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国际学校校长的孩子上的都是公办学校,张雪峰笑喷。

作者: 冯乐一分类: 职业职场 发布时间: 2024-05-21 23:33:19 浏览:32182 次

连国际学校校长的孩子上的都是公办学校,张雪峰笑喷。

公诚勤朴:
老外数学强,强的是数理应用,我刚来的时候看见刚毕业的本科生SPSS Matlab信手拈来给我吓一跳。老外数学差,差的是快速计算,一块吃饭几个人均摊多少钱算不明白[笑哭]

【回复】[doge]证明你接触的人群比较高阶。我满分150考50的水平。美国州立大学,同班同学一半听不懂导数的水平。老师期末考试一点弯不转的数学考试,一半fall,都是例题换个数啊。管理系的普通数学。感觉美国基础教育,数学好的要不然天赋异禀,要不然家长花钱补习,指望学校肯定没戏(高级私立不算)
【回复】回复 @公诚勤朴 :你都在加拿大了,还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吃瓜]美式快乐教育本质上就是阶级固化的手段,保证底层的孩子快乐,中产卷教育,精英卷资源(家学)没见过精英,我也就美国归国水硕,但是教授的俩女儿卷的雷同中国学生。另外我普校,身边九成学生数理化不如我,没啥好洗的,美国七八成文科生
【回复】国内是全民卷,国外大多是精英在卷
来到柏林的河北人:
德国超市都是机器输入,实收应收找零,不用人算。唯一见到数学不好的是,物院老师过来上光谱课,物理式子列了一堆,然后高数求极限,积分,解矩阵……要么不熟,要么算不对,要么懒得做[笑哭]把我们化学佬看愣了

【回复】我感觉以后科研人员只要理解数学概念会推导式子就行,计算、数据分析这种体力活交给ai做就行了[doge]
【回复】回复 @只会发呆的大头 :数学和算数的区别。上海高考允许携带计算器的[抠鼻]
【回复】数学好的计算能力必然强,计算能力强的数学不一定好,上海允许带计算机是为了减轻计算压力,不代表学生不会计算。
innserman:
費曼的自傳有一點是非常值得警惕的,歐美對於數學天才的發掘與栽培非常用心,尤其是白種的數學少年,你是黑人黃人反而就是普通的教育。費曼展現出對數學的天份,在教師上報後,就有專門的數學學習書送到費曼手中,那書中微積分都是基礎內容,當時高等數學書籍不是一般家庭能買的起的。費曼的小學老師也看不懂就讓費曼上課時自己看書,在小學時費曼靠自學就搞定了大學數學課程了。

热乎乎的烤地瓜:
外国是精英教育。但是别误会,精英教育可不是把所有人都教成精英啊,人家是教精英,普通人爱咋地咋地,快乐就完事了。所以那些吹外国精英教育的人不知他们啥心理。

【回复】回复 @zhanlan542 :那是啊,上学时候快乐了,毕业了啥也不会[笑哭]
两弹天尊钱三强:
我发现有些评论和弹幕真是净TM扯淡,基础数学差,算数算不明白,高等数学能好了?数学是逻辑学科,不是是个老外就是拉马努金,在国外接受精英教育和接受公立教育的人压根就是两种生物 说国外人基础数学差,但是高等数学教得好的有基本逻辑常识么?那压根就是人群划分完成了,接受精英教育的基础数学好,所以高等数学也好,接受公立教育的基础数学差,高等数学更是根本学不到,这才是根本,然后你看总体才觉得基础数学差,高等数学好 高斯最经典的1加到100的故事看过么? 地基不牢,就觉得房子能盖上万丈高楼的有脑子么?

【回复】哥们,你这层没蛆来爬,去我那层看蛆,没听过蛆怎么叫吧[吃瓜]
bili_fly_abel:
老外是普通人算术差,不是精英数学差

shliu1983:
我个人的感受是,算数水平,中国任何人群全方位吊打。 数学水平的话普通大众以及文科大学生数学水平,还是中国吊打。理工科大学生平均水平,国内要稍微差一点。数学专业的学生不太了解,他们在我看来都是神仙。

