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宫斗立意,如何毁于道德阶级论?从《金枝欲孽》到《如懿传》:兰因絮果之下的底层争取与上层霸凌,反派正义与主角不义。

作者: 惜我余生分类: 影视杂谈 发布时间: 2024-04-28 19:30:00 浏览:1582236 次

国产宫斗立意,如何毁于道德阶级论?从《金枝欲孽》到《如懿传》:兰因絮果之下的底层争取与上层霸凌,反派正义与主角不义。

孔二姐姐:
1.不太理解不屑权力=回避女性欲望的逻辑。权力欲这个词放在男性身上也是贬义居多。毕竟封建社会下的权力斗争是血淋淋的,看看胖橘为了权力做了多少丑恶之事。 2.主角的思想境界≠作品的立意高度。例如阿Q的思想境界是很低的,但是谁能说阿Q正传的立意不高?甄嬛虽然有其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恰恰表现出了吃人的封建社会。而延禧攻略的封建社会和皇权说实话还是太过温和了,最后居然还和皇权上演了好结局。

【回复】权力和欲望两个词不是等价结构,中国文学那么多男性文人讨论出世入世,也没有见谁把出世者判定为回避欲望。
【回复】你的逻辑好清晰!说了我说不出来的点。[打call]许多以男性角色塑造为主的权谋剧最终都会指向对权力的祛魅,有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在于权力的运作不是简单的努力奋斗自尊自信就能向上走的爽剧,而是权力从何而来则需向来源处负责以及维稳这套体制,即使是现代社会更加进步了,本质也是如此。这不是女主甄嬛向往成为垂帘听政的太后就能解决的问题,事实上是无论男女到了同样的环境中都是冰冷的政治动物,反而她杀死了皇帝却杀不了皇权才让甄嬛传有种复杂的悲剧色彩。(个人认为女性受到的思想环境压迫和政治权力斗争是两个议题了,up有点混为一谈) 个人认为,甄嬛的塑造更接近教父2里的麦克,他们最开始都不是想要权力的人,但因家人被动走向这条道路,最终又失去了所有,这种所求非所愿,竭尽全力事与愿违的叙事表达,单从立意的角度说更有现实色彩,更打动我
【回复】说实话我一直不觉得延禧是好结局,延禧里魏璎珞当了令妃后最希望的事情就是明玉可以早早出宫,过自由的生活。从观众的视角来看,令妃似乎已经和皇权和解。但从令妃视角来看,她将永远困在这四方天地。只是这样的结局太残忍太真实又太过宏大,延禧有这样的内核,但错就错在一直以爽文来标榜自己,而且也是披着古偶的外衣。这种隐藏的内核其实不太会有人在意 上面说的也不是我的臆想,毕竟延禧里的皇后就说过“我将一生困守紫禁城”,富察氏将希望寄托于璎珞身上,而璎珞又将希望寄托在明玉身上。可剧中唯一可能走向新生活的明玉却因皇权而死。我并不认为这是和皇权和解,而是不得不和解
zombie今天也爱学习:
紫禁城里,论最大反派,谁比得过皇帝呀。。。但现在的宫斗剧里,皇帝永远隐身,甚至被塑造成了公平的裁判。。。有没有可能 最大的苦难就来自封建皇权。。。

