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V】【自制中字】苏联空军是怎样做到从被吊打到反杀的?(1941-1942)

作者: 白露型四番舰夕立号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18-02-03 19:36:04 浏览:34975 次

【MHV】【自制中字】苏联空军是怎样做到从被吊打到反杀的?(1941-1942)

南岛气泡水:
为了争得空优,毛子搞出了yak,la这种战机,结果就是毛子的aa车全部变成了坦歼)))))

skyeyes:
当年特别不理解大清洗为什么要搞,但是后来逐渐了解到苏联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后才发现这是早晚的,而且是一直都有的,当年彼得大帝改革就是一路杀人一路改革出来的。   但是苏联在大清洗的前夕确实面临比大清洗本身更巨大的危机,首先就是新经济政策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正迅速在农村和城市内形成一个庞大的富农和食利者集团。同时像图波列夫和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的的确确就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谍报机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时的苏维埃政权并没有因为国内战争结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前冷战早就全苏打响了,只不过二战将刚刚开始的苏欧冷战半路中断,并在其后变成了美苏冷战。   政治斗争从来就不是书生们的低俗感情剧,而是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最为讽刺的就是在大清洗和大饥荒最疯狂的时候,苏联的人口都是在正增长的,而在叶利钦执政的9年里,俄罗斯的人口损失比整个斯大林时期的非正常死亡还多。2000年的俄罗斯人口比大林子杀人最多的时候还要低

【回复】你忘了一个问题:对于因大清洗而黑斯大林是杀人魔的人而言p民不算人,那些体制内的人才可以算←_←
【回复】回复 @禁忌的欲望之龙 :最后一句话…因为俄罗斯只是苏联一部分,2000年俄罗斯人口和35年的苏联比没有意义[喜极而泣]
【回复】杀又不是杀你,你当然可以这么说.
露茜A玛西亚:
1.如果考虑到这一点,进口甲苯和TNT的数量,与苏联自己工厂生产的放在一起对比,总体上看占1942-1944年的54.6%(大约是197500吨/361718吨)。*《援助武器在战斗中》 2.在进口的战斗机方面总共约占19%(几乎五分之一的战斗机)。在轰炸机方面比例也大体相同。*苏联官学学者 Котельников研究报告 3.:“事实上,租借法案交货量占本国工业轰炸机供应的20%,而在战斗机方面占16-23%。”*苏联军方 Котельников研究报告 4.战时72%的火车头,27%的车厢是盟国援助的。*《援助武器在战斗中》 5.1942-1945年接收盟国的专用炮兵履带式拖拉机(Тракторы артиллерийские)比例是34%,另外苏联把盟国援助的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М2,МЗ,М9,1082辆改装为炮兵牵引车使用。*《援助武器在战斗中》 6.苏联接收的摩托车里有55%是盟国援助的。*《援助武器在战斗中》 7.苏联1941年-1945年接收的汽车,有至少54%是盟国援助的。如果仅算运输类车辆这个比例是56%。如果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只算纯战时这个比例不会低于60%。*《援助武器在战斗中》 8.苏联战时使用的矿山挖掘设备69%都是盟国提供的。*苏联сов. секретно等级文件 9.(苏联)锡:15590吨,(盟国)357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70%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汞:1352吨,(盟国)13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49%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镉:654吨,(盟国)7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52%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钴:436吨,(盟国)600吨, 苏联接收总量的58%是盟国援助的。 如果苏联的产量刨除1941年上半年,1945年下半年,那么盟国援助的比例至少还可以提高5-10%(苏联)钼精矿:6127吨,(盟国)15300吨, 苏联钼精矿接收总量的71%是盟国援助的。 (苏联)钨精矿:21175吨,(盟国)17100吨,苏联钨精矿接收总量的45%是盟国援助的。*苏联сов. секретно等级文件

