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梁:王朔骂金庸不对 金庸对中国传文化的解读

作者: 架海金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3-28 12:50:00 浏览:84244 次

老梁:王朔骂金庸不对 金庸对中国传文化的解读

你是苍蝇我是翔:
金庸厉害不厉害另说,老梁是真的牛,说话比王朔有理有据多了。[笑哭]

【回复】回复 @桂子叁秋十里荷花 : 王硕是人形喷子,水平是有,但是主要在嘴上,学问上的东西反倒不太出名。
【回复】王朔多少是愤青一些的,怼过不少人不少东西
【回复】回复 @桂子叁秋十里荷花 :如果是这个标准,互联网上大部人都敢于说实话也很牛呗。王朔作为满清后裔本质上思想局限性很大,没有理由的喷,抨击。反正就是不如我意就喷,毫无实干精神,李敖虽然也喷但是人家有理由论点去支撑,王朔就是我当初怎样怎样然后我要怎样怎样。
被扭曲的灵魂:
讲的东西很有意思,以前没想过,不过我想说一点金庸老先生的影响 至少一代人读着他的小说长大,而小说中主角的性格也对那一代青少年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一部分男子,你别管有每哟能力,至少他认为行侠仗义是正常的,搞阴谋诡计啥的不是好人。 无论如何,总会有一些青少年在性格塑造过程中,家长或者老师没有能引导好,而这个时候他所接触的东西就很重要,你可以见有的时候说什么人教坏了孩子,看什么书不好,但金庸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并不是把你变成圣人,而是至少让你愿意向善,不去行恶。 在一部部流传深远影响甚光的作品中,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传播了这种思想,光这一点就可以说功德无量。 很多人文化水平没那么高,读不到那么细的东西,但他会大致明白,怎么做应该是好的。 杨过受尽白眼,宁可不吃郭靖的饭,心里恨黄蓉偏心不教武功,但大胜关也说“郭伯母没待我好,可也没亏待我。你说传授武艺,其实是教我读书,武功一分不传。可是读书也是好事,小侄总是多认得了几个字,听你讲了许多古人之事。”也体现了是非分明的一面。同理,在雪山时,面对生死不知的洪七公,心里想的也是黄蓉教他讲书,古人与女子有约,女子未至而洪水大涨,而对方不肯失约,抱桥柱而死。杨过也是如此,纵然希望渺茫,生死危机,仍是守着三日之约。 如果一个受过委屈的青少年,看到杨过的事情产生共鸣,那么杨过后面的选择就对他能产生很大的影响,能让人向善,而后面杨过也明白了,郭靖对他一直很好,但自己当年误会了对方闯了大祸。

【回复】回复 @平地造楼 :郭靖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类,武功好懂兵法,一般人没到那个档次,就算有心也无力。 但至少愿意向善的心,这一点可以传给所有人。 有时候就是挺喜欢查老先生的一些话,比如鹿鼎记里的佛道“一钱不值狗屁不如,也不过无功无罪,比起欠下无数罪业却又好得多了”。这个也是劝人不要信仰崩塌而肆意妄为,也可以劝一些人浪子回头。 我是没能力多牛,喷我菜你随便,但你没法喷我坏。
【回复】郭靖的侠之大者,心里一直记得,虽然做不到,但是还是钦佩
【回复】对了,有句话一直想说,和性格塑造这个接近的,就是类似《甄嬛传》《宫心计》这类宫斗剧,我认为应该严格设置年龄限制。你让啥都不懂的孩子去看这个,那怕不是成天喜欢搞阴谋诡计背后捅刀子,在青少年时代这样的东西我是坚决不会让他们碰的,可能对性格塑造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这可比什么色情啥的要命得多。
邵任峡:
王朔的确牛逼!他作品的影响力乘以一百,大概是金庸作品的百分之一左右吧。

