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构建】“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是伪问题!”——马克思理论大纲1.0介绍(二):1845-1857年著作概要;关于生产方式

作者: 来日方长_1848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3-24 20:58:16 浏览:3875 次

【知识体系构建】“物质第一还是意识第一是伪问题!”——马克思理论大纲1.0介绍(二):1845-1857年著作概要;关于生产方式

来日方长_1848:
想补充一点,就是说,“主体改造客体”,其实是我们在资本主义时代由于普遍改造自然才得到的说法,在资本主义时代我们有了纯粹主体的人和纯粹客体的自然这种观念。 古代中国人不会把自己和自然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古代中国思想也谈不上把人作为自然的主人这种思想。 问题就在于,“主体怎么来的?”“你凭什么能提出主体?” 意识不到这点,就意味着你忘记了你“主体改造客体”这个命题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你总是拿着这个前提去看待不同时期的历史,那就是说,你总是把这个特定的东西投射到对历史的看待中。黑格尔把历史看做绝对精神的实现,你把历史看做“主体改造客体”的实现(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现),你们其实都在一个高度上讨论问题。

neverbrunch:
想问问如果只是纯粹庸俗地相信人类社会是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断“进步”,是不是也算是一种高级一点的黑格尔主义[笑哭]感觉可能可以有这个结论(?)

【回复】对的,形式与内容辩证法的重复
【回复】对未来进行前辩证法限定就注定不可能到达黑格尔的高度
【回复】或者说恩格斯个人的思想有点这样的趋向性?
怀剑。:
up好,请问您对科恩以来的用新康德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这种思潮怎么看?这是不是与视频里马克思主义没有历史目的论这个观点相悖呢

衬托后浪的浪花:
请问“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力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中“生产力的运动”该如何理解?生产关系的断裂是如何发生的呢?

【回复】[星星眼]原来up之前讨论过这个问题了,我先去看之前的视频。
岭壹佰:
生产方式其实涉及到微观发展与宏观的问题,而教科书上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更多是从历史割裂的抽象出来的,没考虑具体的现实的实现过程。

AI视频小助理:
一、马克思哲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强调了它是人类总体性的与自然打交道,构建自己的社会的活动。 00:01 - 马克思理论大纲1.0介绍,从1845年到1857年的著作概要 00:43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感性对象性活动的概念做了重要的发挥,重点是生产方式的概念 01:48 - 物质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生产,需要谨慎理解,仍然指向人类总体性的与自然打交道 二、生产方式的概念以及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质变和断裂性,强调了生产方式对于历史观的重要性。 03:02 - 生产方式的概念指向一种锻炼,不同的生产方式之间是有抑制性的 03:55 - 资本主义社会就普遍改造了,你的历史观可能就是这样的,但这种历史观最多只是去除了黑格尔主义神秘要素的外观 05:43 - 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永不停息的变革,并且不断地把非资本主义社会纳入到他的统治之下 三、生产方式的概念,强调了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特定活动的意义,并重新打开了存在和观念等概念。 06:01 - 社会动力可能包括自然因素和战争等偶然因素 06:41 - 生产方式的概念为我们打开了真正的历史性,历史有理性即可 08:47 - 没有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就不会普遍以本质现象进行思考 四、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对于理解物质与意识、自然、生产力、阶级等范畴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读懂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09:01 - 马克思主义思考的恰恰是物质对意识的本体论问题 09:48 - 生产方式概念的提出为理解自然和社会打开了新领域 11:11 - 通过生产方式概念可以找回阶级,理解其他概念的重要作用 五、费尔巴的提纲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简洁版,强调了生产方式的概念,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性,从而呼吁以特定的方式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 12:00 - 费尔巴的提纲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简洁版 12:45 - 理解历史性和超越本质投射和目的论的历史性 13:44 - 通过读马克思第二阶段的文本构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性认识 --以上内容由模型基于视频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回复】说的好几点都是错的[笑哭]
好说姜茗:
生产方式≌生产力S+生产关系P+(经济基础s+上层建筑p)SP?

哲学 政治 历史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如何有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