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国炮兵

作者: 胖哥说句话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4-27 16:16:54 浏览:198273 次

二战中国炮兵

Creator工作室:
我外曾祖父说过一个事情,1944年5月底,长衡会战打响,当时他作为连长,在湘北的最前沿抗击日军的进攻,这次进攻日军规模很大,而且是昼夜不间断的强攻,他带领全连一百多号人抵抗了3天,全连阵亡了三分之二,但这3天只能听到日军的炮声和飞机呼啸而过,对着国军阵地就是狂轰滥炸,而自己的炮兵阵地,一炮未发,飞机也没有出动,最后外曾祖父和其他部队的将士们因伤亡过大,不得不撤退,而炮兵在撤走的时候,将带不走的大炮和炮弹炸毁了,外曾祖父后面还知道了一个让他血压升高的事情,那就是长衡会战前夕,一个炮兵的军官把炮弹在黑市上倒卖,炮弹以次充好。 外曾祖父他们从前线撤退下来,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后面的部队也跟着一起逃跑,长衡会战前期的混乱局面就这样形成了,日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沙,兵临衡阳城下。

【回复】艾跃进教授说过,有武汉小老百姓被记者采访的时候问了我们的飞机去哪里了就被军统杀了全家,军统的解释是答案涉及到了夫人,与她姐姐不同,宋美龄真的真的懂得发国难财,去美国找罗斯福买飞机,结果拿着国库的钱存到美国银行吃利息,最后宋美龄死后,这些钱都归了美国政府,宋美龄在美国演讲,募集了3亿美金,结果职代会了一亿,蒋该死的家族可以说都是骑在中国人头上拉屎的,拿着羡慕蒋介石果粉的人应该其实是过去反动分子的后代应该查查
【回复】回复 @徐稳健QvQ :国军73军
【回复】敢问老人家当时所属是方先觉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吗
秋藤小雪子:
要说炮啊,二战的中国可能是主要参战国里最没有发言权的了,75mm在欧洲仅仅是入门级的炮,被我们奉为“重炮”,迫击炮都少得可怜,团级规模的部队都不一定有几门,国服那十几门德国榴弹炮从抗战爆发一直用到1944年的滇西战役,炮弹更是要像叫花子数米粒一样用。同时期的苏德战场,仅仅一场塞瓦斯托波尔战役,苏德双方使用的炮弹量相当于中日两军八年战争使用的炮弹量总和!

【回复】苏德刚开打的时候,KV-1装备的长管76mm主炮在德军眼里已经算是重炮了,同期德军的四号早期型还在玩短管75呢
【回复】回复 @楼下老扎_ZX :炮的主要作用是攻坚和杀伤敌人的步兵集群,反坦克要有专门的反坦克炮,但凡当时多一些德国人的37反,打豆坦克就跟玩似的
【回复】有炮就不至于被小日子豆丁战车追着跑了,先烈就不会舍身炸坦克了
子墨子-_-:
你说洋务运动成功吧,大清没了。你说失败吧,用了三个朝代[doge]

【回复】清朝时期,依靠列强借款,海关抽税抽血,以及当时已经落后,但勉强还能出口的猪毛,瓷器,茶叶,还能有点外汇收入,能买装备,修铁路,被满清彻底浪费。 而到了民国时期,这些几千年来传统出口项目已经全面落后被抛弃。 当时民国出口换取外汇的就本土黑猪毛,江西的矿,东北的大豆。外汇已经濒临绝境。 民国的烂摊子,是满平挥霍,彻底吸干榨干,一片废墟后艰难起步的。 但即使如此一贫如洗,巨额外债的绝境下,仍然发出了满清10辈子都打不出来的战绩。
【回复】回复 @严肃活泼吖 :带清就是从上到下没什么指导思想,立宪派保皇党革命党各种斗来斗去的,所以基本上没啥战斗力……但是要论工业实力,带清至少可以媲美50年代初的工业实力了,自己造枪炮造舰都可以
【回复】回复 @子墨子-_- :茶叶和瓷器啊,后面茶种被搞走了,垄断地位没了,瓷器西方也能自己造了
大海马甲:
抗战把蒋光头彻底养肥了,把其他杂牌军进行了大量消耗,实际控制了更大的底盘,光头真正实际军队扩张了近10倍

千阪真尋:
我懷疑我營區內那排105就是當時留下來的砲 甚至隔壁排的155也是

【回复】啊這,應該不至於吧[惊讶]
美利坚总统败登:
这是一个可悲的小知识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海陆空多兵种立体作战是直奉战争军阀打内战

热心市民隔壁王大爷:
冷知识:二战后美国原本想把日本改造成农耕社会,但是由于罗斯福的去世,和朝鲜战争的爆发而取消.不然所有日漫和日本相关的电子产品都得消失.

【回复】二战后扶持日本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日共要把天皇吊了,你给一个准一线工业国搞去城市化,人家转头就投苏了… 当然投苏那确实没文化产品了[嗑瓜子]你说的也没错
【回复】逆天,就日本这位置罗斯福脑子就算是感染梅毒了也绝对不会把它变成农耕,他和韩国的特殊位置注定了这是抵御中国和苏联在东亚的第1条防线,一旦这条防线失守了基本就宣告东亚的溃败,东南亚就跟别说了。
【回复】回复 @热心市民隔壁王大爷 :占领军搞太过分逼反本地人,真民心所向+境外干涉叠加起来,驻军顶不住的,事实上麦克阿瑟都要搞土改来安抚本地底层。 苏联人也是搅屎高手,越南比日本还小,民心到位了也能赶走亲自下场美军。
但愿Ren常在:
150重炮在长沙会战表现很好,隐蔽在山麓把日本打的很难受[doge],那威力基本一炮能死一片[藏狐]

