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测数据说话QLC固态硬盘真的不行吗?下集

作者: 小飞机DIY分类: 数码 发布时间: 2024-05-01 08:20:00 浏览:96501 次

用实测数据说话QLC固态硬盘真的不行吗?下集

2Maliao:
qlc最大的问题是不值这个价格 要是16tb卖399你看我买不买[doge][doge][doge]

【回复】机械机械硬盘这个价我都买[吃瓜]
【回复】厂家非要吧qlc卖到tlc价格有的还更贵,这谁愿意去买单
海拉鲁呀哈哈保护协会:
省流: 868qvo-超过280tb/质保360,写速太慢了放弃 致钛ti600-超过800t/质保400tbw,健在 solisigm p41plus-650t&800t/质保400tbw,有锁盘现象 Intel 670p-320t&880t,一块健在 金士顿nv2-350t/质保320tbw,暴毙 英睿达p3plus-750t,健在 西数sn350 150t/质保100t,暴毙

【回复】回复 @阿库干爹史蒂文约翰逊 :小飞机说买到的是tlc版本,应该是混发的
【回复】本来5元一瓶的泡泡水 用清水兑成两瓶 每瓶卖4元 这就是技术的革新 科技的进步[吃瓜] 我带来不了性能指标的提升 我就反向磨练自己的镰刀收割技术[辣眼睛]
个个要鼓掌-:
QLC这种东西还是扔企业级上比较合适…可以拿一堆颗粒做RAID保持速度和纠错,用大OP解决寿命问题[笑哭]

【回复】企业级写满QLC的PE数可太快了[脱单doge]
【回复】回复 @professional小菜鸡 :卖的便宜就行啊[doge],而且企业里很多都是U2和E3.S的,可以焊一大堆颗粒
【回复】回复 @漫头 : 所有固态硬盘都是“RAID”的哦,只不过RAID的层次不一样,有的是颗粒层面的,有的是晶圆层面的。
526の無名:
寿命比tlc少了一半。要是价格少了一半。也是可以用的。。[吃瓜][吃瓜]

【回复】qlc相比tlc只增加33%容量,同样容量qlc颗粒成本最多降低25%,考虑其他元器件成本能压缩15%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qlc现阶段就是没啥性价比的技术
【回复】就是这样,只有垃圾的价格没有垃圾的产品,qlc如果卖1001t,出问题那也是我自己的问题
【回复】想多了,qlc又不是容量翻倍,只多了33%,还增加主控压力
著名国际摸鱼专家:
很难得有人自费掏钱来做测试,而且飞机佬又没有收过任何赞助商的钱,出来的数据是客观事实!某些人接受不了现实就别瞎吹洗白什么什么,那些厂商每年几十亿研发经费难道都是拿去漂赌饮荡吹的?醒醒吧时代在进步

【回复】回复 @emm-无名 :飞机哥要的是料板,颗粒坏了就坏了[doge]
【回复】小飞机主业可是数据恢复,赚得很[脱单doge]自费这点算不了什么。当然,能有这样专业的自费测评,就很不错了
l7574:
TLC从来都不是因为成本低占领市场的,是因为3DTLC在性能和耐久度上追上了2DMLC,QLC现在一无是处,连价格都不便宜。

【回复】3DTLC单论颗粒本身在耐久度实际上并没有,能追上其实是得益于主控纠错算法优化 严格来说是3DTLC+LDPC纠错才能追上末期2DMLC+BCH纠错的水平,2DMLC如果也换成LDPC纠错寿命还能翻一倍
【回复】回复 @wggdgv :不是因为成本低,而是3DTLC在技术发展之后,性能可以和2DMLC正面对碰,QLC不被市场接受就是因为它的性能还不足以和TLC对碰,TLC带着模拟SLC性能和耐久现在已经超过MLC了,QLC除非有技术突破,不然不可能代替TLC的
【回复】像极了当年的垃圾叠瓦盘,性能下降严重,价格还不变。存活在市场的秘诀就是骗小白,能坑一个算一个,现在低容量的机械盘基本都是垃圾叠瓦
九头蛇神盾局:
QLC最大的问题还是连续读写下缓存不够用速度连机械盘都不如了

