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盛世】牵丝戏

作者: 笔小小丶分类: VOCALOID·UTAU 发布时间: 2020-12-04 18:00:06 浏览:175734 次

【大隋盛世】牵丝戏

不知名组织:
在这说一下圣人可汗是杨坚可不是杨广[OK]

【回复】回复 @嘟嘟噜817 :但是也有不少广大帝的粉丝抢他爹的功劳和称号,以及李世民的天可汗[捂脸]
【回复】隋文帝杨坚登基后下过这样一道诏书:“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自魏氏不竞,周、齐抗衡,分四海之民,斗二邦之力,递为强弱,多历年所。务权诈而薄儒雅,重干戈而轻俎豆,民不见德,唯争是闻。朝野以机巧为师,文吏用深刻为法,风浇俗弊,化之然也。虽复建立庠序,兼启黉塾,业非时贵,道亦不行。其间服膺儒术,盖有之矣,彼众我寡,未能移俗。然其维持名教,奖饰彝伦,微相弘益,赖斯而已。王者承天,休咎随化,有礼则祥瑞必降,无礼则妖孽兴起。人禀五常,性灵不一,有礼则阴阳合德,无礼则禽兽其心。治国立身,非礼不可。朕受命于天,财成万物,去华夷之乱,求风化之宜。戒奢崇俭,率先百辟,轻徭薄赋,冀以宽弘。而积习生常,未能惩革,闾阎士庶,吉凶之礼,动悉乖方,不依制度。执宪之职,似塞耳而无闻,莅民之官,犹蔽目而不察。宣扬朝化,其若是乎?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始自京师,爰及州郡,宜祗朕意,劝学行礼。”《隋书》这样说道:“自是天下州县皆置博士习礼焉。”由此可见他对汉文明的复兴起到的巨大的作用
【回复】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五铢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风起时有梦:
杨坚虽然文韬武略、但是欺负孤儿寡母拿天下的几乎都没有啥好下场、 至于杨广不吹不黑、急功近利、不惜民、而且刚愎自用、不听言、除了好色是被黑出来的、杨广也没啥可洗的

【回复】欺负孤儿寡母给我看笑了,那怎么拿天下会有好下场?[偷笑]就硬往一块联系
上清真境玉宸道君天尊: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回复】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回复】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回复】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
九目血蛤:
去跟杨广在位期间,被生生折腾死的700万户百姓说,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去!良心不会痛吗?

【回复】想搞清历史上的一堆大事小事,摘掉个人感情是最基础的[OK]虽然我摘不掉
【回复】天下是他的,所以才骂他
【回复】这么说秦始皇第一个不服
盖浇根斯坦:
撇去私德来说,杨坚确实算是眼光不太长远但颇有建树的明君了,不过对标李唐duck不必。 用杨二碰瓷更不必了,众所周知杨二做的那些事别人初代二代三代没他底子好的也做过,但大多没费多大劲就做得又好又体面,不是他要做的是个难事,也不是他做事太激进,就是他没眼光没水平没手段,识人不清,急功近利。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幸好雁门李世民去解围了,否则一个隋朝崭新的战神就诞生了。 一个帝王没有功绩还做蠢事最差就是个庸君,但一个帝王没功绩还作死就是个暴君,没必要用他根本做不成的事情洗他吧? 就算汉武帝也善于作死,但起码功绩是实打实的,不用被说一句要不是……就……这种话来硬舔。

【回复】回复 @炖粉条了 :你说杨坚治国远胜李二,杨坚杀害功臣,建宫殿民夫死伤无数,自己定下开皇律,可后来三人偷瓜皆斩,说到私德还不如李二,灭北周皇室全族,包括自己外孙,论武功,可别逗了,单论马上领兵还没超过李二的,隋能超过唐的只有粮食储备,可笑的是隋百姓穷困潦倒,等隋亡了打开粮仓还有烂的粮食,你拿秦皇汉武比一比李二可以,拿宋祖成吉思汗或者朱元璋都可以,杨坚凭什么?你杨坚比李隆基都逊色半分,敢碰瓷李二?
【回复】回复 @炖粉条了 :打天下的比不上捡天下的,笑死[吃瓜]
【回复】回复 @炖粉条了 :因为他确实菜[吃瓜]
绅心俱疲:
杨广自己一通作死的操作还怪得了别人? 一、修运河、修长城,修东都、打吐谷浑,天下百姓民不聊生时,他只要不打高句丽,就可以翻盘。 二、第一次打高句丽,死伤30多万隋军时,天下已经大乱,起义军遍地,他只要不第二次打高句丽,就可以翻盘。 三、第二次打高句丽,国内前宰相的儿子杨玄感和李密起义被镇压后,他只要不三征高句丽,就可以翻盘。 四、第三次打高句丽,回来后,只要不再次巡幸塞北,被突厥暴锤一顿,也可以翻盘。 五、被突厥暴锤之后,天下已经乱的,比马蜂窝还乱了,即便如此,杨广还有机会翻盘。