【回复】主要问题是中国中小学培养的是计算能力,但是现在的数学应用主要用的是计算机编程能力[吃瓜]计算能力可能只是用来日常生活,比如购物买菜AA等等。 论竞赛其实清北的中国队不输全是亚裔的美国队。 成果方面数学领域太难出成果了,都跑去研究计算机算法(金融、工业、智能等)了。这方面全世界都一样,学数学都是为了更好的转计算机。 工科用的最多是仿真或者“数值模拟”,而不是精确“计算”,都是由计算机求解的,国内很多本科生学不会,老师不爱教,而一般对应方向的研究生才会真正接触“仿真”的应用问题。但是国内培养的硕博足够多,最厉害的那一批能从事研究就够了。
【回复】外国的定义太大,美国人自己数学也是特别烂的,美国强的是全世界吸收的人才。
【回复】回复 @Superman-Leo :中国的数学大概顶尖的那部分水平不行
秦王绕柱永动机:
可是这位同学问的是“计算机下面哪个方向可以学”[笑哭]你要学计算机,跟你竞争的老外肯定不是那种添钱找整都不会的二哈啊……你这个高中数学刚及格的水平爆杀国外大部分高中生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你到大学去学线代这种没学过的课又该如何呢?更不要说后面写码这个逻辑问题了[笑哭]

篮球少年小晔:
张老师说得是真的,我家旁边是哈罗国际学校,自称全世界排名第六的学校。里面的娃吐槽四年级的娃,国内初高中生的英语水平,二年级的语文水平,幼儿园的数学水平。所以这些国外国籍中国脸的孩子都在外面补数学。

【回复】回复 @圆墩子 :大学预修课程,一般在高中开设。相当于高中提前学一部分大学内容,比如数学就有微积分、统计学,其他的也有经济学、心理学之类的,可以换大学的学分也可以用来申请大学
【回复】回复 @公诚勤朴 :讲真你要是只在自己楼层里说话,我还会觉得你举的例子是真的,像你现在这样到处流窜挑事,让人不得不怀疑你是被张雪峰整破防了到处造谣
【回复】回复 @公诚勤朴 :虽说ap考试不限制年龄,就拿ap微积分举例,我见过最早有8-10年级的去学,但让小学的娃去学是不是太牵强了[向晚2.0_震惊小向晚]
Arrosin阿辛:
别信,普通老百姓数学差不代表从小上私立学校的中产卷卷怪数学差,你上个好点的学校,就会发现他们的数学一点不差,各方面的水平只会比国内高中生不弱只强,尤其是应用方面的技能。

吃饱了就去砸车的猪:
吊打不了,因为老外里也有数学好的,虽然比例不高,但足够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工科招生人数了。你应该说数学平均水平吊打老外

【回复】确实,老张这里是在示范身边统计学之样本容量过低以至于不能反映整体[吃瓜]
爱吃的紫紫:
我同学去澳洲读研究生。然后说课程有部分内容是单位换算,就是化学的mol/L然后再算算溶液浓度这些的。她作业飞快做完了,然后她同学都惊呆了。然后那段时间的课程她同学都抢着和她一个小组

我系阿怡一旧番薯:
听说波音公司招聘从1数到160就合格[笑哭][笑哭]

【回复】会数数就能造飞机也是厉害了
【回复】要是真这样考绝对能把毒虫筛出去……
SLEEPYZH:
外国这个范围可太大了。数学跟逻辑应用这方面在普通人视角中最经常用的是写代码或者做电池图。目前欧洲澳洲不如东亚,然后美国俄罗斯整体算一边。俄罗斯依托于前苏联离谱的基础教育数学一直离谱强,美国依托于长时间的精英教育体系,世界各地的精英加本国精英的融合也离谱的强。目前整体上就是美俄>东亚>欧洲>其他。

【回复】回复 @晓东bass :苏联主要应用端做的太差,解体后大量公共系统的人才都流给其他国家了。基础科学的人才很也多。相较于他那个人口真的有点太离谱了[笑哭][笑哭]我国现在基础教育足够了,高等人才教育还是需要跟进。未来伴随人口减少大量教师的多余,8小时工作制,一周6天以上的休息落实。成人夜校跟高端工人技术教育跟学科教育再跟进的话我国工程师红利少说还能再吃50年
【回复】美国精英确实强 但是苏联数学体系下是从上至下都强
【回复】你只算精英?普通人直接排除了吗,他这视频说的学生去比对的也是普通学生吧,又不是去比对精英
法尼·瓦伦泰丶:
评论区真的很奇怪,说国内只靠刷题的,说国内数学靠背的,说国内只会算数的,这样学的人真的能上一本吗?有没有一种可能,计算能力是基本,做题能力是体现,不深刻理解的人分数根本高不到哪去?大家都上过学,骗骗自己得了别出来现了。[辣眼睛]