【回复】其实王朔没说错。但问题是武侠小说在分类本来就属于通俗文学。王朔非得要求写成严肃文学,那还是武侠么?严肃文学能写人类可以蹦起来20米高?至于知识面,那肯定是金庸厉害,图书馆管理员。只是有些政治因素影响的史书古籍在当年的香港没有被甄别筛选,导致金庸有些历史知识是片面的。但那个年代尤其是港英政府统治,已经不容易了。
【回复】我是金铁迷,同时也是王铁迷,还是个周杰伦铁粉,都喜欢这不矛盾吧,,哈哈。。。光以影响力来说,王朔百年难得一遇,就跟周杰伦一样,都是天才型,他们十多年里作品横扫,没有对手。估计五十年后还会有人提起这二位人物,金庸嘛可能五十年一遇吧,算不是天才,可能文学性不如王朔,但估计三百年后还有在谈金庸,作品生命力要强的多,我猜是不是这样的,金庸的俗是真俗,俗到极致了,但还不那么油腻,大部分人的确都是俗人,所以很能接受。而王朔,周杰伦论雅肯定没有到极致,是没法和贝多芬和老托相提并论的。所以流传时间不会太长。
【回复】2007年3月,王朔接受媒体专访时坦承,他过去(2000年前后)因为心理疾病而吸过毒。在采访中他也坦白自己嫖过娼。另外在3月凤凰网的访谈节目中,他展示了他的美国绿卡。
信天游蒙:
[支持][支持][支持]记得大概是2005年,最开始听梁老师做评论,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时梁老师是既评时政,又评曲艺,还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最后又听到评开足球了。当时就把我“天灵盖子”掀开了!!!我就想啊,这人肯定有50多岁了(因为老师声音也挺浑厚的嘛),不然不可能懂这么多东西! 大概10年以后(记不清了),我才偶然在网上看到老师的生辰年份,因为当年印象太…深刻了,不由自主推算了一下,原来那一年才33岁!!惊得我一路高叫着反反复复跟家人“报告”这个“秘密”[笑哭][笑哭][笑哭]所以老师也是知识渊博之人呀!!

【回复】第一次喜欢听老梁,是高中时我们山西卫视每天下午六点半的《老梁故事汇》。我当时也以为老梁得五六十岁,没想到人家比我爸妈还年轻。真的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的人,后来老梁节目里也说过自己台前知道这么多也是自己早年学新闻做报社记者的多年积累,做节目后也是团队合作,有助手根据他的提纲,找各种信息资料,然后老梁提前看后就能迅速理解讲给屏幕前的电视观众。
【回复】老梁是国内最早搞体育的
【回复】回复 @秀晶爱恩彩 :是的,我记得先开始不叫体育评书,好像叫老梁说体育。体育评书是后来网友给取的,老梁他们觉得这名字挺好就用上了。后来好长段时间央广上没了,等了好久都没播,我还觉着听遗憾的。再看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是在电视上,我记得是旅游卫视。
碎菊成雪:
先人言,文人相轻,然而,文人分三六九等,有的狂狷不逊,有才有节;而大多真就是无知者无畏,譬如王朔一类。 金庸继承的是古士大夫的衣钵,风雅六艺无所不包;王朔是大院胡同走出的文痞,上不就下逞能,哗众取宠而已。

【回复】包衣查是资本工具,文字不过是他妆点自己的工具
【回复】文学批评罢了,我对金庸的阅读体验和王朔完全一样。但是维护金庸当然要安全得多,毕竟全是流行通俗文学
【回复】总结的比较到位,王朔是那样的
易三变:
老金头文笔不错,思想立场嘛那就见仁见智了

【回复】山河四省虽迟但到[星星眼]
【回复】回复 @沈玉门的泡泡 :他在反讽哥
【回复】回复 @牛油果加点盐 : 你这个就有点太偏激了,这么说吧,牛顿那会儿,先不说他知不知道中国,那会儿中国啥情况?明末清初,到处打仗,社会动荡,让你穿越回去,你乐意搁这时代当个老百姓?怕不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那牛顿说中国不好有问题?确实不好啊,
命の别名:
金庸最大的败笔就是自圆其说,主角莫名的上位,某些成功的法则太过牵强。他所塑造的英雄格局大不过为国为民。小点就是阻止武林纷争,再小点身怀绝技却被迫除恶。大多都在倡导无为,但又因为机缘巧合,被动获得稀缺资源。这就是爽文的编剧模式。给人一种错觉,做人要与世无争,没有野心,只要机缘一到就能乌鸡变凤凰。到最后还是选择无为,归于平凡。这种构思恰好抓住了普通老百姓上位的心理。但是诸多事宜却是违反常理的,不符合现实的。充其量也就是小说罢了,拿来说有什么教育意义,影响后人,只会误人子弟,贻笑大方。他就是武侠玄幻小说的鼻祖,小说界的大师。

