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线程已成过去,大小核才是未来?百花齐放的架构方案

作者: 垃圾桶下捡黄金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4-03-03 11:30:57 浏览:116010 次

超线程已成过去,大小核才是未来?百花齐放的架构方案

咏唱开始:
两年后:高通和发哥发现全堆大核心的话实在挤不动了,转为超线程。 五年后:就算是超线程也不行了,多核再提个1000分的话那功耗就要有翻倍式的暴涨,何不转换思路放几个跑分只有500,功耗只有零点几w的小核来冲多核分数。 十年后:小核屁用没有,转全大核得了。

【回复】螺旋上升是这样的。同构达到瓶颈开始尝试异构,异构带动架构更迭,更迭刺激线程资源管理技术发展,然后异构达到瓶颈后,开始尝试同构超线程。
【回复】回复 @牧羊的砍柴人 :已经轮回了,当年推土机就是坚持多核不用超线程
【回复】蚌埠住了[笑哭]轮回是吧
麦麦提三:
浮点性能越来越GPU 这不就是当年AMD研发推土机架构的想法吗?[笑哭][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没办法,太多技术都这样,领先一步是先驱,领先两步是先烈[笑哭]
【回复】只能说AMD推土机生不逢时,太超前,没有生态支持。
【回复】回复 @Milan丿22 :推土机模块化的思路不一定很有问题,推土机主要的问题是它整数单元设计的非常糟糕
升曦落夕:
直接全大核,小核指令集全,调度好能无缝用上也行[doge]

【回复】大小核指令集已经统一了,小核就缺一个avx512,然而这东西消费级已经砍了
【回复】回复 @摔到脸了 :目前就是调度问题,也可以是是异构导致的调度问题,如果指令集一样,那只有有频率问题了,能用上的分才是分[doge]
【回复】全大核对于intel不好刷分 而且小核调度得好能省电
早说我不是专家了:
什么时候任务管理器能把大小核心分开展示,就是我买大小核cpu的时候了!

【回复】任务管理器比较难,因为没什么动力去改代码。 但是你自己实现一个任务管理器就没问题了
【回复】指望巨硬干成点事那可费老劲了
飞翔的卷笔刀:
AMD是同架构大小核,大核与小核只有性能差异。 Intel是异架构大小核,大核与小核完全不一样,支持的指令集也不一样,所以各种bug,各种不适配,各种“小核有难,大核围观”

【回复】对,牙膏厂的大小核由于是异架构,加上支持指令集也不完全一样,实际很难协调,bug多得很。。。
【回复】小核的,跨聚簇,性能波动很厉害。当然,amd跨 CCD 也出现类似问题。但是:intel 4 个小核算一个簇,AMD 是 8 个大核算一个集合
【回复】回复 @deareth :APU里面的CPU可不是异架构,就是CPU+gpu,调度可不像牙膏厂的大小核那么难。也不像推土机,推土机是完全模块化,可以任意搭配,说真的牙膏厂的理念还没这么先进。
lhrbu:
这个言论根本没有考虑到软件开发,从软件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大小核就是调度灾难远没有超线程好开发

【回复】回复 @Discovery1031 :安卓的大小核就是小核全程跑满,中核跑到2.2~2.6浮动,超大核1.0~1.5,从pc端看这调度就是纯粹的稀烂,大小核说好听了就是小核日用节能,说难听了就是超线程成本太高,换大小核节省成本
【回复】回复 @Discovery1031 :安卓依托于系统涉及方式,应用各自有明显的优先等级从前台到可见应用到后台应用,其他linux桌面发行版和windows能做这么细吗?
【回复】回复 @Discovery1031 :安卓那个调度得考虑节能啊,就算是高负载场景也不是所有核心都跑满,桌面端我只要性能,节能有什么用?
HaiYan-GeGe:
今年骁龙8Gen3,都已经3.3Ghz频率了,苹果A17都已经奔着3.8了。 就是因为制程工艺不行了,架构本身设计上也到了瓶颈了,进步越来越难了,现在intel,AMD,苹果,ARM他们的IPC已经很接近了,说明这个行业,或者说人类已经到了极限了。

【回复】22纳米之前也是这,到时候要么换材料,要么就是外星科技一样的架构
【回复】回复 @鲔鱼超人 :意思就是和闪存一样搞3d堆叠,但闪存跟CPU不一样,内部不是电路。在硅芯片上刻蚀电路本身就很难,更别说堆叠了。
【回复】回复 @深情的相拥 :28nm时候就已经出过一次问题了,22nm是intel的问题。 但是现在3nm是所有人的麻烦
相信信仰:
因为Intel多线程效能太拉胯完全搞不过amd才搞的大小核。

【回复】环形总线的多核还是搞不过模块化的堆多核速度
【回复】回复 @符歆 :AMD强的就是它的胶水技术
Entropy---:
关于多线程和大小核,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多线程就是一个人,本来用一只手完成的工作,现在你让他把闲下来的那只手干点别的,就是多线程,然后小核心就好比让未成年人打工,干活的速度比大核心低一些,但是需要的钱也少,

【回复】什么黑暗比喻~~童工可还行[吃瓜][吃瓜] AMD的结构大约就是8级钳工和6级钳工 intel的结构目前看更像是年富力强的行业中坚和退休返聘老人这样
【回复】回复 @小考拉吃树叶 :谁告诉你大人一定会去干重活的
【回复】这就有问题啊,系统不像人那样合理分配工作。系统调度不合理经常会出现小孩干重活,大人干轻活甚至闲着没事干的情况
大家好才是真滴好:
为什么超线程止步于一核两线程而不是三线程四线程?

