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交心的分享:对我一个天才学生的放弃与努力

作者: 石业鸿分类: 音乐教学 发布时间: 2024-04-12 19:00:00 浏览:142363 次

一次交心的分享:对我一个天才学生的放弃与努力

买男孩的小火星:
越听到后面越觉得这个小孩已经抑郁了,如果跟你在一起是愿意练的,其实并不是讨厌练琴,甚至可能认为跟你的关系是亲近的。是家里或者学校里有问题,所以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现在小孩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实感,跟大自然没有链接,整天呆在室内,很难意识到生活的意义,没有对生活的热爱。

【回复】很简单的一个现象,在钢琴老师这还有好转,回家立刻变蓝,这背后说明家庭关系出大问题,根本就不是练琴的事,而是选择游戏的低级快感来逃避和麻醉。我也算半个有天赋的,在有天赋,易得成就的事情上面,取得快感是比游戏强得多的,如果到了放弃有天赋的事的地步转向简单的游戏,那只能说明一点也不想动了
【回复】社会就是这样的,孩子只是显示出来了,老怪孩子怎样怎样,你用成年人的视角教训他,用奴役的手法以孩子的身份管束他,说实话,人类的通病一直都在,无可救药
【回复】感觉他已经没有办法和周围建立联系,和附近建立联系,只能在游戏里下沉,精神堕落。
プリプリ先輩:
可能是有什么心理问题了,平时压力大就喜欢用游戏逃避。如果真的是有老师说这么聪明的大概他还是知道他在干什么的。对世界没有期待,对生活没有热情是有不小的几率是抑郁症。

【回复】我小学时候就是这样的…玩游戏 看视频 厌学+拖延 临近期末经常请假 其实那时候就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了 去儿童医院看是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 但也没怎么吃药 没有系统性治疗 没有心理咨询 然后小升初的那个暑假爆发了(也有其他事情的原因) 中度焦虑症和抑郁症
【回复】我第一反应也是,我小的时候压抑得厉害,沉迷游戏小说和漫画,学习不学无术,小的时候精神疾病非常严重但是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憋着忍着长大了才知道。所以感觉先带孩子去看看。因为我这种太久了非常严重了后果也严重,视频孩子还小抓紧去看看吧。
【回复】回复 @打不死的小灿子 :老实说,兴趣爱好非常大程度支撑让我继续苟活了下来,没有了那些,我撑不了这么久的。没事,慢慢来,你相信你能好起来你就能。
七里喀嚓:
他家里人首先想的是去戒网瘾的机构,而不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和陪伴。基本可以肯定家庭生活和教育是出了问题的。

【回复】能这种处理方法的不能说没办法,只是说父母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做
【回复】回复 @痛苦之村奏鸣曲 :孩子是爹妈教出来的,十岁小孩能受的最大影响就来自爹妈,但是我们不反思的人可不管这个嗷,出问题了解决不了一点不思考自己的教育是不是有什么错误而是哗啦啦直接把孩子推到戒网瘾机构去用暴力和电击和折磨来解决问题哈,我们不反思的人可真是太有脑子太果断辣,下次不管啥事我看见反思这个词我都得上来刷一波反思怪嗷
【回复】基本已经肯定家庭出问题了
望遇仁:
绝对是家庭关系有问题,问不出来估计是家里也瞒着觉得不好意思,人是追求幸福的,这孩子在学习和家庭中都得不到幸福才会沉迷游戏,估计也是抑郁了,作为教师能做的不多,主要责任还是在家庭上。

【回复】回复 @Sophont-051 :我目前初中,小学那会也很喜欢玩游戏,因为我从幼儿园就有iPad开始玩饥饿鲨,狂野飙车之类的游戏[笑哭]后面玩多了所有类型的游戏全部玩过就感觉没什么好玩的了,后面反而沉迷到了羽毛球身上……我也不知道怎么说,但是我觉得人的生活是要有盼头的,就像我小时候干完一件事就想去打游戏,现在每天学完习就想去打球,视频里小孩那种情况我感觉就是无欲无求了,没有目标没有盼头,所有时间都是无聊,只能依靠游戏稍微缓解
【回复】回复 @Sophont-051 :我推断你大概率是位家长,游戏从来都不是因,他是替罪羊,掩饰了你们的教育失败。“在学习和家庭中得不到不幸福就是游戏导致的”首先,在学习中得到幸福就很抽象,高中一天15个小时在学校学习,整天一分一个操场,金榜题名什么玩意的,你说幸福,搞笑。其次你说家庭中得不到幸福是因为游戏,倒不如说孩子在满足你们的期待以让你们体验到你们所谓的幸福和自己快乐的玩游戏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家庭的幸福?自私,虚伪。
路人假面面:
看起来是有天赋,但是有天赋就一定要走哪一行不走就可惜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也有很有天赋的学生,但他明确说了不像压力太大,不想走专业,就想业余弹弹小曲子,之前几个老师就是因为太过于严格所以都把他兴趣搞没了,作为老师我没有权利去替他做决定,反倒我觉得他能自己做决定是很好的事,比那些只是被父母逼着练琴自己什么也不想的小孩强很多