【回复】啊?他就是武侠小说作家啊,你希望从小说里看到批评和讽刺那你应该看别人的。他写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文章,写的是市井小民也能看懂的小说故事而已
【回复】我不太了解你这逻辑,小说能“自圆其说”叫“败笔”?你意思是那些没有逻辑,无法自圆其说的作品才叫好作品?那你是什么意思?再说,金庸小说的主角如何存在“莫名的上位”?哪个主角上位是在其获得奇遇之前上位的?没有吧。金庸小说的主角一般来说都是先有奇遇,获得能力的极大飞跃,才具备了戏剧般上位的基础,比较少见的是石破天和韦小宝,但他俩上位也是合乎剧情逻辑的,没什么大的逻辑问题。因为按照大众对武侠小说的一般认知,你有多大责任,是要看你有多大能耐,主角先有奇遇后有上位正是最符合认知的剧情安排,就算以常理看,一个具备左右天下能力的超人,如果还没有势力去争取去延揽,这才是奇怪的事,主角要么作为强势一方主动去影响形势,要么作为弱势一方如你我被局势影响,根本不可能有例外。而主角作为有了奇遇的普通人,在行侠仗义结束乱世以后隐遁红尘,这才是普通人最能接受的结局。乱世才需要英雄和超人,太平盛世只需要普通人。
【回复】君子藏器于身,讲究一个修养身心,厚德载物,待时而动,顺其自然。庄子逍遥游大鹏鸟,升九万里,展翅九万里,大鹏鸟也是要资因待缘,先勤恳为自己打基础,后面时机到了一飞展翅。老三国里刘备也是说“大丈夫行于乱世,当光明磊落,即使处于秘境,也当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抗争也”。人生就是这样,一介草民,因为一些人生机遇,突然发财的就不少,一些权贵因为一些机缘,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的也不少。没有机缘,真发不了大财。
宇宙脑魔韦应物:
金庸的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演戏小说的世界观,也就是说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回复】扯淡,金庸活在明螨清时期写的也是地位最低的。
龟仙流第十八代传人:
金庸小说的影响力在通俗小说领域应该仅次于四大名著,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就是不知道再过百年之后金庸先生的小说还会不会流传后世,现在的00后,05后对金庸逐渐陌生,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名,作品没有看过多少

【回复】在过去几十年甚至有些超过四大名著的 西游记三国演义不好说 水浒和红楼梦坑定没有金庸读者多 影响了三四代人 当然红楼梦对那个时代的研究和文学性又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是影响力和对现代中国人传统美学是有颠覆性的 虽然现在已经不流行武侠小说了 可对大家的影响的确实实在在
【回复】回复 @染墨与酒 :你更扯淡,还金瓶梅,冒昧问下金瓶梅影响了啥?受众才多少?要不是前几十年翻牌了几次三级片,多少人连金瓶梅听都没听过。这叫影响力?就因为挂了个奇书名头?它就能秒天秒地了?感觉它的受众人数和话题度都不如封神榜。。
【回复】00后05后对金庸陌生?不太可能,经常被翻拍的存在,怎么可能陌生。 他的作品这几十年来都至少翻拍过上百次了,引申出多少经典电影、电视剧、歌曲和配乐,还有网络同人文,捧红过多少男女明星,还有涵盖到生活中的很多周边。可以不夸张的说,全世界所有华人甚至好几代人,包括有些外国人,应该都是看过他相关作品或者听过些信息长大的。 在这个时代,他作品的受众和影响力甚至可能是在四大名著之上,或者跟西游记三国演义持平,绝对是高于水浒传和红楼梦的,因为红楼梦是真的很多人没看过,只听过书名,知道个贾宝玉林黛玉。不过进入历史的话,后期能不能跟四大名著做比较比,那咱就不知道了,毕竟现在还处在这个时代,他的书都才几十年历史,百千年的事,不是咱能猜到的。。。
heejundll:
我算是受金老作品影响比较重的..我看的第一本是笑傲江湖..刚开始看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金老真会起名字..没老梁看得那么深..但是感觉名字起的真美..岳灵珊 曲非烟..看到梅庄的时候正好在上厕所..上了一个小时..我妈差点把书撕了..最终告诉我母亲这是租的这才平息..

【回复】《笑傲江湖》《鹿鼎记》最成功 其它真的一般 很拖沓 冗长
Xiao红花:
[滑稽]本人看过金庸的所有作品,而且所有作品都看了N遍,但今天让我评价金庸的作品,王朔说得没毛病,老梁可能没能理解王朔的意思,王朔说得不是文笔,而是思想,金庸小说的思想很浅很俗,相当于今天的精品网文,属于快餐文学中的精品

【回复】回复 @Xiao红花 : 真能吹,不吹牛你能死,在B站吹牛哄小孩上瘾是吧
【回复】回复 @Xiao红花 : 我突然觉得,老梁可能没看过什么思想深刻的作品---就凭你这句话,傲慢之心呀,都灌出来了,哈哈
【回复】回复 @zhao11678 :现在距离金庸小说发表也有几代人了,你所谓的网文数量也多如牛毛了吧,就没见哪个网文影响这么大的,这么多读者观众读者里众人皆醉,你独醒?你有那思想境界,文学素养。还用在评论里叭叭?老梁的位置你可能都看不上。
美酒慰风尘:
金庸小说实质上影响了最大的是网络小说的创作思路 基本上目前的,爽文套路在金庸小说里边,基本上都能找着