【回复】回复 @吏科都给事中 :42的补助并不多。而且由于当年苏联的工业正在西迁等原因所以看起了占的比重大点。其实真的不够看。比如。斯大林格勒战役,百万大军需要多少物资,难道靠援助,只怕德国人都占领莫斯科了。
【回复】实际上,这些援助都是第三次和第四次援助,也就是1943年10月-1944年的两次比较多,占了75%,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杯水车薪╮( ̄▽ ̄)╭
【回复】编故事?我出处都给你一一列出来了,不信翻书去。还有你的12的数据哪来的?怎么还有人给你赞。。。。这都什么世道啊。。。
埃策尔:
1、冷。科尔松战役。 2、热。库尔斯克战役。 3、不冷不热,不能给敌人造成阻碍。诺曼底战役。 4、阳光太好了。阿登战役。 5、阳光太差了。斯大林格勒战役。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某种程度上,地皮不好更加损害运气。 最麻烦的问题,东线公路不好,妨碍德军车辆机动;西线公路太好,不便于妨碍盟军车辆机动。 具体小事例 1、林地太复杂。列宁格勒战役。 2、城市太立体。斯大林格勒战役。 3、山路太崎岖。高加索战役。 4、地势太平,不能给敌人带来阻碍。莫斯科战役、罗斯托夫战役,法莱斯口袋战役。 所谓地利不如人和,虽然德军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某些情况下还是不幸出了纰漏。 最气人的事:法国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波兰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保加利亚人(以下省略若干)。。。。。。。不帮德军帮盟军。 其他一些小麻烦 1、客场作战,气氛影响。害得德军三个月攻不下苏联首都莫斯科。 2、主场作战,干扰太大。害得德军半个月被苏联攻克首都柏林。 3、罗马尼亚人帮德军。害得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包了饺子。 4、罗马尼亚人帮红军。害得德军在罗马尼亚又被包了饺子。 5、意大利人帮德军。害得德军输掉了北非战役。 6、意大利人帮盟军。害得德军需要整整一个集团军群守卫狭长德尔意大利半岛,结果救不成诺曼底。 7、XTL不肯听职业军官博克元帅的职业见解,转兵列宁格勒和基辅。害得德军丧失了闪击莫斯科的时机。 8、XTL听信职业军官莱布元帅和伦斯德元帅的职业见解,转兵列宁格勒和基辅。害得德军丧失了闪击莫斯科的时机。 9、XTL不相信军官团的眼光,下令执行冬季风暴。害得德军在斯大林格勒被打断东线脊梁 10、XTL轻信军官团的眼光,下令执行巴巴罗萨。害得德军陷入了二战最大的泥潭。 PS.转载自.....哪位大佬来着?

【回复】回复 @薯条菌♂ :就是嘲讽德棍给德军失败找理由的
【回复】这段子好像来自知乎,专门用来怼德棍的2333
尤菲i:
战争这事 外行看装备战术 内行看科技后勤

【回复】怎么后勤吹又来了,后勤是基础没错,没有正确的战役战略制订和战术指导,后勤运上来的技术装备和罐头摆在地上就能打赢敌人?
【回复】话说这四个不是都很重要而且是缺一不可的吗。。。
【回复】楼上日常军事伟人之间的谈话
第一幕已经拖得够长了:
有的人一边笑话西伯利亚神木,一边质疑没有美援铝材苏军造不出飞机,我不知道苏联接受了美援让德棍好受了一些还是没有,我只知道美国对苏联的支援是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做出的历史决策,同时历史也没有什么如果,硬是要说如果的话,就是如果德棍的德国野爹凉了,那就是真的凉了