【回复】回复 @linco2017 :因为人家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了啊
【回复】回复 @linco2017 :只靠不断重复训练能上一本我算你牛逼
【回复】回复 @linco2017 :你想质疑我学历也简单,如果你在南昌,咱们线下见个面,我当场上学信网查给你看,虽然我很混没怎么用心学,但还是惭愧拿了硕士学位,你来不来嘛[吃瓜]
shaleone:
设 A 和 B 分别是 中国人 和 欧美人 的数学水平样本,则大概率有以下结果: μ(A)>μ(B),σ(A)<σ(B) min(B)<min(A)<max(A)<max(B)

【回复】回复 @御坂10419号 :80 Classical thermodynamics, heat transfer 81 Quantum theory 82 Statistical mechanics, structure of matter 83 Relativity and gravitational theory 85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86 Geophysics 90 Operations research,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91 Game theory, economics,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2 Biology and other natural sciences 93 Systems theory; control 94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ircuits 97 Mathematics education
【回复】回复 @御坂10419号 :2006年,安德烈·奥昆科夫Андрей ОкуньковAndrei Okounkov,因为他在联系概率论、代数表示论和代数几何学方面的贡献。 2006年,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因为他在几何学以及对瑞奇流中的分析和几何结构的革命化见识。 2006年,陶哲轩Terence Tao,因为他对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调和分析和堆垒数论方面的贡献。 2006年,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因为他对发展随机共形映射、布朗运动二维空间的几何学以及共形场理论的贡献。 2010年,吴宝珠Bao Chau Ngo,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自守形式理论的基本引理。 2010年,埃隆·林登施特劳斯Elon Lindenstrauss,遍历理论的测度刚性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 2010年,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Stanislav Smirnov,证明了统计物理中平面伊辛模型和渗流的共形不变量。 2010年,赛德里克·维拉尼Cédric Villani,证明了玻尔兹曼方程的非线性阻尼以及收敛于平衡态。
【回复】回复 @御坂10419号 :1978年,C.费弗曼(Fefferman,Charles),傅立叶级数收敛问题及其与奇异积分算子的联系;发现哈代空间H1与有界平均振动函数空间BMO的对偶关系;给出非退化线性偏微分方程局部可解性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证明一个具有光滑边界的严格伪凸域到另外一个的双全纯映射可以光滑地延拓到边界上。 1978年,P.德利汉(Deligne,Pierre),解决代数几何学中联系素数与有限域中代数方程根的个数的韦伊猜想,以简洁清晰的证明解决了这一代数几何的中心问题,得到了ξ函数理论的“韦伊——德利涅定理”;对调和分析、多复变函数均有建树。 1978年, D.奎伦(Quillen,Daniel),解决了代数X理论中亚当斯猜想;得到K理论中塞尔猜想的证明,并开始将代数归结为拓扑,复配边理论与形成代数K理论的基础。他还在同伦理论,形式群理论,同调代数一有限群的上同调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1978年,G.A.马古利斯(Margulis,G.A.),综合地利用代数、分析和数论的近代成果,特别是各态遍历性理论,彻底解决了关于李群的离散子群的赛尔伯格猜想。 1983年,A.孔耐(Connes,Alan),从事算子代数研究,引进了新的不变量,将Ⅲ型代数分为子类,进一步把这些代数旧结为Ⅱ型代数及其自同构,然后按外自同构进行系统归类,从根本上解决了J.冯诺依曼留下的代数分类问题。 1983年,W.色斯顿(Thurston,William),讨论了三维流形上的叶状结构,并对一般流形上叶状结构的存在、性质及其分类得出了普遍的结果;他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基本完成了三维闭流形的拓扑分类。 1983年,丘成桐(Yan Sheng-tung),证明微分几何中的卡拉比猜想;证明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正质量猜想;并在高维闵科夫斯基问题、三维流形的拓朴学与极小曲面等方面均有创见。

学校 留学 高考 数学 大学 老外 高中 国际学校 张雪峰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