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0万人失业,到“经济奇迹”,希特勒经济学神奇在何处?

作者: 钟爷历史1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4-25 17:38:03 浏览:64095 次

从600万人失业,到“经济奇迹”,希特勒经济学神奇在何处?

哩哩哩啦啦啦1: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只是一种财富再分配而已[doge]财富本来就存在的

【回复】当今世界的财富更是严重过剩,只是分配问题[doge]
【回复】能把财富分出来就已经牛的没边了[笑哭]
【回复】回复 @华亭点茶 :把世界所有的钱收起来分配到每个人手里,就没有挨饿的人,但是社会会把社会发展引导到多生人口发展;把大量钱给企业家,那社会就会有大量企业,把大量钱给科学家,社会科技就会起飞。但把大量钱给少部分人,他们就会致力于用钱制造垄断获得更多钱。好比互联网公司,开始都是想进办法服务用户,后面想进办法搞倒敌对公司,现在垄断到新的公司根本就没成长的机会
challenger:
梅芙券这种就是凯恩斯经济学+庞氏,如果战争打赢了就用战争红利兑付这些票据,如果打输了也不需要兑付了,很简单的原理

【回复】所有金融都是庞氏骗局,都是透支现在的财富未来来偿,只是这个骗局够不够长够广,全球化就是把这个骗局做大。但是说到底还是骗局,于是在机缘巧合下2008就有了金融危机。
【回复】回复 @喹啉蘆雜 : 整个世界都是个庞氏骗局。如果所有人都知道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没人会按部就班的工作了。所有的秩序都崩溃了,杀伤性武器根本维持不了秩序,之所以现在可以维持秩序都是源于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幻想。所以需要一直骗下去,为了维持秩序,需要编造一个诺亚方舟。允诺世界末日时管理人员和暴力机构优先登录诺亚方舟。努力工作的人民也可以登录诺亚方舟。宣扬大洪水会淹死不努力工作的人民。此时只有一个矛盾了,你比我更努力了怎么办?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本质。
3070天下第一:
德国拉动经济是基本的老三套: 1:大兴基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高速公路和危房改造等等),后世证明基建和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确实明显(更通俗说基建是刷gdp的利器) 2:军备:毫无疑问武器弹药也是刷gdp和解决就业的利器! 3:负债:基建和军备需要及其庞大的投入,最重要的是大部分基建几乎不能产生后续收益,想通过修路而改善营商环境成而大规模提高政府税收,这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基建和军备不仅不能为德意志第三帝国带来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而是饮鸩止渴,政府不可能有这么庞大的钱来搞,只能发国债,最后1938年德国已经事实上破产,但是依托抢劫捷克,苏台德 还是苟了几年,后来干脆不装了 ,直接抢波兰

【回复】最主要的是当时国际局势已经改变,美英主导的远海国家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主动放弃对德的债款计划,只有法国想要搞死邻居,但国力下降太多做不到一己之力改变国际局势的变化,导致小胡子时期德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逐渐好转
热心市民隔壁王大爷:
二战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希特勒好像就还是有点理智,哪些国家是德国惹得起的,那些是惹不起的, 但是到后来他竟然什么国家都敢宣战,可能是前期打的太顺,心里飘了,对自己以及蒙语的实力过度自信.

【回复】与其说他飘了,不如说他的战争机器根本就停不下来,吞并奥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闪击波兰,闪击法国,中欧和西欧的地区基本上都纳入了德国手中,战争停下来之后光是战争的贷款都能要了德国人的老命,就跟马尔萨斯陷阱一样,不断地进攻他国,掠夺资源,填补那些窟窿,战线和国内的经济才能维持下去,而在当时的欧洲地区也只有苏联这一个国家能够打
【回复】与其说飘了,不如说是刹不住车了,停下的成本越来越大
【回复】后期是你不宣战也不行了,美国已经主动打过来了
AVICII的哄哄弟:
这个奥运会当时好像还拍了个电影来着,应该是那部意志的胜利1935,当时有up主上传过,两个多小时,不过很快就下架了,缓存在手机里现在还在,纯纪实片,阅兵秀肌肉,希老是真的万众瞩目

【回复】上大学时,影视分析课还专门讲过这部片子。就艺术角度而言,拍得确实可圈可点。
麻烦半天都搞不好:
二战时期的奥运会在德国柏林,S3在法国巴黎举行,结果会怎样呢?

风楚兮:
实际上罗斯福新政也是如此,二战中大规模对外援助、军援、军费,最后必须埋单。 只不过战争胜利,各种收益滚滚而来,赤字被填平。要是战争失败或者缩回国内,罗斯福一样被拖出来吊死在林肯纪念堂!

DinoDon999:
不知道他怎麼做到解決四億德國馬克買一個麵包的經濟危機??

【回复】全国每个人每天生产不出一个人的衣食吗?我想肯定不是,既然每个人都能生产这些东西,为什么还会有人挨饿,这就说明经济不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本质。其实哲学早就讲经济是国家生产力的外显,只要国家生产力没倒退,经济也肯定也不能倒退,国家拥有多少钱对国家毫无意义,这个价值本来就是国家定义的,只有生产力才是国家本质属性。那么回到解决希解决经济问题方式,他的一系列举措都促进了生产力,他消灭了用经济手段侵占大量生产力的少部分人,他用外债获取大量别国的生产力,让经济回归到调节生产力的主要功能上,所以他的经济才能起飞
【回复】德国通货膨胀在1923年开始,1926年已经完全结束。很不幸,最终没有轮到希特勒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1923年就入狱了,1925年才放出来。 而且希特勒所说的“五十万马克面包”与其说是什么财富掠夺,不如说是财富贬值。魏玛政府赤字过大又没有能力偿还赔款,只能靠印钞机来解决问题,最终市场上马克存量过大,按照供需曲线而言马克的价值就会下降。一旦马克价值下降,政府的财务压力又会增大(公务员的工资需要提升,还款的压力也会增加),又会再印钞票,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最终纳粹政府也陷入了这种问题:政府债台高驻,还款压力很大,一旦拒绝还款就会导致政府债务的价值变为废纸,进而导致帝国马克价值暴跌(因为相当于一大部分以马克衡量的资产蒸发了,马克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如果没有后来的侵略,纳粹政府要么就是印钞,要么就是进行艰难的财政改革,缩紧支出,裁员,就又是一次经济危机。纳粹政府选择了侵略,通过武力掠夺其他民族的财富抵消债务(相当于是债务转接了,将自己国家的债务转变为资本,代价是减少其它国家的资本和资产)。但最终代价是巨大的:侵略就需要政府大量采购武器装备,税收无法支持的情况下就得借债,借债就得还钱,政府债台高驻,为了维持经济稳定就又得侵略。所以纳粹政府如果不能快速结束战争掠夺财富,最终就是死路一条:要么是侵略完所有国家后财务破产社会动荡,要么就是被反抗军消灭。
【回复】回复 @再咕君 :网上不少刷多少多少马克一个面包都没搞清楚时间线,那场货币贬值是金融奇才沙赫特解决的(还有洛迦诺公约和美国的道威斯计划),甚至25~28年间德国还是有段经济繁荣的,后面的1929经济大萧条才是希能卷土重来的关键节点
Madoka_Kaname:
梅福劵,提升-5%消费品效果,提升建设加成25%

魔神_芙卡洛斯:
苏台德 克里米亚 扩军走出经济危机 越打越富 但泽 乌克兰东部 明斯克 慕尼黑

魔神_芙卡洛斯:
德国越大越富 英法的封锁不起作用 没有了德国的廉价工业品英法就过不了日子了

人物 德国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