,扶植亲明派,只不过努尔哈赤手段高囚禁了舒尔哈齐,李成梁还没来得及反制的时候就被万历撸了下去,彻底告别辽东回家养老。要是李成梁一次都没离职的话他肯定会压制努尔哈赤,最后让努尔哈赤成为王杲之类的较强的小首领。
到此为止了吗少年:
李斯这不能归为馊主意,只是根据他当时所处的环境做出的选择。李斯是法家的代言人,扶苏推崇儒家,他那么大的权利欲,选扶苏等于放弃手上的一切,选胡亥的话至少还是胡亥的老师身份,综合多方面来说李斯选胡亥是当时对他最有利的做法。只是后面没想到胡亥这么无能,赵高这么疯狂,没斗过他罢了

【回复】你说的雀食有道理,但这不还是印证了这是馊主意么,馊主意不就是出发点是好的,最后的结果却是坑自己的主意[笑哭]
【回复】你这话套在任何馊主意上都能用,“大明战神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选择,觉得御驾亲征大杀四方,从此一劳永逸......只是后面没想到竟然打不过,没打赢罢了”
【回复】回复 @-灵溪- :我觉得,所谓的馊主意就是只要是个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行不通的主意。跟出发点没关系。
山海流音奏迷离:
梁子罪不至此啊!李成梁当总兵前辽东十年换了六个总兵,梁子第一任退休后辽东十年换了八个总兵,明末的辽东早就烂了,只不过梁子太猛了,给人一种辽东还凑合的感觉,梁子退了后辽东只不过是回到了大明正常状态。

【回复】讲道理李成梁能力很强 压制努尔哈赤没啥问题,有问题的是万历罢了,比较当时女真被压的死死的,后来撤了李成梁十年换了那么多届最后又把李拉出来刚做出的努力又被撤了,换谁都没辙
【回复】回复 @倾城丶苏婉柔 :李如松在与蒙古的战争中轻兵挺进被敌人主力部队包围后战死。死后尸骨都无法捡回,明廷以衣冠入殓。死的挺壮烈的,不是病死哦
【回复】要不然压得住 毕竟李如松也很厉害
正义之牛:
联金灭辽、联蒙灭金、北失南补、联孥灭寇、实行州牧制度、分封制、节度使制度呢?

【回复】其实州牧制度,分封制,节度使制度都不能说是馊主意,上面这些都只是封建王朝权力分割的形式,只不过权力赋予的群体不一样,不搞这些,那就是宦权,后权,相权坐大,最终都会导致某一个群体权力过大威胁皇权,说白了封建制度的大框子里,就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制度
【回复】连蒙灭金真心不能算本身就跟金国仇深似海,你都快完蛋了还吃了亏想在打宋国回血来求联合还趾高气昂威胁的态度。这种情况根本不存在联合的条件无论无何都要先弄死金国再算了
【回复】分封制馊?周靠分封制极大扩展了华夏版图,融合了大批周边部族。吴国越国楚国都是在分封制之下吸纳进华夏的,原本的东夷北狄西戎也都是靠分封出的秦齐燕晋等压制,以当时生产力不分封周王能管得了?州牧制馊?汉武帝时期就设立了,作为监察机构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直到黄巾之乱后为了平叛被迫下放军权,汉灵帝又受刘焉蛊惑令州牧成为地方实权行政长官才导致全面乱局,但是天下哪有永远不乱的制度?发挥300年正面作用也叫馊?节度使制度本质上也就是对地方权利的分割罢了,只是刚设立安史之乱就爆发了,没有节度使制度一样有安史之乱,之后中唐除了河朔三镇之外大部分节度使都对李唐保持了基本忠诚,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央权威下降,节度使制度就是背锅的。
应钟巧儿:
李隆基除了错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大将之外,还有就是听信杨国忠谗言,微操迫使哥舒翰出关迎敌,导致潼关大败。以及期间叛乱未平便轻易解了郭子仪等人的兵权。[无语]

