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创业日记吐槽vlog之拉什么鬼康

作者: 易冰莹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5-31 00:36:24 浏览:1115 次

精神分析创业日记吐槽vlog之拉什么鬼康

真理之谬:
个人觉得差异性就是精神分析很有特色的部分,就比如周二陈彬老师分享的那个案例,那个女生偏偏就对“婊子”那个能指产生了反应,感觉即偶然又戏剧,像是遭遇实在。其次嘞,我觉得很多想法可以先试试,看看效果再进行调整,说不准就成了。

宋七栋:
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喜欢这个视频怎么回事。

今天吃拉康:
小圈层的理论实践研究本身就有自己的局限性,没办法特别好的在资源开支和理论输出方面平衡,倾向哪个方面都意味着在另一个方面舍弃掉一部分。还是希望up主早点看清[doge]穿越幻想吧

BonyoungChan:
不管是创业也好 创新也好 都是实现小部分人的自恋 就像有守旧派就会有维新派一样 没人希望别人总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主角 只要是有新的框架出来就一定会有新的“剥削” 难就难在要将这种“剥削合理化”从而实现框架下的目标 如果说心理咨询师要避免剥削来访者 这本身我自认为就是一种谬论 当隔绝外界客体(实际上不可能)咨询师如果和来访者“平等”的交流 那么实际上也无法解决来访者个人的实际问题 但是当有了交费这个概念 “剥削”就形成了 就给了新的客体引入的机会 来访就会有更多的倾向去表达自己的个人议题(?我觉得个人议题的存在来源于外部客体的反馈 至于个人议题的存在与否在于是否与外界客体建立足够多的关系 或者是当你损伤到别人的自恋的时候 才会有所谓的个人议题) 本身强调剥削就一定会导致剥削 当避免剥削的意识在咨询师身上强化 就一定会反作用于来访者 或者另一个角度理解 当人们把大量临床经验用总结性语言去概括这是对集体利益的保护 但这一定会导致对个人的“剥削” 即有意去规训个人而满足集体利益 所以说心理咨询中完全为来访者考虑的咨询师我觉得是不存在的 这里所以才引入了来访和咨询师的适配性问题 一个人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 他最擅长解决“自己”的问题 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当我们选择去表达我们的自恋的时候就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过程 如果过分考虑别人的想法 那么也就迎合了你全意识层面不愿意改变的那一部分 所以很多有杰出创新的人他们的成果往往会在当时被否定但又在后世被肯定 就像拉康一样 虽然我并不是特别了解拉康 但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强调人的独特性的好分析家 就像他的弹性收费 弹性时间当时早到了精神分析协会的抨击 但他也特别的固执 人不应该要求自己能够解决所有人的问题 但是一旦有这种想法人又会在成果产出是考虑的结论是否在人群中具有普遍性 所以一旦定义了一个东西 那么它一定是二元对立的 除非你不去定义它 也基于我自己的体验 作为一个自恋的边缘人 当我去定义一个事物去评价别人的时候 下意识也在攻击我自己 所以人应该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而更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 当我想要达到个人角度不剥削别人的目的的时候 首先我得先承认剥削的存在 没有一个物体被定义后能够脱离关系独立存在 一旦被定义就一定是二元对立的 过分的理想化只会导致事物的毁灭 即全能自恋最终导致的只有自己的毁灭。

【回复】回复 @番茄炖奶酪 :没事[doge]我也读不懂(不是装逼)我是那种跳跃性思维 就是我的很多话也许都有象征含义 我的情绪起伏比较大 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情绪一段话的领悟也不同[笑哭]
【回复】看得出来你有好多个人的思考,但是缺乏标点符号和分段也真的让人读不下去[笑哭]
【回复】但是创业、创新本身就是趋向于全能自恋的一件事 所以很多科学家、艺术家都显得那么格格不入,甚至被人认为是疯子、精神病[doge]因为本身坚持自己的全能感就是不断走向死亡的过程[吃瓜]个人小小拙见 勿喷
XG老虎:
“‘我’为别人好”,“‘我’比别人好”,是在缺少对自己目的进行客观分析下做出的主观判断。“‘我’有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我’的能力有限”,“‘我’的资源有限”,才符合客观事实。 在有限的热情、有限的能力、有限的资源下实现自己内心过于美好和良善的愿望,是挑战和烦恼的来源。放下自我,事实求是,自然就没有烦恼了。 渡人渡己,up加油[打call]

苦瓜eson:
你别难受,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先爱你自己,不做分析家的时候谁不是人呢[大哭]

精神分析 拉康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