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米格25的研发之路(下),从军迷口中的性能怪兽,到被调侃的不锈钢战神,米格25究竟水平如何,又有哪些令人玩味的故事,详细介绍米格25的技术细节以及思考。

作者: 魔怔人战忽局分类: 科工机械 发布时间: 2024-05-12 11:36:32 浏览:9377 次

回顾米格25的研发之路(下),从军迷口中的性能怪兽,到被调侃的不锈钢战神,米格25究竟水平如何,又有哪些令人玩味的故事,详细介绍米格25的技术细节以及思考。

想到的昵称都说已存在:
米格25被淘汰是必然的,因为它已经是落后战机了,不是说技术落后,而是理论落后了 高空高速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是落后的理念,高空高速是一体的,要想飞的快,就必须要飞的高。 因为空气密度的原因,飞机在低空永远也无法达到3马赫,并且飞得太低,速度太快,撞山撞鸟的风险也非常大。而飞的快飞得高那就正中防空雷达的下怀, 飞得快,发动机燃烧极其猛烈,而且机身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巨大的热量,红外特征极其明显,所以高空高速战机一出门,必然会被防空雷达发现并锁定。 其实是防空雷达淘汰了高空高速战机,再高也高不过导弹,再快也快不过导弹,被雷达发现并锁定后,很容易就会被打下来。 所以,目前的先进战机都是低空高机动、外加隐身,突袭作战都是贴着地皮飞,就是在屏蔽防空雷达。 高空高速飞机的另一个弊端是机动性极差。 飞得太快,机身承受的压力极大,这时候来个急转弯会解体。而且这种飞机先天是按直线飞得快设计的,本身也不擅长机动。 想飞得快,只能走直线。想更灵活,只能把速度降下来。所以50年前,各国全都选择了速度一般,飞得低点,更灵活。 几十年来,飞机不是飞得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低。飞得低可以有效的躲避雷达的探测,隐蔽性大大提高。但低空情况非常复杂,有山有树有建筑物还得空战,要求飞机必须非常灵活,也就是高机动。想灵活就不能飞得太快,所以几十年来,飞机也不是越来越快,而是略有下降。 单纯飞的又高又快,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能飞得低、很灵活,还能隐身,不论在理念上,还是在技术上,都要更先进 1969年的B1A是2马赫,1986年的B1B是1.2马赫。 1997年的B2是亚音速,2024年的B21还是亚音速。1969年的米格25和1983年的米格31是2.8马赫,后来的苏27、苏35都是2马赫刚出头。 现在的F35根本飞不到2马赫。 低空高机动领先高空高速整整一代!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领先,想躲避防空雷达,就必须要飞的低一些。 几十年来战机总共走过了三代理念: 第一代高空高速 第二代低空高机动 第三代低空高机动+隐身性 B1A、图160、米格25、米格31是高空高速理念打造的战机。 B1B、F15、F16、阵风、歼16等等都是低空高机动理念打造的战机。 B2、B21、F22、F35、歼20是隐身 低空高机动理念打造的战机。 武器研发,先进理论至关重要,一旦理论落后,那么后面的一切都是落后的产物。

【回复】超视距空战下高空高速发射的中距蛋和低空低俗是两种东西 2万米 2马赫发射的导弹不可逃逸区会超级离谱 具体参考某水下飞机 在对方有预警机的时候纯纯bvr废体[doge]
【回复】你说的高空高速淘汰了是因为飞机飞的不够高,而且你说的高度跟速度一体这个说法只适用于低空,因为高空空气稀薄飞机发动机通过空气获得的动力跟升力都更少了更多的靠烧油获得动力,也是这个原因飞机飞到三万米就很难突破了。
【回复】高速特长型和大机身大动力的优秀综合武器平台,跨两大代以内,就不可能淘汰。。。[吃瓜]经费始终有限,不断升级更好。 伊拉克就用25玩过15,现在又带匕首和防区外。 52都没淘汰,25淘汰?!笑而不语。 少看点欧美洗脑文[doge]
箭鱼24:
如果用现在的先进雷达替换真空管雷达,飞控系统也换掉,再配上中距导弹,米格25能爆发出怎样的战斗力?

【回复】回复 @上下前后左右没人用 : 现在俄用米格31M挂上R37M在高空巡逻,打的乌军飞机都不敢飞高点
【回复】有没有可能这就是米格31
【回复】回复 @黄金灭国舰队 :某潜水飞行器会变成奶油泡芙[doge]
严二爷:
苏联的全钛合金潜艇都有,感觉钛合金加工不差

【回复】苏联对钛合金加工工艺有明显进步要等到1975年以后了,至少的T4也是打算大量用钛合金,后来实操发现的确没这水平[吃瓜]
【回复】回复 @魔怔人战忽局 :图26也有一些地方用钛合金
知道不少:
镍基合金钢才是准确描述,说不锈钢是西方对手不怀好意的贬称。