【回复】李隆基最大的错是让安史之流成功造反,杀高仙芝封常清以及逼哥舒翰属于矫枉过正
jonhsmith:
李成梁不算吧,李成梁在或者李如松在,努尔哈赤只能做李家奴才… 智伯那是忽视了天气,天意 赤壁或者是蟠阳湖之战吧,陈友谅一度占上风,只是流箭射杀意外

【回复】元宋镇江焦山水战,张世杰铁链锁船被阿术火攻击溃
公子子兰君:
还有五年平辽,简直就是忽悠皇帝的巅峰操作,袁崇焕跟崇祯说了他五年平满清,结果私底下说他没想好方略,就是逗崇祯玩的[支持]

【回复】袁崇焕平贼都平到京城门口来了,我笑死
【回复】不是记得几年了,开始说的几年,崇祯没下定决心,后来又缩短几年,崇祯定下决心了。袁崇焕去搞了几年,觉得这样下去做不到心慌了,再加上毛文龙三心二意,所以先斩后奏了毛文龙。这一下就把崇祯惹毛了,只是崇祯能忍,后面有机会就杀了袁崇焕。
GLP---800:
什么时候刘义隆也成贤君了?赢得仓皇北顾的贤君?刘裕打下的威望和家底都快被他败光了还贤君? 而且南朝宋是被北魏取代的?南朝齐梁陈三朝呢? 灭南朝的也是北周啊,怎么就成北魏了? [辣眼睛]

【回复】回复 @海沟中的鳕鱼 :是隋,不过南陈快灭之前还是北周,记岔了杨坚在北周灭了南陈再篡位的了
【回复】元嘉之治,内政搞的不错。而且别听谭道济吹,刘裕麾下最能打的一批还排不到他。刘裕死后这几个大臣敢擅自更改遗诏换皇帝,哪怕刘义隆是最后得益者也是很害怕这几位啊。
【回复】回复 @她说天凉好个秋 :拓跋圭,被儿子杀,拓跋焘被宗爱杀,拓跋余被宗爱杀。[热]北魏连着四个皇帝,三个死于非命,比较之下你还拿这点嘲笑刘义隆?[吃瓜]
泽村_宅梨梨:
没有千古一弟宋钦宗,我不是很认可啊

【回复】宋钦宗也是赶鸭子上架,他老爹和弟弟才是真极品
【回复】宋钦宗我估计是摆烂了,他爹在国家打仗的时候让他继位,结果后来又反悔了,搞的心态爆炸,然后就迷信了,心想:累了,毁灭吧。[doge]
【回复】回复 @喜欢小钱钱的兔兔 :说实话他弟比他强
想想都头痛啊:
我北宋皇帝请人跳大神抵抗金军造成靖康之耻难道不配上版?我觉得排第一都行。

-张寒生-:
玉皇大帝:“让那个猴儿去看守桃园吧。”

打水漂路过:
提一个李林甫的馊主意,以前边将干好了可以入朝当宰相,他为了霸占宰相地位就讲让异族出身的大将去守边,结果养出来一个安禄山,结果就不用讲了[无语]

公孙蓝:
向英国,美利坚,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日本,俄国,奥匈帝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宣战

医学生采薇:
提名李治的王皇后,为了跟宠妃萧淑妃争宠,打听到李治喜欢一个尼姑,就派人把她接到宫里给了名分。结果姐俩连同他们的儿子一起被这个尼姑灭了,这个尼姑当时叫武媚娘,后来叫武曌[藏狐]

漫游的俾斯麦:
太凑数了。很多事不能光看结果,智伯的问题主要是25仔,尤其是韩魏本身就是驱虎吞狼;李斯本身是为了权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不定扶苏马上清算他;明朝后期财政导致战略性收缩很正常;赤壁本身语焉不详,不利肯定是事实,三国志提到了大疫,火烧几乎是陈友谅事迹;安史之乱的本质是土地兼并和关中关东氏族争夺统治权,杀高仙芝确实是错,逼哥舒翰出击是无奈之举,关中没粮。

【回复】神特么无奈之举,哥舒翰搞得越来越好了好吧!

中国历史 古代 人文 计谋 主意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