【回复】少年天子里邓超饰演的顺治从一个活生生的人逐渐异化成权力的傀儡,他前期的多愁善感不忍杀生,是他能够与屏幕前同样是人的观众共情的原因。所以作为一个皇帝他显得优柔寡断,显得窝囊怕事,其实他就是不愿意看见“人杀人”而已。
【回复】皇帝是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运转的中央枢纽,宫斗剧里皇帝为什么隐身,最大的压迫来源于制度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换个角度想,如果是底层人民,你是希望皇帝是个兢兢业业杀杀贪官污吏搞搞宗室弄权的人还是天天把精力放在燕燕莺莺的情绪上的人,延禧做例,里面的皇帝也是个要压抑个人感情的政治机器。而且我们今天说反封建是因为相较于封建制度我们有更好的的新制度,那以前封建制度一直都是落后的吗,在更好的制度探索出来之前批判宫斗剧没有湮灭“最大压迫者”实在是比较超脱于发展逻辑的苛求了。
【回复】回复 @枕霞旧游 :呃,合理怀疑你没有看完甄嬛传,甄嬛屠龙就是为了她孩子和父母家人,果郡王死了以后甄嬛根本没想过杀皇帝,只是心如死灰不想陪皇帝演恩爱戏码了,是后来皇帝发现了六阿哥的身世派了血滴子去查,甄嬛为了保住九族性命才屠龙的,根本不是为了果郡王,只能说在保全全家性命的同时也为果郡王报了仇,因果关系被你颠倒了。
粉嫩也是生产力:
大家对女主魏璎珞的道德审判很多都是从她爱不爱皇上来的,到现在都有人吵女主最后到底爱谁,我说对女主爱谁的审判又何尝不是一种道德枷锁呢?审判她爱上皇帝了她就是罪恶的忘恩负义的,审判她不爱皇帝爱傅恒就是不识好歹的不专一的……她就是真的没那么反封建是个“道德不完美”的人又怎样呢,为什么一定要符合你心里道德标准的女主?我是真的不care女主到底爱谁不爱谁……她就爱她自己,这就够了,爱上谁不爱上谁都无法抹掉魏璎珞本身,我看到女主最后过得好就行。

【回复】魏姐最爱的一直是自己,其他人是按照对她来说重要排名的,但是都不会超过爱自己,所以在失去很多东西的同时又能用强大的精神内核一直往前走
【回复】现在都没有同时两个都爱这个选项。。仿佛女的脑子里天生有一次只能爱一个人这种设置,真的超荒唐,以前都有在两个男的中犹豫的,两个都喜欢这不是很正常吗,最后选一个就行了。
【回复】魏璎珞有情有义有勇有谋还不够? [微笑]实在无处批判了就批判她立场,她竟然不反封建,她竟然不杀了皇帝。杀了皇帝做太后,也有人要说,屠龙少年成恶龙,她杀了皇帝后应该解散大清帝国,建立民主共和。 神金至极啊
就是ln不分而已:
关于尔晴之前看到一个蛮精准的观点,其实她是转嫁和淡化皇帝和傅恒的“恶”的工具,是用来外包皇帝和傅恒的“恶”的,否则女主和皇帝、傅恒的cp就没法“美观”——在近因效应的作用下,她要成为最直白的最抢眼的原因,才能让作为根源的皇帝才能勉强在对皇后的压迫中隐身,不然和女主的cp在后面是没办法推的;而在傅恒这边,只有她是“不安分的坏女人”,傅恒在婚后对她的冷待和疏离才能“合理”,才能立住“君子”的人设。所以这其实也是尔晴作为偶像剧里的“反派”必然的命运——她的存在就是为了塑造男角色“完美的男人”身份和他们赐予的“动人的爱情”。

【回复】因为傅恒得是无辜的,所以尔晴必须贪婪,不然他就是害了一个无辜的女子,那他就配不上深情男二的位置。深情男二的定位使得必须有一个角色来替他们出手害女主,不是妻子就是母亲妹妹/迷妹。
【回复】回复 @okcmr0 :关于尔晴,观众最大的误解就是她的恶。尔晴之恶根本不是女性本源之恶,而是被封建阶级驯化之恶,是被男权用性缘关系割裂女性搞女性互相残杀之恶,所以尔晴之恶就是男权之恶,尔晴就是编剧展现男权用性缘关系割裂女性的最佳案例。尔晴我们今天社会仍然存在的性缘脑雌竞女性,是这部剧的反面角色(即使是反面角色也不是什么工具人,尔晴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行事作风,不是推进剧情的npc)。
【回复】尔晴是一个很可惜的角色,她是一个被封建制度残害扭曲的典例,但在这方面对她的着墨不多,剧里大都在描写她的“恶”。几年前延禧攻略开播的时候我讨厌她,没有想到别的,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只看到了她的可恨,没看到被封建皇权压迫变形的她的可怜可悲。
庄罕:
关于甄嬛屠龙的那一句“臣妾要这天下来做什么”我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甄嬛屠龙的目的是为了取代皇帝,成为“爹中爹”“父中父”,那么甄嬛和其他封建大爹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这一句甄嬛的反抗有可能被认为她成为了拥护该制度的一员。我通关了这场游戏,但这游戏也不过尔尔。创作者或许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添加这一句的。