【回复】QLC对比机械盘的优势竟然是容量,果然都是换家打法
【回复】回复 @拆家的喵 :机械盘企业级别东芝淘宝十四T两千人民币,固态比不了的
【回复】但是爆缓的情况仍然是少数,而QLC对比机械的优势就是读取速度方面全面碾压,特别是4K读写,此外,还有体积小、噪音小不怕震动的优点。只要QLC的价格对比机械2t内差不到一百,4t的差不到两百,那么就很值得买了,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这两个不同赛道的盘
迷你维涅斯:
单从存储单元来看,从slc mlc tlc qlc plc分别要在一个单元里存储2 4 8 16 32种电位,获得的容量分别是1 2 3 4 5,容量增长率分别是100% 50% 33% 25% 20%,这还是不考虑还需要越来越多的容错单元,实际增长的空间更有限,代价就是可靠性巨幅下降,小小的一个颗粒单元维护16 32种电位不出错、持久化电子不逃逸 谈何容易,还需要花大量的成本在主控 电路 算法上来维护数据的有效性,所以产品上看到的效果就是qlc相比tlc没便宜多少,tlc能做2T的颗粒,qlc也就能做不到2.7t。 前期占用低的时候可以模拟slc mlc tlc ,等存储越来越多的时候就是噩梦的开始。 巨幅牺牲寿命与稳定性换来不太多的容量提升与不太大的成本优势,这条路线就是这么一回事,除非存储材料颗粒技术有重大突破。 具体到个人需求,我就管不着了,毕竟没有垃圾的产品,只有垃圾的价格,只要满足了你对于容量、寿命、可靠性、故障率之类的需求,价格合适也不是不能买

【回复】回复 @Celisyris :电位状态指数增长,难度也是指数增长,还不如花更多时间研究怎么叠层数,1CM厚的芯片也不是不能接受[doge]
【回复】而电位状态数成指数增长,容量才线性增长,2^n和n的区别,所以越往上性价比只会越来越低
【回复】现在固态已经面临和机械盘一样的天花板了,继续提高储存密度会带来性能和寿命大幅下降,成本却降不了多少
小雨真的停了:
冷数据还是老实使机械吧,毕竟冷数据长期存储方面,机械硬盘才是专业的。 固态硬盘适合放那种随时都要用的数据

【回复】真重要数据哪种都不好使,备份才是王道,机械挂了的概率本身也是比固态高的(机械有磁头,很怕摔),到时候你再买一个恢复,还不如现在就买两个。
【回复】[滑稽]机械硬盘也不能全信哦,时间久了也会老化,5年内问题不大,再久也危险。
【回复】冷数据,老老实实磁带。也没机械盘什么事。重要数据多从备份。
海疯子:
寿命虽然一代比一代短,但存储密度也上去了,备块给的够多,固件设计优化好一点,plc 也是迟早要家用的[笑哭]

【回复】价格下不来没啥用,tlc就是价格慢慢的下来后才能让大家接受[笑哭]
【回复】[笑哭]价格啊现在没多大差别,我为啥不买经过长期市场验证的tlc
【回复】tlc 2t价格一度降到四五百,当时买了三块2t,qlc价格2t不降到300我是不可能碰的[吃瓜]
史提芬周:
我是认为QLC都不适合家用的,除非像英特尔说的做存储分层管理

【回复】回復 @漂移的59 :主要还是物理层面的问题,小飞机的老化测试就很好的看到稳定性比TLC差多了
【回复】家用没那么恐怖的写入量的。
【回复】家用没问题啊,轻度使用不出缓的话速度也还可以,家用对性能要求不高,目前主要是价格相比TLC没竞争力,千万不要把玩PT的,频繁搬运大量数据,剪视频等等这些人定义为家用,这些算半商用了,商用场景QLC出缓后速度真的不适合
阿塔泥丝:
比tlc便宜30%我就买来当游戏盘了,便宜那么点糊弄人呢[笑哭]

【回复】同技术下QLC便宜不了30%,QLC只是TLC的1.33容量
【回复】回复 @妳愚蠢 : PC005早停产了,笑话是这样的:ti600只比7100便宜80
【回复】回复 @妳愚蠢 : 我多多翻了半天一个1t的pc005都没看到。全是低容的估计都是些库存了
空格键的自白:
供电局:这个人用电量怎么这么高,是不是在挖矿[doge]