【回复】实际上有1核心8线程。IBM为了金融核心系统设计的CPU。SMT的收益取决于你的业务,有的业务SMT是0收益,有的业务4线程会有超过300%提升。
【回复】超线程只有正常核心30%性能却要跑在大核同样的频率下,所以为什么我不用小核?
【回复】回复 @小kkkkkkki :你说啥我看不懂,我给你举个例子,单核单线程假如跑分为100分,那个单核双线程跑分就是130分,最多140分,通常130分
平静丷:
其实很简单。8个大核砍到一个,小核再多塞点。做一个超大的单核+很多小核,单多核都无敌[嗑瓜子]

【回复】实际体验如果太糟糕就成当年的联发科了
【回复】手机旗舰soc是吧[tv_doge]一个超大核,5个中大核-2个摆设小核
无聊打酱油:
amd胶水多核除了对延迟要求极高场景,其它都是都是大优,而且后期可以搞苹果那种内存直接封装到核心旁边,英特尔还是放不下他的环形总线。

【回复】但凡放下环形总线,上模块化不比现在强,虽然环形总线的核心延迟低[辣眼睛]
【回复】回复 @zio逢魔形态 :但是环形总线也是intel最大的优势
【回复】跨 CCD 的性能波动很大,没办法,下级总线总会增大延迟,哪怕靠 L3 cache 缓解。 numa 类的天然问题
ROS绝尘:
我一直都觉得,小核这个东西让超线程的存在非常尴尬,现在小核这么多,小核能完全处理各种小任务,把主要任务交给大核,让大核放开了跑,而且现在微软对大小核CPU的调度策略又是先大核再小核最后超线程,小核数量又多,根本用不到超线程,现在唯一阻碍了大核性能的反而是超线程[笑哭]

【回复】win10好像超线程优先与小核,但小核又一直跑着[笑哭]
【回复】[吃瓜]理论是美好的,但是我鼠标8khz 从来都是大核占用,他从来不用小核处理。它很多都可以用小核处理,现在调度真看不懂
【回复】回复 @大眼镜DYJ :是,所以win10关掉小核会更好
罗伯特机器之心:
大小核不好用是因为调度没解决好,不够智能。

【回复】以前amd为了凑多核搞胶水,结果现在消费级Intel节点不够堆纯大核,只能大小核,属实是风水轮流转了
【回复】回复 @TypeFormula :跟英特尔一直不放弃自己那环形总线有关系
名字啥的都不重要啊:
简单说一下大小核和超线程这两个玩意(实际上这俩都是早就有的玩意)大小核最开始是用在手机处理器上面的,后来PC端也开始捣鼓这个玩意了,主要原因还是手机的性能有限,首先就是手机处理器主频不能太高,不然就会功耗爆炸,变成暖手宝,但只做几个核心的话性能又太低了,所以只能多来几个核心。电脑的处理器则不需要,只需要通过高主频来维持单核性能,不需要像手机一样堆那么多核心,超线程是个什么东西呢?就是免费提升多核性能,但是牺牲一部分单核性能,对于多核十分孱弱的处理器是比较需要的。现在AMD和intel都在堆核心,多核性能大差不差,要提升多核总体性能只能从单核下手,并且单核性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东西,超线程太影响单核,所以取消掉超线程用大小核就能兼顾单核和多核。

【回复】超线程不就是内存速度不够快吃不满核心于是把两个任务放在一个核心上分开来同时做?现在缓存速度够了要这个干嘛。一点意义都没有。
莫三:
服务器端其实还是超线程的天下,移动端偏向大小核是因为功耗限制,桌面端就无所谓都行

【回复】我也觉得,笔记本u搞大小核也就算了,台式机u搞大小核纯纯傻x
【回复】不完全是,超算服务器一般都会关掉超线程
【回复】桌面端视频里说了因为超线程影响大核的单核性能提升了,所以为了保证多核性能只能叠小核了。
小鲤鱼Qe:
有没有一种可能,把一堆小核独立出来,做成多核加速卡。

【回复】Xeon Phi:你好 Xeon Phi用的Silvermont就是现在酷睿小核Gracemont的前身,来自atom产品线的架构。 现在的小核其实是计算卡的儿子,你这说法有种儿子生出爹来的意味。
【回复】回复 @铁の憨批 :难怪amd打游戏只能最多占用8核,另外一个ccd他是真的完全不参与工作呀[笑哭]
AI视频小助理:
一、英特尔发现超线程已经没法提升性能,因此考虑取消超线程,转而发展大小核技术,以提高单核和多核性能,实现更高的面积效益。 00:01 - 英特尔发现超线程无法提升性能,需要考虑单核性能和多核面积效益 01:10 - 英特尔考虑取消超线程,采用小核来提高多核性能 02:22 - AMD采用多CCD设计,继续探索最优的架构方案 二、对于大小核的处理器设计方案,认为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未来的趋势是浮点数处理器的重要性下降,而多核整数性能逐渐提升。 03:00 - 百花齐放的方案最适合各家,不要吐槽谁的方案 03:32 - 浮点性能重要性未来存疑,堆叠不如超线程划算 04:44 - 英特尔做大小核的根本原因是环形总线,不是续航 三、由于英特尔提供的工具和OEM厂商的积极程度不够,导致AP处理器变得臃肿且调教不好,进而影响了续航表现。 06:01 - 设计一个超强多功能处理器,但外围塞了很多东西,导致臃肿和调教不好。 06:13 - OEM厂商的工具和积极程度不够,导致续航表现很差。 06:13 - OEM厂商缺乏续航意识,需要加强积极性。 --以上内容由模型基于视频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录播 极客湾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