【回复】是的…很多人那这句话批判甄嬛又当又立我是不理解的[辣眼睛]甄嬛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后位展现出一点欲望,她的知行是一致的。斗到最后甄嬛的家人朋友爱人死的死伤的伤,这不是一种be吗?但在有些人好像只认可唯权力至上的价值观,对甄嬛遭受对的精神创伤视若无睹。
【回复】回复 @四有青青年 :要她开辟盛世,以啥身份开辟啊?无非太后或者皇帝呗,那不还是在封建帝制里打转悠嘛,你搞得好像雍正是不管朝政的皇帝,所以甄嬛要清君侧去了。还是你打算让她自上而下地开启改革,玩君主立宪制啊;还是当精神资产阶级派,自己打倒封建皇权,玩军阀财阀林立啊[喜极而泣]
【回复】回复 @四有青青年 :你硬是为了升华主题让甄嬛革命才是不符合人物内在逻辑,她本来就是大家闺秀出身,原生家庭幸福,从小通达四书五经,她有什么革命理由?
关羽的Zero:
小时候看伊索寓言,里面有头狮子爱上一个女孩,女孩父亲说如果你拔掉牙齿和指甲,我就同意把女儿嫁给你,但当狮子拔掉獠牙和利爪,农夫赶走了这头狮子,影视作品对女性的驯化就像这头狮子一样,女人要不争不抢才是好女人,可是失去獠牙与利爪只会任人宰割,我们真的需要更多恶女、女性反派,我们需要看到女性角色怎样去撕咬、怎样去争取利益

【回复】回复 @如此的高冷 :不是应该增加女反派,而是增加女性权力上位者,只不过因为社会驯化,大部分人下意识认为女性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她就是坏的,但是女性看不到权力触摸不到权力才是坏事
【回复】[笑哭]我感觉只增加女反派还是改变不了被驯化的情况,因为反派恶女会作为对照组,被判定为恶的,不好的,固然喜欢反派的人不少,但是有道德要求的人也很多,而且天然在道德高地,我更怕到时候会以反派为镜,反而吹捧女性要像正派一样不争,纯洁无辜。反派的下场好会有道德感情上的不适,而反派下场不好就传达出“看吧,这样做就会失败,不能这样做”的观点。 我觉得我们缺少的是野心合理化,去争去抢争取利益不该成为反派的标志,正派身上一样有这样的品质才对。 就像“最毒妇人心”是对女人的恶意臆想,而同样是“毒”,“无毒不丈夫”是宁愿扭曲词语原意也要合理化正当化自己争抢利益的行为,只要说了这一句就能淡化合理化一个人争抢利益的行为甚至是污点
【回复】而且还要赢 需要这样的主角
韶妤_Samuel:
我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言论,如果杀皇后的恶不在尔晴身上,而在于皇帝身上,尔晴没有做下那么多恶事,傅恒作为一个君子起码会和尔晴相敬如宾,他自己也确实在新婚之夜说要好好过日子。那么利落和傅璎都会难以下咽。