【回复】回复 @Maxing·long :十几瓦是企业级U2盘的功耗,消费级2280固态,5瓦就顶破天了
leikeya:
_(:з」∠)_ 看来除了三星致态的qlc 还有英特尔的原厂,都过不了两年半啊,中低端的比tlc还短命,也就打打影幻这种了。 符合预期,致态和思得的qlc加点小钱就同容量tlc了。那还是tlc香。毕竟出缓不如机械。 冷数据超过3年真的很不错了。毕竟写入那么快,相比光盘来说,光盘一般定速2x-4x 2xbd 4xdvd 一般8m/s左右。 也就十年左右吧,定期还要检查。小日子凯侠和致态挺好,tlc能过个3-5年再检查很不错了,你换光盘也要几年读一读的。 三星因为0e比致态还出名,外加不传说显0e等高级操作。还是算了。 冷数据重要的还是检查,忘记了那就忘记了,证明数据不重要。

【回复】回复 @死也是搞艺术的 :只通电没用吧[脸红]得搬一次数据才行吧[妙啊]
【回复】SSD和HDD本就不是取代而是互补,现在仍旧是磁带、光盘、HDD、SSD共存,依不同用途使用不同介质才是正确的
Iemonade:
致态啥时候能不用联芸主控就是真行了

【回复】华为之前发布会出了个消费级固态盘,但是华为商城里没看到,估计要和鸿蒙PC一起出。 目前推测很可能是长江颗粒+华为海思主控。
【回复】回复 @professional小菜鸡 : MAP1x02 系列的固件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节能策略、NVMe eui/NSID 汇报,导致在特定硬件上会出现随机掉盘 这些年过去,一点都没修
【回复】回复 @墨璃葡萄糖 :但以华为的德行,搞不好卖的比致态原厂都贵[笑哭]
ATS老司机:
海力士无缓寿命比英特尔有缓高,有点离谱...另外致钛TLC用户表示差价不大的情况下还是上TLC好了,缓外舒服。还有就是这个幻影不知道是不是三方厂封装的长存降级片,TLC寿命远不如原厂QLC,有点离谱

【回复】有啥离谱的,有缓存寿命会差不是很正常么?毕竟缓存的DRAM发热也很大,主控也会多更多DIO
【回复】外缓能提高寿命是因为外缓给零碎小文件作为缓冲,进而提高了使用寿命。 后面无缓固态并入了hmb设计,像主机借了部分内存用来替代外缓的作用(无缓的随机读取能力也会和内存性能挂钩),虽说空间基本上只有32mb-64mb之间,不过拿来存放映射表和缓冲日常使用的小文件也够用了。 小飞机这里的测试主要是大文件数据,没有庞大的小文件写入数据,所以大外缓增加寿命这个作用基本上废了。 而在大文件写入上面,更高的发热加上更长的列表地址本身就比无缓寿命低。
【回复】幻隐就是一个廉价品牌,肯定不会给你用好颗粒,而且它也用不起,除非零售价格上去。
龗仙:
固件和寿命有关系是肯定的,起码在nv1.4和nv2.0之中是有官方提到的。 冷数据基本和颗粒寿命挂钩,如果实在没有测试冷数据可以参考寿命就行。 原厂厂商也越来越摆了啊,正常来说应该和致态一样,需要超出官方质保写入寿命用来给主控搬运数据的,特别2.0后还多了热数据激活,他需要牺牲一部分寿命去搬运数据,一次性保修写入寿命测试都能刚好卡着及格线是什么鬼,而且最离谱是还有的一次性保修写入都没到就挂了。

【回复】没有直接联系,但确实有数据相关性。毕竟同tlc下寿命短=闪存晶体管物理上被消耗导致电子更容易逃逸,而同主控下qlc能容忍的电子逃逸数量更少。结果都是寿命长=数据保存时间长。
【回复】回复 @13蓝天夏 :实际上如果不为了追求性能的话,最好买致态的就行。不过这个冷数据测试也只是测试,新版的sn550通电下半年都掉速了。菜的抠脚。这块西数qlc我不觉得会比他家tlc好。
【回复】保修就是厂家的一个平衡,对厂家来说如果保修期内都不坏说明用料太好了可以继续消减成本

科技猎手 科技 评测 固态硬盘 硬件 电脑 硬盘 暴力测试 拆解 QLC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