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历史 你的意难平是什么?”

作者: 海棠家的大肥鱼分类: 影视剪辑 发布时间: 2024-05-16 10:44:53 浏览:1316645 次

“对于历史 你的意难平是什么?”

麻球大统领:
如果你到了库车,记得去看一眼大唐安西都护府最后的痕迹,路边一处不起眼的夯土堆 也许安西军的英灵依旧在那里

【回复】这也不算意难平,毕竟那里现在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市。
【回复】回复 @平生俯首拜阳明 : 说得好。有后人就有传承。汉!
邪冥暗誓:
在他最后的时间里,仍然关注着唐山地震的灾情。形单影只,只有他还是那个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少年

【回复】回复 @rqz296 :他每一条都发一下,这估计是屁股决定脑袋了
【回复】回复 @可爱小龙起不来床 : 昏庸?好好了解一下你所身处世界的真相吧。
【回复】时间战胜了他,只有时间能战胜他
皮皮是小狗儿:
最意难平的是张牧之战胜黄四郎后,兄弟们转头上了火车,他一人骑着马走在列车后面[大哭][大哭]

【回复】最意难平的是有很多人说他错了,用各种方式方法摸黑他,他也知道自己当时不会成功,也想好了身后事,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前尝试着走一步。
【回复】其实我觉得让子弹飞这个故事的内核本就是讲的张牧之年轻时候跟随北伐的故事。国民党的革命并没有看到底层群众的力量,就如同让子弹飞里面的老百姓的形象刻画那样。于是整个革命实际上就是少数理想主义者带领着一群投机分子推翻老财主的行为。那自然这个路线走下去到了有一些成果后他们又怎么拦得住身后的投机者分赃呢?投机者忙着分赃靠不住,他的故事里又没有老百姓的位置,那又怎么不被抛弃呢? 而就在和张牧之一块追随蔡锷的部队里,恰有一位团长,真正撕开了光明的一幕
【回复】回复 @Utopia丶丶 : 他没错,他只是输了
孤晨空亡:
史家很大方,写帝王本纪,写诸侯世家,写名人列传。可史家也很小气,不愿为区区贩夫走卒、一介匹夫投下一撇。施耐庵借费保之口道出“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见将军享太平”,然而,渴望太平的是无数无名的匹夫,不想打仗的是匹夫,为了太平又义无反顾的踏上战场的还是匹夫,然而享太平的,却往往不是匹夫,最遗憾的是死在战争中的人他们是谁的父亲?谁的孩子呢?

【回复】书中皆记王侯事,青史不载人间名
【回复】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深闺梦里人。[大哭]
【回复】回复 @海棠家的大肥鱼 :那位先生是唯一个为死去万千百姓立碑称为英雄的人
金琴阳:
我的意难平是那位老人,孤独的冲锋。还有另一位老人没看到孩子回家。

【回复】回复 @-锦衣薄幸郎 :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不然你就只能用你自己那点仅有的认知去评价别人,你想象不出别人的思想,就只能以为自己是什么样,别人也就都是这样
【回复】回复 @可爱小龙起不来床 :我不是给那个时代洗地,毕竟太过疯狂,也不知多少冤屈深埋其间。我只提供一个小想法,为何苏联改革开放革了自己,我们明明更早入场,却能屹立不倒?可以有很多理由,但那个时代一定有所影响。历史永远是两面的,说不清也道不明。
【回复】这孩子已经被外人养的心野了,非下重手不可挽回了
我才是夜郎先生:
首先视频做的挺好 但是为什么要跳过大元和大清呢? 中华民族应该是56个民族,中国历史也应该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如果刻意避开大元和大清的统治,那才是着了日本学者提出的明亡之后无华夏,宋亡之后无中国的历史歪论。 华夏从黄帝部落再到吞并炎帝部落 天朝从春秋战国各族各氏的纷乱再到秦汉一统,皆为汉民,从来都是正视历史。就连大明建国也承认元朝的正统。希望视频制作者和唯汉族观点的观众多思考一下。 最后除了要正视历史,正视大元,正视大清,还要警惕一种思想,就是极端民族思想。民族文化的认同是需要平衡的,不能从分散的极端,迈向纳粹的陷阱。客观与包容才是民族认同这根杠杆最平衡的支点。

【回复】确实,四川、大同、曹州、畿南、辽东、扬州、嘉定、江阴、广州……,罄竹难书,怎么能跳呢
【回复】“明亡之后无华夏”是日本在清据时期的流行言论。但在二战前,日本为了给自己的入侵行为增加正当性,转而鼓吹“大清就是中华”,论证清军的入关是给华夏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方式甚至到现在都存在,并作为洗白大清所作所为的幌子而存在。
【回复】清朝有的,元朝没啥意难平的,得问问同时期那帮欧洲人有啥意难平的。
红色爱情万古长青:
全是意难平啊,第一个实现了大一统的始皇帝,生命如同流星闪过的霍去病和为华夏铸脊梁的汉武帝,蜀汉的那群理想主义者(丞相啊!),一手把盛唐推向巅峰又让他瞬间衰颓的唐玄宗,一生致力于北伐的南宋将军们(南宋对不起这些将军啊!!!),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和与他君臣相知的朱祁钰,为中华民族再铸脊梁一代代革命者们,用各种理念去尝试探索,为华夏找一条路。 谢谢太太![打call][打call]