【回复】啊啊确实是这样,基于正史帝后还是相敬如宾甚至恩爱的,所以这个假设很难成立。但是退一万步真的成立了,利落就完全变成上位者诡计多端的强取豪夺,傅璎也没有现在这么坚定了,后半段傅恒丧妻后的剧情也不会发生了,许诺也不存在了,感觉不是难以下咽而是不配摆席…?
【回复】回复 @bradpitt2018 :我懂你的意思,你可以跳出剧情,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先问一个问题,尔晴必须要这么坏吗?和纯妃继后嘉嫔高贵妃 这些有逻辑有人物弧光的恶人相比,似乎尔晴坏得很突然 很扁平?明明有能力塑造立体的反派角色,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尔晴?第二点,众所周知尔晴对于傅璎的悲剧和容音的自戕 只是做了最后的推手,她的恶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皇帝。这个直接原因在创作上也可以是任何人,其实只要皇上看上魏璎珞,傅璎就已经再无可能了。
【回复】回复 @胡桃夹子_Olivia :利落在我心里就是强取豪夺……皇帝在用权力欺负人……看到后期魏姐在皇宫过的这么惨,皇帝还一点没内疚,我就食不下咽。不如放魏姐自由。
风筝飞走啦:
并不太同意甄嬛传回避女性欲望。甄嬛从一开始就追求的是自我独立,她的最大欲望就是自我,钱权爱都不是她所追求。她并非回避权力,而是通过追求权力来弑君以满足自我独立的欲望。所以说“要这天下来做什么”是指“我要的就是杀你”杀了你我就得到了自我,欲望已经得到满足了

【回复】另一个例子就是宜修,她是真的渴望权力,但编剧并没有回避她的欲望、挣扎和恶,也没有标榜其道德。即使她失败了,也是用尽笔墨书写她的挣扎和努力
【回复】不是,“要这天下做什么”,你可以理解为“天下和我这种身份的人又没关系,我本来就不在这个赛道上。我原本都没敢想什么天下,只想过个当人的日子,连这个都要被剥夺,是你欺人太甚”
【回复】up理解的欲望好像就是权力的追逐才是欲望,赛道上就窄化了。爱情本身也是欲望的一种,甄嬛本身看重的追求的是平等的爱情。就像甄嬛一开始就说的是愿得一心人,因为对象是皇上所以她降低了一些标准: 但求用心+宠不是爱,但她知道自己是替身毅然决然的就抛弃了皇上。胖橘之所以后边面对甄嬛有点舔,就是因为甄嬛会抛弃他。 而且甄嬛会回宫也是为了保住家人,魏璎珞为报仇进宫为什么就比甄嬛高级,我不懂。
wing123498:
老早就有很多网友觉醒了,例如胡歌演的神话,早就被人批判过,易小川是主角,哪怕他是现代人穿越,但他结交的都是各种权贵,处处有人帮处处有机会,他是被权贵阶级拥抱的人,就如懿的立场,甚至他和如懿一样各种圣母博爱,但博爱的光就是照不到原本还不恶的反派身上。而高要和魏燕婉一样是底层人物的立场,如同最开始的魏燕婉只期盼和凌云彻好好过日子一样最开始的高要也一心要和易小川共享富贵,它记得自己和易小川同一来处的情谊,而易小川是全剧最开始把高要当成坏人的人,易小川一点一点的把高要逼成历史上的赵高。就像如懿一点一点的把魏燕婉逼反了。

【回复】但是神话播出之后高要那个角色人气也很高,而且可能因为都是男性的原因没见过多少观众骂演员奸诈什么的,演魏嬿婉的李纯当年被如懿传剧粉骂死了。。。。。
【回复】回复 @陈留王 : 其实当年就有很多同情魏嬿婉的,但是主角配角咖位和人气相差太远了,你懂的……
【回复】回复 @野径枝苍隽秋寒- : 你这个给了她机会的她是谁?不会是魏嬿婉吧?
天地Yt:
不喜欢这个视频的一个原因就是up主全篇就是只有努力去争夺权力的女性才是时代的大女主,让我只感觉从一个极端变成另一个极端,有的人的价值感来源并不是成为上位者,你不能说这部分人就没有自我意识就不独立,成为上位者拥有权力超越所有人只会让社会底层人更加被排斥,你的精英主义价值观帮不了女性。我能懂你想要表达的是女性能够更勇于表达欲望敢于为自己的欲望付出,但全篇你的点已经偏了,如果这个社会变成了精英主义的社会,我并不会感到幸福只会觉得恐怖。最后,还是希望我们这个社会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法官女医生女警察女企业家,我想这才是up主真的想表达的吧。