【回复】回复 @今天小王同学学习了吗 :打完一轮隐藏起来,不仅炮弹保护了后续又能拉出来继续炮击
【回复】回复 @今天小王同学学习了吗 :国军长沙会战做的很好啊炮击一轮完了吧炮藏在半斜坡上,这样日军飞机炸不到
【回复】回复 @今天小王同学学习了吗 :你这纯杠,工地适合你小朋友
濑户的夏天:
光头治下发展的真是一言难尽,名义统一的情况下,火炮还不如军阀混战时期

【回复】他连红军都拿捏不了,更何况那些装备精良的军阀呢,毕竟不是人人都是王家烈。
【回复】名义统一,那不就是实际各自为战么
拼命三郎崔可夫:
国军很多步兵师的火炮主力是82迫击炮。

【回复】但实际上国军的主要支援还是迫击炮
【回复】前期还是身管火炮 中后期打完了82上位
【回复】害,谁让这玩意是中国少数不多可以自主生产零件并组装的炮呢[笑哭]
Delta_睡魔:
一个国家但凡有点重工业底子,最先保证的都应该是火炮的生产,结果重工业核心的东北还送给鬼子了,民国真是太拉胯了[笑哭]

我没吃肉不谋之:
武汉会战,老蒋的主力几乎一动不动——要不是打到面前,李宗仁甚至不知道29军底下藏了一个炮团。[doge]

【回复】回复 @我真的是个小胖子 :老蒋武汉会战不出力,不是我冤枉他。 田家镇附近,周围部队都在积极作战,北岸几个师几度发起包围、反击,一度出现战机;甚至南岸一个新编的部队也托住日军主力十几天。一江之隔藏了个主力旅动也不动。(最后打了个不错的伤亡,交完差,就借口“敌军势大”溜了——早干嘛了?新编的部队一天十几次求援当放屁,逼得人家师长崩溃跑路)
【回复】回复 @我真的是个小胖子 :不能说完全不出力吧。 可是74军甚至在万家岭前夕抗命,张灵甫差点放跑对面。——可见他们起码不服薛岳,不是很听话其他派系长官指挥。
【回复】回复 @我没吃肉不谋之 :这个29军忘了[doge],不过我查的是这个军隶属于9战区1兵团,武汉会战后才把其40师调至王敬久部[doge]
可爱的饕餮熊: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炮兵啊。在日本的三维打击下,基本属于送人头。不过也有功劳的。当时从德国买来的火炮还是起到作用的。

【回复】回复 @阿珂2233 :我只能说,真的被小日子的炮兵找到了。基本就没怎么还手的机会。因为日本炮兵的首发命中率极高。
【回复】回复 @可爱的饕餮熊 :迫击炮机动性好,隐蔽性好,射程也不差,打几炮就转移,那会又没有反炮兵雷达和无人机,你让小日子怎么找,阿部规秀那货是怎么死的。
【回复】回复 @伪装字幕菌 :有种说法好像在南京战役期间德系火炮基本都损毁了。不清楚是不是真的。
军工里脊:
很久之前我家男老太还在世时跟我说过他13岁左右的时候上了战场,跟着大人帮搬弹药炮弹,大炮大多都是其他战友从敌人那里缴获然后送给后方的他们用,一开始不会用,也没人教,炮弹都不知道该怎么上膛,几十号人就在那研究,不知道啥膛线,啥俯仰刻度等等,就带到空地上打一发调试一下,在打,在调,很多很多次,然后教下去,打不打的准全看个人感觉,理论知识?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反正打的中就行,到后面部队被包围,没办法走之前把所有带不走的全炸了,包括那些大炮,为了掩护他们这些炮兵撤退,前面的战友就是死守不退。男老太说:窝们在厚面等乐三舔啊(我们在后面等了三天啊),酒等回来七古人(就等回来7个人),钱面硬该有三白多古人裁对啊(前面应该有三百多个人才对啊)。[大哭]

喝多了野驴:
纠正一点,当时采购的15厘重炮来自莱茵金属,外形和sFH18有点像,同时配套的牵引车、观瞄仪器、通讯器材都一步到位。——参考《中国野战炮兵史》

【回复】回复 @ODST涛哥 : 1934年5月,争议六年的新式150毫米重榴弹炮采购计划终于尘埃落定。订单交给莱茵金属公司(Rheinische Metallwaaren- und Maschinenfabrik AG)。新式重榴弹炮被定名为“卅二倍十五厘米重榴弹炮”。莱茵重炮在1936年路续交货,立即成为中国德械军队的象征性武器。在八十年之后,“莱茵”重炮仍然是中国军迷恒久不衰的热议焦点,现存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莱茵”重炮便成为军迷们朝拜的圣地,堪称炮兵史上的不朽名炮。
【回复】中国进口的150就是shf18加长炮管后的炮,那不是像,那就是shf18[笑哭][笑哭]
【回复】回复 @磊大大艾特派蜂蜜 :决定战役胜利就不太行了,炮弹只能靠进口,造不了,后面德国中断了和中国的交易,这下可就真的啥都没有了,炮弹是打一打少一发[doge]
一个近卫营:
总的来说大部分都是德国的炮,还有一些东北军撤下来的一些火炮

【回复】回复 @坦克che :是的,主要就是仿制法国苏联还有日本的
【回复】队属炮兵法国和日本的炮居多,仿制的大多数也是这两个国家。
16英寸的父系亲属:
清朝工业的巅峰是自己仿制成功的305毫米舰炮吧

军事 二战 中国二战炮兵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