【回复】回复 @arcsec0 :而如果没有这些援助,美国甚至不能从37到39年刚刚有所恢复的萧条局面中抽身挽救自家的经济
【回复】苏联二战78%的优质铝铜和稀土都是援助的,而且94%的高辛烷航空燃油的配料来自援助。
【回复】回复 @MR556A1 :确实,没有二战转移剩余产能,罗斯福的经济政策可是很危险滴
炽风飞扬:
比缺乏运输船只更严重的是运输本身的困难。苏联政府要求将绝大多数援苏物资运往距离主要战场最近的苏联北部主要港口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这条路线是由美国东海岸到英国或冰岛,再穿过挪威附近海面到达上述两个港口,不仅路途漫长,冰险丛生,而且极易遭到德国潜艇、水面军舰和飞机的攻击。 尽管船队有英国海军护航,但仍然损失惨重。另一条运输路线是从美国西海岸到苏联东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这条路线虽然比较安全,但符拉迪沃斯托克与苏联战场之间横亘着广袤寒冷的西伯利亚,陆上运输十分费时费力,因而价值不大。还有一条是绕好望角进入波斯湾,再从伊朗南部到苏联西南部的路线。但南部路线在大规模开发以前无法发挥重要作用。 这样,主要由于运输困难,第一次议定书时期苏联实际从美国得到的租借援助显著少于美国的承诺〔①⑧〕。美国在这一时期交付了127万吨援苏物资,约等于议定书规定数量的80%。有30万吨物资沉入海底,13万吨被迫卸在英国。某些关键性的装备未履行承诺的情况特别严重,如飞机只交付了2/3,卡车交付量不到一半,枪炮交付量竟不足1/10。同时,某些月份的交付量大大低于平均量,特别是租借援助开始后头两个月交付的物资仅及承诺的25%〔①⑨〕。丘吉尔在1942年上半年的一次广播演说中承认:“如果考虑到俄国为消灭希特勒、为我们的共同事业所做的一切,我们为俄国做的事情太少了。”〔②⑩〕

【回复】第二次议定书时期(1942年7月1日到1943年6月30日),苏联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美国未有效履行援苏承诺的情况比第一次议定书时期更严重。 1942年5月,美英苏三国举行关于缔结第二次议定书的谈判。谈判一开始,英国就要求美国像对英援助那样对待对苏援助,这一要求被美国拒绝〔②①〕。谈判的主要困难来自关于援助量的争执。起初,美英和苏联初步同意第二次议定书对苏供应440万吨物资。不久后,莫洛托夫访问美国,罗斯福当面许诺年内开辟欧洲大陆第二战场,但要求把援助量减至200万或250万吨,以便为如期举行这一战役提供物资和运输船只。莫洛托夫没有同意〔②②〕。丘吉尔的反对使罗斯福背弃了关于第二战场的承诺后,美国才不再要求削减援助量,并且提出第二次议定书时期提供800万吨物资。苏联方面满意地接受了这个数字。 关于援助量的争执刚平息,运输形势却发生了灾难性的变化。6月底,一支代号为P.Q.17,包括34艘货船的运输船队在英国海军护航下由冰岛驶往苏联北部港口。当船队行至北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之间的熊岛时,英国海军部得知一支强大的德国水面舰队正企图摧毁这支船队,于是命令船队返航,护航舰队掩护疏散。但是,护航舰队误解了海军部命令,竟脱离船队返航。结果,失去保护的船队成了德国舰队的掌中之物,23艘货船连同装载的13万吨物资葬身海底〔②③〕。P.Q.17船队的厄运只是这一航线上运输船队损失的一个最严重的例子。为了避免进一步遭受惨重损失,7月中旬英国政府在美国同意下决定暂停护航运输。9月间,护航运输曾短暂地恢复,但到10月初又停止了。
【回复】护航运输的暂停和第二次议定书的难产是在苏联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发生的。1942年5月,苏军在克里米亚的刻赤和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地区遭到严重失败,仅在哈尔科夫就有3个军被歼。接着,坚守了半年多的黑海要塞塞瓦斯托波尔失陷。6月底,德军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产油区发动强大攻势。8月,德军渡过顿河,到10月中旬已占领斯大林格勒的大部分。在此生死存亡之际,苏联对西方盟国远未有效履行租借援助承诺深感愤怒,而它对西方根深柢固的怀疑则使它多少倾向于低估运输方面的客观困难。斯大林激烈地指责英国以海运损失为借口停止护航运输。1942年8月丘吉尔访苏时,斯大林当面指责美英两国不如约履行义务〔②④〕。苏联报纸公开抨击英国停止护航运输是为了占取理应属于苏联的物资,《真理报》甚至刊登漫画,谴责英国同纳粹合作。10月初,租借援助方面的问题加上英美拖延开辟第二战场,促使斯大林发表答美联社记者问,其中强调“盟国对苏联的帮助同苏联吸引住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所给盟国的帮助比较起来,其效果暂时还是小的”。他要求“盟国完全地、按时地履行自己的义务”〔②⑤〕。 罗斯福理解苏联的愤怒反应。他对丘吉尔说:“我们必须有力地贯彻向他们提供物资的计划。”〔②⑥〕10月初,他指示全力利用北部航线以外的运输线:增加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运送的物资,把大幅度增加波斯湾港口的容量和改善伊朗与苏联间的铁路交通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并且新辟美国本土经阿拉斯加到西伯利亚的送交飞机飞行线。10月底,他下令建立苏联议定书总统委员会,以提高援苏效率〔②⑦〕。由于双方都作出了一些妥协,第二次议定书于10月6日在华盛顿签署,美英承诺向苏联提供440万吨物资,即谈判开始时双方商议的那个数字。 尽管罗斯福政府作出了努力,但运输状况仍未得到扭转。这样,在第二次议定书期间,美国只交付了议定书承诺的70%〔②⑧〕。
【回复】第三次议定书的谈判于1943年1月初开始,同年7月1日生效。但因为若干小调整,议定书延至同年10月才正式签署。加拿大同美英苏三国一起成为签署国。议定书规定,苏联从1943年7月1日到1944年6月30日将得到460万吨租借物资。 扩展波斯湾和太平洋运输线的努力在这一时期终于产生了显著的效果。1943年8月和9月经这两条运输线共运送了50万吨物资,以后又有进一步增加。北部护航运输在11月恢复,而这一时期大西洋上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盟国的重大变化。9月底,英国潜艇重创对援苏运输危害极大的德国最大战列舰“蒂尔皮茨号”。这年圣诞节,英国护航舰队又击沉了德国最大战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从而消除了“对于北冰洋被护航船队的最严重的威胁”〔②⑨〕。盟国在大西洋的制海权进一步保证了援苏物资运输量的增长。在整个第三次议定书时期,实际交付的对苏援助物资达600余万吨,相当于第二次议定书时期的两倍多,并且超过议定书承诺约30%。〔③⑩〕
伏罗希洛夫-意面:
啊。。。苏维埃联盟获得了同盟国的“投资”,银行家们的财富遭到来自德国发动战争的严重损失,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开始“投资”红军,出台了《租借法案》。这一点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的援助请求毫无响应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时的同盟国不认为红军可以保证他们能击溃德军,银行家们不会投资一个没有前景的市场。战局趋于稳定后,银行家们认为这支“潜力股”是值得投资的,红军得到了援助,而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所谓“慷慨解囊”,同盟国虽然出了相当多的金钱且“不计回报”的支援红军,但很显然红军战士们是在用生命来用这笔钱,同盟国可没有对这些牺牲的生命做任何补助。