【回复】回复 @_银栀子_ :感觉up主说的是权力不是权利。
【回复】其实是权利吧,不过在古代外化为权力
Roy_Ol:
其实甄嬛传是有一些刑罚场面的,几乎是正面角色,比如眉庄被打被推下水,甄嬛罚跪小产,甘露寺被踩手,被姑子霸凌,槿汐在慎刑司等等,而反面角色我能想到的只有剪秋康宁海在慎刑司这一段,其余的像夏冬春一丈红,余莺儿被勒死,祺贵人被打死,安陵容被掌掴都是一笔带过,郑晓龙导演很知道怎么引导观众感情

【回复】而且这些镜头都点到为止,没有血淋淋,是为了展示封建制度下人咬人人吃人的残酷本质而不是用这些场面刺激观众。《如懿传》的很多镜头就有点恶心了,导演是知道怎么腻味观众的,用这些东西彰显好人的惨或者坏人的惨不知道是不是恶趣味了
【回复】其实祺贵人被打死,那个场面我真觉得心里觉得阴森森的。
【回复】回复 @你五行缺我i :确实,那个镜头感受到深宫高墙的冷漠和残酷
一日一斤水:
头一次赶这么早~ 欲望只要不违法乱纪,哪里又算是错的呢,敢争想争,行动力强,放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明明都是一种优点

【回复】这种美好的品质却被赋予反派,正派不争不抢,这是最大的问题。而一旦指出这一点,就会接收到“反派作恶了不值得同情”的观点,即使反复强调我们就是按照看待反派的标准来看待魏嬿婉,很多人仍旧不敢正视剥离反派的恶行之后、创作者对她灌注的恶意
【回复】我个人觉得,欲望应该有个尺度,法纪只是底线,更重要的是是否损人利己。合情合理的,要勇于争取。过分的,损人利己的,不合情合理的,还是要克制。
【回复】回复 @是飞鸿和浮光 :是的,认同,法纪是社会约束的底线,道德是自我约束的底线,欲望需要限度
piupiuaiiiba:
我觉得甄嬛那个不是耶,嬛嬛是一个特别具有人臣气质的女生,爱国忠君,最后却杀了皇帝(并且杀皇帝的理由不是为了天下更好)更有讽刺意味。有点像色戒里面的王佳芝,但正是他们的无心无意,才显得父权制更加可笑。

【回复】甄嬛传被大手子改动过了。本质上剧版甄嬛传的内核已经超出宫斗剧范畴了,那两口子牛人给甄嬛传注入了大量权谋剧的要素,把甄嬛传的框架放到前朝zz斗争都不违和。甄嬛传的正剧感就来自于这种奇怪的拼合。
【回复】我觉得甄嬛传的本质不是女性觉醒,而是对封建制度的讽刺。就像最没有阶级感最不想要世俗权力的人被迫踏上争权之路,并失去所有的一切,最终只得到了权力和地位。我觉得这是很悲哀的,甄嬛的那句“想要的从来就没得到”反而是对整个故事的巨大讽刺。
【回复】我觉得正是:“你们抓在手里的宝物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这种态度反而是对吃人制度的最大嘲弄。
本宫想去眠一眠:
好多人都没理解作者批判甄嬛传那一段。作者是为了凸显女主屠龙的正义性,给她加上了很多不得已,使得她的屠龙具有悲剧性,并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这样的确回避了:为什么女性角色不能光明正大因为自己对权利的欲望而屠龙,而是必须添加诸多不得已,遮遮掩掩才能被接受?为什么男性就可以光明正大逐鹿中原?乍一看作者在批判甄嬛传,实际上不是的,并没有否定甄嬛传的意思,只是觉得女性角色其实还可以有别的出路,但目前却还无法做到…何时女性和男性一样光明正大展露野心却不会被当作反派呢?