我就是有系统流:
米格25和31是截击机,不是战斗机。相当于刺客,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对目标进行一击必杀。作战窗口短暂,所以机动力不用很好。只要飞得快,载重够装远超空空导弹就够了,根本不是缠斗的。 大家发没发现,我国的歼8和歼20.也有这个发展倾向。要求飞得快,飞得远,装远程空空导弹,对既定目标进行突袭和拦截。这个可能是我国师承苏联的缘由,空军的战术也全面学习苏联,导致战机也往这个方向设计。 歼35可能就脱离这个路线了,应该是战斗/攻击两开花了。不是以前专项任务专项飞机了。 苏联路线感觉太浪费国力了,类似的飞机动不动搞出几款来。坦克也是这么瞎搞T64,T72,T80,T90.本来就没多少钱,这样瞎搞再怎么财大气粗都不够的。后勤也要骂娘。

【回复】歼20什么时候有截击倾向了?不是制空突防型空优吗
【回复】回复 @洲州洲洲 :歼二零非常像歼9-2-6,而歼9中央给指标是双26。就是高空高速,适应截击机的战术要求。
【回复】目前还没有比歼20的机动性更好的战机。
老子的屁股乓乓饷:
不是黑鸟就是使用苏联给加工的钛合金吗?而米格25又是为了猎杀黑鸟,却要用不锈钢……简直要干烧cpu 了

【回复】苏联钛合金世界最强 你也说了sr71用的还是苏联的钛合金 米格25是大规模量产的截击机 几千架制造 全用钛合金 无论成本还是资源苏联都没承受 这玩意不是只有几架的sr71 也就是说 苏联设计师没有选择 只能选择钢
【回复】回复 @一只可爱的苏57酱 :不是为的XB70,那玩意一共就两架有没有正式服役都不好说
type30:
米格31换歼16有源相控阵,挂载数颗pl15/17,高空高速打轰炸机预警机场面太美

【回复】米格31换装苏57的航电雷达,已经是顶级非隐身截击机,因为,换装ws15的歼20是顶级隐身截击机
鸡蛋灌饼挺好吃:
米格25气动布局跟F-15殊途同归,要是苏联不沉迷高空高速可能还真就在高机动战斗机上反超美国了。可惜他一开始就是个防空截击机,跟F-14定位差不多。苏联人二代机搞得有点太多太杂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国力。

【回复】回复 @克总的召唤 :苏27机动性差,你真是无知至极
【回复】回复 @克总的召唤 :怎么哑巴啦?美分小丑
【回复】回复 @克总的召唤 :你是不是想说,眼镜蛇机动和落叶飘没实用性?问题你说的是机动性,你就一小丑
狂怒-1:
苏联真牛呀,难怪当年能和美帝叫板。可惜这颗巨星已经陨落。世界再无能降伏美帝的国家。

7654321012345678:
得了吧 苏联钛合金世界最强 米格25是大规模量产的截击机 几千架制造 全用钛合金 无论成本还是资源苏联都没承受 这玩意不是只有几架的sr71 也就是说 苏联设计师没有选择 只能选择钢

【回复】当年洛克希德为做黑鸟生产的钛合金因为氢脆报废的材料不计其数,生产出来的30多架飞机机体强度也都不行,包括苏联60年代研制T4时也遇到过这种问题,你说的成本是一方面原因但用钛合金不是说整个机体就全部使用这种材料,直到米格31苏联才敢把钛合金使用比例增加一倍,其实在80年代对高温钛合金的铣削、钻孔、车削、切割这些工艺都还是难题。
【回复】回复 @魔怔人战忽局 :[笑哭]70年代以前钛合金铣削甚至钻孔在全世界都是难题,而且,钛合金用作结构件减重尚可,用于蒙皮等承热部件,他的热扩散性能和膨胀系数都不咋样,凯利约翰逊是在设计上用了很多极端的方法,除了机身设计出很多褶皱,就是。。。蒙皮甚至是湿翼的油箱结合部直接流出空隙以应对膨胀(平时用耐热硅胶密封,所以每次加油黑鸟都在各种漏油,反正燃料300度以下点不着。。)说白了,为了性能完全放弃可维护性能,在60年代,这种为了科技探索没啥问题。 米格-25是要当前线作战飞机的,不可能忍受黑鸟那种可维护性能。所以选择钢是必然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米格-25并不是天上飞的钢锭他的机身结构是钢桁架+衍架,他的结构重量大纯粹是为了撑起巨大的体格造成的。。。他的钢材编号是VNS-2/4/5这是标准的航天用耐热不锈钢。。。可以直接用氩弧焊焊接,具有非常优秀的热扩散能力。 作为截击机和战术侦察机,米格-25性能完全够用,甚至是优秀。。。可谁让他长得那么像战斗机呢。。。[呲牙]
【回复】f15的钛合金大梁让su27垂涎不已
黑色的背影:
笑死,没有钛合金加工能力,69年下水的705级核潜艇是美国给造的[喜极而泣]

【回复】耐热钛合金和ΠΤ-3B钛合金是一个东西么
不怕不胖:
没有叛逃,估计美国还会研制出比现在飞机更牛逼的战机。没有叛逃,苏联武器战无不胜的神话还会继续,而且还会被拿出来继续膜拜。

航空 苏联 战斗机 机械 历史 军事 飞机 纪录片 米格25 正经的知识又增加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