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的终极公式!爆肝400小时,24分钟精读阿德勒《理解人性》

作者: 骑士索尔分类: 社科·法律·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5-20 17:00:00 浏览:195785 次

理解人性的终极公式!爆肝400小时,24分钟精读阿德勒《理解人性》

九百99个夜:
这世界大部分坏事都是好人干的,纯粹的邪恶早就死了,因善意引发的灾难才是这个世界的主流悲剧

【回复】你知道的太多了,跟着我走一趟[doge]
【回复】回复 @圆者觉也 :问题就出在这里,每个时代对好坏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从前人的角度来说他也没错,他以他那个时代所能想到的最好方式来构建一套体系,但哪知道他所做的那些东西不止对后来人没帮助,还间接的坑害了后来人,所以老子提倡无为,因为前人没办法为我们这一代人负责和做决定,同样我们也没办法给后辈人负责和做决定,这就是人类的有限,我们的认知我们的对错三观都受限于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负责和做决定,而不是高呼乌托邦这类宏大叙事去牺牲一个又一个个体和一代又一代人,想想也是,人类的发展本质就是在试错,哪有谁能真的拿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出来啊,除非他是未来穿越过来的
【回复】回复 @亞里安 :黑白还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观点都随着立场变化,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一起去吃梅菜扣肉:
你视频的逻辑是 朋友卖小贵的课→反感问而不买谨慎的人→做长视频和看长视频的大多数是谨慎的人→朋友反感长视频 先不说逻辑链哪个地方是论断,需要补充论证 单就一个关于休闲娱乐app选择的问题,能够上升到你朋友工作中讨厌什么样的人➕各app的用户群体的特征(还是单方面贬低),这其实挺扯的,给我一种为了符合“整体性”这个主旨而强行捏造的感觉,听起来很不舒服 我觉得当你在表达选择b站的理由是 长视频更适合学习更理性的时候,本身就暗含对抖音短视频的贬低,而这种贬低会顺理成章的爬到你选择短视频的朋友身上,这才更像他排斥长视频的理由。 另外,我只能说两个app各有特点 b站确实适合学习,但抖音内容质量也并不低,同时短视频适合碎片化时间且更适用于用户情绪化表达,粘性强,而根据用户的看视频目的不同,选择也不尽相同,短暂放松去抖音,深度学习可以b站。 视频过去一大半我真的没有觉得有什么地方让我眼前一亮,更达不到吸引,可能其他视频质量会高点。

【回复】回复 @躺教大师白平安 :确实,都带点目的,满足自己的欲望
【回复】回复 @奇怪芙蕾雅 :你既然选择这样判断,那了然于胸不就行了,为什么要加以评论?你的目的是什么?寻找批判讲出自己逻辑的人的优越感吗?[笑哭]
孔乙猫:
up主通过这个视频,完成了发泄的同时也给广大观众讲了生动的一课,最终与自己达成了和解,获得了内心的平和。大体上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利有很多,害也五花八门,最终都是在满足各种各样的私欲,但在不同的环境下私欲也是随时在变化的,这也是人性的奇妙所在。最后感谢up主的视频,让我能静下心来了解这本书,这书买了好几年了,确实看着费劲,拿起来翻不了几页就放下了,实在看不动 ,通过这个视频了解这本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复】第一句是相当精辟的总结
【回复】总结最精辟的就是你[支持]
【回复】回复 @魔法少女马云 : 谢谢
魔鬼的证明:
其实《理解人性》这本书本质上是作者通过剖析自己再从几个角度分析人性构成的。 从他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第一件事也是先分析自己,完成对自我的认知,然后建立起共情能力,与作者共情,再分析别人,这需要一定的情商和充足的阅历。这套流程是不能颠倒的,光看这本书来分析别人你就变成了自以为是的怪物。 既然明白了这点,就要扯一扯读者容易忽视的。 1.国人与外国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维理念是建立在5000年的历史上一代代传下来的,很多理念的异化需要去翻古文来追根溯源,这很难,所以那些考古和翻译古文的人是很了不起的。 2.人越是聪明越是容易早熟,因为你可能小学就学会了察言观色,懂得人情世故,觉得不过如此。但是早熟不代表成熟,过早建立的世界观往往是一切的病根,会让人陷入鸟笼思维。不成熟是内耗的原因之一,这也导致很多人难以去接受其他思维。人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自己。 3.看书应该保持客观的角度,对书中的理念无论赞成与否,都应该理解,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书代表着一个人,与人打交道就是这样。 4.理解人性永远不可能全面,把这本书当做理解人性的全部,又会陷入另一个鸟笼。

