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科普 | 一个你声乐老师可能不会教,但能让你的演唱更具民族风味的技巧——擞音

作者: 韶乐鹿鸣分类: 音乐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2-10 16:40:07 浏览:4557 次

声乐科普 | 一个你声乐老师可能不会教,但能让你的演唱更具民族风味的技巧——擞音

海木木:
确实擞音在戏曲中的使用是相当克制的,流行音乐里使用也应该有所斟酌,是为了增加韵味和民族地域特色,不能成为炫技手段。另外,练不好很像驴叫[吃瓜]当然,我不会唱[doge]

【回复】哈哈哈,你是在说我像驴叫吗[妙啊][妙啊][妙啊][妙啊][妙啊]
30718736754_bili:
演歌里也有这种技巧,日语里好像叫ko bu shi 感觉国内的民族 戏曲中这种技巧大多用于开口音,听起来比较开阔 大气; 日本的演歌和岛歌唱法中,这种技巧好像在闭口音上更多,可能跟演歌唱法对鼻音的强调有关,尤其是一些演歌女歌手几乎唱每句都可能自带这个效果,看到一个综艺让演歌女歌手唱流行歌曲,她们几乎都很难改掉这个装饰意识

【回复】是的,本来想放辰己ゆうと的素材,发现视频太长了,就没放了[吃瓜][吃瓜]
砷化镓_:
倒是让我想到了昆曲工尺谱里面的擞腔

【回复】对,所以工尺谱到现在依然存在于昆曲中,对于这么严谨的曲种,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西方记谱法的术语记号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传统发声里的腔韵。民歌山歌就稍微自由一点。
河马的饲养员:
蒙古长调那个特殊,快速抖动好几次的颤音称之为“诺古拉”,翻译为波折音。 藏腔也有这个发音,通常称为振谷。

【回复】[点赞][点赞][点赞]长调里的诺古拉真的很有味道儿!和马头琴配合起来真的绝!
祭司大人的长生:
戏曲里面京剧张君秋派,越剧尹桂芳派擞音用的比较多

【回复】这个视频下面就关联了锁麟囊
【回复】是的,但是戏曲的毕竟克制,不能滥用。
堵道塞:
京剧《洪洋洞》中的“官封到节度使皇王恩重”里面的重号称21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听听,简直就是技术,情感与美的结合。推荐听杨宝森和谭富英的版本。可以搜索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

李连琐:
oh~原来这的名词叫擞音 蒙古长调里把他叫“诺古拉”,意思是打折弯曲 藏族这种唱法最常见在那曲地区,索朗旺姆和新牧人组合的尼玛洛桑,都是用这个的。 不过原生态的擞音很夸张,有的振动非常大,感觉戏曲很细腻,有一唱三叹的感觉。 我总是喜欢用这个在高音区偷懒,因为我试过高音区擞音费力很少[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嗯嗯,少数民族会有自己语言里的名词,传统唱法里这个技巧就叫擞音。民歌随性自由一点才有味儿嘛,戏曲就比较克制,一场戏下来好几折得两三个小时,擞个没停会腻[笑哭]这个技巧确实可以在声带高频振动的时候缓解一下紧张度。
长安绿秋:
感觉戏曲曲艺的擞音和藏蒙的振谷唱法不太一样

【回复】戏曲的克制严谨一点,民间唱法自由夸张一点。
千_江:
想到河北梆子张惠云老师和评剧筱俊亭老师

【回复】回复 @韶乐鹿鸣 :这是最根本最有生命力最有特色的部分,可惜了,那伙人现在就弄些夹生饭,干些草莓馅饺子往披萨上放臭豆腐的事。以后可以做些戏曲、民歌名段的拆讲,这个是目前几乎没有的东西,现在那些唱戏的一半抱残守缺+一半恣意妄为,还是老一套却是残本,没有新东西。张惠云老师的大登殿、陈三两就很值得做
【回复】民族声乐很需要向戏曲名家们学习,可惜现在的学院派,哎……头疼[无语]
【回复】回复 @韶乐鹿鸣 :确实!民族唱法连民族的韵味都没有了,光顾着追求共鸣、位置、腔体这种学院派技术了
净化君:
好好听~宝宝新年快乐~喜欢[害羞]抱住亲亲

【回复】净老师属蚊子的,见谁亲谁
【回复】回复 @千_江 :抱住你也亲亲[害羞]
jeffmeansbest:
阿哥是天上的白棉花!我的爱!!(虽然我觉得他俩在王老师回归演唱会的那版比较好听)。擞音提名王宏伟老师唱蒙族歌跟花儿!他唱过两首蒙语歌《小黄马》《鹿花背的白马》都特别好~《赞歌》好像在只在维也纳那次唱过也很好

声乐 技巧 民族唱法 擞音 中国音乐 声乐教学 音乐生 原生态唱法 必剪创作 音乐小课堂开课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