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他们知道去哪儿吗,给他们创造条件——专访陆铭

作者: 陆铭教授分类: 财经商业 发布时间: 2024-03-05 22:41:45 浏览:13571 次

人口流动,他们知道去哪儿吗,给他们创造条件——专访陆铭

breakfast111:
陆老师观点一直是同一个观点同一套逻辑,都呼吁那么多年了。怕不是到大家看懂的时候就真的错过年轻劳动力迁移期了

【回复】回复 @hupuking :你真的理解吗?陆老师只是在输出客观经济规律,没有一定要学谁。陆老师没说日本的小农经济不适合我们,但我们是小小农,现代化农业施展不开,农民作业的效率就低
【回复】回复 @hupuking :看陆老师视频你能概括成这样也真的难为你了……[笑哭]开心就好
【回复】陆老师是城市化要学日本,农业现代化要学美国,咋住房不学新加坡[doge]
扎克的科技世界:
感谢陆老师的分享。不知道陆老师是不是自己在运营这个号,我在这里提问是否会回复呢。之前看过您的大国大城的书,也看过您在华尔街见闻的课程。看了您这期的视频有几个问题。1. 城市的扩大和城市群的构建,的确会吸引大量的农村人口来城市就业。您在视频中也提到新技术带来了大量的服务业就业机会。但目前在其他国家的实践中,会发现服务业的收入增速和经济整体的增速是不符的。经济增长之后,从事第一第二产业的人会比较好的分到经济增长的蛋糕,但从事服务业的人较难分到蛋糕。这会不会从某个层面上拉大我们的贫富差距呢?2. 在放弃唯 gdp论,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实际上大量处于转型期的企业会缩减招聘或裁员,可能将更多的支出投在科技发展及转型上。也有很多企业会将一般的劳务合同转为分包,转包的合同,以降低转型期的自我风险。虽然我们的人口已经下降,但实际上近几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目前这个短期的阶段里,如果加快城镇化同时延长退休年龄,固然将人口从土地释放出来是好事,但也会增加大量的绝对就业人口。那么对于目前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呢?感谢陆老师。

【回复】其实,对于第二点我有点个人解答,当下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当下就业需求结构与人口供给结构的阶段性冲突,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要想解决就必须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口下降趋势保持同步速率,但在实际过程中受既得利益者因素影响,关系户会得到优先安排,而没关系的只能随风飘零。当下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只能说日后会有人负历史性责任,而后果则只能由两到三代人来承担[吃瓜]
【回复】这些是另一码事吧,所有问题都可以靠分配改革解决
【回复】第一,服务业的薪资确实整体不如制造业,这在经济学上叫鲍莫尔成本病,没什么好办法,特别是自动化依然会持续降低制造业就业需求,以后只能靠福利国家来保底。但在中国的环境下考虑,城市服务业至少比现状下被排除在现代经济之外要有更好的薪资,比如小农经济。总体而言肯定是缩小贫富差距的。第二,这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消费和就业的问题。过去用二元体系看似是避免了就业问题,实际上只是拖延了和忽略了农村的劳动报酬问题。未来中国需要向内部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向,而非主要是出口和投资拉动。释放农村人口不仅是提高就业人口,也是提高消费人口和消费力。
人人给我一块钱:
什么时候春运能够消失,理想的社会就会出现。

【回复】回复 @2023-11-24 : 那也不会那么夸张了 四川自从把成都扩大之后 省内长途迁徙人口少了非常多
【回复】就算转户籍买房了,老家只要不卖,爷爷奶奶,外婆外婆在外省过年还是要要回去的,亲戚都在那边。
bili_82273947297:
人口的流动,只会制造大量的城市无产者,并使乡村衰落。并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只会让贫富更加分化。城市的原住民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回复】你說得好像鄉村人留在鄉村就能富起來一樣。
【回复】不同意。人多数是理性的,流动是个人选择,没人驱赶。
【回复】回复 @laomua :看似是你做的选择,其实你没得选,跟着潮汐走,这个潮汐是可以控制的,就像赶羊一样
黑羽快斗1412号:
大国大城!历史的趋势与必然—来自东北五线小城的沪漂留

jericho1994:
有个问题跟陆老师商榷一下:大家都知道户籍制度改革很重要,但为什么不少地区户籍制度放开的速度仍然比较慢?个人认为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常住人口转化成户籍人口对地区经济未必有太多贡献,但是财政支出压力是实打实的。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是懂的算账的。尤其是向国家上缴财政的地区,除了缴纳国税以外地税的一部分还要上交给国家,意味着劳动者创造的大量的收入都不在本地,但却要本地承担不少公共支出。在这方面可能需要央地财政体系进一步改革为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动力。