【回复】首先,那你已经自我反驳,你最在一层你提出的观点,那就是盟军没有对苏联的援助请求毫无响应,你自己提出英军最早给予了援助,我也在维基找到相应的文字段落,那就是英军在7月就发出了第一批船只。而且我实在看不懂,为了反驳我美国需要准备时间为什么要举英国为例子,英国去苏联和美国去苏联的距离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更何况大西洋是狼群的重要战场之一。不过我很好奇你是从哪里得出美国的物资没有运抵苏联。而且更重要的是,英国已经进入战时经济而美国尚处与和平时期。不过我必须承认那就是“美国”现在还不“需要”苏联,因为美国还没进入战争。这与我最想反驳的你的观点不冲突:第一盟军没对苏联的求援忽略只因前期苏联是“没有前景的市场”而且我更想指出前三个月苏联并非脱离了危险,反而可能从当时西方各政府视角看莫斯科战役才是最危险的时段。但在这个时间段美国即使处于和平状态也运输了36万吨货物给予苏联也算做了表态。根本不是像你说的美国在苏联慢慢扳回局势才给予援助。最后你提出英国在西线战役是也和持了和美国一样的态度,这个我也不赞同,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英军撤出了21.5万,敦刻尔克是在西线进攻开战1个月后,毫无疑问英军是投入了大量力量了。
【回复】什么时候是苏联最需要援助的3个月,你没有反驳我对于租借法案开始时间,所以我猜测是开战后3个月?可是货物运输是需要时间,而且你还需要和苏联谈判,说服国会老爷,确定援助物资运去哪里,运输什么物资等等,我认为3个月不算慢了。而且在莫斯科战役结束前,苏军几乎在每个战线都是在退后,甚至是莫斯科战役结束后也是。而且考虑到不同物资的不同使用,比如食物和矿物。我认为你首先在最需要援助的3个月很难定义为哪3个月,并且如果你说的是开战3个月我觉得那是非常正常的谈判时间。
紫逸灬龙辰:
这个视频干货还是有的,不过视频中有些错误,西班牙内战时毛驴和I15都对阵过的德国早期109,没有问题,但是当时被暴揍的并不是苏联援助的毛驴,毛驴在当时比并不完善的109要好,无论是武器,机动和速度方面,当时的109还是A,B,C这三个相当早期的型号