【回复】但甄嬛的人设从开始就不是爱权利的人,甄嬛是在有爱的家庭里长大的,父母都给了她爱,她有健全独立的人格,她和眉姐姐愿望就是岁月静好,权利对她来讲并不重要。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一样,看重的东西不一样,安陵容要被人看得起,宜修要后位稳固要史书留名,包括曹贵人华妃端妃敬妃,她们都有自己追求的东西,真正的自由应该每个人都追求自己想要的,而不是被裹挟。
【回复】回复 @请问我可以吃了吗 :我想说这根本跟剧情无关啊!剧情确实是写甄嬛不爱权利她想要的没得到没错啊!问题不是剧情好不好,是为什么现在故事只能这么写?为什么没有光明正大追逐权利的女主角?
【回复】道理是没错,但剧情来看甄嬛确实对权利不是那么在乎,并不是单纯的掩盖欲望。只能说例子举的不恰当。
-___--_-_--:
如懿传的“反宫斗”是不反封建的。它反对宫斗行为,而维护封建阶级制。它宣扬“安分守己”,它宣扬美好生活是高阶级者生来就应得的。它宣扬下层不应主动争取美好生活,应当安分地服侍上层人,然后盼望上层人给他们施舍美好生活(如惢心的结局,懿粉觉得她是“善有善报”)。 本来宫斗就是在封建阶级压迫下,皇宫里的女性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得已的选择。不反对封建阶级,只反对宫斗行为,这完全是伥鬼在维护固化的封建阶级。

【回复】回复 @早睡早起早练功 :首先,你说那些“不安分”的角色反而过得舒心,这是如懿传在叙事节奏上出现问题所引起的。如懿传想写的是:不安分的人是坏人,最终都收到了审判,而只有我们不争取不作为的女主才是占领道德高地的人。但是它的叙事节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反派得意”的时长太久,主角审判反派的剧情太靠后了。不讨论三观问题,单纯看叙事,这也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其次,这部剧对封建王朝的阶级制度理解相当混乱。主创团队信奉阶级,又搞不懂到底谁是高阶级。这点从皇子被宫人欺负、皇帝忌惮各方臣子、宫女打贵妃的脸等等剧情都可以窥见一二。你所说的,“妃嫔皇子并没有得到美好生活”也是源于这点。主创团队信奉人要分三六九等,但又不知道谁是尊贵的,反正如懿得是尊贵的。 最后,应然和实然是有区别的。我所说的是“应然”,而你所说的是“实然”。我认为“主创团队觉得只有高阶级应该享受美好生活,低阶级就该安分守己”和你所说的“剧中高阶级不一定都获得了美好生活,低阶级也不是都在安分守己”是不冲突的。你说的现象是主创团队觉得不应该但是发生的,所以主创团队批评这种现象、批评那些角色、对那些角色进行审判。这恰恰印证了我的观点。
【回复】如懿传也没反宫斗,一直以来反的都是主角以外的人宫斗
【回复】回复 @早睡早起早练功 :那是大如传非要碰瓷乾隆朝的缘故,把高晞月富察皇后魏燕婉的经历给一个凭空出现的“如懿”,为了这个“如懿”还抹杀了继后的全部,所以你觉得好像里面的反派过的很舒心,那是作者既要碰瓷乾隆朝嫔妃又要她们是反派,外加作者本来也就是个半吊子写作水平的结果
瑜兔捣药:
杀了皇帝不见得是反封建,皇帝只是封建里的一个符号,真正反封建不是从思想上去反对封建思想和对封建制度泯灭人性进行抗战,可能是这些剧里的女性也许只是能做的思想上反封建从而杀死或者质疑皇帝,却不能真正的动摇皇权和推翻封建制度权利以及对自身所处阶层的怀疑,也许她们及时封建制度中的受益者,正因为受益所以可以比普通百姓看到的自己在被迫害却无法跳出既定的圈子。