【回复】说通透一点,就是想白漂生产力。。你可以把你的生产力,产出,税收,创造的价值留在城市。同时你别消费城市教育,医疗,养老与服务就好了。
【回复】回复 @不吃香菜522 :去学习一下资本论,资本不从你身上刮一点油下来怎么可能让你给它打工?
【回复】深圳挣钱深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doge]
49956969525:
在B站看过一个类似的视频,跟农民那个有点像。龙永图说跟外商接触时,外商说在乎的不是什么政府的利好政策,而是稳定。其实让大家自己选择就好了,而不是一种父爱主义,啥都要管

Trans1000: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户口....应该是和谐最基本的要求吧

小白撒吗:
陆铭老师的视频普遍声音有点太轻了,听起来不是很方便,能否改进一下,谢谢

【回复】回复 @陆铭教授 :刚看到您的提案了,其实和这个视频的主旨一样的
【回复】回复 @陆铭教授 :陆老师保重身体,衣品好,也要保暖噢[滑稽]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农村对于城市的人口单向流动反而是对农村的保护。城里人和资本能够顺利进入农村的都不是傻白甜,他们能看上农村的什么,唯有土地资源,而且是顶尖的土地资源。这些开民宿的,看不上西北新疆土地资源,他们看上的是深圳的城中村

yarree:
陆教授有机会讲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户籍改革的内容!

东京吹管难民:
我觉得不是违心的说去限制什么,而是现在大城市在物理维度上支撑不下更多的人口了,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远超国际大都市,不得不去限制。其次城市常驻人口上升也会治理问题的挑战,长期的支出会增加。能流动的人口都是青壮年人口,那剩下的那些老幼孤寡怎么办,地方流失了劳动力,维持地方经济和养老等会更困难。区域差异大,贫富差异大,本身就是限制自由流动的最大因素。

【回复】目前中心城区已经比较拥挤了,想在多住人困难太多,国内高楼还不够多么,都是高楼就是疏的疏,密的太密,上海平时人口相当于东京首都圈几个县市了,除了核心商业区,高楼少的可怜。现在配套服务,医疗,教育,商业都比较集中。大型商业和娱乐可以集中在核心城区站,其他居民生活配套你要打散到城市各区乡镇。大城想要做大交通通勤的速度,覆盖度,便利度都是先决条件之一。哪怕上面现在地铁线路很多,但其实真正能发挥速度和把人集散的功能是很小的,远一点都是就是通勤时间长的睡觉窝而已。想摊大饼也是要条件的。
【回复】北上广人人口密度都很低的,大片的未开发土地
【回复】回复 @团子的呆毛 :你在日本还提出这种观点可见你还是不理解陆铭的思想
大世界24:
中国如果有更多像陆铭这样的学者,那么中国未来一定会更好。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只会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难过。就冲着陆铭,我感觉自己和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小小小小小村长:
现在中国什么人都尊称自己为教授[doge][doge]

【回复】你是真的一点常识都没有。教授属于一种高级职称,本质上和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没任何区别。
【回复】回复 @JASMINE5158 :多去读读书,一群舔货连人都不看清
【回复】不懂就别瞎喷!我还想称陆教授为我“导师”,可惜木有机会
像梦一样温柔:
11:49 农村的生态环境被被人破坏很厉害,跟人多直接相关吗!这个逻辑求指教?

方兴未艾的泥:
经济学家讲收入增长,政治学家才讲公平

Akiss渃吻:
让一个外来和尚来念经,一个温室里的花朵种在恶劣荒野它必定死亡。 一个长期在西方意识形态象牙塔里的人,怎么能懂乡下老百姓的需求和苦难呢?

左勾拳兜飞你的六神:
谁说我们北京人早上醒来必须吃煎饼?北京的包容全国前列,就像我们的早点多种多样!而且京沪人口已经够多了!现在国家发展局限不是户籍问题,是省市发展不均衡造成!都扎堆对往一两个地方挤才能过得幸福,那不是幸福,任何省市的老百姓都能在家门口就业稳定,生活的幸福才是真幸福!

城市化 社会 中国 人口 发展 城市 中国城市 交大 经济 流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