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003|考前通关,先涨30分!北大丁哥高考历史选择、大题提分实战

作者: 北大丁哥讲历史分类: 校园学习 发布时间: 2024-04-15 20:22:50 浏览:3911 次

世界近代史003|考前通关,先涨30分!北大丁哥高考历史选择、大题提分实战

蜗牛蜗蜗牛喔喔:
老师就是可以讲讲历史大题的思路吗?大题得分很少很少[大哭][大哭][大哭][大哭][大哭]

【回复】同求,丁哥,麻了上次联考选择错三个,大题没有多少分,导致最后59[笑][笑]
【回复】回复 @北大丁哥讲历史 :我也想要[星星眼][星星眼]
【回复】回复 @北大丁哥讲历史 :我也想要[大哭]
岛希希希里:
丁哥帮我看看这几道题 一模考的[笑哭]@北大丁哥讲历史

【回复】第13题,拿破仑政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拿破仑与封建王朝联姻、封王封爵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权对封建势力的妥协,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选B;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可见法国的政治思想并不落后,排除A;这个时候的法国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材料也没有体现法国对其他国家的侵略、掠夺,排除C;拿破仑政权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排除D。 第14题,工业革命使更多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人口增加推动粮食需求量增加,庄园主们圈地是为种植更多的粮食以牟取利润,选C;因为羊毛需求量增加而出现的圈地运动是基于工业革命前呢绒业的发展,呢绒生产部门是工业革命前英国主要纺织部门,排除A;劳动力需求增加与城市化发展要求都是工业革命时期的客观情况,但不构成庄园主圈地的主观动机,排除B、D。
【回复】第9题,抗日民主政权的村代表中地主、富农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这有利于团结地主、富农阶层抗日,是全民族抗战背景下落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表现,因此选C;新民主主义理论内容包括革命的性质、革命目标、革命的联盟、经济政策、政治目标,材料只是反映地主、富农在村代表中比例上升,不能得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的结论,排除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由材料无法得出工人阶级数量增加,排除B;地主和富农在村代表中的比例提高,并没有改变抗日民主政权性质,排除D。
【回复】从头来,先说第3题。 《史记》记载不拘社会之阶级、贤与不肖,只限对历史发展有影响力的人物,体例、编次、传目自由;《汉书》的取材标准重视上层有影响力的人物,编排体例突出名礼,遵守儒家正统思想,将贰臣贬于最后,这说明《汉书》的编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故选A;司马迁和班固都是伟大的史学家,史家素养不是影响史学著述的主要原因,排除B;司马迁和班固二人所处时代有所差异,政治形势会对史学著述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排除C;材料只涉及《史记》和《汉书》在标准和体例方面的比较,并没有关于史料多寡的描述,与主旨不符,排除D。
Camille-king:
丁哥!这两题没看懂,第一题的民主宪政跟国民党的的那个宪政区别是什么?第二题为什么是选美国内战啊,材料也没遇到到啊,而且印度不是由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控制吗,这都啥啊[大哭]

【回复】14题材料说1862年印度对英国、法国的原棉进口量剧增,1862年正值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战争使得原料供应发生了变化,故选C;19世纪60年代并未爆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排除A;亚非拉独立运动和材料时间符合,但独立运动的发展对印度的原料供应不能产生直接影响,排除B;欧洲国家在当时仍具有贸易优势,因此“丧失”主导权的说法不准确,排除D。
【回复】第7题你没有贴着材料走,材料永远是选择题灵魂。材料里说明梁启超认为日本的宪制并未影响他们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政治也并不是只适用于西方国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主张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制度,由此可知梁启超意在强调民主宪政的普适性,中国也能发展宪政,故选B;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主张的是民主宪政而非建立共和政体,排除A;材料讨论的是宪政的发展,不涉及个人权利方面的内容,排除C;材料没有分析帝制的内容,也未将两者进行比较,排除D。
【回复】回复 @北大丁哥讲历史 :谢谢丁哥[星星眼]太详细了
迟雾奈安:
@北大丁哥讲历史 老师可以看下这道题吗?辛苦啦!(私信也同步发了~)

小向快跑啦啦:
@北大丁哥讲历史 丁哥可以说说D选项的缘由吗[星星眼]二诊试题选了B,核心内容是什么没有掌握呢[笑哭]世界史部分掌握不好[笑哭]

【回复】这题不应该选c嘛? 1870—1894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都维持在40%以上,表明从内战时期进行的提高关税的行为已经常态化,而提高进口关税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政策,其常态化体现了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走向制度化,选C才合理;1870—1894年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后来居上,逐步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大大落后于”说法错误,排除A;美国内战期间为应对战争消耗而提高关税属于临时行为,而后期继续维持属于政策,无法体现是出于战争负担,且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长期受困于内战的财政包袱”不符合史实,排除B;美国内战有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建立,战后美国国内市场已经建立,且材料信息强调关税,与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高考 历史 高三 高中历史 北大 高中 高考历史 学习心得 校园学习 新学期多点新知识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