【回复】是的,当时的109技术并不成熟,在巴巴罗萨行动的时候都已经是自动化的E7了,已经有代差了。那时候能在不列颠能活下来的基本掌握了109的各种特性,在垂直机动上,109 E7 109f4基本碾压所有的苏联战斗机。109的螺旋爬升战术,在苏联战场上运用的最多
【回复】回复 @第52战斗机联队 :I-16可是那种滚转能把自己滚到尾旋的飞机,看那个副翼的翼面积简直吓人
【回复】纠正一下,西班牙内战的时候109主要是B2和C1,A型不存在的。德军坦言那时候的I16滚转比109厉害
打死不喝忘川水:
本质上还是纳粹空军远程进攻能力不足,掏不了鸟窝,只能靠战斗机空战争夺制空权,这样就给了苏联空军恢复的时间。

【回复】回复 @杨教授德国警方卧底 :英吉利海峡很窄的,相对于亚洲到前线的距离
【回复】德三二战没有重型轰炸机。。。
【回复】回复 @bili的狗仔队:但是战斗机貌似机箱没那么大无法保护轰炸机
verherotorpedo:
(战术战略层面的先不去探讨)我听过一个故事,是否真实还有待查证,大致的意思是:由于有色金属产量抵不上庞大的消耗,慈父十分担心战斗机产量于是传航空工业元老拉沃奇金同志来问情况,拉沃奇金拍胸脯向慈父保证说只要西伯利亚还有森林,苏联就有充足的战斗机走下生产线~也是,拉5和拉7确实都是木结构为主的

【回复】回复 @ZHOU定发 :是是是...德三屠着屠着就丢了制空?德三又不是没搞过木质飞机TA154...无非就是胶水不行直接空中解体
【回复】回复 @ZHOU定发 :可惜毛子飞机就不去高空跟你玩..怎么着有本事你斯图卡到B17高度让毛子上去拦截啊
【回复】回复 @冬葵:是的,好的木材和粘合剂是能达到和当时所产铝合金差不多的抗拉强度,这点英国人和苏联人做的是比德三先进的
Ich行者:
B站盛产各种音乐、绘画、美食、美酒、建筑、机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造船、医学、舰船、武器装备等等各方面的人才大家~有几个战略战术大家不是很正常吗?各种历史战役说来头头是道,哪里指挥失误哪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如数家珍~仿佛自己就在那战场一般~于是啊就要在各位面前装…讲出来啊~大家遇到了不要撕,会有另外一个牛人来和他撕的~我等路人看热闹就好~滑稽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
哇,你是谁,你怎么会出现在我的关注里?

