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那一场赤壁的大火 就是属于我自己的颜色

作者: 子非秋月分类: 配音 发布时间: 2024-02-23 22:09:41 浏览:366439 次

周瑜:那一场赤壁的大火 就是属于我自己的颜色

阿月北:
他是掠过史册的一场火,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他不是演义里的那个会嫉妒别人的人,他的一生足够完美,只有别人嫉妒他的份,他没有什么好嫉妒别人的,相反他豁达大度,留下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美誉,诗人写他的诗歌繁不胜数,他简直就是接近完美的存在

【回复】你第一句话说的太美了[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保卫萝卜_哭哭]
笙易襄:
似乎总有人以为周瑜是“既生瑜,何生亮”,是一个生不逢时的人,是那个被气死的人,可正史分明不是这样的。他分明才情谋略一等一,只可惜英年早逝。大约比起正史,大家看的多是小说吧。

【回复】据说罗贯中和周瑜的后人之间有龃龉 所以演义中挺黑周瑜的 其实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和事例借鉴了不少周瑜的 典型的就是羽扇纶巾的形象和火烧赤壁 羽扇纶巾是苏轼写的周瑜的形象 火烧赤壁是黄盖的计谋 整场战役是在周瑜指挥下完成的 当时吴国势大 周瑜是军队统领 其实抗魏的主力都在吴国这边 不过即使罗贯中如此缝合加黑周瑜 也难掩周瑜的人格魅力 周瑜是从小豪气到大的一个人物 罗贯中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小气投到了周瑜身上 再将周瑜的形象投到了诸葛亮身上
【回复】回复 @丞相亮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嗯,没关系 嗯,你对得起你的名字
【回复】回复 @江东纵火天团大嘟嘟 :呜呜确实我们老师还骂了当时选诸葛的,羽扇纶巾是周瑜啊[大哭]
橘子馅努力学着坚强:
“十年安定江东,十年二分天下,再十年或可谋取中原。怎知,我却只有一个十年。”

【回复】回复 @我自风情万种H :在周瑜活着的时候,刘备是借不到江陵的。周瑜从江陵过白帝入巴蜀,刘璋是肯定抵挡不住的。到时东吴就可以拥交,杨,荆,益四州。割据江南,而天下二分已成,刘备要不做个外番,要不远走东南亚。这就是二分之策。可周瑜挂了,鲁肃这个二五仔就把江陵卖了。可惜那时但凡吕蒙,陆逊有一人成长起来。不让鲁肃做这大都督,唉
【回复】回复 @我自风情万种H :周瑜的想法是先和曹操二分天下 直接排除刘备
【回复】回复 @卖本子的小女孩 :是的,他也和孙权提议过软禁刘备,夺取他的兵权,可惜孙权没听
木子兰ssr:
踏遍千山人已老 孤琴附流火 残阳赤壁照

【回复】看到这一句,颇受震撼,思考良久,且让我先行抛砖引玉,补上下句,若有不足还忘海涵,静等大佬续作 踏遍千山人已老 孤琴附流火 残阳赤壁照 戎马一生志仍壮 东风顺吾心 江山任逍遥
【回复】威震三军年尤少 东风与吾便 杯酒江东笑
【回复】踏遍千山人未老吧,周郎英年早逝,哪儿来的年已老。
江东纵火天团大嘟嘟:
周瑜在罗贯中之前的所有文人笔下 都是完美的近似于完人的一个角色 历史长河中那么多文人背书 周瑜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罗贯中的这本演义 写得是很恢宏 但是他捏造事实黑周瑜这段实在是不知道为了什么[笑哭]不知道周瑜怎么着他了[笑哭][笑哭]咱就是说 能不能不要把演义当正统言之凿凿地黑周瑜信不信[笑哭][笑哭][笑哭]你但凡了解一点历史上真正的周瑜你都说不出他小气啊[笑哭][笑哭][笑哭]

【回复】罗贯中是诸葛推,不是周推,所有不是刘备那边的人都多少被他抹黑了
【回复】你这个楼下面的人义正言辞的样子好像罗贯中没有黑周瑜似的[嗑瓜子]nb
雨夜闻风:
周瑜 鲁肃 吕蒙 陆逊 江东四大都督都太有魅力了!

【回复】回复 @爱之诗月之魂 :吕蒙公德上与几乎所有同事都能和谐相处,例如甘宁这种暴脾气,还无私举荐陆伯言,在私德上又能在死前把财务全部分给士兵和国库。已经很有国士风度了。在胆略上又能攻心,教员都评价吕蒙能折节读书读书善攻心,我们将士大多……而且吕蒙这样的人无论在任何时期,都被史学或者是其他大家(陈寿,司马光,毛)赞颂,宋朝时期甚至都没被踢出武庙,关羽邓艾张飞之流被踢。
【回复】回复 @爱之诗月之魂 :你敬佩鲁肃,是敬佩他的所谓大局观还是他可以把东吴的地盘分给刘备,坐视刘备这个你心中的“主角”一步步做大做强 刘备可以自作聪明偷取荆州的胜利果实,在前方战火不断的情况下私占荆南,可以欺骗孙权自己去背刺同宗,强占巴蜀,关羽可以北战曹操,东侮孙权,孙权作为一国之君竟然不能派吕蒙强制收复荆州,替刘备实现他不愿意兑现的,虚伪至极的“政治承诺”,我只能说这样的人确实是鼠辈
【回复】从侧面看出,孙权用人能力很强
嗯哼_今天没洗澡:
你讲得很好,可是我不敢一直听,太惆怅了;几分钟就讲完了那么多人的一生,真的太虚幻了,让人感觉好像那些人的人生就像屏幕上的动画一样,转瞬即逝,好像生命的是虚无的,是无意义的;真的不敢一直听,还是只能亲自去经历。