【回复】至于游戏,很多人玩游戏其实不是需要游戏本身,有的是寻求刺激,有的是消磨时间,有的是寻求和别人的联系,有的是为了融入某个集体,等等等等,要发现他想玩游戏的本质然后去引导他用其他东西代替他的需求。然后对青春期的孩子还要注意手段不要太过于激烈,要接受他青春期种种叛逆的行为(当然根本性的错误还是要纠正的),手段太激烈容易毁掉一切
【回复】回复 @路人假面面 :对的,作为深度玩家和很多身边人交流就知道了,每个人玩电子游戏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多数的还是作为社交媒介(也是现在国内市面很多游戏主攻的方向了),有的单纯就是喜欢刺激感(竞技胜利带来的优越感,大场面多色彩带来的视觉刺激等等),单纯去享受关卡设计以及各种交互的群体其实还是少。
【回复】这孩子不是觉得钢琴压力太大了所以放弃了钢琴了,而是连学校都不去上了,拒绝和长辈沟通到甚至会用暴力中支谈话,拒绝了玩游戏以外的一切可能性。这不如说是对未来毫无了解与准备,不如说是没有任何个人思考,只是单纯被游戏吸引不能自拔。我初中时候,班里有不少同学是这样的,有一个同学就说过类似的话“我也不想吃不想喝,只想将来去腾讯游戏上班,那样就可以不停玩游戏,没人管了。”这个人不知道的是,腾讯游戏的工作不是玩游戏,后来他连高中也没考上,现在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MoArr小姐:
就一个现象而言,就是这个小孩在你这里能练琴能好转,但是回家马上恶化,这就能说明问题,这个问题即不完全在这个孩子身上,也不完全在“游戏”上,而是更大地在于他所处的环境里面,这个他所生活的环境不再让他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去面对“游戏”外的生活,就表现为孩子不再努力(学习或者其他),无论是打游戏还是抽烟喝酒还是整天无所事事发呆区别都不大。这种情况需要找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去专门分析原因了,可能是“未来”压力过大也可能是家庭环境,这种情况如果家长有意愿配合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就这么放弃了有一点可惜。

【回复】10岁给的也压力确实有点大,又是出国又是什么的,我19都不会一个人坐地铁[笑哭]
【回复】主要是心理学在国内还有待发展,很多人没有机会了解,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尤其是在大城市,找一个好点的咨询师应该不是难事,这么放弃了确实有些可惜。但是从视频上看来,孩子家长眼界应该也比较窄,希望他以后能遇到贵人帮帮他吧[委屈]
【回复】回复 @偶傲乙阿 :我河南信阳的,19岁去成都第一次坐地铁,之前真的不会。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残疾人[妙啊]
魔音狂人:
所有游戏本质上都是很无聊的,表面上沉迷,但实际上是没有可以寄托欲望的事物了。具体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不要去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骗人的鬼),要做就做精神分析。 还有我感觉up你对他寄予厚望,我不知道那个小朋友怎么样,但我有一次没写数学作业老师就对我说“你不喜欢数学吗?”(大概是因为我数学比较好,但我不喜欢数学我更喜欢玩)当时就有一种很对不起她的感觉,压的我很难受。所以我不喜欢别人对我有所期待。一想到周围有眼睛看着我就很难受。

【回复】回复 @寂静难觅 :游戏的本质就是重复,就像练习乐器一样是枯燥的,不可能一直玩下去还觉得有趣。我没说精神分析远远优于心理咨询,当代心理咨询就是为了赚钱,给定了一个正常人的标准,试图抹杀人的特异性。他们会说你抑郁了,你有什么怪癖,你是不正常的你不能做这些事你要做一个开心快乐的人。而精神分析不会给出任何答案,只是引导你自己去找答案。
【回复】“精神分析”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流派啊😂目前有很多所谓的“心理咨询师”其实是专业性有待提高,但是这种情况有专业的咨询师来介入是非常必要且非常有效的。
【回复】回复 @魔音狂人 :感觉你有点本末导致,大部分人都是无聊的。所以大部分人玩游戏和练习乐器才是无聊的。 心理咨询只是一份登记表,而且分析只是给你解析一个自身的客观属性。如果真的要给你提升,先不说困难重重了。也没必要去做解开别人心结这种事情
棟鎽聝:
可惜了 十岁一周练十五分钟能把音画弹下来也是真的很有天赋了 会不会是他感觉不到弹琴的乐趣呢[辣眼睛]