【回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大哭]
【回复】说实话,最最的意难平很多很多,但是唯独南宋的将领们最最的意难平,三国时期丞相一州之力战九州之地本就希望渺茫,根本没有人认为会赢,秦朝大统一始皇帝已经完成伟业,秦二世昏庸放任宦官乱政也是活该,玄宗至少也创造过绝对的盛世而且日后也曾中兴,唯有南宋的将领们,他们有能力光复中原,而且胜利唾手可得,马上就要洗刷名族耻辱……但最后倒在政客的政治利益交易之中,别的都是自有其因果,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唯有南宋扼杀黎明将伟大的事业沉溺于肮脏的人祸之中
【回复】回复 @lancelou :一寸山河一寸血
鬼谷宇智波:
“真是天不亡大明啊” “不是天不亡大明,是于少保使大明不亡于天!”

【回复】香积寺之战,大唐精锐丧失殆尽。 靖康之耻,岳飞北伐未半,十三道金令召回。 功亏一篑。
【回复】回复 @-鸭俊 :诶!真是,香积寺那双方的人加一起往西打,如果粮草补给跟上,能把整个大陆杀穿喽也说不定
氯化铁的三阶导数: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回复】回复 @追放マレ :😅日本小🐶子是这样的
【回复】人民的苦难就是他的遗憾。
【回复】回复 @追放マレ :自我介绍多看点史书
天外飛劍: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洗不清我的罪名?”

【回复】说的轻松。那可是李世民用一辈子证明,这个错误是正确的。
【回复】回复 @因心而生 : 朱允炆那也能叫手段,整个一书呆子。靠谱点的大臣都认为用推恩令就好,结果呢,逼死湘王,幽禁周王。自己的叔叔们那是嘎嘎乱杀。如此也可称为至仁至孝?哄堂大孝还差不多哦。
【回复】回复 @XIE言 : 还是可惜朱标死太早了,朱允炆年纪太小手段也太软,压不住那几个王爷的,加上齐泰那几个货也是半桶水晃荡,更好笑的是朱允炆派军出征讨逆的时候还拉着大将的手说莫让我背上弑叔的罪名,直接给了朱棣一道免死金牌,让他以后打仗老是能亲自带兵断后讨逆军都不敢射他,由此可见朱允炆还是太软了不够果断,当皇帝可不止要仁,还要果断
我车里有空调:
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20万重兵围困茅麓山。李来亨拒降,后粮尽援绝,举家自焚。至此,以原大顺军余部为主体的夔东抗清斗争坚持了二十年之久,以失败告终,大陆上公开以恢复明朝为旗帜的武装抗清运动结束了。

【回复】回复 @高-山下的花环 :明朝被李自成消灭我双手支持,但他实在不应该5天急行军600里强攻山海关啊。
【回复】回复 @我爱金手指 :几座?从北屠到南,从东屠到西
【回复】回复 @我爱金手指 : 也?那是屠的十室九空,血淹没人间。
MoonquakesLucy:
革命的最后,那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重新拿起了枪,带着他的人民群众重上那座山,将旗帜立在山顶,那面旗帜上写着:“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sakura桜の花:
历史中没有偶然只有必然[微笑],当时间尺度拉大,你会发现封建社会只是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无论有多么悲壮的英雄多么聪慧的人物都被局限在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当中。只有一个人,跨越了五千年历史,他的伟大不必多说,人民万岁!

【回复】历史循环论是典型的谬论,生产力一直在发展,社会一直在变革,没有积累,何来质变?盲目的个人崇拜,厚今薄古的短视,恰恰是对历史本身的亵渎。任何人在其所属时代都有局限性,不存在古有而今无,用对应时代的标准评判对应人物,才是历史唯物的基础,而不是搞双重/三重标准,凭臆断和情绪来解读。
【回复】算了吧,他后期管不好下边人,而且错误的认为满清是可以改造洗白的……
不知道起什么用户名:
我不遗憾,又不是我家的王朝,跟我有什么关系

栖凤渡_:
成都到洛阳,高铁只要四个多小时,可丞相走了一辈子

【回复】小明家离天安门用了多久了,我24岁了才算清楚[大哭][大哭]
雷玄灵:
最大的可能是,胸怀天下者慷慨赴死,盛世因他们而成,但他们未见其理想盛世,

【回复】不!他们看见了,他们就是看见了,才慷慨赴死!这盛世如你所愿!
【回复】回复 @六道宗 :你是对的,是我看的浅了
呂轻侯: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回复】寇可往,我亦可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回复】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历史 星海 古风 中国 军事 生活 影视剪辑 高燃 影视 热血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