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讲完,可能就真玩完了)撕掉甲倾、咽音的神秘面纱

作者: 爱唱歌的理工男尚桓分类: 音乐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4-29 23:22:12 浏览:8455 次

(这段讲完,可能就真玩完了)撕掉甲倾、咽音的神秘面纱

背吉他的哑巴:
声乐就像蒙着眼走迷宫,有人耳朵灵敏光靠听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有人耳朵不灵同一个南墙来来回回撞了无数次

【回复】我倒是觉得错误信息和误导信息太多了
【回复】[笑哭]就是得找老师引导啊 声乐也是一门学科 就和不读小学就能自学到18岁考上大学一样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 因人而异 有天资聪明的 但 那是多少人当中 才能出一个呢?
【回复】回复 @Van尔一啸 :那有没有可能那个高职位水货不是走正常途径进的公司呢[doge]
天秤座的兔爷:
支持,其实练了两年(主要看朱朱老师的课和简老师的直播),感觉最重要的就是能进入喉舌分离的状态,这个状态下感觉嗓子挤卡的那些肌肉都发不上力,还能清晰的感觉到环甲,甲勺中间被分离出一条缝隙来,甲会厌和声带后方的横肌,斜肌,后肌都能清晰的感受到发力,音越高发力越往后面走,气息轻松搭上,效率非常高。唱的轻松,声音还好听。 但是很难进入这种状态,大多数时候练半个小时都感觉喉咙前方在挤压,环甲和甲勺的发力感觉挤在一起,越感觉挤压就越不想唱歌不想练了,好难过哎[笑哭][笑哭][笑哭] 现在总结的经验就是,如果进入不了中间拉开一道缝隙分离的状态,就搭不上气息,也没办法去做挡气去做控制,高音虽然也能上,但是难听,嗓子也累[笑哭]

【回复】确实蛮难的,而且容易一天摸到一天摸不到,我现在觉得有效的方法就是唱高的时候,喉咙内部是往前顶的,一定要找到那种闭合了但不挤卡的感觉
【回复】回复 @云流旧山行 :拉伸时确实喉结会往前顶,我最舒服的姿态是喉结先下降一丢丢,再然后往前顶
【回复】回复 @哔站鹿人丙 :练起来[tv_坏笑]现在练的时候我注意力在放松假声带和甲会厌发力的基础上
只弹琴不谈任何其他:
混声也是,我觉得也不要强调统一的音色,而是统一的声道。所以我觉得你练混声更重要的是中低音声道在高音区的保持,减少声道变化,口腔变化。例如你用鼻音的时候不要完全扔掉你的胸腔和喉咽音和口腔。保持软腭和舌根的距离相对稳定。

【回复】感谢up主分析,真的很好!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不乱喷,谢谢分享!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星星眼]
Josh灬:
很好理解,从结果往回找过程,声乐很多时候都是先模仿出一样的状态和模式才知道自己是什么位置。

咕叽yi:
我现在理解的这些感觉和up的理解差不多,看到有同样看法和体会的人,感觉更坚定了一些[打call]

【回复】其实真没有那么玄学[呲牙]
【回复】[星星眼]太好了!我总被喷[笑哭]
珍青梅辣白菜:
对,一切的理论,一切的技巧都是为了高低音音色统一,放松,且不搞坏声带健康就行~

MorningStar希尔斯:
音色是无法统一的,音色变化是自然的过程。统一音型是比较科学的说法[doge]

硬核麻将:
理性讨论:音高上到一定程度一定就会甲倾这块我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我确实可以不甲倾去发出高音,感知上是下巴链接喉咙处完全放松,音色是像喉咙打开的歌剧那种。但也如up所说,这种完全不甲倾的动作对目前的流行音乐来说确实没啥应用场景,爱好者也确实没啥必要去做这样的练习。但毕竟是学术讨论嘛,有实践得到的不同意见我觉得都是可以讨论的。然后是根据我做音乐十几年观察,用甲倾上高音是大部分人很本能的发声方法,确实不用再很刻意练习,很多人上不去高音更多是不咋知道怎么环倾和咽音结合,导致只会纯甲倾硬挤,从下巴到脖子的肌肉疯狂代偿,硬得跟石头似的。然后也支持up,希望更多人能像up这样用理工思维去分析声乐,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祛魅。

【回复】回复 @爱唱歌的理工男尚桓 :来给up道歉来了,我今天又复习了一遍理论,我才发现我把甲倾跟环倾给记反了[笑哭][笑哭]哈哈哈哈哈(可能还不止这一项)所以up的理解是没错的,只要能发出“假声”“头声”,就必然甲倾了。我上面所说过的感觉是低喉位的甲倾。
【回复】回复 @硬核麻将 :[呲牙]交你这个朋友!👍
【回复】老哥[脱单doge]能不能分析一下我的,给点建议
伽拉哈特:
唱歌最终的目的是好听 无论专业还是不专业 这都是最根本的目的 其实哪怕是活跃在歌剧舞台的歌唱家 接受采访也不会跟你讲哪块骨头哪块肌肉如何如何 大师班也不会这么讲的 更多的都是感觉 最多就是感觉结合某个现象 去找到某种平衡感 据我所知只有学发声理论的朋友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讲声乐 [doge]

阿王子啊哈:
假声=拉长声带,咽音=声带闭合的力量,两者加起来就等于拉长且闭合良好,高频震动就比较容易出来了!!!我的体会和博主很相似[打call][打call]

【回复】咽音应该是改善发声通道,跟声带闭合不是一个东西吧
jcjuCL_M:
有些人为了流量制造焦虑,造一堆名词,然后又不肯公开说明白[笑哭]讲的基本都是废话,说了点原理,看着好像挺有道理,但并没有给出切实可行的练习方法和注意事项。筛选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就消耗掉了我们大部分时间

【回复】简单说就是为了流量 废话太多 貌似这样他们呢能活[doge]
【回复】回复 @爱唱歌的理工男-尚桓 :[doge]
Van尔一啸:
7:30最后一个“啊”为啥有频率比较规律的杂音啊[笑哭]我出来的这种杂音更明显,不知道是啥

【回复】回复 @爱唱歌的理工男-尚桓 :[doge]这就去买个牛逼的录音设备
【回复】你距离录音设备远一点再试试,我这里大概率是录音过爆了。
【回复】淦,我发现我杂音的种类还更多
修伊森:
你说话的时候经常不看镜头有点躲闪的感觉[哦呼]

只弹琴不谈任何其他:
咽音我觉得,我只是觉得,不要强调音色,更要强调的是通道

三丝儿麒:
假声加咽音完全不会,belt反而有一点的怎么办

【回复】一点点卸掉belt的力量 试试呢
我方有只猪:
建议up主可以看看“简大梦想家”的直播[doge]他不讲甲倾,环倾,混声,真声假声等这些名词,就讲情绪,抽象是抽象了点,但不会让我们陷进词海中

必剪创作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