【回复】回复 @-潇贺先生 :实话实说,我也才顿悟了一个多月。我是由浅入深,就是突然有一天弄明白了一件事,导致我发现以前的所有观点都是局限的。我感觉不能把这件事放过去,我想了很多事,然后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很多东西能对上,但我这个时候已经想得比较明白了,所以我感觉太浅了。 因为西方的心理学比较重方法论,资本是趋利避害的,没有深究心的构成,他们那套其实不太适用于国人。 所以我开始看老祖宗的东西,从儒释道往下看,直到看到王阳明心学,如果你悟性比较高,你也可以直接看《传习录》。
【回复】回复 @非著名四有青年 :早熟的表现主要是对自己认知不全面,却不知道。这个不知道才是最大的问题。 某些情况下,只相信自己虚假的共情能力反而导致自己自卑,而导致自己自卑思想的却又是对自己共情能力的自信。 这种思维一旦闭环,没有契机根本打不开,因为能想明白的永远都是自己。
【回复】第2点真是现实,上学的时候感觉比他们都早熟人情世故处的很好,但是一到社会感觉每天都在内耗,就是不想接受别人的思维感觉就自己的思维最正确不愿意改,受教,但不知有什么方法能改变现状呢。
夜之城吴彦祖:
内容非常好,但是我不赞同的观点是up说的神明不存在,科学家目前根本证明不了无神,科学家以前就是研究神学的,科学家就是神学家的一个分支,科学起源于中世纪的神学思想和神学信念,牛顿也信神,杨振宁也说了宇宙的存在不是偶然的,他相信有造物主存在,马斯克也认为世界是虚拟的,你用科学解释的清楚量子力学的 双缝干涉、量子纠缠、量子隧穿吗,人类只是三维动物,我以前也不信神,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是真的信了,不信的只是未开悟,地球在宇宙中有多渺小,四维空间就已经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了更别说十一维了,五维生物就已经可以穿越虫洞到达平行宇宙了,十一维生物就是你三维生物眼中的神级存在。佛道基督等宗教和量子力学的很多假设虽然目前人类科学水平无法证明,但是也无法证伪。

【回复】感谢提醒[给心心]这是我的偏见了
【回复】不信就是未开悟?信就是开悟? 这不就是在宣扬自己的优越感嘛 自己都解释不了的东西你怎么让人信服?
【回复】回复 @骑士索尔 : up主,你能说出这句话说明你还没读到课题分离这个点呀[doge]
一位很有精神的人:
我认为人性就是逐利的,人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在逐利,这个利包括世间的一切事物(比如金钱名誉、亲友安康、国家强盛、满足欲望等等)但每个人的利都不同,所以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逐利所产生的认知与见解给概括在别人身上就是一种傲慢与偏见[无语]

流浪的咕噜猫先生:
人性就四个字:趋利避害。不管是害别人还是帮别人,其本质就是对我是否有利和对我有多少伤害的关系对比,所谓高尚的人也不过是把对自身的利益上升到对团体的利益,但本质不变,明白了这一点任何的事情就都能迎刃而解,工作中你的领导为难你,那就是你的存在损害了他的利益,或者针对你对他有利可图,不然谁也不会真的吃饱了撑的去弄你。

【回复】你是否忽略了偏见二字,就是有人吃饱了撑的会恶心你。 还有极大可能是你自己觉得别人在恶心你,其实别人都没意识到。 也可能别人把恶心你的行为定义为对你好,而你定义为坏,可能性很多。 虽然趋利避害在功利性社会可以解答大多数问题,但只用这个理论并不能解答所有问题
【回复】偏见的表现可太多了,在崇尚礼节的年代,哪怕是饭都吃不起的老百姓也会看不起台上的戏子。对于崇尚义气的人,曹操哪怕什么都给关羽,关羽一样看不起曹操。 哪怕现在,有人就是看不起别人的行为举止,别人坐在那晃晃腿就上去指指点点,就是不喜欢。 偏见的原因就是来自于傲慢,趋利避害只是其中的一种。
【回复】回复 @魔鬼的证明 :偏见还是因为资源不对等 对方认为从你身上获取不到利益 自然看不起你 本质还是因为趋利避害啊
桑柏栗:
荒则易子而食,富则共襄盛举 利少则大义,利多则损人 众志成城,四面楚歌 荒年全是坏人 丰年全是好人 何为善恶?

洛勿忧:
不是坏!就是蠢! 之前一个博主讲的,这是一句可以让人受益终身的话。绝大多数的人犯错,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坏,仅仅只是因为蠢。闯红灯的人坏吗?插队的人坏吗?他们可能自己自认为很聪明,节省了时间,可每一次都会有人惯着他吗?闯红灯时被车撞了,插队时和人发生争吵,这些都是他们破坏公共秩序后,会增加发生概率的问题。人是有侥幸心理的,但任何的侥幸行为都是伴随危险的。聪明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会尽量躲避,增加风险的行为,只有蠢人才会经常去破坏公共秩序,也只有蠢人才会沾沾自喜自己因为破坏公共秩序,获得了那那与安全相比微不足道的“收益”。

两只大鲸鱼:
总结:推动人类前进的驱动力:装逼! 看你想装多大的逼,你就会有多努力!