一个不爱开箱子的彬彬:
其实倒不如说毛子能胜利很大一部分靠了美帝和腐国就拿航空汽油来说,苏联自产只有181万吨,而西方(主要是美国)援助了258.6万吨。更重要的是美国援助的高辛烷值添加剂,这让苏联能生产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而苏联本身根本就没有开发这种成品的能力。用于飞机制造的铝,也是苏联的弱项。苏联自产了26.3万顿,而西方援助了32.8万吨。要是没有这些铝,一半以上的苏联飞机只能用木头来做,那苏德空中交锋的结局可想而知。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苏联用于粘合木飞机用的胶水也是需要进口的。40万可见汉斯生产力有多低   装甲钢,在这个项目上,西方盟国提供的数量超过了苏联在战争期间生产的总和。想象一下吧,苏联的坦克数量下降一半,战争结局将会如何。   最后再提一下摩托化部队的关键,汽车。西方盟国一共提供了501660辆,而且质量都比苏联在战争期间生产的"嘎斯"军用汽车(343624,才5%!)好少。没有这些汽车,俄国人就没有摩托化部队,也无法机动大炮。   其它还有数不尽的物资援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以上就足够证明“如果美国和大不列颠(包括英联邦和托米本身)在苏德战争期间严守中立的话,毫无后顾之忧的德国和轴心国军队将会把苏联碾得粉碎。”――艾伯特·西顿【英国】 (⌒▽⌒)(⌒▽⌒)(⌒▽⌒)

【回复】回复 @rvd残阳 :恰恰相反,在坦克工业和枪支工业得受损几乎微乎其微。 美国人自己写的战略轰炸调查里有明确写到 德国的军工厂大多分布在郊区和铁路沿线。而美国的轰炸机大多选取市中心进行轰炸。而落到军工厂地区得**几乎微乎其微。其效果也只是暂停工作。据宪兵队统计,1944年到1945年,仅仅有1900吨远小于炼油厂和铁路所收到的打击,20000吨。产值相对减少了10%。而举世闻名的德累斯顿轰炸后,德累斯顿地区的军工厂在第二天就恢复了工作。因此,我们明白,战略轰炸的最大作用,除非极端集中人力物理进行极点轰炸。对工业的打击是非常小的。而盟军在历史上对任何地区的轰炸,力度不均,从而导致了一个四不像的轰炸结局。德军最至关重要的四溴乙烯厂没有受到轰炸。轴承厂存活足以面对需求。所以,再下一次的战争中,因该由军事参谋部进行统一规划,而非各个大队独立组织。
【回复】回复 @rvd残阳 :追猎者出生? 是下面这段话? 我们应该设计一种建造快,火力强大的武器。用来更好的面对苏军和美军。通过建设突击炮类型的坦克。将使我们更好的防守甚至反攻。 古德里安回忆录 哪里有轰炸的目的了????你自己意淫出来的吧。最多就是利用捷克的生产线但是2790辆里2500辆都是西里西亚地区产的。。
【回复】回复 @rvd残阳 :这个词条里,其实很多在闪烁其词,尤其是在弹药问题上,以及所谓的德军经济影响力,反正这个调查有1500多页。里面的内容,我前面也摘取了不少你愿意信不信由你。反正现在这份文档无论是权威性还是可靠性都已经被证明了。富勒和现在“正常”的历史学家一般都会引用这篇文章来说明战略轰炸的局限性。 我也是持这个观点“局限性”我在一开始就没否认。但是你那种吹战略轰炸的,这篇survey就可以把很多人脸打肿了。
放荡不羁的小二张:
德国的精锐空军全被戈林消耗在了英伦天空(ಡωಡ)

【回复】德三:我三个月夺取英国制空权 英国:我好怕。。。 一年过后 德三:woc,打不过,我们走 英国:德三工业区轰炸一日游谁去?
【回复】论德三的弱智战略远景规划能力
高桥文乃:
后来劳资被调到预备队去了,不知道前线是怎么打的,过来看看(=・ω・=)

联共布:
同盟国飞行员击落数不如德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德三的飞机少,不够打。。。特别是到了后期,执行任务见不到德国战斗机的情况太多了

【回复】BF109这种轻型机产量很大,战后还有很多被丢给其他国家了,甚至以色列出现过109G10和喷火MK22同台竞技( ̄▽ ̄)
【回复】不是飞机少,而是飞行员少
【回复】回复 @联共布 :笑死了1945年4月13日德国空军还在反击,基本一次轰炸看不见Bf109,Me262,Fw190是不可能的[吃瓜][吃瓜][吃瓜][吃瓜]
A流星之伐A:
战争这事,外行高谈阔论妄言总结口胡,内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事。╮( ̄▽ ̄)╭

二战 德国 历史 星海 空军 军事 苏联 MHV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