【回复】隋炀帝,一个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毁灭大隋的事业中去的人。隋文帝给他留下的家底实在是太厚了,以至于怎么作都作不没,只能把能想到的大招全用上,修东都,挖运河,三征高句丽,三下江都等等,生生把大隋玩死了。
【回复】回复 @追星逐日 :一征高句丽,隋炀帝一共派出二十四路大军加天子六军,一共一百一十三万八千人,辎重运输倍于士兵的空前规模征讨。但是因为隋炀帝过于轻视高句丽且胡乱指挥,造成指挥僵化,互相配合不足。因此渡过辽水的三十万就回去了两千七百人。这场败仗,确实是惨败。隋炀帝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征高句丽,隋炀帝吸取教训,而且用骁果,其实很有可能获得完胜,但是杨玄感起兵造反,杨玄感是负责涿郡(也就是现在北京,当时前线基地)粮草运输,因此杨广不得不火速撤退,这次是不败而败。 三征高句丽,国内秩序已经快彻底崩溃了,因此其实这次没怎么打,一路上逃兵问题就已经拖慢速度了。但是这次高句丽投降了,不过虽然投降,但是只是策略上的,隋炀帝的入朝诏令理都没理。结局是虽然获胜,但是高句丽仍然不听入朝的诏令,属于虽胜犹败。
【回复】回复 @追星逐日 :杨广三征高句丽的战绩你都能算赢我是真想不到
请问今天溜哪个小向晚:
隋和秦一样,,,一统天下,,,可惜。。。

【回复】回复 @洛水北邙山南 :好家伙,西晋都可惜?开国就有亡国气氛的独此一家
【回复】回复 @洛水北邙山南 :西晋还是埋了吧,就是个奇葩的朝代
【回复】回复 @洛水北邙山南 :西晋可拉倒吧[捂脸]
水火既济日照江河:
看见小小更新了,我 啪 的一声就点进来了,很快啊!我先是一个点赞,后来又来了个收藏,可是小小都防出去了啊,于是我决定白嫖~[doge]

思萤-:
我觉得唐朝应该可以填两首,安史之乱前一首,安史之乱后一首。

【回复】大唐初年至唐玄宗的前半生,唐玄宗的后半生至唐末
【回复】李隆基:有被冒犯到[滑稽]
【回复】附议,安史之乱后长安不安啊
河山入鞘:
[呲牙]三征高句丽玩崩他爹给的基本盘,反正张嘴就是步子大扯着蛋,老历史学家了

【回复】+1,不知道都是从哪看到这么句步子大扯着蛋了,但凡是有杨二出现的视频,底下一堆说这话的
夏木森屿:
天下终于大一统,杨坚留下的家底足够杨广做个守成之君了,偏偏杨广作死能怪谁,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捂脸]

【回复】杨广但凡像孙权一样就可以名垂千古了。(孙权上位后江东六郡反了五郡,然后孙权收回来了)
【回复】回复 @黑魔英雄 :孙家人才辈出,孙坚孙策不用说,一流武将妥妥的,孙权虽然进取不足,但守成这方面还是稳的一批,还有弓腰姬这种在当时很少见的武力不弱的女性,就是可惜孙坚孙策都死太早了
孤殇离愁:
杨广,暴君也好,昏君也罢,留给历史一个单薄的身影,足够了

算响听:
开皇之治大好功业,不到二十年败亡。除了好色被黑,杨广没啥能洗的。[吃瓜]

【回复】回复 @海贼提督凯多 :啊对对对,为了炫耀三征高句丽结果一次输一次撤军一次主动放弃,输就是大败,赢就是小胜,胜利果实说放弃就放弃,高句丽那么明显的诈降都信,但凡第一次杨广不指挥,就想当年灭陈之战那样当个吉祥物,都不会让几十万被强招的平民惨死辽东
【回复】军事,起码,隋炀帝还是有点功劳,现在都有人拿他和宋徽宗,放在一起比了
天依最爱的大肉包:
《七绝 感隋炀帝》 水殿龙舟自不休,只今宫阙尽荒丘。 兴亡到底从前事,未见江河易道流。

【回复】正好中午写了这首晚上就看到这首歌[歪嘴]
天才小汤姆: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人菜瘾大,留下一大堆烂摊子让后人收拾,收拾好了就得分我一杯羹?

历史 鬼畜 填词 洛天依 古风 隋唐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