【回复】可能对于他来说游戏的趣味性远大于弹琴,长期学过钢琴的可能都深有体会,大多数情况都是一首歌不断地重复磨(抠细节),天赋差的可能更久,长期以往就是不断消磨学习钢琴的兴致,很难找回当初学钢琴时的热情。我认为坚持学好钢琴保持新鲜感是很重要的。很喜欢以前专业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带着一种“玩”音乐的心态去学习钢琴。这样学习钢琴会更有趣,减少学钢琴的枯燥感。
【回复】有可能 我初中那会也很沉迷游戏了 还记得初二暑假一天玩七八个小时游戏 然而还是喜欢弹琴的 一天也能弹几个小时琴 虽然不学课本知识很不好不提倡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真的很爱弹琴 那就算沉迷游戏也不会把弹琴放下
【回复】他都感受不到活着的乐趣了,视频后面有说。这孩子已经放弃了,某种意义来说,他关闭了自己。希望他父母不要把他关进戒网学校……
八秒光速:
到这个地步不可能只是小朋友的问题,就好像他跟你一起,他还能练习钢琴,但到家立刻故态复萌,那一定是家庭有一个未知的原因在刺激他,建议看医生

暗影石:
我觉得,他能搁你这边能练琴,在那家里不行,应该就是家里那边有问题啊 父母和孩子都给去看心理医生,尤其是父母,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是家庭问题的折射

【回复】主要是给父母看看(虽然大概率没用)
【回复】也不好说,在老师这练琴可能是内心还是喜欢和尊敬老师,回去就不想练了,只想打游戏
【回复】回复 @梓川枫全站头号粉丝 :和你讲钢琴老师说难听点其实是个外人,那这孩子和外人住在一起都能做到不用靠游戏这种手段获取快乐,怎么和家人在一起就不行呢,说明家人能提供给他的陪伴还不如老师提供的多
绿川奏:
评论里说的都特别好。我想补充一点的是:只要当老师,都会有点把自己放在上位者的姿态,来引导教育学生(至少心里会有这种感觉)。这种“为了他好”的想法很正常,然而并没有任何卵用[doge] 我和我弟都是拉琴的。我学的很坎坷,16岁才在上音找老师正式猛练。他因为有我的“铺路”学琴学的很顺畅,初中毕业就备考英国普赛尔音乐学院了。教授也找好了曲子都拉的超棒就差录音提交,突然玩消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把所有ddl全错过。我心痛到两年没和他说话,那可是我做梦一般的起步啊。 然而人生是他的,他现在在日本自己组个乐队自学贝斯键盘去了。唉,我也得放弃执念,祝福他开心就好了。

【回复】可能就是厌烦了那种按部就班吧 我大学一毕业家里就给安排了工作 但是没人问那是不是我喜欢做的事 只在乎工资 结婚 买房这些事 其实人最大的愿望是自由的掌握自己的一生 不论考学挣钱本质都是为了这个 如果为了所谓一帆风顺失去了自由还有什么意思呢 人生如棋 自己下得再臭也好过别人拿着你的手落子
derfff2:
我好几次沉迷游戏,最严重的时候和他差不多。我最沉迷的时候,就是我最讨厌家庭,讨厌现实的时候。 我的猜想是,孩子可能和家里有些矛盾,或者和同学的关系不好,有逃避现实的想法才沉迷游戏。

【回复】他在老师家啥事没有,你猜为什么[疼]
7_D是颜文字吗:
上瘾这个东西真的玄学。我现在正业压力大了就弹琴,一弹琴五个小时就过去了,想眨眼一样快,毫不夸张,所以也对我正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在逃避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对另一样给你快乐更大的事情上瘾

