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玥波:回应质疑!我到底说的是评书还是单口相声?

作者: 玲珑塔门市部分类: 娱乐杂谈 发布时间: 2024-05-11 12:00:00 浏览:9399 次

对话王玥波:回应质疑!我到底说的是评书还是单口相声?

我还记得卡卡:
焉知道下了九华山,进了史家庄就步入了龙潭虎穴,这才引出来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镇关西要拳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说错了[doge]

【回复】镇关西要拳打……鲁提辖,鲁提辖一矮身,没打着,回手三拳,拳打了镇关西。
【回复】这个是憋了半天发现真没法圆了[笑哭]
【回复】回复 @我还记得卡卡 :这段我也听了,挺乐。
28092740704_bili:
郭班主也谈过这个问题,说出来的观点和三皮老不一样,印象里大概意思是:单口相声和评书没有明显边界,我说它是单口,它就是单口;我说它是评书,它就是评书 三皮这个说法感觉更真诚一些

【回复】额~,老郭不是这么说的吧?我记得他以前比较详细的解释过,单口与评书的区别。单口最早来源于八大棍,是从评书中掐头去尾,截取的部分段落。 单口侧重于包袱笑料,而评书侧重于评,要求说书人对人物故事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随着发展,两种艺术都有互相借鉴的地方,其实并没有分的那么清楚。
【回复】老郭那个说法立不住脚的,评书肯定要塑造人物,情节和人物要相互衬托,比如他经常会吧皇帝说的和村民一样,这在相声里可以是笑料,但从评书讲人物形象上就立不住的
【回复】单口相声还是得分什么风格,刘宝瑞的就是相声,不是评书,张文顺和高峰说的单口其实就是评书,单田芳说的就是评书,不是单口。三皮是从相声和评书在广义上的区别做了阐述,确实是这个区别,但如果从个人风格来说,有些表演者的单口和评书很难界定,所以说三皮说得对,郭德纲说的也对,这也是艺术的特点
方舟军团:
我本来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在评书里加单口相声,直接说单口相声不好么?这和单口相声有什么区别?也没什么评书的技巧,好东西多了,谢谢烧饼加肉好吃和评书有什么关系?后来我一想,这单口相声加的还真好!在评书里加单口相声,反而让在场的观众大饱耳福了!

【回复】评书为体,相声为用[doge]
【回复】这段评论涉及马派的一级秘密,应该删除[生气][生气][生气]
干辣椒:
三皮最经典的三盗九龙杯 是评书 但是里面很多单口相声内容 非常融洽 可乐 真的很厉害 幽默风趣 很是欢乐

【回复】从宋金刚押宝到康熙私访月明楼再到三盗九龙杯是一段比一段好[呲牙]
【回复】回复 @syx809 :刚听完宋金刚 很不错 明月楼应该也挺好
【回复】回复 @干辣椒 :这是连着的,一套书
一轮明月照瓜田:
问:怎么区分相声和评书? 答:听报幕的怎么报[doge]

痴情司有情公子:
不同意,评书应该是通过说说出情节和画面,通过表演将观众带入进去,通过悬念让观众继续听看下去,通过包袱缓和观众的紧张感。相声手段在评书中该是最弱的一环。听说听的是味道,听的是扣。不是听你扯犊子,不是听你尬包袱。在评书中说情节和画面,是基本功。带入表演是成熟的体系。还能带入很不错的包袱。那就是比较完美了。

乌托邦的厨师:
其实我觉得老郭说得对 主要是表演者定位 单田芳说相声也是说的评书 郭德纲说什么都是单口相声

【回复】郭班主虽然学了说书,但是真不会说书。郭的闲白为了搞笑而搞笑,属于逆流而上或旱路行舟,跟书接的不顺畅,让听众一时半会回不到情节之中。
【回复】回复 @hdkfreefly :好家伙 郭圣人真了不得 只要出现郭德纲三个字 捧臭脚 舔gang门的就来了
【回复】回复 @我还记得卡卡 :郭德纲在你嘴里成了不会说评书了,建议你不要把评书限定在单田芳这个风格,人家业内人士都说郭德纲评书实力很强,请问你会说几段?
白胡子老和尚:
说实话,我觉得什么评书口,相声口,都没有意义,评书里也有小段,也有大量的包袱笑料的作品,怎么到评书演员嘴里,那就不叫单口相声了。 过去评书和单口相声区分,主要是两点,第一圈子不同,第二创作来源不同。 什么叫圈子不同,评书相声两口锅,你作为相声演员,你不能跨河过来抢我们饭,所以画一个圈子,保护自己。也就是相声演员说的就是单口相声,评书演员说的就是评书。 什么叫创作来源不同,评书多是现有书,不管是三碗将啊,三公案啊,水浒聊斋三国西游,三言二拍小说传记,都是有书在先;单口呢,大部分是没有成书,而且以小段见长,毕竟单口相声只是作为一场节目其中的一个节目。 我还是认为,能讲好故事就好了,能让人听下来就是好能耐,什么相声口评书口,评书都快没人说了,还搁着评书单口西河大鼓呢。再掰赤,这行就真要完蛋了