黄小小LLLLLL:
视频内容很好,不过做得太逼逼叨叨了,对于我这种理解能力高的人来说,你可以长话短说,该说说,不该多说的例子或废话、重复话就剪掉,所谓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爱看长视频,但是我也讨厌废话、重复话太多的长视频。

【回复】用整体论来说,你就不是受众群体,因为高理解能力的人不会付费。低理解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比喻,故事,案例等来作为参照和学习的过程,这时候内容需求就会转化成需要,请尊重up和普通用户
【回复】回复 @-Excalibur--1 :不要什么都怪原神上[妙啊]原神没出他就存在了
【回复】回复 @骑士索尔 :其实没有必要为了证明自己理解能力强而说视频内容,你大可为视频做个简单总结证明,人越是缺什么就越是炫耀什么[OK]
城市山地:
用我的话说,就是找到:“这个人的思维工具是什么?” 如果是“利益交换”,他就能掌管权力和金钱💰,如果是“讲道理、求理解、要公平”,他永远在底层……几代人都这样。

叫我麻辣史迪仔:
”科学早就证明了神明是不存在的“这句话本身是有问题的。 科学只能证有,不能证无,就像你只能给出例子和证据证明飞机是存在的,但你无法证明UFO是不存在的。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up主讲的人性和目的论,并不能用来证明有些东西是不存在的,只是个体为了满足自己需求的幻想。这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结论。

【回复】确实,因为神明本来是一个很赖皮的东西,根本不具有可证伪性,而一个能用科学验证的东西首先需要具备可证伪性
【回复】神明和宗教在这里只是一个例子而已,例子描述的现象只需要有就行,不需要适用于所有这个例子中的人。up只是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为了自我满足而信神就够了,不需要证明所有人都是如此。本来就不需要“概全”,只是提了一嘴“偏”而已
自爱的凡人:
他想开你让你加班什么的都是借口 想让你自己离职

成也清风:
人性很复杂,人格,善良,邪恶,立场,利益,精神,信仰,欲望,感性,三观,经历,这世界没有非对非错。

飞翔的克兰:
我是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开始接触阿德勒心理学的 比如课题分离 真的解决了很多困扰

比特壹:
人的本性 就是动物性 和 动物形成群体后产生的社会性。 动物性很好理解,就是人的动物层面的需求。社会性就是人在 群体中的 位置需求等,比如 UP主在公司被打压,就是因为 上层和部分同事不喜欢或不接受 不合群体的人。 你那个有钱人朋友和你合不来 还要当你这个朋友 ,估计是他想站在你头上,因为你有比他强的点。 (人性是会随情势变化的,也有一些基本不变的, 比如细菌获取生存资源这类的。) 看人性 得用“无人心”的目光去看(天地不仁——天地无心),不含任何 人为干扰 才看得真。

【回复】为什么说是需求, 因为 获取生存资源是生物本能。
黑皮蛋:
心智能力较为弱的,在人际关系当中不断希望通过移情的方式要求对方满足自己的人,往往需要的就是“控制别人”。相反的,自体比较完整的人就能过通过自主选择来接纳别人的真实样子,以达到良好的人际交往。

【回复】视频最后一段话“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普通,而是每个人都不正常。
【回复】在这个视频的语境下,这个心智能力指的就是“自我情绪安慰”的能力,既情绪认可,别接纳被理解的能力,以此来缓解自体破碎过程当中的焦躁感,并且切切实实的解决问题。
【回复】东亚的心理环境都是一个人挤人人吃人的环境,很多人从小就经历过巨量的虐待。其实自我认可是一件很简单且平常的事情,但是我们的环境确实处在一个如果你不强大对方就会欺辱你的环境当中。
无名柴_:
讲得挺好,列出公式还是挺有意思的,几年前我也看明白了这些,也分析过很多人和事,甚至根据信息可以直觉判断,不过现实情况往往复杂很多,过去信息匮乏比较好分析,但如今信息爆炸且一个个都学会了伪装自己,有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多源头获取更多信息尤为重要,信息矛盾了可以按照这套理论交叉验证,总之死脑筋照本宣科真的不如锻炼这方面的潜意识能力,这种即时性是有绝对优势的

醉笑き红尘:
人性本利己。一切的想法和行动都是从利己角度出发的

逆袭 职场 心理学 知识 读书 人性 跨越阶层 人际交往 阿德勒 请回答这个时代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