【回复】杀皇帝=反封建的话,那慈禧是不是反封建的头号功臣[疑惑]
【回复】对反封建理解浅显是这样的。反封建包括但不限于推翻封建王朝 ,超脱时代局限的先进意识就是反封建。就像李清照为了和丈夫离婚而去告发他,哪怕自己为此也要坐牢;就像步步惊心里的十三,他就能思考若曦所说的平等, 身为上位者、 既得利益者, 却能善待下位者, 也是反封建的体现。
【回复】宫斗剧的每个女人都是封建阶级忠实的拥戴者,别说什么高大上
柠檬の柠:
尔晴哪里有什么反封建意识,她是只恨自己不是上位阶级,等她成为上位阶级,只会无比拥护封建制度

【回复】是的 尔晴不反封建 她反抗压迫 但不是为了平权 而且推倒上面的 她自己坐上去 她是非常维护等级制度的
【回复】是的,尔晴是觉得她自己出身比明玉和魏璎珞高贵,所以不应该跟她们一样当宫女
【回复】尔晴的反抗不是出于阶级意识的反抗,而是为了个人利益的反抗。她不是不彻底的觉醒者,而是想要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明她出于自身欲望伤害他人的生命安全就是错的。她出宫后便开始折磨平民出身的人,她哪里是奴隶对奴隶主的报复,她是只恨她自己不是那个最大的奴隶主。
自由无敌最俊朗:
关于魏璎珞为啥不报复皇帝,最大的原因是她本身就认可皇帝应该对后宫无情,如果不是因为她爱容音,这种事放在别人甚至自己身上她都不觉得皇帝有什么问题,她一直就是以底层人民去看待皇帝的职能,她和皇帝也算殊途同归三观很合才能走到一起,她对她女儿也是说既然享受了荣华富贵那就要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

【回复】魏姐很早就说过百姓宁愿天子无情这种话,在底层人民看来,只要你皇帝勤政爱民以国事为重,你对你的妻妾怎样关我什么事?只能说容音是魏姐生命里的意外,但这个意外也不会改变魏姐的本质
【回复】回复 @逃离伊甸园吧莉莉丝 :然后呢?继承大统、娶权贵之女维护关系 是为了他的个人利益,难道是伤害他呀? 你该不会以为因为他要继承大统、娶权贵之女维护关系,所以他就不能闲云野鹤般的做一个有钱无权的潇洒王爷了,不能娶心爱的普通女子,是一种对他的个人情感的极大伤害吧?! 你拿着既得利益者 那一点点小小的不如意 大书特书,心疼皇帝皇子比心疼208万还搞笑。
【回复】别说她了,《如懿传》里阿若跪床头的时候没扎死渣龙,真是可惜啊…
墩了个墩呀:
我觉得在后宫争斗中讲单纯爱情本来就是一种离谱。

【回复】就像步步惊心里面若曦前后两段感情友情,里面的女性角色,绿芜作为阶级底层会追寻自己的志同道合;玉檀也是为了报答恩情以身入局;明慧享受阶级带来的权利,最后也浴火自焚成就自己的高傲,女主本身只是清宫里面的奴才,所有与女主有纠葛的阿哥都有这个身份应该拥有的正妻和妾室,想这些深刻一些的东西在现在是拍不了的,因为男女主“不洁”,正派身份不够高贵,仙剑也是小人物起家。这样看来小时候看剧到现在反而是在倒退[笑哭]
【回复】嗯,但国产剧现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管什么时代,什么背景,都必须重头戏是谈恋爱[笑哭]
【回复】是的,非常同意。作为现代人,我是不能体会多女共侍一夫的心情的,但是在那个制度之下,尤其是皇妃,竟然想着和皇帝一生一世一双人,这脑子是不是有点大病

甄嬛传 反派 影评杂谈 宫斗 如懿传 配角 延禧攻略 尔晴 卫嬿婉 人人都能聊影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