貔貅熊:
喜欢袁老单老田老连老,小时候午休和寒暑假让我这个胸前夸着钥匙的小学生双职工的孩子不寂寞不害怕,幻想着金戈铁马!现在也喜欢中青一代的说书人,比如王玥波,老一辈的说书人只在电视和播音里,我更喜欢王玥波这种在书馆里录音,没有电视和播音里的短平快,更有茶馆说书的慢条斯理感觉!所谓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青年里还喜欢孙天啸 李九春 李昊洋等,可能一大部分人接受不了,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去鼓励他们继续传承下去,毕竟说书人越来越少

白胡子老和尚:
三皮说评书最核心的是扣子,这是典型的卖艺人传承的想法,因为什么呢,书馆说书,听众客源很重要,你这一回书结尾扣子栓好了,明天观众就还得来,解不开这扣子,观众他不甘心啊,所以说你栓的扣子越好,越挣钱。但咱有一说一,栓扣子对于整部书,或者说对于这前后两天的书,有什么特别的作用么,其实也没啥作用。[doge] 第一天 展昭展雄飞护送包大人陈州放梁,这天,路过松针岭,包拯包大人在轿中安坐,展昭骑马在轿边随行,包拯在轿中只听轿外刷的一声,轿子沉落在地,轿外人影浮动嘈杂一片,包大人只觉不好,口念展昭,伸手撩开轿帘,只见轿侧马上之人,斗大的头颅滚落在地,展昭,死了 第二天 原来,展昭早早听闻林中有异动,自身前去查探,让随行兵丁过来接替。然后说这群土匪是遭灾的难民,没有办法才落草。 展昭死了这扣子,对陈州放粮,能有什么用?但对演员吃饭很有意义。

钻花晴是cassie:
这个帖子里喷我的,都是发一条就拉黑,连交锋的机会都不给,知道什么是水军了,戏魔大晨晨,如果要尊称的话,别用“您”,建议你直接喊我“父亲大人”,我不嫌弃你是什么鸟人!

【回复】水军,点进主页,毛也没有,一群僵尸尔
王若看:
不论服务于包袱,还是服务于扣,最终目的是把人说住了。时代不同了,书都没扣了,上网一查什么都有。评书里加包袱,至少还能听个乐。

【回复】是的,喜剧会大一统,诵说类节目也会不断趋同
Q优酷会员:
单口相声和评书同说一段。单口相声的包袱比较随意,比如结合时事,现场情况,相对来说包袱尺度较大,比如郭德纲说书常常和现场观众开玩笑,或者玩笑更“俗”一点,也听故事也听笑话。而说书其实相对严肃,更重说书人表现的故事性,精彩性,包袱相对少而严谨,比如单田芳,说书当中也有包袱,但不会抢了故事的精彩,观众是奔着听书来的,不是听笑话来的。

【回复】回复 @Q优酷会员 :放他娘的狗臭屁 郭德纲就压根不会说评书 扯这些有的没的
【回复】回复 @Q优酷会员 :郭德纲不会说评书,他对很多自己不懂的艺术形式,都很瞎掰。
【回复】郭德纲解释过,自己说书也是单口相声,单田芳说单口相声也是说书。看人来。其实就是风格问题。
源俊贤:
艺术实际上还是艺术家来决定的 郭德纲就算认真说书,不符合期待啊

织梦师Altos:
喜欢三皮主要是因为相声评书结合的形式,真要正经听评书就听老艺术家们了,但是太正经的听着又干的慌,还是寓教于乐的相声评书更有意思一些。老郭说书也是这个风格,但是老郭说的都太短,听不着长篇的故事

蒙古国的海军司令:
请问王老师平时都在哪几个书场说书,怎么买票?26.27号去北京旅游,如果赶上王老师演出想感受一下

【回复】宣南书馆微信小程序买票。现在都是周日下午说。
等待信号:
现在的评书没有什么扣了吧,除非没听过的网络小说

郭德纲 单口相声 相声 曹云金 娱乐吃瓜大会4.0 王玥波 相声演员 评书 娱乐吃瓜大会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