【回复】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流状态,专注某样事物到极致后,主观对时间的认知和客观时间流速产生差异
【回复】回复 @Sakura-澪 :[拥抱]愿早日康复
学习小鸟与工作企鹅:
我想说你们这些大人都有点过分的成熟了,他在你这里愿意练琴,在家那里却不愿意练琴,那是因为他家里对他有一定的压力,他明明喜爱做他其实是能平衡好的,但是家里人一直紧迫的按照成熟的方式逼迫他完成他现在应该完成的事情,他至今没有选择退学,或者是他在你这里仍然愿意的态度,表明他其实愿意坚持下去的,他其实愿意走好多路的,那家长的话不听,但是愿意听你的话,说明他明白什么是对他真正好的,但是又没有给他过分精神压力了,所以他才愿意听你的。。他还只是个孩子,你们不要这么早早的就放弃他们,你们清楚一点,就是孩子在这个阶段他已经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了,那说明给他的压力他只能逃到游戏里去缓解,他很聪明,他在游戏里也可以发挥的很好,只有游戏完全会承认他这一点,但是你们大人却因为他很优秀,他很聪明,给他不段要向上爬,他才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没有必要去那么努力,这么快的就去决定做一些事情,所以我觉得你不能劝退他,因为他暂时沉迷于游戏就劝退他。孩子是有更多的心理障碍的,退学或者让他放弃一个他已经擅长的钢琴,他达到这个地步是成年人需要好多年才能达到的一个孩子是真的不容易,你让他放弃这些都对他来说是个打击,一个孩子才这么小,你们就让他修心了,成年人那么大了,步入社会才明白修心这件事情,但对于孩子来说其实开心,慢慢生活就好,他不需要修什么心变成熟,冷静下来处理自己的事情。但是你们和家长的安排都是让他在一个成熟的路线上,正规的路线上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但他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啊! 不要放弃她,不要和她讲那么多的道理,而是给她快乐,让她变得轻松,给他能够自己掌握自己生活,像原本的状态那样。不要对他说狠话。

【回复】有些事情孩子他不懂,你们大人还能不懂吗?但是你们会因为自己的成熟假装忽略到这些情绪问题。因为你们已经骗自己很久,让自己忽略掉这些以往的情绪,才能自立走到这一步的。但是孩子还没有自立,独立,他一切都是依附于大人的。所以到后来她学习不是给自己学了,而是给你们这些大人学习。孩子也会为了自己好,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么聪明,自己能做到一些什么事情。但是你们大人没有拥有那种聪明,却拥有这样的资源,这个资源并不属于自己,而是孩子读书的。所以一整天下来只让他去读书,只让他去学习,减少他玩游戏的时间,所以他才在半夜偷偷玩。你这时候让他放弃钢琴,放弃学业,让他去修心,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并不是走到正常轨迹上了。这个阶段只会加重他的抑郁,孩子太聪明也太累了。他现在只有十岁,聪明的孩子,十岁的时候翻翻教科书就知道接下来学的是什么了,所以学校的知识肯定对于他说有些无聊。他愿意听你学钢琴,钢琴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也是真心对他好,所以他还能练一些。 孩子还小,他没办法理解你们说的将来的压力和未来的人生路,正常人就算到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明白,所以你给他讲为了自己好,未来的人生路和压力是根本讲不通的。说话谁都会,必须要直面压力的时候,人才能做出改变。孩子现在没有失去任何东西,所以他没有压力。他有的只有你们在逼他学习,做不喜欢的事情,很无聊跑到精神世界里的压力。只能说这个聪明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告诉他的并不全面,只有眼前的学习,以至于孩子在一个逼仄的思想里面难以伸张,他明明很聪明,却只能逃到游戏世界里了。
【回复】回复 @学习小鸟与工作企鹅 :赞同,只要他还对练琴有一定兴趣,就算上完课回家就不想练了,那也是继续牵着比放手对他帮助大,最起码他除了游戏还有这么一个固定的兴趣。如果连这个兴趣都失去了,那或许真的就拉不回来了
【回复】你小看小孩的狡猾了,小孩知道自己被送到老师那里是为了戒游戏,就开始装得一副已经变回正常的样子好早点回去继续,这种事我小时候也干过。
有书一起读:
我家孩子也是10岁,不爱跟钢琴老师交流,因为她怕老师,老师就很生气,整天上课跟一堵墙说话似的,得不到回应。不过我家孩子倒是练琴挺勤快的,去年有一段时间,也是死活不练琴,课程走不动,我也用尽一切方法,老师放弃吓唬她,也不起作用,后来我就从网上上课学习,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就是把孩子分成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来实施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我家孩子经测试后,是AR型,就是天才类型,家长只需要相信她的能力,给予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不需要给她压力,相信她,她会把一切做好。如果不能提供良好的情绪价值,就会适得其反。所以,从那以后,她想踢足球,我就支持她,只要她的要求是合理的,我就尽量满足她,她心情一好,做什么都很轻松,也能做好,很优秀。自从我放开手脚,她的文化课成绩也拿到第一了,别人都需要刷卷子什么的,她也不需要,下午不去学校,就在家练琴,学音乐之类,睡觉,看书,比以前自由多了,她也变得更优秀,学什么也轻松。希望我家孩子的经历能帮到你们,归根结缔,好像就是因为她被选进校队,家里没让她踢足球引起的消极反应,现在在足球社团训练着呢,足球很好,钢琴也没拉下,也拿了全国赛金奖,文化课也是第一名。

