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实力变弱,星巴克功不可没

作者: 陈平眉山论剑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6-07 20:00:00 浏览:165223 次

美国海军实力变弱,星巴克功不可没

華爾裘蕾:
也不全是,现在的工人,尤其是造船工人,那门槛可是很高的,不是随便拉个人去就能干的,上海这边造船工人工资都老高了,我看过类似的采访,不同级别的工人以及基层管理,大概是2W-10W的月薪,当然坏处也有,比如离家远,没法天天回家等,但总的来说,造船业的工人工资可都不低的 美国招不到工人不是都去服务业打工了,而是那些人在快乐教育下的基础水平太糟糕了,根本没到能当造船产业工人的门槛,甚至吸读的,赌博的,坏习惯一大堆,原本还行的都被整不行了,所以波音才反应出那么多问题

【回复】我本科是学焊接的,后来转行了。但听实习老师说过,造船这个行业很辛苦,都不是女人能做的,能干这个的女人那很不一般。但收入绝对不低,靠手艺吃饭的典型,职业壁垒很高。
【回复】船厂不是一般的辛苦啊,比流水线辛苦多了
【回复】快不快乐教育不起决定性作用,抗美援朝时期有带着几十个不会开车的战士战场练车技,练到最后在深夜里贴着悬崖飙车运物资,人去教总是教得会的。 最重要的是各种更轻松的服务业把人都吸走了,你给工人涨工资没用,服务业员工一样会组成工会要求涨薪,那谁会去天天挥汗如雨的工厂打螺丝呢? 再一个就是各种麻,吸多了人都废了,手抖得根本打不了螺丝。
龙腾668899:
真实的经济状况就看发电量,万事万物皆要有能量驱动

【回复】回复 @菜刀老鼠药 :居民用电量在工业生产用电量面前根本不够看,主要看工业
【回复】对头,好的生活水平就看你家用电量。空调,冰箱,电脑,各种电器,不都是电驱动的
时生hyl:
一群人在陈平老师说“美国用法律提高工人工资是不对的”这里“啊?啊?啊?”的也是够了。这里不是说涨工资是错的,而是欧美那边涨工资的方式是错误的,违背市场规律的。各个行业的工资水准是不能靠法律来硬拔高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制度下建立相对公平的市场,根据真实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合理资源分配的工资水准才是可持续的,不然要么就像欧洲一些国家被脱离实际的福利政策拖累,要么就像美国一样只能惠及少数人无视大多数靠金融霸权来吸血全球。

【回复】说白了看菜吃饭。工薪家庭读什么贵族学校。没有这个经济价值妄想什么高薪就是扯淡的。西方这些年就是把往年的品牌溢价丢光了,没了高端滤镜自然也不配高价格收益。
【回复】老美现在明面上的掠夺就是他的债务,每一百天必须发一万亿刀,每个美国人必须每个月依靠美元体系掠夺一千刀作为收入,这还只是明面上的。汇率换算,相当于我国每个人每月无条件收入两千五百RMB,不论婴儿还是老人。
【回复】实事求是 世界只有一个美国 以前还总把欧美并列 实际上欧洲主流国家整体落后美国 美国一直在吸欧洲的血 美国人赚钱也比欧洲人多 地大物博物价也比欧洲低得多 但也只有一个美国 这是极其不公平的
茶爷威武:
2000块等于3000美金的含金量还在提高。(在有房子的情况下)

懒洋洋的鸵鸟:
坐我后面的同事,总喜欢说“新闻说美国经济变差,但美股总是在升,说明美国经济一直很好嘛~我们的股市也升?我们那些肯定是数据造假!”听得我[辣眼睛](还好她6月结束就退休,我再熬一熬)

【回复】反正A股和中国经济没有关系
【回复】这种年纪别辩了,思维固化了
凛冬之蛇:
关于制造业这点,我自己在工厂里做了差不多十年了,只能说这工资再不涨就没法干了,早些年还能看到一些年轻人,这几年都见不到了,一方面各个公司提高门槛,另一方面年轻人做点别的都比工厂里轻松,要搞产业竞争,还是得产业升级,而不是一味的靠压榨基层工人来剥削竞争,而且说实在的,工人那几个工钱,放在成本里简直不值一提。还是分配的问题,不同行业间收入差距太大造成人都往热门行业挤,大批人找不到工作,大批工厂招不到人。哪怕是同行业,坐办公室的就是比生产线上的工人收入高,这样搞谁愿意当工人?工业不出问题才怪

【回复】你这和视频说的是一回事。年轻人喜欢从事轻松的服务业,工资还好,美国服务业的工作更有吸引力。中国一直是工人的收入比服务从业者高。不过中国的服务业也开始变高了,脱实向虚的体现。文化、教育上没有宣传劳动、技术和工人的光荣与重要意义。
【回复】回复 @人闲就会胡思乱想 :我很讨厌你们这种喜欢拿辈分说事的 年轻人是不能吃苦吗? 我们只是会算性价比 工厂上14小时左右 工资78千 和办公室上8小时左右工资3千左右 问下你怎么选? 还不说有些重活累活 后面生病看医 那个钱哪个给?
【回复】都不说不同产业部门,同一产业同一公司内部分配都极其不公平!
两仪幹也:
总有黑子一直拿老师那个所谓“不等式”调侃,结果现在这个“不等式”越来越成立了[歪嘴]老师还有个没提到的就是小费问题,除了超市买个面包都要20%小费这个不算在通胀里~