【回复】这点我倒是和你有些不同,很多人在历史上只留下寥寥几句描述,他们的一生就浓缩在那几十字里,甚至很多人没有描述。所以有时我很开心人具有想象力,有共情的能力。那些人已经随流水逝去,我们的每次想象也是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活过来,所以,看开点,兄弟,尽情去体验
【回复】转眼间,繁华尽,寂寞如旧
黄桃卷饼_:
《长河吟》,相传周瑜创作的词曲,反映了周瑜忠于东吴、胸怀大志,壮志未酬的苦闷心理。

【回复】周瑜和鲁肃一死,吴蜀联盟就没了,这俩国家和魏国单挑都不好打,所以周瑜英年早逝真的很可惜
瑾昼:
啊啊啊,周瑜算是我的本命,因为我的名字,就是和他读音相同,而且,字也很像,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只是周围人只记得既生瑜何生亮,但不知,周瑜从未说过,世人皆不知,赤壁之战乃是周公瑾所为,而非诸葛亮。 我的老师,在讲赤壁之战,讲的是三国演义的,而不是历史上,真正的周瑜。

T_S_桭桉:
咳咳,趁着人不多,我来说两句。 前几年看历史相关的视频,不怎么看评论区。现在看了一些相关的历史视频的评论区,让我感到惊讶和诧异。 我和我铁哥们都读三国(三国志,演义都看的那种),我们那时候才十岁,就已经知道三国里的人物各有各的闪耀之处,所以我们一直都很欣赏包括武侯,魏武,陆逊等厉害人物。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怎么偏袒哪一方,顶多就是对比《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一样的人物形象。整体上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去看,去体悟。 可是现在一打开评论区,全是什么蜀粉,魏粉,吴粉(???)。先不说别的,这个称呼真的好奇怪,感觉有点不恰当。然后就是各种口诛笔伐唇枪舌战,我真心觉得,没这个必要吧各位。历史不就是拿来学习和欣赏的,为什么还能为了盖棺定论的事吵得面红耳赤,就算有争议,那也可以好好说话啊,互相学习借鉴,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思想,这不就是讨论历史的初衷嘛。 讨论需要秉着求同存异的原则,这样才有意义,才能学到真东西。按道理说,不应该吵起来的啊? 还有些更让我费解,一上来直接贴脸开大,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好莫名其妙。 最后,希望大家理性看待历史,毕竟所有人都会有优点和缺点,没人能尽善尽美,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短处。这才是长久之计。

【回复】三国圈是历史圈中的饭圈
【回复】回覆 @The-Shooter :三国的角色自带一种吸引力,会有人因此喜欢他们,然后其他人可能因为他一场大败或错误的决定嘲笑他,那肯定得帮自己喜欢的角色讲话,动漫这种虚构的东西都可以有人吵了,三国更多面怎么不会吵的更激烈呢
【回复】回复 @悠悠鹿鳴食野之苹 :所以得分角度,比如说说站在吴国角度怎么怎么样,站在蜀国角度怎么怎么样。个人能力,军事天赋等等。不然真的不好说。 但他们好多都混为一谈,一个人这么多面立体丰富多彩,混为一谈自然就不会客观和清楚。我看没几个人分开去谈,更多就是一概而论。。。这样是不对的,只会引发争吵。
沉梦ー听雨:
周公瑾从历史看来确实是传奇人物,年少也是富哥,有才有颜,兄弟起兵直接为了理想变卖家产投奔,兄弟俩纵横江东,大哥被称为小霸王[脱单doge]分别娶了大小乔,兄长去世后竭尽全力辅佐幼弟,赤壁力主抗击曹操,挫败北方枭雄。 给东汉末年留下绚烂的一笔。

abcdef0_0:
“伯符,你不要为我难过,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再次见面了。” 此时一个推策瑜的小女孩默默流下了眼泪

