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皮筋”揭露艺术本质,原来每个作曲家都是心机boy

作者: 石业鸿分类: 音乐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2-21 19:14:57 浏览:124915 次

“一根皮筋”揭露艺术本质,原来每个作曲家都是心机boy

请叫我德子:
感谢老师的指引,醍醐灌顶,瞬间解开了,我好多年的困惑。 老师,放心大胆的出长视频吧。最求快餐化短视频的大多都去抖音了。优质有内容的长视频才是b站的精髓。

【回复】回复 @石业鸿 :B站用户区分性很强,某方向专业性的内容一定有人看,爱看40或50分钟以上科普、专业知识内容的人有很多,只是大概率会集中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不喜欢这个领域方向的人点击进来的概率会比较小,但相反用户粘性很高,越是有内容越有人一直看。我觉得如果up是想做专业性强的内容,那么心里一定要接受这种情况。虽然b站在推竖屏和短视频,但它其实真的不太符合b站用户属性的。我只是一个误点进来的游客,一点小建议,希望给您一些参考。[呲牙]
【回复】但是点击率还是低[笑哭]感觉大家还是更喜欢搞笑好玩的吧
【回复】老师,我能向你学习吗?我马上要去上新加坡的SRMC了,作品集本来要三首我一首夜曲就过了,我从小都表现出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但是,没有太多的规则意识,基本上不看谱,光靠自己的耳朵去扒曲谱,我还是要好好向您学习,练琴的时候更注重于乐谱,而不是单纯自己的感觉,希望老师,越做越好,龙年大吉!
冷静地热忱:
您说得很好,也正如您说的,您的视频和文案也需要很多“皮筋” 而不是铺叙。在叙事手法上可以更加精进,悬念,伏笔,抖包袱,都可以勾住受众。只是拍得精美,不等于能勾住人,不等于符合听觉规律

【回复】很赞同你说的话…无论是演讲还是文学作品也都会设置一个又一个的钩子让人们想要看下去的,觉得这一条是很好的建议…!
【回复】但我感觉up真的很厉害,平时我真的不会点进这种音乐视频
【回复】相反,我觉得视频录的还不错。就像古典音乐一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听懂的哈哈哈😊
最低丶:
冯特好像用过类似原理做过心理学实验来着,我忘记了。好多心理学家都在听觉上做过文章。很多音乐家也都在耍这种小聪明,比如说周杰伦,他的歌曲为了加快语速,会弱化甚至省略掉很多字的声母或者韵母。比如说“不bu要yao”唱成“biao”这样,但是当我们注视着个词听音乐的时候就会自动将他省略的韵母和声母补全。

【回复】这样咬字可以更好唱高音,主要突出元音,如果元音辅音都咬实了那样高音很容易挤卡。也可以说平常说话激动了音高了就是挤卡的状态,要唱高音加元音辅音咬实只能说这个音高还算在你的舒适区内但也依旧很容易挤卡[doge]
【回复】回复 @宁叫懵b :而且我们用的汉语拼音就是根据反切注音设计的,用国际音标注音汉语有很多特例注不准的。
【回复】回复 @宁叫懵b :汉语没有元音辅音,元音辅音是只有英语才用的,汉语用声母韵母。aeiou是英语的元音字母,汉语是aoeiuü(啊,喔【wo】,呃,衣【yi】,屋【wu】,迂【yü】)用元音辅音来区分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还有“i”这个音,在汉语中有时候用作介音,连韵母都很少做。
b站知行合一:
哇,被震撼了,但这种震撼是很温润的净化我的心灵,突然就明白了音乐的本质,和人性的光辉,其实音乐也是和伟大的那些音乐家产生了共鸣。

一日之冰:
皮筋拉伸舒张 像是音乐的紧迫与舒缓 吸引观众的乐曲 考验着演奏者的能力 对皮筋的掌握 对共情的理解 皮筋似乎便是共情 你与作曲家的共情 观众与你的共情 愚见而已,有些感想想要抒发。 感谢视频作者,每个视频都能给人启发。

生活总会变好丶:
所以现在出现了现代派音乐,现在的作曲家已经无法超越那些古典和浪漫的作曲家了,只能开辟新道路了

【回复】多多少少也是时代变化的结果吧,基本只能接触到古典和每天都可能接触到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的风格造成的影响差距太大了
【回复】那些人就是把皮筋拉断了
【回复】无法超越是不可能的,只是古典现在没人听,自然没人做,做的人少了,精品就少
wamgjgmwt:
流量小,是因为同类视频太多,而且up主每期的标题并不是学琴常用的搜索词,不容易被连锁到。但您讲的很别致,也很用心,短也没关系[呲牙]

烈焰红琴:
所以说贝多芬是乐圣,是结构大师,逻辑上是自洽的,最后还是听这个,就是原来如此和恍然大悟。

成分复杂的古:
棒了,知道编爵士编古典编之类的曲的要素了。太随意 只想着编一首歌确实编不出曲子呢,也不只是有情感、含意……开导者,敬意。

曲径通幽亭:
这凭这个视频,关注了,写小说是这个道理,和人谈永远不腻的恋爱,也是这个道理。 在情绪的拉扯中,让读者和恋人,没法也不想脱离。

小窗幽径:
要是您拍视频也能埋许多皮筋,我相信也会让人忍不住给您支持[脱单doge]

梦想-繁星:
为什么[doge]他们一定是精心打磨.. 不能水曲子...

【回复】不好听要被🔪[脱单doge]
一筒冰箱法师:
太棒了!我突然理解了当年钢琴老师一直说要弹出乐曲的呼吸是什么意思[星星眼],之前只有模糊的感觉,以为是简单的强弱和节奏循环的叠加;今天刷到这个视频想明白了这种“呼吸”一次又一次地收放皮筋,给演奏者和观看者以不断的期待和满足期待。感谢老师![给心心]

食戟之丢:
懂了,这么看西方古典音乐史的发展也很像皮筋[doge]

色盲变色龙:
麻烦老师再多出这种视频,虽然我不懂音乐,但是我觉得艺术之间是有共性的,就好像我在研究剪辑的张力一样,我发现一环套一环也是那些优秀剪辑的共同之处,再者比如最近看的飞驰人生2的故事剧本也有这种设计,谢谢老师的视频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得以去窥见艺术[抱拳]

异界老司机:
原来是这样么,我以前听这种类型的音乐的时候总是说不出哪里好听,只能一次次和朋友说,这首曲子就像过山车一样,只要你有耐心,它们就会在你脑海中一轮又一轮的展开变成画面。。。

钢琴 音乐 石业鸿 干货 学钢琴 考级 艺考 钢琴演奏 大师课 钢琴教学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