阿杰解说:
最后那段是经典的说真问题,开毒药方,你想干什么? 真问题,美国的产业空心化,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毒药方,只能你们不像美国那样给工人开高工资,就不会出现产业空心化。 我想说,所有阻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东西都会被碾碎,没有例外。

【回复】回复 @阿杰解说 :就不提的太快咋滴,气不气[抠鼻]
【回复】回复 @为什么美打不过也门 :工资都不愿意提高,你让国家兜底提高福利? 国家的钱哪里来? 富人给吗? 做得到吗? 天真烂漫成这样真是少见
【回复】可以提高保障和其他补贴,但是工资提慢点好
clouday80:
一边骂美国 一边去美国买房子的是您么

AlopexLagopusu:
统计学魔法,要看什么就给你统计出什么[妙啊]

【回复】统计能造假,肚子不会造假。没饭吃的时候自然会揭竿而起,现在还能维持说明没毛病。接着奏乐接着舞[吃瓜]
远行的登山者:
一个很简单的东西被大多数人隐藏起来。 人追求的不是收入,是幸福生活=收入-基础性支出 幸福生活首先是和平稳定 提高工资没问题,但是基础性支出不能比工资增长快。 国家的实力也不等于GDP,各个行业的作用不一样。平台电商考核店铺评分都知道按个纬度的作用占比来综合评分。怎么到了国家实力就统一算呢@[滑稽],我相信很多人肯定是知道的,只是不点破偷着发展而已

augustswallow:
美国的服务业公司比国内高很多,还有一点是小费文化,这边的主流认识是,服务员的工资主要来自小费,如果作为客人你不给小费,就相当于在压榨服务员。这种认知把餐饮老板应该给的钱,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这种文化越来越盛行,甚至很多美国人也已经厌恶,比如去星巴克这种不需要额外服务的,也鼓励小费。所以有些服务员的工资,还真的可以,并且有工会保护。另外,这些服务业门槛比较低;而制造业,甚至高端制造业,是需要技能的,很可惜,美国的大众教育水平很烂,公立高中的数学,可能都不比国内小学,更别提有人愿意去成为一个技术工人而花那么多时间,甚至金钱去学习了

【回复】回复 @漫步轻涯 :你呵呵什么?人家IP就是在美国。不比你清楚?
【回复】回复 @漫步轻涯 : 别的我不懂,但是我看xqc直播,他都在骂消费问题,他直播间弹幕(英文)同时间也是在骂的,看来你很喜欢
海上2012:
美国精英阶层自认为自己是西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守护者,现在他们“代表”西方人又一次感到了文明竞争的恐惧。为什么恐惧呢?一方面因为历史上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竞争手段是“灭其族、毁其史”的,他们怕反噬自己;另一方面是历史上曾经有多个“实体”担当过西方文明的继承者和守护者,但是一旦其中一个“实体”衰败了,就没有复兴的机会。——美国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成像亚历山大帝国、迦太基、罗马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匈帝国、大英帝国那样的,倒下了就不能“原地复兴”了。这种西方文明的“集体记忆”和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让美国人格外感觉自己输不起,所以只能倾尽全力打压竞争对手。这种西方文明历史上的每一个实体(“大帝国”)一旦灭了就是“碎一地”,没有一个“原址重建”、原地复兴的现象,这是连我们都知道的事情,美国精英阶层不可能不知道。他们是怕一旦和我们竞争失败了也会“碎一地”,所以现在越来越疯狂了,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倒是很有可能已经把当下的竞争当做“最后的斗争”了,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呢?

【回复】回复 @娘子抚琴我涨停 :去年卢大使用了一次“议题设置”,当时的国内外舆论反应值得注意。国外的不说了,他们不反对是不可能的。国内的就值得一看了,当时我翻了一些评论区,明显的感觉就是老美给我们搞了那么多次“议题设置”了,我们就小试牛刀一次,结果还有一部分自己人不理解(这个“自己人”是字面意义上的,拿老美钱的、被洗脑了不要钱也跟着老美的除外)。在软实力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回复】碎一地才好啊,国内崇美派和间谍都更容易处理了。大家都不好过,解决内部问题才好解决。老美现在是打仗都打不动,属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一个大力士为了保证身体时刻处于巅峰期,打了各种补药,现在连挥挥拳头都有气无力。就算想殊死一搏也没那个能力。
【回复】回复 @海上2012 : 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罢了,要真厉害,也不至于被拖鞋军侮辱~
3001:
“爷爷我要吃牛肉!”(指人民生活需求) “一块大洋!”(指高物价) “爷爷就仨铜板!”(指低收入) (纯属玩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doge])

【回复】回复 @天使是泉水 :这就是“西方现代化”带来的白左化。现在社会大批这样的人,生活好了,但何不食肉糜。脱离实际还过于自以为是,喊着正确口号,挥着正义大旗,其实为了情绪消费。若非有悟性,不独立实践,不能除其蒙。
【回复】你这个梗不太恰当,能喊着要吃牛肉的小孩家庭情况不会太差的。我之前看过关于贫困山区的记录,人家逢年过节吃包红烧牛肉方便面,平时还吃不到。
【回复】就国内普通人的收入水准来说,没必要非要吃牛肉,能实现鸡肉、猪肉自由就很不错了。反正营养成分都差不多。

历史 美国生活 美国 经济 国际关系 制造业 服务业 贸易战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