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恋爱的好与坏#深度解析 #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 #爱自己的一百种方式 #心理咨询师

作者: 咦咦咦loves5088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2-24 21:32:22 浏览:1658 次

不恋爱的好与坏#深度解析 #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 #爱自己的一百种方式 #心理咨询师

不够好的来访:
那如果真的确实一直没有亲密关系的人该咋办呢[笑哭]对我来说,我觉得没恋爱过对我最大的影响并不是缺乏浪漫体验,而是真的会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关系,喜欢什么样的人。就算让我想象,都想象不出的程度。而且恋爱关系也不是想要就有的,不如说越努力求越得不到。如果始终没法通过关系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始终都会有很大的局限。

【回复】我大概也是这样,一想恋爱大脑是一片空白,就好像我这台电脑里根本就没有关于恋爱亲密关系的文件资料。就好像有一个无形的高墙隔绝着。以至于我都三十岁了还没谈过恋爱。。。
【回复】回复 @小火车儿喂 :可以尝试主动接触,带有探索目的的去谈一场恋爱,哪怕这段关系没有结果,你去体会这个过程,可能都会带给你与以往经历不同的收获。一段亲密关系,真的可以像镜子一样,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看到以前从没看过的自己,这个发现、了解自我的过程,还是挺有趣的。
夏知之zZ:
这期女咨询师讲的是现实客观层面的,男咨询师讲的是特别理想的状态。我见过那种边界特别强,像伴侣看她手机,父母关注她社交平台,都是她眼里非常没有边界感,不懂得尊重她的行为,所以她没有亲密关系,时间久了陷入一种虚无的状态。她渴望家庭,渴望婚姻,同时有想要绝对的“自由”,所以活的特别拧巴。如果她能做到男咨询师说的,即使在坐牢,心灵的自由也是自由,那就好了。

搬沙发的小颗粒:
如果参考一下发达国家平均超过50%的离婚率,可以说人类在婚姻中观察自我的这个行为,基本是失败的[doge]

【回复】观察自我有成功和失败的区分吗
【回复】回复 @搬沙发的小颗粒 :你定义不了这个,现在没人能这么说。随着科技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教育的普及结婚年龄生育是越来越晚了,但是结婚的还是大多数是主流,很多离婚了的也会再结婚。现在只是每个人更加独立选择更多了,不会勉强和一个不合适的人委屈一辈子而是有了更多换其他人的能力,但是还是会结婚。真正的不婚主义很少,起码我认识这么多人里面没有。我就一普通人。
【回复】回复 @小火车儿喂 :10亿的人样本量体现这样一个结果的时候,也许说明大厦已经逐渐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了
夏知之zZ:
一个二十多三十的人,因为妈妈没做早饭而发脾气,是全能自恋的表现吗?

【回复】是病态共生,字面上是女儿不好。但实际上是女儿想离开妈妈,但是有不能不敢害怕离开,女儿在无意识中在破坏关系,在不断突破母亲的底线,母亲对女儿也有很多情绪勒索,比如照顾一个巨婴显得巨婴是坏人,母亲是好人。母亲付出劳动和财物但是能得到道德优越感。第三,这个故事里,父亲消失了,这本身就是问题。
【回复】回复 @夏知之zZ :所以你是故事中的女儿还是母亲呢?
【回复】回复 @纠结的小蜗牛 :和你说的一模一样[doge]
微笑的久乐:
失去延续家庭和亲情的可能,也失去获得爱情的可能。

长野樱:
这个啊,就算被关在牢里,心灵也可是自由的,关键是现在很多人踏入婚姻连被关在牢里面的机会都没有,没有一个独立的房间,独立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不自由,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我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让自己恢复能量,以我自己来说我是个相当内向的人,我需要躲进书里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领地,而婚姻和恋爱是要侵占我的时间和领地,所以我浑身不舒服,我确实对这些事是很淡漠的,没有很坚定的说不去踏入婚姻恋爱,但我目前还不想让渡自己的自由,不想被婚姻的家庭琐事占据太多的时间,大概是这样(有些人他是外向型的那就让他们去追求,何必逼着内向的人去变成一样的形状呢?这才是社会时钟的问题所在)

阿司匹林g:
对我来说,恋爱的意义是自我人格完善需要,以及满足对深度亲密关系的探索欲。我认为大部分人都是适合恋爱的,但对于少部分人不是必要的,比如那些待在一个人的舒适圈感到自洽的,对亲密关系没有兴趣的

wobger:
我觉得还是要谈恋爱的,除了极少数无性的。两性关系还是有生理和心理需求的。

社会观察局 心理学 心理 心理咨询 请回答这个时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