【回复】回复 @是人类捏 :我们家的安排就是牺牲我的事业,全程陪伴孩子的学习,保证孩子将来顺利走上音乐这条道路,所以,我找的工作不能坐班,薪水很低的[笑哭]现在的孩子压力都很大,不仅要面对各科老师,还要面对家长,都是内卷化造成的,所以,我们家长要尽量给孩子减压,比如说我就会跟老师沟通,给孩子减免作业,当然我会保证自己的孩子学会的,因为去年我同时也在网上学了高效学习的方法,不消耗时间,尽快学会。
【回复】梦里的家长……我中学抽空练琴放弃一切娱乐时间,父母说我扰民。有段时间在学校遇到一些很糟糕的事情抑郁害怕去上学,家长只是想解决问题,但是不会关注我的需求,缠着逼着我。我爸虽然人很好,但是言语上有时候心情急躁了什么话都能拿出来贬低,我妈对我很好付出很多,但一直都给我很多压力。还好熬过去了。
【回复】回复 @是人类捏 :当然您也是一位非常棒的家长
乐普14_0413:
这百分百是心理疾病了,可能是身边的人和事发生了令他难以接受的变故之类的。游戏里百分百有他的情感寄托甚至是情感支柱,这种情感一定强烈,导致无法脱身。这种完全超脱同龄人孩子的心理是特别绝望的,让他对找到知心朋友不抱希望,索性也对生活不抱希望。我也没什么解决办法,不过我基本能切实的理解这个孩子的心情。大道理少讲一些,可以尝试用他的角度去理解他...

【回复】回复 @一粒屋里giaogiao :10小时对于一个沉迷的人来说,完全不算什么很长的时间。痴迷塞尔达的时候一天玩18小时都可以
【回复】回复 @一粒屋里giaogiao :每天10小时还算强,你无敌了
【回复】其实游戏也能戒,找到替代品,或者直接玩到吐。每天高强度10小时,我看他够不够,我哪天游戏瘾来了,休息那天直接连续10小时,马上乖乖上班,还是单位轻松[吃瓜][吃瓜][吃瓜]
皮蛋肉饼汤真的好喝:
我担心这个孩子如果他失去了一个可以交心可以说话的老师,他的状态会不会更down啊……

【回复】钢琴老师没有义务成为这孩子的继父,他也实际上尝试配合了大半年了,可以说仁至义尽。
【回复】回复 @绿lv色色 :我也觉得,这个钢琴老师甚至会把学生接自己家里住,真的对他特别用心了
叫毅方好吧:
家庭条件太好,家庭教育缺失,这些事情得家长去慢慢引导,不是说直接送去戒网瘾或者乡下,直接切是不行的,要慢慢带出来。其次这种事情和老师有责任但没有家长责任大,老师已经努力去解决了,已经付出了,所以错并不在老师,尽心而为无需挂碍啦。

阿久将至:
不知道老师你有没有关注过这个孩子的家庭?你说孩子在你这儿是明显有改善的,而且没有嚷着要游戏,甚至跟你相处的还比较愉快,但是一回家就开始沉迷游戏,我觉得可能要从家长身上找原因。任何上瘾的东西都不是能瞬间戒掉的,我不相信他和你相处这么长时间不碰手机没有戒断反应,所以这个孩子实际上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老师你日后还要去接触这个孩子的话,我希望你能看下他的家庭,包括父母关系,家庭教育,还有面对孩子天赋的态度,一般来说非常非常聪明的孩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可能是更偏激的。 我听到后面我其实觉得这个孩子的行为已经变成一种防御机制或者应激反应,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带去看下心理医生吧。还有我觉得父母的态度也很迷惑,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居然是放弃,送到那些学校或者直接隔离手机,我只能说那无异于掉入另一个深渊,和毁了他没什么区别……

【回复】虽然我没有练过钢琴,但是我看着我弟学了很多年,也经常看他弹,所以听到老师的描述真的觉得这个孩子是个天才,而且才十岁啊,如果就这么没了,任谁都会心疼
篾青:
有可能你以为你在这个对待他的层面在他上一层,但其实小孩的想法可能在你对待他的那一层之上

钢琴 教育 留学 石业鸿 学钢琴 网瘾 钢琴教学 琴童 钢琴教育 学艺术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