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双语】西贡陷落10日纪实 —— 1975年NHK新闻报道

作者: 林登万战争影像馆分类: 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 2024-05-12 13:09:36 浏览:7055 次

【中日双语】西贡陷落10日纪实 —— 1975年NHK新闻报道

林登万战争影像馆:
先分享一些本片中的细节吧,这种细节讲起来特别有意思: 1,本片中负责新闻报道、在本片21:40处露面的森纪元,1940年出生,比宫崎骏大一岁,1963年从早稻田大学俄国文学系毕业,同年作为新闻报道摄影师入职NHK,1974年作为特派记者常驻南越首都西贡,走马上任第2年就见证了1975年西贡陷落、南越覆灭的重大历史时刻。当时另一位同在西贡的记者近藤紘一在其著作《西贡最长的一天》(怎么又起这种名字)里以个人视角记录了西贡陷落先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书中的地图在本片译制中提供了重要帮助(然而里面还是有细节标错了,就挺乐的)。 2,根据从12:07到12:25的画面考据,森纪元所在的酒店是位于阮惠大街的Palace Hotel Saigon,到现在还在营业。 3,在画面13:14中出现的悬挂白旗的黄色外墙建筑是,位于阮惠大街南侧的西贡总金库 / SAIGON - LE TRESOR GENERAL。 4,画面中07:57中出现的2幢黄色屋顶白色外墙的建筑是当时的南越海军司令部。

【回复】回复 @bili_45889021825 : 当记者尤其是驻外记者需要接触大量本地的不同阶层人士来进行新闻素材收集,这个时候就非常看重个人的外语能力,外文系出身的人士自然是很好的人选。
【回复】怎么感觉外文系出名记者出的这么多,好像老胡就是北外的俄罗斯文学硕士
【回复】靠俄文学专业毕业啊,真是左翼啊
littlejerry2016:
南越还是太不拟人了,阮文绍赶着趟逃亡台湾,我觉得他跟蒋公一定有很多的共同语言[doge]

Bili_4111815:
可是和平没有到来,统一的越南人还没有收拾山河建设国家,却还还要成为黎笋集团血肉耗材,再多流十几年无意义的血,白白浪费十几年的发展机遇。

石川女神:
难道是受左翼思潮影响吗?这篇报道里nhk对越共的评价不低,非常的正面

【回复】立本在60-80年代是最左的年代,泡沫破裂后开始逐步自大到逐步保守
【回复】作为本片译者+长期关注NHK拍的太平洋战争题材作品的人,我觉得在这份《西贡陷落10日纪实》材料里,NHK摄制组就是单纯客观描述记录了西贡陷落前后发生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事情,涉及到评论的地方非常少。只能说NHK存在受左翼思潮影响的情况,但在本片里这算不上是决定因素。 本片的时间线非常简单清晰,就是:杨文明走马上任——播报西贡实况——想坐飞机离开西贡发现机场炸了想坐船离开发现港口乱糟糟——播报被误击的平民家庭——播报西贡实况——播报南越总统府——南越军丢装备跑路——播报西贡实况——攻城部队进入西贡——播报南越总统府实况——南越海军的最后时刻——西贡城改头换面秩序井然——举办集会庆祝。 本片里真正涉及到主管评论的地方是以下几个:民房被误击,NHK简单分析一下原因,说这种打法之前就在用;美国援助一断南越军队土崩瓦解,但这就是现实(也不全是,毕竟南越军队还是有表现出色的部队但还是很少);大家搞活动庆祝,但欢乐气氛没能持续太久因为现实有变。这就是中规中矩的评论,相对客观地说了事实。 对越共评价不低非常正面的话...攻城部队秩序井然那就报道成秩序井然,就是主打一个报道中规中矩。
【回复】NHK可是放过关于侵华时南京还有731的纪录片的
西娜布塔:
南越但凡干点拟人的事也不会输的那么惨了,结果没想到五十年后北越比南越还南越[辣眼睛]尤其最近北越的政策,撒切尔来了估计都得说自由过度了

autumnsnowdown:
今天恰好在广州的老城区闲逛,惊讶的发现,影片中所展现的西贡街景,似乎与广州的老城街景并无太多的差异。我一直认为越南,即使是首都西贡,在越战期间,都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显然,这个影片告诉我我是错的。

【回复】西贡整体当然不落后,但是把仓皇逃离的南越上层和冲进逃亡高层家里捡漏,以及对解放阵线进城喜笑颜开和挥手致意的市民做对比可以看出这城里早就积蓄着巨大的矛盾了
【回复】西贡当时是RVN最发达的城镇[笑哭]
一人投球九人慌:
这应该是对越特别军事行动的最后时刻最完整的报道了

【回复】不是,有一个记录电影叫南越最后的时刻,美国人拍的
米饭2003哈哈哈:
话说日语在翻译越南人名的时候是直接用假名拼的吗?[笑哭]我本以为会用汉字的(毕竟越南人名都能转译出对应汉字)

【回复】回复 @林登万战争影像馆 :话说这种现象是二战后假名滥用导致的吗?还是说二战之前日本就已经习惯用假名翻译其他汉字使用国的专有名词了?
【回复】一般来讲只对中国五大自治区以及受俄罗斯文化影响地区以外的省份之地名、人名采用汉字翻译。
【回复】是这样的,比如说在这份材料里【【中日双语】1969年日本新闻纪录片《胡志明主席的国葬/ホーチミン主席の国葬》】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M411y7q4/?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6b2f5bbfe782ae3b1dbdfa2a55046419 胡志明被写作ホーチミン
晶迷李田所:
所以NHK记者当时是怎么离开西贡回日本的?经过中国?

【回复】我发的可能被吞了,所以我重新发一次: NHK方面关于这方面的材料很少,故引用其他的日本新闻社记者的材料进行说明。 引自完整亲历了1975年西贡陷落的历史事件的记者近藤紘一所撰写的回忆录《西贡最长的一天》: 我们在新山一机场集合,在候机室等待,一架伊尔18客机在跑道上,我们走到原南越航空的柜台里每人花了120美元买票,听说这趟飞机先载我们去老挝万象,但因万象天气很差,此次飞行取消。 第二天,从河内飞来的伊尔18归国记者专机里,坐着差不多有70来名各国记者。我坐着这架飞机离开了西贡。
【回复】回复 @醉花醉酒醉美人 : 是的,引用原文: 24日、サイゴンを去る。 ハノイから回されてきた出国記者専用機、イリューシン18型ジェットプロペラ機は今,70人ほどの各国記者をつめ込んで、発進の合図を待っている。 (译文:24日,我离开了西贡。70来名各国记者坐在这架作为出国记者专机、从河内返航飞至西贡的伊尔18涡桨客机,现在这架飞机正等待着起飞的信号。)
【回复】回复 @林登万战争影像馆 : 从河内飞来?
飞行家何足道:
在越华人后面的故事就是 《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

日本 NHK 纪录片 杨文明 阮文绍 西贡陷落 西贡 越南战争 南越 越共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更多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