【回复】流泪就看看书,能不能别什么都腐啊?🤢人好好的一个娶妻生子的男人,非得让你们乱组 cp?恶不恶心
【回复】回复 @久时亲旧是卿 :老师你……
【回复】回复 @久时亲旧是卿 :[笑哭]你无敌了
星星暮雨:
周瑜确实是相当完美的一个人,或者说,他的形象在他的有骨肉之恩的“知己之主”和吴地百姓的心里就是完美到没有任何缺点的。 我看《三国志注》的时候,看着裴松之引注的《江表传》再对比陈寿的《吴志》简直笑得想死。《吴志》里面有意无意被隐匿的周瑜的闪光点,都被《江表传》特别有针对性地点出来了,而经过《江表传》和韦昭所著《吴书》的补充,周瑜的形象简直完美到闪闪发光,不愧是周郎啊。(整个《吴志》能拥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唯有两个,另一个是孙吴的大皇帝陛下孙权。) 而且就凭“昔吴伐关羽,天雷在前,周瑜拜贺”这句记载,周瑜被神化的时间要远早于罗贯中笔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另一位主人公,正史里面周瑜和诸葛亮还真不一定会是演义里那种不分伯仲的“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真正成名的时候,周瑜已经死了很久了。[思考]我个人觉得,正史里面诸葛亮真正对标的应该是陆逊才对。

【回复】因为鲁肃在孙吴的名将里面存在感一直都不太高,而且某种程度上,一心欣赏刘备联刘保刘的老好人形象就很曲解鲁肃了。至于陆逊,陆氏是江东有名的大姓世家,晋亡吴之后陆家子弟才能出众给晋当官的也不少,更别说晋南渡以后也需要本地人的支持,他本人生前又权势滔天名望极重,如果他死后都被污名化了,那江东陆家才是够无能的。而周瑜,众所周知,长子周循早夭,次子周胤又很混账的除了叛国没干以外就是韩琮的加大加强版,并且也英年早逝,更别说周瑜的存在感强到离谱,又一心站定没名没分的孙吴,周瑜本人的身后名不太好在吴亡之后就已经是既定事实了吧。江东孙吴的名将们,非世家出身又存在感强烈的,譬如吕蒙,他的身后名也不好听啊。
【回复】回复 @蒋磊大大 :对的对的对的,诸葛亮确实会呼风唤雨,诸葛亮确实会点灯续命,不是后人神化,只是把他的丰功伟绩讲出来罢了,其实他还活着呢你去给他v50好不好,我寻思人家把资料都摆出来了也好好说话,就你嘴巴一张在胡搅蛮缠
【回复】把周瑜和雷神等同,周瑜又是中国最早二郎神的原型之一本身就是既定事实啊,我列的史料你也可以去找一下验证,他确实就是比诸葛亮神化的时间早呀,这有什么不对吗?正史诸葛亮被神化最早最早也在托孤之后,那时候周瑜的神化早已经在江东治下的土地中盛行且广为流传好久了吧?
you呦酱:
每一位讲周瑜的我都会点进来看,对周公瑾的喜欢或许是从听到他名字的那一刻,他的名字就给我温文尔雅的味儿,我看三国演义起初是因为它写的三国又是四大名著,结果里面的周瑜写的让我很失望。我失望的不是周瑜,而是罗贯中[笑哭]

【回复】一样…三国演义把我喜欢的几个角色都写得很令人失望[笑哭]我不否认它的文学地位,但是可悲的是正因为它是名著 许多人读完之后对某个人物的印象就定型了[笑哭][笑哭]我真的感觉很遗憾很难过
【回复】回复 @后来的离散 :当然我不是怪演义[笑哭]我只是觉得那些把三国演义当正史大谈是非的人很…可笑[笑哭]
一辈子的癌KUN:
下一篇主角可以是竹林七贤的嵇康吗?[doge]

慯南殇:
长江之上,旌旗蔽空 号角连天,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骤然间,一阵东风浩荡而来,火烧连船。 这把火,烧得曹军震怒,烧得万里绵延,烧得天下皆惧。 “伯符,这照亮江东的前路火光,我替你看到了”

【回复】忘川玩家逮到了[脱单doge]
【回复】回复 @月落之时方见星河 :嘿嘿
哦-吼-吼--:
以前都不知周瑜孙策是知己,长知识了[呲牙]

【回复】十几岁的时候孙策说要自己单干 于是周瑜就带着自己的所有的军队来投奔他 他带的人比孙策自己的人还多 后来成为孙策的左膀右臂 后来孙策死了 他手握重兵 名望很高 其实完全可以自己拥兵而重了 但是孙策临死前托付了孙权给他 他也就奔赴而来 丧礼上给孙权下跪 算是稳住了孙权的地位 他死的太早 太遗憾了 不然三国的历史真的说不定 罗贯中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周瑜黑 有人说因为罗贯中跟周瑜的后人之间有龃龉 但即使如此 三国把他黑成那样 只言片语间也挡不住周瑜的人格魅力
【回复】回复 @哦-吼-吼-- :他重情重义 而且豪迈洒脱 其实我感觉他性格和苏轼有一点像 所以苏轼那么喜欢他 说周瑜小气猜忌 他真的不会[笑哭]
【回复】是的,俺的江东双壁嘞[大哭]我受不了任何人怀疑他们孙家和周瑜之间的情谊,见一个我锤一个,我沙包大的拳头誓死捍卫孙周两家刎颈之交

知识 历史 人文 正能量 周瑜 三国 励志 人文历史 配音 配音还能这么玩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