【回复】黄易对网文影响更大。[doge]
【回复】这么说没毛病,不过你这话可能二头都得罪了,网文可比金小说格局大的多了,仙侠这流应该是平江不肖生才是祖宗吧,光论爽好看的小说,现在太多小说了,可是在我小时候,没小说写的比金和古等更好看了,他们是开创者,开创者百年后还能有人记得,继承发扬者也许其实比开创者功力更深,作品更好,但历史地位就差远了。
【回复】回复 @猫の哆啦A梦 :确实网文应该宗黄易
我爱Afreecatv: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就冲这句话,金大侠第一

【回复】金庸可不是为国为民,当初中国造原子弹他就蹦出来反对还批评中国政府,抗日啥时候老师让他帮帮忙,他第一个逃走了,这些都是可以查到的
【回复】回复 @账号多次被封 :他的行在哪?
【回复】知行合一才是第一,论口头笔头爱国,金庸比不上司马南,胡锡进。
RUR撇U撇:
如果有那么一个人结合了王朔的傲气和老梁的才气,是不是就会骂四大毒了[笑哭]

【回复】王朔,就是碰瓷。金庸的书,全世界的华人,都有人看。大众化,雅俗共赏,而且是主流的中华儒家价值观,男女平等。王朔,我也喜欢,但远远赶不上我对金庸的喜欢。要是只选一本小说给孩子看,我会推荐《射雕》
【回复】回复 @柏寒10427 :[呲牙][呲牙][呲牙]有点竟思
【回复】回复 @柏寒10427 :我说的是,《天龙八都》是什么鬼…名字都错了肯定是盗版啊
画画的William:
“真渴望常氏双侠这一双如喙巨手立时捏碎乾隆的双手,免得天下名书名画遭他荼毒”,这段写的太逗,骂乾隆都骂出花来了。 还有乾隆去PC那段 铁甲层层密布,刀枪闪闪生光,忠心赤胆保君皇,护主平安上炕。 湖上选歌征色,帐中抱月眠香。刺嫖二客有谁防?屋顶金钩铁掌。 骂的太爽了,[笑哭],还得是文化人,尤其护主平安上炕,还有最后“屋顶金钩铁掌”,这么一写,显得这乾隆纯纯大废物

【回复】回复 @知-乎-者-也 : 只是觉得这段写的好玩,前面铺垫的寒气逼人的肃杀气相,到后面那句“平安上炕”,写的特别反差,有意思[笑哭]
【回复】回复 @知-乎-者-也 :笑死我了,乾隆前三[吃瓜]
【回复】乾隆可真不废,只能说汉人文人多,但凡乾隆是个汉籍的皇帝,绝对历史前三,比汉武帝可强多了
微信的Jeff:
老梁竟然收了聂圣哲做学生,可见老梁是真的牛!

凯伦苏HSU:
金庸的成就不止在武侠小说的领域,更是把香港武侠电影拉高了好几个高度

【回复】回复 @凯伦苏HSU :如果是无伤大雅的细节,以金庸的脾气不会公开批评,既然能这么说,可以肯定不是改动细节这么简单,而是伤到大动脉了,主旨思想都变了,搁谁也受不了啊。不然也不会有金庸不卖版权给徐克的事了,要知道徐克拍的笑傲江湖在大众眼中算是经典了吧,可即便如此金庸仍然不满意,甚至到了不许他再翻拍自己作品的地步。
【回复】回复 @bili_boxy :金庸只是说不满意港台编剧把他原书里的某些细节删掉而增加一些另外的细节,但任何小说被拍成影视剧本来就要不能100%还原原书,这在任何小说拍成影视剧都做不到。但就单单从金庸武侠影视剧来说港台拍的是经典中的经典,不仅成就了大批的武打巨星,也让华语武侠经典傲世全球影视业,更重要的是间接催生了世界影视业独一无二的一个行业:武术指导,这在后来的所有相关影视业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回复】回复 @bili_boxy :是不是大动脉只是金庸个人看法,虽然这是他的小说。况且金庸不喜欢徐克的无非是东方不败由女演员扮演,但作为影迷来说港台拍的金庸剧无疑是金典中的金典。而我最开始就说了,他的成就是带动了香港武侠剧的发展和提高了其地位。

传统文化 金庸 文化 历史 中国 人文 国学 王朔 老梁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